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平汉传 > 第八十二章 讨董

平汉传 第八十二章 讨董

作者:文刀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辽率兵进门,将那伙人团团围住,刘庆将手中之剑递与徐庶。

徐庶接剑骂道:「贼子安敢辱我母亲!」

一剑将其头颅砍下。

身后有人见了任然叫嚣道:「你是何人?如此大胆,近参乃是汝南江氏外亲,你好大的胆子,识相的将我们放了。」

刘庆笑了,拿起剑又砍下一颗人头。

收拾完此间事情,刘庆带着二人并其亲眷回营。

正巧郭嘉回营,典韦玩笑道:「奉孝,今天主公带了二人抢你饭碗来了。」

陈武调笑道:「叫你这酒鬼不在主公身边,这下好了,多了谋臣,你这每月的酒钱可要减去大半咯!」

众将在账内皆大笑,郭嘉亦笑道:「多些人谋划自然更好,此二人现在何处?」

徐庶、石韬分别报了各自姓名见礼。

三人相谈一番后,郭嘉叹道:「如今才知主公识人之名!」

周泰亦叹道:「我自庐江随主公起身,在座诸人无不是当世豪杰忠义之士,我亦时时感叹。」.

石韬刚被刘庆收于麾下,见此时军中气氛和睦,喜不自胜,兴奋道:「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有识人之名也!」

忽然又意识到此话是在拍自己马屁,一时有些窘迫,红着脸坐下了,众皆大笑。

刘庆进屋问道:「何事,如此开心啊?」

众将见刘庆进屋,纷纷起身见礼,宋谦拍马屁道:「我等皆在言主公识人之明天下少有,乃是经天纬地之巨擎也!」

陈武起身笑骂:「宋子让,我看你是天下第一拍马诵经之巨擎!」

谁知石韬久不被人赏识,家中又贫,忽被刘庆征辟夸赞,见如同见空中巨日,激动地站起来道:「宋君此言甚善!」

宋谦撇嘴笑了笑,拍着石韬肩膀,示意陈武道:「弄枪的,瞧见没,我之言乃是发自肺腑,亦有有志之士认同也!」

刘庆不觉哑然失笑,又抬抬手示意众将静听。

先道:「你们都瞧见了,我今日征辟了二位大才,一为徐元直,二位石广元。二位新至,望你们都可和谐相处,这一点我方才进来见你们做的不错。」

「第二点,才是我今日召集你们的重中之重!存节来报,董卓乱政比阉竖有无过之而无不起,其仗着兵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曹孟德杀董卓不成,现已外逃。按我推算,其必逃至老家召集兵马。如此看来,天下大乱将至!」

徐庶新至,初至军营见气氛和睦甚为欣喜,此时心里有众多想法,却不先言,想看看郭嘉是如何说的。

郭嘉闻言,说道:「有志之士纷纷外逃,袁本初集天下士人之望,现在渤海,主公集人望不如袁绍,现于汝南,按我看,四海起兵讨董乃是定势,主公不如早早发声,先声夺人,集人望,顺民意,合人心,聚猛士,一举诛杀董卓此贼!如此,夺人心,得声望,大善也!」

典韦在刘庆身后侍卫,闻言直拍手道:「好!奉孝说的对!董贼与我等新仇旧恨不如起兵一起清算!合该诛杀此贼!」

石韬新至,感激刘庆提荐之恩,急说道:「主公,我方才来营,见主公兵马不多,固然讨董要紧,但不可急于一时,先招兵纳士,待时机成熟方可举义旗顺大义!」

张辽亦道:「是极!广元果是佳士,我等兵士严重不足,方才一千余人,若是诛董,恐事不能成,恐为他人做嫁衣耳!」

此时,诸人中有说要讨董的,有说要先招兵士的,还有说叫刘庆召集洛阳旧部的,一时众说纷纭,刘庆不能决断。

徐庶这才站出来谏道:「庶斗胆敢问主公之志?」

「若为一郡太守足矣,大可不

必讨董,保境内安宁便可,若为一方州伯,必要率众讨董,若要争天下人望,则要举旗倡议讨董之事,更要合百姓之意,顺天地之时机,一朝得势,莫能测也!」

此时营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徐庶此问振聋发聩,众将也都暗自料想自己志向如何。

刘庆,点点头道:「事急矣!即刻起兵至汝南!待兵势有成,即刻举旗号令天下讨董!」

众将跪道:「喏!」

话分两头,董卓此时得势,根本不将袁氏放在眼里,横行掌权,每夜入宫,女干Yin宫女,夜宿龙床。常常率军出城,命军士围住妇女老少,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颅于车下,还都洛阳,扬言杀贼大胜而回,又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借此威慑朝臣。

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颐、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划道:「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虽有强兵,但只是一匹夫。今直接刺杀,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山、函谷关,辅佐王命,号令天下,此齐桓公、晋文公之壮举也!」

越骑校尉伍孚说干就干,于朝服内藏短刀,待董卓入朝,跑到阁下,拔刀就刺。奈何董卓武人出身,气力极大,两手抓住刀刃,伍孚直接被吕布揪倒在地。抓住其人后董卓下令将其剖腹千刀万剐。

自此董卓出入宫闱常带甲士护卫。

事情就此败露,董卓把何颐、荀攸抓起来关进洛阳监牢,因荀爽现任三公,荀家名望满天下,董卓也不敢动手杀荀攸,荀攸也不畏惧言谈自若。

一时间洛阳满城风雨,皆是敢怒不敢言。

李儒为争名望,稍稍平息士人之愤,劝董卓道:「董公今掌中枢,威令天下,不过单我等若想号令天下怕是不足,望主公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如此若海内巨望之家臣服,董公称霸不远矣!」

又亲自举荐了许多名士大儒,如蔡邕、孔融、荀爽等等。时蔡邕为天下大儒,名满天下,董卓亲自下令要见,为表对儒士亲近,一月三迁,拜侍中,对其甚厚。

又召荀爽,授平原国相。到宛陵时,又因李儒之谏追为光禄勋。在职三天,升司空。荀爽自被征召到位列三公,前后才九十三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