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09章:天真的大明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309章:天真的大明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颜政对于化工业有着充足的耐心,这种耐心来自于理智。

土法小册子上,关于机械和冶炼的知识几乎满本都是,但是关于化工业,却只有土法合成三酸两碱的一些方法。

连合成硝化棉的详细讲解都无法找到,原因就是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报销一个工厂的人。

所以看过小册子中的各类要求和警示后,颜政就对化工业有了非常高的耐心。

他宁可先苟着用燧发机,也不愿意莽一波去弄火帽,原因就是火帽需要用到硝酸,而制取硝酸需要先弄出硫酸。

在没有培训出足够的熟练工时,这两样东西他沾都不想沾,否则出现事故,只会让人对化工业产生恐惧,从而打击掉积极性。

之所以选择纯碱,也是这个原因,至少纯碱制取过程比较稳定,虽有些挥发,可影响不算太大,不会发生什么太猛烈的事故,算是最好用来试手的化工产品。

就这样,接下来的日子,颜政一半用在了批阅各地的报告和议案,一半用在了攻克纯碱生产上。

在反复讨论后,学生们想出了将反应的过程,放在一个密封室内,利用一些机械原理,将操作过程,也能转换到室外进行,再通过带有玻璃的观察孔,来保证试验的进行!

这个方法正合颜政的意思,因为这个法子同铅室法制取硫酸十分相似。

在反复讨论一遍后,颜政正式提出了修建第一制碱厂的议案。

并让机械厂和其他相关部门协助,争取在半年内,建设好第一个制碱厂。

…………

盐港,隔离区此刻已经挖出了一条长长的壕沟,将其与盐田以及其他区域隔开。

按照颜政的指示,隔离区不必再扩建,满员之后便由船只送往竹堑或者东宁。

这让这边的工作变得明确和轻快许多,隔离区也不再叫隔离区,而是入境管理区。

现在的盐港,行驶政府职能的部门也越来越多,还驻扎了陆军三个营。

第一造船厂的船坞里,也正在造着要求的船只,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工匠,在脚手架上忘我的工作。

各类物资不断在这里汇集,又很快的分散去各地。

每天都显得极其的忙碌和繁荣,经久不衰的黑烟,已经成为了国民们自豪的存在。

海关所里,王广如同往日一般,翻阅着各类货物的明细和汇总。

这些日子以

来,最大宗的输入货物就是粮食。

君上对于粮食,也似乎有种病态的执着,不断让人建粮仓,装满了还继续让人买粮建粮仓。

王广自然猜不到用意,他只会执行各项指令。

只是对比了一下这几天的粮食进口粮,他猛的发现一直在减少,而且需要原本很稳定的商贾,这几天也没见跑来。

他长长吸了口气说:“彭敬,你帮我查一下,31026号商贾、32038号商贾、还有32063号商贾,看看他们上次离港的日子!”

同事彭敬应了一声,立马去找船只管理。

很快他就拿着一张纸回到办公室:“一个是二十天前,一个是十八天天前,还有一个是十六天前!”

王广点了点头,310代表的是浙江、320代表的是福建,他看一眼就发现,这几个很稳定的大客户,居然没如以往一般,按周期来到盐港。

按理说冬季到了,皮毛等货物应当更加畅销才是!

想着这一点,王广默默的将这个情况记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他一直注意粮食输入量,以及商贾到访的情况。

结果令他愈发的紧张起来,粮食的输入量,居然在不到十天内,就腰斩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后,他才从明国商贾的集体哭诉中,得知了大明朝廷已经开始严查粮食出海。

他顿时就有些恼了,可海关外的商贾都在集体请愿,请求东秦国君能废除掉这个粮食贸易令。

王广没有表态,而是让这些商贾写封请愿信,连同他的报告,一直发往东秦。

望着一匹骏马飞速奔驰而去,王广心里头很清楚,这是明国的一次针对行为,他隐隐有些担忧,假如能禁粮食的话,是不是也能禁掉其他的贸易?

………

莫城,红房。

当颜政收到这个消息时,不过是一个时辰之后。

他只看了一眼,就轻轻的将这封信拍在了桌上。

大明太年轻了,也可以说大明臣子是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思在考虑问题。

他们难道真的以为,除了大明以外,其他地方就不能产粮食?

不过想了想后,颜政还是觉得此举是大明能做的最优解。

因为他昨天才看完广东的最新报告,疍户和浮浪正扎着堆来东秦。按照王江氏的估算,这次起码能再收拢个七八万人。

在这件事上,大明朝廷虽然管理体系落后

未能放眼整个东亚,可脑子还是非常清醒,能够从混杂的信息中,找到一个能起作用的点。

而且断粮比断其他东西容易,毕竟浙江和福建,都不算明代的粮仓。

所以只要掐断粮商和湖广的粮食供应,就能最大限度的让东秦得不到粮食。

只是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使得浙江和福建的米价腾贵,使得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

可是这于朝廷而言,肯定是不在考虑之中的。

“看来,大明已经想要中断军械贸易了!估计也是觉得,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

颜政默默的叹了口气,觉得粮食之事无小事,还是下令道:“玉墨、蓝雅,你们再去清查一下粮食储备,还有统计一下正在隔离的人口!”

两个生活秘书立马领命,跑去传达指令。

颜政想了想后,又不由得一笑,从斗争哲学来看,他其实是想大张旗鼓的宣传一下此事。

让国民知道明国的险恶用心,然后再通过各类手段,表示华夏国经过重重困难,已经突破了大明的粮食封锁,粉碎了明帝国主义的阴谋。

届时,这可是进攻大明的借口之一!

……

两天后,统计的数据出来了。

粮食储备可以扛八个月,只不过若是继续收拢人口,以及供应琉球的话,就相当于供应三十余万不产粮的人口。

加上莫城的工业人口和军队,这个数值接近四十万。

颜政大概估算之后,也是微微惊讶起来。

不是惊讶于粮食储备,而是惊讶于当今的总人口。

明裔移民已经高达三十六万之多,纳税的原住民部落,也多达十八万之多。

在正常状况下,粮食供应完全不成问题。只是到了战时,或者遇到什么突发状况,这种供应会有些紧张。

而且还会影响收拢人口的底气,他想要稳粮食,就必须暂缓如今开创的收拢局面。

“要不饿死十几万琉球人?”

“不行,白糖也算是战略储备物资,况且一个琉球,好不容易成为了真正的白糖岛,毁掉后,难道找倭人上去砍甘蔗?”

“减缓收拢人口?那么原有的体系,原有的局面,都将受到破坏,这个看似损失最小,实则长远影响最大!”

颜政反复思虑之后,还是叹了口气道:“给盐港发一道特令,让田五回莫城一趟,记住预留船只。”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