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231章:使节团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231章:使节团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夏元年3月12日,琉球,那霸港。

阿信、张三风,外加两个明裔学生,齐齐走下了“长征号”。

自打刘备计划开始之后,往琉球和岛津跑的船就变为了两艘,次数也变为一月一次。

减少运力的做法, 是因为铜料的重要性暂时下降,这一点也是颜政未曾料到的。

谁能想到用换钱的做法,就能弄到足够的铜来造钱。只能说大明民间的皮钱劣币实在是太多了。

而这次行船,除了贸易之外,还有出访一事。此事在颜政巡视之前,便已经定下。

这是建国后, 第一次以国的身份,同其他国家打交道。

为了彰显郑重, 特意派出了阿信和张三风,还带上了两个不错的学生。

使者团总共二十三人,清一色的靛蓝中山装,还带上了颜政送给琉球国王的国礼。

阿信阔步走在前边,一边走一边叮嘱道:“这回咱们出访琉球,是建国后首次,也是以国的名义来同琉球打交道,都记住了,一定要按照对外条例的规定来,不能损了国家的主权和威严!”

张三风理了理中山装,身姿挺拔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两个明裔学生,一个叫张盛、一个叫赵成林,二人跟在后边没说话,他们另有任务。

走出栈桥后, 几个穿着琉球官服的人立马迎了上来, 其中一人拱手道:“贵使,郑大人已经通报,我王不日就会有召见,还请贵使先在此地休息两日!”

阿信也拱手一礼:“那就麻烦阁下了!”

说着他们就在琉球官吏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栋阁楼内。

反复客套几句,同他们讲解周遭环境后,这些官吏才退下。

阿信在屋子里整理了一会,等确认这些官吏都走远后,便找来张三风。

两人倚在窗户边,掏出了一张布防图。

“上次画的有这块没?”

“没有!这边街区自栈桥过,而后经这边,好像是有个几个兵,但不多!”

阿信皱眉看了看,刷刷的加上了这边的街区情况,将这里划为第三区。

“上次画的图,也有些错误!”张三风想了想说。

“那你估计,这个那霸港,有多少琉球兵?”阿信问。

张三风冷笑一声道:“怕是一个营都没有,且你也看见他们那些兵的样子,装备不行,精气神也不行!”

“不能轻敌,咱们做侦察的,只能料敌从宽!”阿信打断道。

“还得出去转转, 他们不是不限制咱们走动吗?找个机会,再去摸摸情况!”张三风说道。

阿信点了点头:“那两个学生的工作呢?现在能展开吗?”

张三风思忖着说:“还是等等吧!得找机会。”

两人就这般修正了一些图,他们这次即是使者,又是间谍。

除了摸清楚了进军路线和琉球兵力以外,他们还需要摸清楚琉球黑糖产业的状况。

一个有矿、有糖、有汉人,战略位置很重要的地方,这就是颜政对琉球的评语。

……

第二天,阿信和张三风带着十几个护卫上了街。

他们带着几百两银子,以及一些东秦铜钱,悠哉游哉的走街串巷。

对于他们特立独行的装扮和发饰,琉球人纷纷表达了鄙夷和好奇。

阿信走着走着,就停在了一家米店前,进去后便问道:“这些米怎么卖?”

“九文钱一斤!”伙计打量了一些这些奇怪的客人。

阿信回头对张三风说:“这琉球的米价可真贵!”

那伙计笑了笑道:“这边产米不多,自然腾贵,也就唐人能够一直吃米!”

阿信掏出几十文钱道:“用谷子没?弄一斤谷子给我!”

伙计忙告谢,不多时就称了一斤未舂的稻谷给阿信。

出门后,阿信碾了一把谷子低声道:“这边的粮食产量肯定不如咱们那边!”

张三风点了点头:“而且唐人吃米更多,说明原住民与唐人之间,应该存在嫌隙!”

两人默默记下了这个发现,不多时就走到了一间布庄。

令他们哭笑不得的是,店里就有东秦出产的夏布,询问了一下价格后,发现这家店铺,至少赚了百分之五十的溢价。

二人摇着头出了门,又看到了一家卖铁器的,结果也是一样,农具和铁锅,都有一半是东秦制造。

阿信感慨道:“若是船只足够,怕是琉球的生活日常,都得同咱们相关!”

两人越走访,越是能看出唐人和原住民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就体现在消费上。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边能开上商铺的,一般都是有些权力的,这些商铺更像是批发和倒卖性质。

除了米店以外,这些商铺面向的都是其他地方的商人。

琉球这块不算大的地方,自然早已经被迁徙而来的唐人,占据完了方方面面。

很快,三人来到了一家黑糖店,这家店里正有几个大明商贾,正在里头攀谈。

阿信勉强能听懂三分,他们似乎是在讨论,今年黑糖榨季的情况。

通过这些话,阿信听出了黑糖这门生意,关乎着福建、日本两地的商人。

等他们扯完后,他才上前道:“请问黑糖是个什么价格?”

“二两七钱一石!”商铺掌柜笑道:“贵客说的像大明官话,可却不像唐人,难道贵国也是大明的藩属?”

阿信摇头道:“我是东秦人,算是……算是华夏一员吧!”

掌柜嘴角露出了轻蔑,心想那里来的蛮夷,短衣短发也就算了,居然还敢自称华夏一员。

“掌柜,这琉球的黑糖,一直卖的不错吧?”阿信突然问。

“嗯嗯,糖这东西,卖到那里都吃香!”

“不过做这门生意的人也多吧?”

“不错,单单是这边,就有十几家卖糖的!”

“琉球能产这么多糖?”阿信好奇道。

掌柜谈兴不错,他解释道:“琉球这地方,种水稻不行,种甘蔗却不赖,且土民愚笨,种田太难,种甘蔗却只要卖下力气。”

阿信沉默了一下,笑问道:“那掌柜,你这一年能供多少糖?”

“怎么?你想买多少?”掌柜玩味道。

阿信笑了笑,掏出十两银子就塞给了掌柜:“我家老爷,让我打听打听,若是……若是您这边的糖,能紧着卖给我们,价格好商量!”

掌柜把玩了一下银子说:“我这卖出去的,一年能有几万石,福建人买的居多!”

阿信估算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我要是要一千石,你现在有货没?”

“有!”掌柜惊奇道:“你真的要一千石?”

阿信说道:“可以先付定金!”

说着,阿信让张三风拿出二百两银子。

掌柜嘴角动了动,脸色一变道:“这……这,贵客放心,给我匀几天时间,一定给你弄来!”

阿信笑了笑说:“那掌柜的,能够同我说说看,这个琉球做糖,是个怎样的情况?没别的意思,我家老爷就是想多了解了解!”

有钱能使鬼推磨,掌柜泡了一杯茶,一五一十的同阿信说了琉球生产黑糖的过程。

谁能想到,好好的间谍不去刺探军情,反倒是了解民生和产业的方方面面。

阿信和张三风竖着耳朵听着,大概弄明白了这个黑糖生产的三个关键步骤。

首先就是种甘蔗,一般是唐人请土民去种去收。

收获的甘蔗一律要交到榨坊,种植甘蔗的农户,是无法得到卖糖的钱,他们只能拿到卖甘蔗的钱。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榨坊到出售,这个过程同样是让琉球岛上的唐人包圆了。

走访完毕后,阿信将今天的见闻,一五一十的记在了备忘录里。

而张三风就坐在一旁,将那霸港区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绘制到图上去。

每个区域、每条街,都用数字标注,包括那个地方有较高的建筑,都一一写明。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