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平汉传 > 第八十七章 诸侯讨董,天下纷乱(3)

平汉传 第八十七章 诸侯讨董,天下纷乱(3)

作者:文刀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庆笑道:“不知董公封我何许官职?”

那人咽了口口水道“董公授刘公九卿之职,只要刘公撤诏归兵。”

刘庆背往后仰,颇为不满:“董公为何如此小气?此职太小,太小,至少要个三公做做,再不济将他那相国给我做做也是好的。但九卿太没诚意,你回去禀告董公,就言刘庆对此不甚满意,去吧,去吧。记得叫董仲颖下次派个能做主的人来。”

那小吏不敢言语,也不敢定夺,只好退下飞奔洛阳禀告董卓。

各路诸侯陆续皆至,各自往挑选地方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刘庆此时刺董不久,又有皇兄之名,兼许劭评语传遍四海,是海内知名,没过一会,就有许多诸侯来访。

先是汝南太守“冢中枯骨”袁公路来帐。

刘庆与他也算老相识了,见面执手而笑。

“公路,怎么清瘦了许多,离你之后,再无快意恩仇之友也!”

袁术与刘庆见面如沐春风,听其话语甚快其心,分外快活,大笑拉刘庆坐下。

“国助,你做的好大事业!董卓那小儿没被你刺死真是可惜,我此次带来良将精兵,看我如何为你报仇。”

又试探道:“国助,此次连同你我在内统共十九路诸侯,按理应当有一领头之人才对,否则兵法道指挥不一,前退后进,必然生乱啊!”

刘庆重重点头:“公路此言甚是!我亦有此忧!”

袁术脸都要凑到刘庆面前了,嘴角笑意、眼神闪动抑制不住:“国助,你之智谋胆识天下闻名,按你所言,何人合适?”

刘庆再不会说话就不礼貌了,奋起道:“何人?当然是公路兄你了。我观其余十八路诸侯但如草芥耳!只有公路兄兵精将猛,又是袁氏四世三公之嫡子,海内之望加公路兄一身,非兄其谁?”

袁术激动站了起来,作揖道:“国助兄果是知己!受我一拜。”

刘庆好言好语送走这位公子哥,又来了袁绍。

袁绍不似袁术那般直接,言语似有不满:“国助,你怎么矫诏讨董也不与为兄说一声,以致为兄被动过甚,郡中尚有许多事情处理,招兵都来不及!唉!我之事小,若是误了讨董大事……”

又不把话说完,也不坐下,只看着刘庆是何反应。

刘庆也不接他的话,一把将其拉住,亲近道:“本初兄,你不知我的难处啊!汝南甚不太平,黄巾余孽肆意,且有宗贼掌权,若不打出讨董旗号,我哪里招到兵处理郡中乱事。”

“况且,我倡首义,并非其他,只是为了本初兄你啊!”

袁绍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找了个席位坐下,面无表情,众人也不看出其在想什么。

“哦?为我?为我何事也?”

刘庆亦拉住袁绍亲近道:“本初兄!我不过受了先帝的恩惠称及皇兄,何及袁家四世三公之望?我观这余者十七路诸侯皆是插标卖首之人,单单本初兄有此等声望、有此等本事统领我等,所以这诸侯盟主之位舍兄其谁?”

这句话言及皇家不如袁氏,本身就含大逆不道之意,不过却深得袁绍之心,袁绍嘴角略微上扬,又执意压了下去,侧身问刘庆道:“竟是如此么!唉,国助,太高看我了!我看还是另选合适之人!”

刘庆又解释了几句汝南如何生存不易,袁绍许下重利便离去了。

因豫州刺史亦在此间,长者为尊,刘庆便起身前去拜访。

正巧回营路上,碰见一堆军士皆骑白马,为首者英姿飒爽,相貌俊美,甚为魁梧。

刘庆策马向前,执礼问道:“壮士稍待,我观此间白马白甲甚为雄壮,君英武勃发,莫非君就是那白马义从跟随之人蓟侯公孙伯圭?”

不谈是统领之人,但言跟随,更显为首者仗义侠气。

那为首者闻言也是一喜,执礼道:“正是。敢问阁下是?”

刘庆策马与其并排而行:“我汝南刘国助也。”

刘庆亦是名声显赫之人,公孙瓒勒马再行礼:“不想皇兄亦知公孙瓒之名也!”

刘庆大笑:“若无蓟侯,辽东岂有宁日?”

二人还未多说话,就听见曹操宰牛杀马,汇集诸侯商谈大事,正好一同前往。

公孙瓒抱怨道:“君言及辽东之事,我尚且苦恼,大司马总是不听,唉。”

刘庆眼光放的长远,欲引公孙瓒为援以敌袁绍做大,为交其心,便顺其意思道:“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大司马意欲安抚,若无蓟侯坐镇,其又岂能安心不扰我大汉之境!?”

“皇兄不愧天下智者,深得我心,恨不能早日结交,今日事急,他日再来我帐中饮酒!”

“好,我见伯圭如见旧友,他日再言不迟!”

军阵大营之中,刘庆进帐,就被曹操拉着坐下,随后袁术、公孙瓒、孔伷、孔融都坐在刘庆旁边。

大会还未开始,孔融拉着刘庆轻声道:“贤侄,不曾想当日洛阳你到我府上时还为一孝廉,今日便带甲万余, 良将谋士诸多聚于麾下,共商讨董大事,真是‘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刘庆亦感激孔融先前之恩,行长辈礼道:“若无孔公,便无我今日也!”

孔融对刘庆知恩而报,很是满意:“贤侄,何故多礼。我北海黄巾肆虐,指不定还要仰仗着你咧!”

稍后待诸侯安坐,先议盟主并诸侯分工之位。

河内太守王匡先道:“今奉大义讨董,必立盟主,号令统一,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陈留太守张邈为袁绍之友,首推袁绍为盟主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东郡太守、太尉桥玄族子乔瑁起身道:“袁本初为盟主甚为合适!”

兖州刺史刘岱素与乔瑁不合,闻言便不想起身相谈。

随后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皆推袁绍。

袁绍心里大喜,还未作势推辞,就有一猛士起身道:“我却与诸君看法不同,依我看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却是合适,一来后将军官职为在座诸人之最,二来后将军为人赤诚有胆略恰能统领诸君,三来后将军乃袁家嫡子,更能代表袁家。”

袁绍勃然大怒,脸色铁青,朝座下望去看看这匹夫贼子是谁。

定睛一看,却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题外话------

没有太监,只是这几天因为y情工作太忙,家里又有事,诸位看官见谅。

给各位兄弟抱拳了!!

喜欢平汉传请大家收藏:()平汉传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