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仞 > 第二十五章

万仞 第二十五章

作者:紫白金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堂之中静的如同古庙,官员书吏尽皆无言的想着各自的心事。

房一行满脸的愁思,盯着眼前的文书笔录读着,心里其实得意极了。

这次三司会审,刑部出了大风头。一等一的大案要案,涉及官员叛逃,雍王既没有让密参院接手,也没有让监察院督办,却让刑部一肩挑了。这等风光,可不多见。

一阵热风吹入大厅,两边的字幅都被吹的哗哗作响。

“贺谨叛逃一案证据确凿,贺三川作为其子,当堂抗辩,拒不认罪,按律当连坐问斩!”

贺三川仿佛挨了一闷棍,面色灰败,冷汗淋漓,头被人摁在地砖上,挣扎着看着前方正在踱步的房一行。

房一行走回座位,一转身,竟变了一副悲天悯人的面目,温语安慰道:“贺三川,说起来我和你爹其实交情匪浅,还一起搭过班子共过事,无论公务还是私交,都很处得来。”

他头扶着额头,显得无限惋惜:“你的满月酒、百日会,我都去过。当时还说你日后必定建功立业,比你老爹有前程。”

贺三川瞪着眼睛,额头青筋乍现,脸涨得发紫被人死死摁住,仿佛一只无力挣扎的困兽,只能嘴里不停的嗬嗬作响。

光天化日,旁听的几位大人眼睁睁的看着,心中各有所思。

房一行遥望天棚,悲悯的叹了口气:“谁能想到,你今天却要死于国法无情,还偏偏死在我的令签之下。哎!这人呐,究竟是从何说起呢……”

贺三川被眼前的一幕幕整的七荤八素,万没想到这就要当庭结案,心中一个闪念:

“莫不是今天就要开发了我?”

“来人,”房一行神色凛然:“将贺三川押下去,关入死牢,待我王批复下诏,便可结案。”

……

死牢与其他监牢不同,这是一座地下监牢。只有两座望楼,初来之人甚至都寻不见地方,也实在看不出森严之感。

在厚厚的黄土层上挖出豆腐块一样的监区,四周上下都垒着巨大的青石条,砌的严丝合缝,仿佛一个又深又阔的天井,沿着天井四壁掏出一孔一孔的窑洞,这便是牢房。

只有一条通道可以连通井口,要是碰到雨雪天气,就会扣上一个六尺见方的石门,锁的死死的一丝光都不透。

结案判决的死囚都会在这里羁押,等待最后的时刻。所以这里有个外号叫“通天井”。

任你王侯将相、达官显胄,进了这里都终日等待着死期将至,凄凄惶惶,又奢望万一之恩。

囚犯们在恐惧与焦躁中日夜流转,不知今昔是何年。甚至很多人还没等到押解出去宣判就已经疯了。

死亡在这里并不可怕,反而是漫长的等待令人煎熬,生怕一道“恩旨”下来,斩罪成了剐罪,一人变成了满门。

于是每当这里的犯人被提押上去行刑,其他监牢里的人反而会道一声“恭喜”。

贺三川被人夹持着,在摇篮中吱吱嘎嘎的下降,随即被人一推,进了一间木栅号子里,只听背后砰的一声大门紧锁,叮里当啷的一阵锁响,他才从浑浑噩噩中略醒过神。秸秆草铺的霉潮味和骚臭味混杂在一起,浓烈的呛人,让他忍不住的作呕。

他借着天井上透下来的光,打量着四周,窑洞里黑黢黢的,勉强能看见十来个犯人,或静坐,或踱步,有的念念有词,有的抬头望天……真跟壁画上的菩萨一样,姿态各异。

贺三川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进了死牢,三更用刑,五更挨打,没有一日安生。

牢头暗下受了指使,翻来覆去变着花样的绷扒吊烤,鞭子抽的他死鬼似的破口大骂,直到喊不动了对方又用竹条浸了盐水轮番猛抽。

狱卒们一句问题也不问,只顾着用刑炮制,打的贺三川血花四溅,浑身上下竟没一块好肉。

贺三川身子被高高的吊着,有气无力的耷拉着头,只能看见狱卒们来回晃动的双腿,心里是又悲又愤又觉凄凉。

自己出身名门,出入扈从跟随,鲜衣怒马;在外带兵更是意气风发,岂料竟然一日之间打落凡尘,直下地狱。

他身上疼的如同火燎,这时只听“日”的一声,鞭子啪的直抡头上,贺三川仿佛到了极限,脑子“嗡”的便晕死了过去。

当贺三川醒来时发现周围变了,他费力的撑开眼皮,只觉得一阵的眼晕,这才看见是个干净房间,轻柔的月光洒在身上,星空明澈,显得静谧极了。

他略略抬起头,努力用目光够着看身上,伤口都裹着白布,他心里有些诧异。

这时耳朵才恢复听觉,嗡嗡嘤嘤的起初听不真切,慢慢的终于分辨出是两个人正在谈话。

“夏大人,此案已由刑部结案,案卷已经呈上亲阅,怎么这就又移交了?”

声音泛着回响,随着依稀的脚步声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分辨着说话声,觉得耳熟,默想了一会儿才认出来,这是房一行的声音,他想象着那双三角眼,心里更加沉重。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让他好奇,听起来很陌生。

“我王口谕,此案尚有些许不明之处。因涉及边关要地,且贺三川还是密地参将,诸多细则更不可外传。为保机密,由密参院接管,所有案卷一律不许留存,尽数交接。”

等对方宣完口谕,房一行一边领路,一边争取着什么,可却被对方一句“房大人幸苦了”生生截断。

语气上透露出来明显的上下之分,让贺三川揣测出外头应该来了个比房一行职位更高的人物,甚至——凌驾于刑部之上!

而言谈中“密参院”三个字,让他心中一惊,这个部司他不算陌生,而且打过交道。父亲的案子,无论密参院还是刑部,按理都是可以审办的。

在列国休兵止战、重新划定碑界之际。雍王钦令,抽调五军都尉府的情侦、军参二司骨干与丞相府的平策处合并归统,点派专人整合搭建班底,成立了一个独立统辖,负责全面情报收集的部司——密参院。

但是怪就怪在,此案是王令下达,由刑部审办在先,可结案以后又因为“些许不明”,改由密参院接管,这就值得深思了。

身上的伤痛让贺三川疼的倒抽凉气,思路也清晰了一些。看来,父亲不仅仅是“叛逃”这么简单了。

他不由得往密参院的方向琢磨。

当今天下诸侯纷乱,但景朝依旧还在,如同华贵的冠冕,代代相传供人敬仰,却毫无统辖之力。

列国也都依照景朝旧制设立朝廷架构。

丞相府处理军国大事,为百官之首;监察院弹纠不法,肃风整纪;五军都尉府执掌军机,统筹军事;另设五寺六部,各司其职,泾渭分明。

但是大雍太过特殊,处于四战之地,诸强环伺,在列国鏊战中一度被瓜分侵占,几近灭国。

尸山血海的不屈抵抗,和夹缝中忍辱偷生的经历,逼的大雍在谋臣不懈于内,勇将忘身于外的奋发中,开始谋求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认知却来自于极其惨痛的教训——

间谍。

当年北齐、大雍两国陈兵枫原河谷以北,对峙于青丘郡至杏花岭一线。两边苦战拉锯多年,整个枫原河谷一度号称“中原绞肉场”。

可上一代的雍王却在僵持阶段被奸臣蛊惑,从而错估局势,临阵换将!导致大雍三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其中十六万俘虏被生生活埋,北齐兵锋直逼佳梦关!

这次惨败,不仅是大雍朝臣谨记在心的国耻,更是各国谋臣和谍报机构反复推演的名局,并不约而同的开始加大对情报力量的重视。

对方成功的秘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

渗透朝堂,买通雍王近臣,实现釜底抽薪。

以至于雍王定下铁律:

外邦之臣不得任用!

贺三川探听着不远处的交谈,房一行似乎还在争取着什么,可那个苍老的声音却执意立即交接,不容有丝毫拖延。

他一边听着,不由得又想起了父亲。

自己幼年酷爱钻研兵法,对前朝名将谋臣的奇计险招心驰神往,而父亲则颇为不屑,一度争吵不休。

当时从未服输,如今深陷囹圄,反而思念起父亲的言语:

“打头阵的不是士兵,而是间谍。大国角力,容不得纸上谈兵,所有的奇谋巧计都建立在精准的情报基础上。”

脚步声终于到了门前,只听一阵干涩的插销开锁之声,贺三川半睁着眼,看着一身黑袍的干瘦老者踱了进来。

悠悠的烛火将斗室照亮,贺三川有些虚弱的打量着来者,不由得目光一怔。

对方看上去五十出头,比父亲大不了多少,头发花白,还有些驼背,人长得满面红光,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仿佛喝醉了的酒鬼。

“你醒了?”老者俯下身子看了看他,随即在身边的椅子上坐下。

贺三川还在盯着对方看,刚才灯影恍惚,并未在意,此时近在眼前,更让他觉得此人诡异。

朝廷里还有这样的官员?

那人正凝眉打量着贺三川的伤势,只见他颧骨高、眼睛小,给人一种很阴厉的感觉。更加骇目的是脸上一道狭长的刀疤从左耳直到颏下,在恍惚的烛光中,微微泛着光。

“这几天你受苦了……”

“你是——”贺三川心知肚明,自己被捞出来,肯定是眼前的这位大人物出手了。

对方凝视着贺三川,仿佛认同着什么似的,慢慢点点头,嘴里喃喃自语:“果然和你父亲很像,性子却比你父亲刚,是个莽撞人呐。”

贺三川心念一动,直愣愣的看着对方,只见老人身子往后微微一仰,两道卧蚕眉沉沉的压在眼眶上,更显得目光极其深邃。

直到多年以后,他都不会忘记初见老者的这一刻,岑寂的夜幕中,烛火悠悠,老者语调沉缓而平静:

“我是密参院的首座,夏枯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