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 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之争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之争

作者:李六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庐陵一战后,就改变了众人的看法。

诸葛乔凭一战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在诸葛恪之上。

从此,在吴国众人都认为诸葛乔在诸葛亮的教导下,已经赶超了诸葛恪。

但诸葛乔守孝三月就匆匆返回柴桑,而诸葛恪却三次上表,辞去将军之职,要为诸葛瑾守孝三年。

吴国上下对诸葛恪的敬重又多了几分,因为认为他是一个大孝子,而诸葛乔却没有尽孝到底。

至于诸葛融,并没有参与到两国的争斗当中,所以没有多少人注意他。

“你我三兄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

诸葛融率先开口,感叹一声。

以他的性格,很受不了这种分别时的情绪。

诸葛乔笑了笑:“等汉室复兴,天下再次一统时,我们兄弟三人就可以再次相见了。”

说完这话时,他还看了诸葛恪一眼。

“汉室复兴?”

诸葛恪嘴角扬起一抹轻蔑地笑意,说道:“胞弟说的没错,等天下一统时,我们兄弟三人就能团聚了。”

“如今家父病逝,族中之事全系在兄长一人身上,还望兄长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跟诸葛恪相处几个月,诸葛乔发现他的脾气有些暴躁,性格偏激,而且谁都不放在眼里。

整个吴国,能让诸葛恪看得上的人,除了孙权之外,也就只有陆逊一人了。

这样的性格,要是得罪了朝廷上的那帮人,可就危险了。

“胞弟所言我都记住了。”

听到诸葛乔这些话,诸葛恪稍微冷静了一下,说道:“如今你我各为其主,我出征在外时,也有三弟在,无大碍。”

“啊?”

诸葛融一怔,随即无奈地笑道:“我只能学习一些书法罢了,族中之事,我实在是承担不起。”

“我都不知该如何说你了,当初父亲在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好好管教你才是。”

诸葛恪看着这个三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才好。

他和诸葛乔都颇有谋略,才智过人,可偏偏这个诸葛融,从小性格懒散,对谋略那是一窍不通。

“好了,话我也就不多说了,二叔所嘱咐过的,我定然不会忘记。”

诸葛恪看向诸葛乔,说道:“不过我也希望你们遵守约定,不要暗中起兵,否则陛下怪罪下来,连累族人,那你可就是诸葛家族的罪人了。”

“如此重要的事,岂会乱来。”

马永隆开口道:“丞相既然提出共分中原,自然是不会反悔,诸葛将军尽管放心。”

他随诸葛乔来到吴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了联合吴伐魏,汉吴两国重归于好。

“那就好。”

诸葛恪见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就不再担心,说道:“以我吴国的水军,东面不用放在心上,我军自然能和魏军一战。”

“只是听说司马懿已经到了南阳,不知关羽将军能否稳住局势?”

马永隆笑了笑:“诸葛将军,你此话可有点小看我们了,丞相当年就已经计划好了进军宛城,进逼洛阳。”

“如今双方握手言和,丞相必定亲自率军前往南阳,司马懿也就不足为虑了。”

“更何况现在关毅将军袭击西河,曹宇大军集结并州,诸葛将军不必担心。”

马永隆补充一句:“只是日后北上中原的时候,还希望诸葛将军不要掉队啊。”

“这我当然明白。”

诸葛恪说道:“我以家父在天之灵发誓,共同讨伐魏贼!”

“好,一言为定!”

诸葛乔一抱拳,与诸葛恪立下约定。

“好了,都要分别了,就别再讨论国事了。”

诸葛融话锋一转:“改日有空,我会前往荆州一趟,拜访二叔。”

“二叔有经天纬地之才,我这个晚辈却从未谋面,倒有些不礼貌了。”

诸葛乔笑道:“好啊,三弟若能来荆州,那可太好了,家父对于三弟的书法,那也是赞赏有加啊。”

“当真?”

诸葛融眼睛一亮,能被诸葛亮赞赏,那可算是莫大的荣耀啊。

“三弟,等你到了荆州,就知道了。”

诸葛恪笑了笑,他这个三弟对于自己的书法一直都是很骄傲的,听到能被诸葛亮赞赏,那还不兴奋死了。

三人谈了一些家族里的繁琐之事,随后诸葛乔向他们二人行礼,接着就离开了。

“伯松兄似乎依依不舍啊。”

马永隆看到诸葛乔脸色凝重,便说道:“而且还有心事。”

“唉,那是自然。”

诸葛乔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吴国内部势力暗流涌动,鲁王孙霸与太子孙和各植党羽,明争暗斗。”

“而孙权又偏爱鲁王,早晚会引起动乱,我是担心兄长会牵连其中啊。”

马永隆笑了笑:“诸葛将军是聪慧之人,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而且此次约定共同讨伐魏贼,他率军出征在外,不会被牵连其中。”

诸葛乔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最好了。”

“传令,加快行船速度,我们要尽快返回柴桑。”

这一次来到吴国,诸葛亮安排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三日之后,诸葛乔和马永隆回到柴桑,二人来不及休息,立刻去面见诸葛亮。

诸葛亮、姜维等人都在,诸葛乔把这次吴国之行一五一十地禀报。

马永隆说出吴国的朝堂之争,太子党和鲁王党暗中博弈,谁都不肯低头。

太傅吾粲、太常顾谭多次上奏,反对废嫡立庶,孙权把他们免职治罪,甚至吾粲都被下狱了,引起了吴国朝堂很大的动荡。

“这么看来,吴国的太子之争,已经是闹得不可开交了。”

姜维说道:“没想到啊,当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晚年会如此糊涂。”

“嫡庶之争,我已经给陆逊写信送去。”

诸葛亮说道:“陆逊自然是支持太子一党的,这样的话,孙权必然就不会重用他了,柴桑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丞相所言极是,吾粲与陆逊也有书信来往,顾谭和陆逊关系亲密,所以陆家和顾家是同一条战线的,都是支持太子。”

马永隆说道:“如此一来,只会让孙权疑心更重,陆逊明知道卷入太子之争会有危险,却还是极力发言,对孙权确实忠心耿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