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平汉传 > 第六十八章 洛阳诛宦(终)(6k)

平汉传 第六十八章 洛阳诛宦(终)(6k)

作者:文刀散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见着四方诸将被何进招至洛阳,就连唯一有希望的刘庆也似乎投效何进,往颍川招兵去了,宦官里掌兵马的蹇硕也被斩杀,叫诸常侍怎能不日日胆战心惊?

宦官掌权日久,也不全是愚笨之人,日日担惊受怕总归不是办法,只好以退为进,到何进那去请罪,看他究竟怎么说。

何进见这些往日不可一世的宦官都匍匐在自己脚下,甚是志得意满,便道:“天下纷扰,正是你们的过错!现在董仲颖、刘国助等很快便至洛阳,诸君为什么不早日离去?”

袁绍先是在俯身在何进身边道:“大将军,这些人现在无依无靠,派二三兵士便可将其拿下,正是最好时机!”

何进摇头不许,轻道:“其信我为人有信,方而至我府上,我身为大将军,掌天下兵马,怎可轻易失信于人?”

袁绍见状越庖代俎道:“诸卫士将阉竖与我拿下。”

这些小黄门见了赶紧死抱何进大腿不放,喊道:“大将军救命。”何进见了其中有个宦官就是当初自己还未显迹时,托他送钱与张让的,想起当日种种,颇有感触,喊道:“谁敢?”

袁绍又劝,何进只是不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宦官以退为进,袁绍实在没有办法,便来个步步相逼,他假借何进的名义,传信各州各郡,逮捕宦官之亲属,又下令严逼洛阳城门。传旨之人恰好是袁家的门生,行事起来倒是方便。

张让这阉狗能做到掌控中枢许多年不是没有道理,他养子的夫人是何太后之妹,他竟向子妇叩头:“老臣得罪,应与新妇均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要远离,恋恋难舍,请再进宫,暂时看望太后、皇上,便死也无遗憾了。”

于是这太后之妹告诉太后之母舞阳君,舞阳君又传于太后,层层传递之下,太后传诏,先前因畏惧罢免的常侍们再次进宫。

此时距刘庆出洛招兵已二十日有余。

刘庆驻兵偃师,跟着士卒也是日日操练,第一楼都没时间去,生怕哪天上了战场还未建功就出身未捷了。刘庆训完骑马已是正午,等了半日却还未见到传令兵人影。

心下大惊,喊道:“典韦!典韦!”

典韦闻声疾跑而来,问道:“主公,何事如此急切?”

刘庆忙道:“洛阳有变,即刻聚集兵马,疾驰洛阳,越快越好!快!”

郭嘉见状也赶来问道:“今日无信么?”

刘庆上马道:“无信,速速回洛,大事在即。”

郭嘉却拉住刘庆道:“慢!刘君,回洛阳也可,不过我要问刘君,此往洛阳所为何事?”

刘庆沉思了一会道:“保洛阳安定!”

郭嘉谏道:“笑话!保洛阳安定,可有诏否?刘君奉的诏乃是募兵之诏,未见保洛之诏!岂不闻存节之信中董仲颖受种劭斥责之事,董卓宿将也!尚未敢轻动,退至夕阳亭!”

又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矣!君若今日入洛,以何命令士卒?以何堵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他日难免受言官责难,洛阳未可久住!此举断不可为!”

刘庆下马拉住郭嘉道:“奉孝教我!”

郭嘉想了一会道:“上书洛阳!”

辗转替刘庆书信一封派人传至朝中,上书: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癕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人。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

翌日,刘庆收到袁绍伪造何进调兵之令,传其兵马入洛。又收到袁绍伪造诛宦官全族之令。

刘庆将其示意郭嘉,道:“此必是袁本初伪造之令,大将军无此等决心。”

郭嘉见了,朗声道:“入洛之时就在今日!刘君扬名之时,亦在今日!”

刘庆不解道:“为何昨日不进,今日见了伪信反而进京?”

郭嘉笑道:“昨日身无诏令进京便是乱兵,自然不可。今日进京乃是受了诏令,便是勤王保社稷之师,谁敢不从?谁敢妄议?便是伪造之信,我等领兵在外,岂可知也?”

刘庆大笑,遂急召集兵马,令诸兵士疾驰洛阳,在队前喊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将军有令,汝等速速随我往洛阳诛宦,登坛拜将,便在今日!”

行兵又过了一日,已是八月,何进再次入宫见何太后,竟是像寻常人家撒泼道:“阿妹,你如今贵为太后,先前我说尽诛宦官,你不答应,如今尽诛常侍以下,你还是不许,怎么就是如此与我作对?这次可由不得你了!”

天下大事竟如家长里短谈心一般!何进无智若此。

有服侍何太后的宦官听了,立马召集人手挑唆道:“先帝去世下葬,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至宫中,意欲何为?再为窦氏?太后不为我们想,也未陛下想想!”

何太后本就是个没注意的妇人,先前就怀疑何进想夺他的权,现在又听了宦官之言,早与自家兄弟是形同陌路,暗中默许了诸宦官诸多行径。

待何进归家,又是一道诏书宣其进宫。

何进只道是自家妹妹回心转意或是有什么要事相商,得了诏书就往宫中赶。

主簿陈琳谏言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笑道:“汝何其多虑!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袁绍又谏:“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何进直道:“入宫又有何妨?”

曹操再谏:“大将军若执意要进,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进笑道:“汝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怎样?”

袁绍谏道:“公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自挑选精兵五百人,命袁绍之弟袁术领兵。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袁绍和曹操带剑护送何进到长乐宫前。

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其他人不许进。”将袁绍、曹操等都阻在宫门之外。

何进昂然而进,丝毫未想其他事,到了嘉德殿前,张让率领的常侍段珪、毕岚等刀斧手几十人,拿着兵器早已等候多时,将何进团团围住。

何进大惊,直呼左右,却无一人相应。

张让斥道:“此地早无他人,喊得再大声也无人来救你。”

又道:“何进,我只问你。天下大乱,难道仅仅是我辈宦人之错?先帝经常与太后不对付,几至废后,我等无不是哭泣相救,各自出资家财千万有余,用来取悦陛下,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现在你说要灭咱家全族之人,天下岂有此理?是不是太过了?你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中忠清廉洁者的是谁?”

何进寂寂无言,又慌又忙,四处寻找出路不得。

张让说的愈发大声:“你本是杀猪贩酒的下人,是我等将你荐与天子,才有了你今日荣华富贵,为何不思相报,反而加害!天下焉有此等道理!?”

言罢,兵士齐出,将其乱刀砍死,何进顿时化为嘉德殿前一滩肉泥。

可谓是:龙骧虎步反狐疑,解事陈琳却似痴。灭火不关千里草,汉家社稷付屠儿。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刘庆率着兵马来到平城门,城门门侯远远道:“城下何人?大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洛阳!”

刘庆急着进宫,只道:“你是新任的兵士?不认得我么?速速放我进城!”

那人道:“说了不能进便不能进,外兵岂能进城?”

陈武上前瞧见是贾信,骂道:“贾信你瞎了眼了?你看清楚这是谁?”

旁边有认得的兵士道:“贾门侯,对面像是陈门侯呀!放他们进来吧!”

“哎呀,那领兵的莫不是刘校尉,周司马练兵时我见过他!”

“是他,是他!徐公明与陈门侯比试时我还见着他授官咧!”

百密总有一疏,哪知道这贾信竟被何进收买了,就是不放刘庆进门。

刘庆问郭嘉道:“奉孝,此时绕门进宫,可还来得及?”

郭嘉算了算:“昨日存节未曾来信,说明已封锁了城门,今日收到袁本初伪诏,事急矣!此门离中宫最近,若从其他门进,还有道道手续,怕是赶不上了!”

贾信放言道:“原是刘校尉当面,岂不知大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还请校尉绕行吧!此路不通!”

刘庆策马上前,来到门下。

贾信惊道:“校尉还是不要往前走了,再走可要放箭了!”说着,也有些被这门侯收买的人马搭弓欲射!

刘庆笑道:“平城门门侯贾信!原是一队长耳!好本事!忘了当初我是怎么从卒伍之间超拔你的么?”

贾信嗤之以鼻道:“刘国助!我贾信有今日都是我自己的本事,与你何干?我手脚功夫胜过他们,此职本就该是我的!”

刘庆笑道:“贾信,那我们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接着对城门上大喊道:“我今奉诏讨贼,谁阻我进城便是从恶,从恶之人人人可诛,贾信从阉竖叛逆,你们也要跟着他寻死吗?告诉你们,若我从其他门入城,尔等可就都是反贼了。三声之内,城门不开,所有人连坐皆杀!”

即刻便有许多兵士聚在一起,杀向城门,口中高呼:“校尉稍待!非是所有人皆是叛贼,我等本是寻常百姓,不敢忘刘君提拔之恩矣!”

贾信收买的只是少数,多数还是刘庆、周泰选定挑选的良家子,这股人马越来越大,守城门的也有不少向着刘庆的兵士,渐渐杀成一团,不知是谁打开了城门。

刘庆朝着身后众人高呼:“与我进城!贾信之众,杀无赦!”

说罢,一马当先,冲向内城。

典韦、陈武紧随其后,冲杀进去。

典韦使两杆大戟,左挥右砍,护着刘庆杀进内城,只见戟所到之处,便是尸首横飞,众人莫敢挡。陈武也起了杀心,一杆长枪左挑右翻,不一会就杀到贾信面前。

贾信收买之人不就不多,被两人就杀了大半,城内之人杀了大半,再经城外大军一冲,几乎是片个不存了。

刘庆策马到贾信面前昂首道:“告诉你,贾信!我既然能从地底提起你,自然也能将你压落尘埃!”

贾信连连下跪,求饶话语还未说出口,刘庆一剑将其斩杀。

挑起其头颅道:“贾信跟随宦官作乱,我奉诏讨贼,其罪不容诛!各位弟兄今日助我进城,便是有功,有功当赏,待我做了大事再行封赏。”

城门守卫几乎未受什么死伤,还得了封赏自是高兴莫名。

言毕,刘庆立时就任了个作战勇猛的兵士充当门侯,暂守城门,严令任何人任何兵马不得通过。

安排布置完毕,急忙策兵来到周泰、徐晃、宋谦处,两人日日整顿兵马,此时见了刘庆也来不及叙旧说话,急将兵马合为一处,杀向南宫。

你道刘庆手下现有哪几只兵马?

各城门轮换半数兵士六百人,由周泰统率。

刘庆在颍川新募得兵士四百人,由陈武统率,并百人骑兵卫队,由刘庆、典韦统率。

先前洛阳精兵卫队百人,由宋谦、徐晃统率。

统共一千二百人。

此时刘庆率着诸将并一千二百人杀至南宫,正逢袁绍在殿门前大喊:“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

袁术与吴匡合力砍斫进攻,中黄门持武器守阁,所谓死中求活,皆是搏命而为,哪冲杀的进去。

刘庆于马上大喊:“庐江刘国助在此!阉竖速速受死!”

袁绍见刘庆率兵前来,军容甚是雄壮,又惊又喜,大喊:“国助助我!速速诛杀阉竖!”

刘庆闻言喊道:“三军听令,阉竖祸国殃民,我奉诏讨贼,所遇阉竖尽皆诛杀,一个不留!”

正值日暮,袁术因放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想威胁张让等出来。边放边高呼:“国助,看我放这把火助你!”

那些黄门哪里是刘庆所率诸军的对手,更兼周泰、典韦、徐晃这些人为首冲锋,不一会就杀了个七零八落。

一些宦官想下跪求饶,话都未说出口就成了无头尸首,一些宦官想着躲在御用之物后躲避,未曾想照杀无误,照样重新投胎去了,还有些想跟刘庆攀交情的,未至刘庆身前就被典韦砍成八瓣。

一时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一些宫中所用富贵华丽之物都是被血染的通红!

宫中火光冲天,张让等人告诉何太后,炸称大将军起兵造反,放火烧宫,领兵攻尚书门。

太后疑道:“是大将军吗?我怎么听见外面似乎有人叫喊刘国助呢?”

张让怕其识破直道:“事急矣!太后待我稍后解释!”

即派人劫了太后、天子、陈留王为质,又劫宫中官属,从复道往北宫跑去了。临走前消失了好一会,像是在通知什么人。

段珪一时心急,一手将何太后挟在腰间,尚书卢植见了,执戈就追,抬头骂道:“狗贼,擒住太后意欲何为?太后母仪天下,岂敢如此无礼?”

卢植天下大儒,能文能武,此时执戈而骂,段珪又是畏惧又是气力不足,便将挟住的何太后往地上一扔。周围四处喊杀,何太后走投四处无路,只得跳阁而去。

好在楼阁不高,正巧刘庆在阁楼下寻天子,见何太后跳阁,一把将其接住,抱在怀里,装作不知,说道:“臣城门校尉刘国助救驾来迟,太后恕罪。”

随即低头看了一眼这少妇,其看起来虽雍容华贵,冷傲灵动中却颇有勾魂摄魄之态,清丽出尘却中携带入骨的媚惑,此刻神色慌张,又惊又怕,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不过刘庆最爱的是太后耳垂上戴着的一对白玉倒挂珠缀,一荡一荡的,在风中微微飘动,衬得脖颈愈发的修长白嫩。

肌肤胜雪,身形苗条,长发披于背心,细腰紧堪刘庆盈盈一握,刘庆抱着只感到手心柔软的紧,竟忍不住捏了一下。

何太后刚被挟持,跳下楼,已是香汗淋漓,娇喘吁吁勉强平复呼吸,此时被刘庆捏了一下,惊叫了一声。

卢植忙问道:“国助,太后有事否?”

刘庆朝何太后看了一眼,此女除了脸色绯红之外并无他事,遂道:“皇恩浩荡,太后无事也!”

卢植随即感叹道:“真是板荡识忠臣!国助真忠臣也!”

何太后在刘庆怀里强撑着镇定道:“爱卿救驾有功,来日必定为卿请赏,快放我下来吧!”

刘庆抱得舒服,严肃道:“太后,你有所不知,这些宦官可恨的紧!先是挟持太后,要是发现太后在此,指不定要干什么呢?到时我势单,未必能救下太后,还是这般安全!”

说罢将何太后抱得更紧了。

何太后脸色赤红,想斥责刘庆,但此时也怕宦官使什么手段,只好将头转到一边去了,装作不知,任由刘庆抱着。

不一会,周泰杀到跟前,道:“主公,袁绍与吴匡都不知何处去了!”

刘庆此时也顾不得儿女情长了,将太后放下,就要上前寻人。

谁知何太后拉住他,有些作势又有些不好意思道:“刘校尉忠君爱国,此间混乱的紧,我怕有什么不测,校尉可能安排一安全之处?”

刘庆向赶来的亲兵道:“来人,将此人关入我府中去,此人乃是朝廷要犯,我有要事要审讯,时刻看管好了!”

何太后惊道:“刘校尉!你怎可……怎可如此!”

又有士卒上报刘庆道:“吴匡率兵卒将何苗杀了。”

不一会又有急奏:“袁绍与叔父袁隗假称皇帝诏召樊陵、许相杀了。”

刘庆找来郭嘉道:“奉孝,为之奈何?”

郭嘉沉静道:“关键之处在天子耳,其余不论!”

刘庆便立刻上马带骑兵百人并亲卫精兵去追天子,路上遇见正在逃命的赵忠,驱兵将他团团围住,尽诛其身边宦官,策马来到其面前道:“赵常侍,好久不见。”

赵忠见是刘庆,暗道大事不妙,求情道:“刘校尉,真是好久不见,君几日不见,真是英伟雄壮,还请放我过去吧!”

刘庆笑着道:“诶,赵常侍,咱们多日未见,叙叙旧嘛!”

赵忠心道:我哪与你有什么旧叙?岂有杀了人再来叙旧的?

连连跪下磕头道:“校尉饶命,饶命啊!”

刘庆笑吟吟的,问道:“赵常侍,那日朝会你说刘某无议郎之才,今日若何?”

赵忠连连道:“刘君大才,大才!”

刘庆又厉声道:“那我说自有杀你的一日,你可记得?”

赵忠还未答声,立时死于马下。

余者程旷、夏惲、郭胜三人被曹操、袁绍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董卓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猜测朝廷或是宫中有大变,急忙下令进军。

卓婿谋士李儒喜道:“今奉诏,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忽有细作传来刘庆上表之文,李儒见了大惊:“此何人也!行事竟如此缜密,谋断又是刚毅果决,联想起来竟是事事快我等一步!谋划何其深也!”

立即将此事告及董卓:“董公,此人行事甚是缜密,先是授官,后又左右横摆外出募兵,最后这篇上表传至此处已是两三日了,想必其现在已经到了洛阳,可谓是步步为营,谋划至深,连儒也不能猜透,甚是恐怖,公若入洛定要注意刘庆此人,此人乃公大患也!”

董卓还未见李儒如此失态,连连点头,暗将刘庆记在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