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 第二百二十章 卧龙岗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第二百二十章 卧龙岗

作者:李六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毅来到关羽的大殿,没有见到关羽,而是见到自己的爷爷。

“爷爷,你怎么在这?”

关毅一怔:“你也跟着关将军到荆州来了?关将军呢?”

“子毅,你来啦。”

“关将军他……他去巡查荆州各郡县了,所以不在。”

爷爷大笑,拍着关毅的肩膀,说道:“这次平定南中的事,我都知道了,真给爷爷长脸啊。”

“爷爷过誉了。”

关毅笑了笑,随即露出一抹哀伤:“只是张将军深受重伤去世,陛下也……”

“别说这些,你不用愧疚。”

爷爷有些苦涩,像是在强忍着哀伤:“说说吧,这次来荆州是因为何事?”

关毅这才想起正事,拿出诸葛亮的书信。

他这次来隆中,是要去求才的。

爷爷一笑:“此地我熟悉,我跟你一同前去吧。”

“好,爷爷,走吧。”

关毅点点头,离开江陵城。

三个时辰的路程,襄阳城已经遥不可望,随处可见的良田,耕作田间的农夫,一副悠闲模样。

看得出来,荆州正在复苏,百姓也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穿过几座山,来到一个幽深僻静的山谷,两边山上树木丛密,随处可见玩耍的孩童和游走的牛羊,不远处还有一条明澈的山溪。

眼前还有一座木桥,关羽走下马,感叹道:“往前便是卧龙岗,数十年前我侥幸来过,这座桥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关毅也下马和关羽同行,望着眼前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不禁笑道:“当年陛下三兄弟三顾茅庐,如今我和爷爷不会也要三顾茅庐吧?”

关羽大笑一声:“若此处的人真有丞相之才,三顾茅庐又如何?”

现在的关羽,变化和之前大多了,成熟稳重,波澜不惊。

走了一个多时辰,在几个山坳中出现了一个村庄。

关毅和关羽往里面走的时候,一群穿着灰衣的孩子突然跳了出来。

年龄最大的一个孩子挡住了他们二人,狐疑的问道:“二位从何处而来?”

关毅刚要说话,另外一个孩子却突然叫道:“我知道了,你们是关将军?”

关毅一愣,自己的名声这么响亮吗?连世外桃源的孩子都知道自己了。

关毅笑道:“没错,正是关将军,你们长辈在哪里,快带我们去见他们。”

几个小孩顿时像炸了锅一样,全都一起往前带路,把关毅二人带进了村子。

村口的大榕树下,一个背影略显单薄的少年正负手而立,望着前方,似乎在想着什么。

一个孩子笑道:“快看永隆哥哥,又站在这里发呆了。”

听到这话,年轻人转过头来,眉目清秀,只是眼角处带着淡淡的忧愁。

看到这么多人走来,年轻人微微一惊,旋即又恢复平静,对着几个小孩笑骂道:“小孩子懂什么,玩你们的去。”

小孩嬉笑着带着关毅二人走去,来到一家农园门口,冲里面喊道:“崔爷爷,有人来找你啦!”

”哈哈哈,你们几个小鬼头,又给我带什么客人来了?”

一个爽朗的笑声从里面传来,紧接着一个身穿灰衣的老者走出来,他的年龄大致有六十多岁。

关毅立即抱拳道:“我叫关毅,从西川而来,惊扰先生清静,还请先生莫要怪罪。”

“噢,原来是关将军啊。”

老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快快里面请!”

打发走那些小孩,迎着关毅和关羽进了屋子。

进屋后,先行礼。

这老者叫崔州平,他对关毅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

这一年来,关毅的名声很响亮,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翘楚。

甚至民间都有人把他和曹丕、孙权相提并论。

关毅先说明自己的来意,随即就把诸葛亮的亲笔书信奉上。

崔州平看望,不禁笑道:“这孔明还是没变啊,说话毫不给我们这些老家伙留余地。”

“若是老夫不答应,只怕要背上不忠不义的罪名了。”

“不过此事还需和其他几人商量,我们稍后一聚,好好商议如何。”

关毅知道这是要和大家共同商议,便点头答应。

反正来的人越多越好,最好能有徐庶、庞统、诸葛亮这样的人才,那就更好了。

没多久,崔州平带着关毅和关羽到院子里。

此时已经来了不少人,一眼便看出都是饱学之士,气宇不凡,举止温文尔雅。

行礼过后,关毅扫视了一眼,没想到刚才在村口见的那个年轻人也在。

看这样子,这个年轻人也不简单,如果他真有什么大才,收入帐下也很不错。

崔州平先说了关毅的来意,然后又把诸葛亮的书信拿给另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

他就是石广元。

石广元看完后,轻笑一声:“如今卧龙快要冲上九霄,尔等后辈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凡是在卧龙岗学满十年以上者,若想为大汉效力,都可出山。”

关毅笑着点点头:“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该为国为民。”

“这样才不辜负圣人之学,能够名垂青史,才不枉在这世间走一回。”

石广元说道:“功名成就,各有所求,此事还需弟子们自行决定,不可强人所难。”

目前谈得还算顺利,没有事先想的那么复杂。

关毅说道:“先生说的是,那就请先生推荐,我绝不强求。”

卧龙岗一行,在一众弟子毛遂自荐和崔、石二人的共同推荐下,共带来八人。

这些人都满腹韬略,至于他们的才干怎么样,只能慢慢去了解。

而那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叫马永隆,他比较特殊。

因为他并非卧龙岗的弟子,而是水镜先生门下,自从司马徽死后,便四处游学。

多年来,一直没有遇上明主,才郁郁归来,寄居在卧龙岗。

石广元说其善于排兵布阵,精通天文,虽不及卧龙凤雏,但也有些真实才干。

关毅让暂时先跟着马良,同时掌管荆州军务。

重回荆州后,马良尽职尽责。

除了马谡留在成都,他的三个兄弟也都来了。

马氏在荆州的号召力极大,因为马家是荆州本土世族,马家的加入,吸引了很多能人来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