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39章:誓师出征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239章:誓师出征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夏元年5月18日,盐港。

在议案通过的一个月后,国民们的热情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各个工厂和部门也适应了战时状态。

士兵们通过数次演习,以及一次联合演习后,也都已经适应了船只航行,对攻打琉球也模拟了好几次。

颜政审时度势, 发布了国君特令,要求在5月18日誓师出发!

整个盐港,此刻各种标语满天飞,星穗旗密布,各个营的军旗也格外的醒目,这些军旗就是星穗旗边缘加上一道白条,上边写着华夏军XXX营。

几个营长挺拔身姿, 一个个站在营队前, 目光炯炯有神的望着台前。

所有士兵清一色的靛蓝军装,头上戴着的是一种由藤条和铁片制造的头盔,上边有三块布,拉下来可以遮住脸防晒。

下边穿着白色的夏布裤子,绑着灰色的绑腿,脚下踩着的是一双绿布皮底鞋。

枪上的刺刀明晃晃的耀眼,子弹盒别在腰带上,看上去简洁干练,一张张黝黑的脸上,此刻布满认真。

无论是原住民还是明裔士兵,无论脸上有刺青还是没刺青,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这次要跨海作战。

台上, 誓师的负责人是安山, 也是这次征讨琉球的总指挥。

他穿的军装同士兵一样,只不过没有长长的步枪,而是腰间别着一把短的燧发手枪, 外加一把斜挎着的军刀。

最大的区别是他的胸前, 有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布, 上边写着:特遣军临时总督。

望着密布的标语和旗帜,他心里头止不住的激动。

安山缓缓举起右臂,照着稿子开始念道:“征琉军的全体将士!出征在即,在此我们向国君宣誓!”

刷——所有士兵都举起右臂。

“我们宣誓,此战誓死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宣誓,此战誓死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誓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作风!”

“誓死发扬特别能吃苦……”

“服从长官,听从命令,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

“为华夏争光,为家乡父老而战……”

…………

“我们郑重向国君和国民宣誓,不破琉球誓不还!”

“我们郑重向国君和国民宣誓,不破琉球誓不还!”

排山倒海的宣誓声,回荡在大地上,在场的人无不感受到了这股子出征在即的沙场决心。

随着稿子念完,安山手臂放下,拿过来一个大陶碗。

每个排的排长,也立马提着酒坛,一碗一碗的给士兵们倒满酒。

安山也倒满了一碗酒,等到所有人都端酒后, 他大喝一声:“干!”

旋即,整个营地都是海饮的士兵,喝完之后便是将碗一摔!

“出发!”

喝了送行酒,一面面旗帜挥舞,等候在港口内的船只,也开始吹响冲锋号。

一列一列的士兵开始依次上船,三斤炮和十斤炮这种重武器,早已经被弄上了船。

走在最前头的,是扛着后装-75炮的炮兵,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随着富有节奏的鼓声,士兵们踏着鼓点而去,行列行进,极有章法。

安排来送行的明裔移民,没有这么丰富的情感,可隔离区的干部们,却一个个都靠上去,不断的挥手致意。

何二婶泪流满面,心里非常舍不得这些小伙子,在她看来,这跨海去打人家,指不定多难。

童生三人组,也在送行的行列中,三人望着这副场景,一个个面面相觑。

孙茂典看着这些士兵,苦笑一声道:“如此军队,以前何曾见过?”

林鸿德点了点头,叹息道:“可惜!这东秦如此重视武人,却有些轻视我等文人。且琉球何罪?竟引得东秦出兵千里去攻?”

萧二林望了他一眼,低声道:“此事不是我等能置喙的,这些日子下来,我倒是觉得,这东秦的规矩,亦合儒家先贤之言。”

“何以见得?”孙茂典问。

萧二林思忖着说:“收纳灾民,以国君的名义定下律法,要求人人平等,此非仁政乎?以宪法约定君主职责和权力,划分三院,使其各司其职,此非孔子所追求克己复礼乎?在东秦,人人能识字,人人有权上学,此非有教无类乎?

此刻堂堂国主,能够以屈膝不事权贵为责,毅然起兵维护国之尊严,维护臣民不屈膝权贵的权力,此非圣主乎?加之东秦无户籍之羁绊,各行各业皆是平等,大明工匠来到东秦,能造出脱粒机,可大明呢?这些日子你们也看到了,为了一台脱粒机,这些商贾是什么德行!”

林鸿德摇头道:“可……可终究是不学四书五经,不讲儒家经义,这天下生来不就该让士大夫和读书人来治理吗?不与士大夫共天下,难不成与平民共天下?”

孙茂典点头说:“此事还不能下定论,东秦治下的疆域,不过一隅,去年方才建国,这一套行与不行,还很难说!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教化治理天下,已达数千年!汉唐之强盛,宋之富庶,这可都是有据可证!这都说明,行儒学,兴儒学,乃是盛世之本!”

萧二林想了想问:“汉末之黄巾之乱,唐末之藩镇,宋之靖康,这些可也是儒教治下的天下!”

“王朝兴替乃是天理,岂可以一时之乱世,就抹灭了名教数千年之功?”孙茂典拱手道。

萧二林沉默了一会,他这段时间以来,心里头都很乱。

主要是见识多了,学习的多了,不由自主就对颜政那一套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华夏宪法,他几乎每天翻阅,从中隐隐窥探到了一些以前不曾察觉的东西。

林鸿德叹道:“咱们还是好生教书吧,东秦的事少掺和!这个国君不可以常理度之。”

三人说着话,出征的士兵差不多都已经上船,前边的船只也已经驶出了港口。

萧二林看了一会后,负手告退。

他走在路上,脑海中想着方才出征的场景,不知为何就将这只军队同明军相比。

一对比他就低落了几分,他见过的卫所兵,一个个如乞丐一般,那能同眼前的东秦兵相比。

望着远处飘扬的华夏国国旗,他长长叹了口气,其实他明白,他心里头的恐惧是什么。

这种恐惧每个儒生都会有,那就是东秦不是蛮夷,他们似乎找到了一套新的方法,可以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可细究下来,萧二林又觉得这种恐惧,在东秦似乎很可笑。

人家压根就没用过,也没打算用儒教那一套,甚至严令这些儒生闭嘴。

回到卧室后,萧二林将中山装脱下,现在他已经非常适应东秦的衣服。

家里的蛮婆子见状,忙将他的衣服挂起,还端了一杯茶过来,这个蛮婆子乃是分配而来的。

长得黝黑,人却很勤快,新话说的不好,胜在对萧二林言听计从,他还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做芸娘。

“云娘,帮我研墨!”坐了一会后,萧二林突然道。

芸娘忙细细的研墨起来,一边研墨一边笑望着萧二林。

萧二林也笑了笑,拿起竹钢笔就沾墨写了起来,他写的是:华夏宪法论。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