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平汉传 > 第七十六章 离京前夜(2)(4k)

平汉传 第七十六章 离京前夜(2)(4k)

作者:文刀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优,方才收到消息,奉先手下二人被刘庆施下陷阱擒住了,刘庆小儿正以此为本向我讨赏呢,我岂是可被随意拿捏之人,便随他去,你道怎样?」董卓一边搂着侍女,一边吃其递来的果子,问道。

李儒急切道:「董公切不可如此。此二人事小,若是如此行事,便寒了手下将士之心那!到时谁还愿意投奔董公?」

「再说,董公手下方才三股兵马,若是视而不见,恐并州军士生变,我猜刘庆亦是料到此处,方才放胆言之,欲以此要挟董公。」

董卓听了皱眉道:「若如此,便任其要挟拿捏?」

李儒想了一会道:「非也,其能坐地起价,我等亦可就地还钱,一边商谈,一边派兵悄然围困刘庆,便是不能救出二人,想必并州军也无异议。况且其手中尚有几千兵马,也非易于之辈,倒不如授个官将其打法走,到时洛阳就我等一支兵马也好行事。」

董卓颔首道:「就按你说的办!」

又把身边一个侍女推到李儒身边,说道:「文优,你跟我日久,立下功劳不少,此女甚佳,你也来试试!」

李儒总归是文士,有些尴尬道:「董公,我并无此欲。」

董卓随意道:「文优,你就是这点不好,不能与我同享天间之乐。」

李儒行了一礼,去安排与刘庆谈判之事。

「孔文举,天子口谕,令你去与刘庆相谈此事!」李儒伪诏召来孔融道。

孔融斜视着李儒,不屑道:「天子口谕!怕是董卓之令才对吧!像汝等乱臣贼子,作乱大汉之徒刘国助杀便杀了,还有什么好谈的!杀了我还要为其请功道好呢!」

又道:「李文优,你也是智者文士,为何助纣为虐?不思效忠汉室也?」

李儒想起最近坊间流传张让逼问何进之言: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

又想起自己落魄之时何人曾与自己这般客气,只有董卓提自己于寒士之间,一朝登天,当初怎未见你们这些大儒、世家对我示好?

想到这些,冷笑几声,亦不屑道:「孔文举,劝你莫要不识抬举,都言你与刘庆交好,此事还不是手到擒来,若你执意不去,也只好道你违背君令了!」

孔融是当世大儒,就怕坏了名声,见李儒就要离去,喊住他道:「慢!我去便是,不过刘庆也不一定听我的。」

李儒点点头道:「无事,你去吧。切记把二人安然带回来。」

孔融摇头无奈道:「想不到我今日亦做说客矣!唉,国助会如何看我?!」

他来到偃师刘庆府邸,见了四周布置吃了一惊。

那先不高的墙加高加宽了不少,前后左右皆是军营,左侧人马嘶鸣,诸多将士骑着马来回奔驰,右侧兵士甚为奇怪,穿着从未见过的甲胄,听人说那是镔铁连环铠,连弓箭都射不透,那些将士手持镔铁三叉依阵而行,踏得脚下土地震震作响,据说董卓自己都甚是后悔未得此支兵马,今日一见果然不虚。前后侧皆是精神饱满、身强力壮的兵士把守,仔细盯着来往行人。

四处兵士环绕围着院子,将其围成铁桶一般。

那前院正门为首之人虎背熊腰、四处巡视,孔融下马来到门前就被其拦住了。

「汝何人也?此处乃大汉骑都尉、城门校尉刘君处,若无邀请便请回吧!」

孔融行了一礼道:「劳烦壮士通报,在下孔文举也,有要事要见国助。」

那人见孔融叫的亲切,点点头进内院禀报去了,稍过了一会,刘庆亲自出来道:「孔公来此,有失远迎啊,请进请进。」

孔融笑着挽着刘庆道:「国助!你瞒我瞒的好苦,当初诛

宦之时为何不相告与我,唉,也怪我,竟当做你是那……哈哈哈,不说了,不说了。」

刘庆问道:「孔公,实不相瞒,做大事实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都道我杀赵忠名扬四海,我亦有许多掣肘苦衷不能言啊!对了,孔公此来所为何事?」

孔融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我今日来,为说客矣!为董卓之说客!唉,我一生什么都不惧,就是这名声放不下。董卓派我前来与你谈判,叫你放了二人。」

刘庆顿感此事有些难办了,若是其他人还好,孔融提出此事还真不好拒绝。

谁知孔融道:「国助,此二人是吕布的部下,皆为助恶之徒,不放便不放,我回去复命便是。」

刘庆心下大喜,说道:「孔公,董卓先掌中枢,若随意捏造些什么对我总是不好。」

孔融点头深以为然道:「是极!此贼废嫡立庶,祸乱天下,实为大汉之害!也不是太傅袁公怎么想的,竟准了此事。」

刘庆并未道出内幕,说的太多,只说道:「为不染些恶名,我辈也只好暂时妥协。」

又假借袁绍之名道:「我与袁本初私交甚密,其现已逃亡冀州去了,按我两商议,不久即发动天下郡守、州伯,以讨此贼!只恨我今日如龙困于井底,不得出啊!」

孔融心思单纯,闻言大喜过望,连拍手转了几圈,又左看看刘庆身边侍卫,又瞧瞧刘庆身边武将,大喜道:「好!好!此贼当诛!此贼当诛!」

「国助,对了!此事不正是你脱身之机!」

刘庆当下欲哭无泪,铺垫了这么久,你孔文举总算想到了。

装作激动道:「哦?孔公,何解?」

孔融似是知道什么天大的秘密,轻声道:「国助,我回去替你复命,以此二人为质,让董卓封你一郡太守,岂不是大好时机!」

刘庆行礼拜道:「孔公此计大善,一切有劳孔公了!」

孔融显然极为受用,得意道:「国助,此事我替你应下了,放心。」

送走孔融后,郭嘉问道:「刘君,此计能成否?」

刘庆道:「定然能成,不然你道李儒不派别人,单派孔君来做什么?就是示我以好。我现在手上几千兵马,董卓手里不过万余人,他想废帝,巴不得把我送走呢。等着吧,消息就在这两日。」

李儒得到孔融复命,前去报与董卓。

「董公,孔文举前来复命,道刘庆不肯放人,除非授其一州刺史!」

董卓拍案而起,怒道:「此子欺人太甚!二裨将岂值一方州伯?」

李儒道:「董公岂不闻百姓言:‘坐地起价,就地还钱"其想要一方州伯,外出为牧为刺史,岂可如此简单,不若先派兵试探其一番。」

董卓揉着脑袋,为难道:「我岂没有试过?前几日便召集诸将询问,谁可去合围,半晌都未有人答应,刘庆兵马颇为雄壮,手下又有猛将,我手下这些人这几日到洛阳享乐过甚,都不愿出死力了!」

又道:「明日便是废帝的日子,若不将刘庆安顿好,怕是不得安生啊!文优,你想个法子。」

李儒未想到诸将竟怠惰如此之快,也未想到刘庆带着典、周二人在董卓军中杀出了威名,竟无人敢敌。.

沉默了半晌,道:「董公,不若先封其一边鄙之郡太守,然后立行废帝,再观其言行,若其安心赴任自然无恙,若其有悖逆之举,废帝大事已闭,亦可对敌!」

董卓深信李儒之言,点头道:「文优,所言甚是。真吾之子房也。」

天下第一楼,天字间。

一众武将在席,刘庆坐在上首。

诸将平日不是练兵便是对敌,还有

人受伤,难得相聚,此时皆是相谈甚欢。

宋谦自知武力不如典韦,此时不领侍卫长之职,外出领兵,神策营皆交由典韦,问道「典韦,你那日替主公挡着,究竟杀了多少人?听公明说当时你两把戟上全是血与人骨。」

典韦才好了一点,就被陈武拉来喝酒,说道:「当时哪记得清楚,只知道杀的头脑发昏。不过吕布那厮倒是厉害的紧,我当时力竭,一戟杀来我竟接不下,日后你等与其对敌可要小心了。」

又用小指勾着酒觞饮了一口,咂了嘴道:「跟着主公就是好,天天有美酒喝,就是不知道这手什么时候好,麻烦的很,倒不进嘴。」

众人皆大笑,刘庆心疼典韦,当即喊来侍女伺候典韦饮酒。

陈武私下与典韦比试过,问道:「什么?你都接不住其一戟,那我等遇到他岂不是只剩了逃一条路?」

张辽道:「吕布自小气力极大,又在并州厮杀成长,若是单打独斗,怕是我等都不是其对手。」

徐晃那日也与其交过手点头道:「其最近新得赤兔宝马,更难厮杀。」

周泰资历老、平日又多有照顾众人,此时刚恢复了一些,坐在刘庆右手,说道:「吕布其人既能为利叛丁原,岂不能为利再叛董卓?」

高顺话少,也不饮酒,此难得说话,众人都看着他,半天才蹦出几个字:「是极!」

刘庆欲要说话,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看着他。

刘庆先举杯道:「此觞酒我刘庆敬诸君,诸位与我相伴或多或少经历了不少风雨,也吃了不少苦头,庆有今日,皆诸位之力也!」

诸人助酒道:「敬主公。」

接着刘庆又道:「按我与奉孝推算,差不多近几日便能有消息,董卓欲废帝,洛阳怕不是我容身之处。我在此要问诸位一句,可有谁想要入朝为官或是往他处去的,我刘庆绝不强求,相反我在洛阳还有些人脉,大可为君相荐。」

「有些话先说在前头,董卓废帝已是定势,天下大乱在即,四海崩坏,我欲挽天倾,途中凶险定不会少,稍有不慎便是送命!尔等自行决定。」

刘庆说完,背靠着墙壁,瞧着诸将。

宋谦、典韦、周泰、陈武想都未想,皆拜倒道:「我等皆愿追随主公左右,虽死无悔。」

徐晃过了一会亦行礼如此说道。

说完,皆看着高顺、张辽二人。

二人被在座诸人瞧着,一时有些窘迫,高顺又不说话看着张辽。

张辽顿感无语,上次在军营如此,今日又是如此,好你个高肃卿!

涉及前途甚至性命,非是小事,张辽道:「主公,辽亦愿跟随主公,方才所想还是并州将士之事。我手下千余人皆是并州本土人士,如要远走他方,到时怕是军心不稳啊!」

刘庆道:「此事简单,愿意走着便走,愿意归家便归家。」

又问高顺:「肃卿呢?」

高顺瓮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陷阵营上下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刘君在哪,陷阵之士便在哪!」

众人表态已毕,刘庆安排诸将此事告知自营军士,愿随者便随,若要离去也不阻拦。

诸将领命去各自军营告知士卒,房间里顿时静悄悄的。

李匡这才来到房间,行礼拜倒在地:「见过主公。」

刘庆扶起他,说道:「存节,你又瘦了。」

李匡难得笑了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我反不如外将也?更何况我这条命还是欠主公的。」

「存节,只在暗处,不显明处,可觉得委屈?」

「主公,此事正合我意,我只觉得是主公专

门为我安排的一般。于暗地行走有许多明处看不见的好处。比方说,前几日就瞧见那李肃不一般的样子,其人脸颊似被打的泛红,摸着脸瞧见众星捧月般的吕布,竟啐了口痰,真是意想不到的有趣!」李匡愈说脸上笑意愈浓,刘庆有点怀疑这厮是不是有点病态了,他好像真的十二分喜爱这「锦衣夜行」之职,转念一想,不病态能干的好这事吗?也就不再管他。

当即说道:「此事似有玄机,李肃其人可以利用!存节,我估计不久即将离开洛阳,你自己好生照顾自己,切记事若不成以性命优先。」

李匡似是对性命毫不在意,随意道:「主公,放心吧!洛阳事务我必时时报与主公,便像主公亲在一般,匡不能随君身边侍奉主公,君也一路保重啊!」

刘庆取出十几个精雕的玉坠,拿在手上,沉声道:「李匡接令,现令你成立锦衣卫一府,以类大谁河、绣衣使者,掌各地情报,授你锦衣卫指挥使,类比两千石,下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各州抚司镇抚使等,现职为搜集洛阳情报。」

李匡听到类比两千石、各州抚司镇抚使,暗自思忖刘庆之志,不敢深想,当即跪倒在地,行大礼,叩头,双手过头接过玉佩道:「李匡领旨。」

刘庆听了,不由笑了笑,未曾想这半死不活的李匡竟也是个心思活泛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