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仞 > 第二十三章

万仞 第二十三章

作者:紫白金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案件的审问频次比贺三川想象的更加频繁,几乎一日一审。从贺谨回来的的言语,态度,交往之人都问的极其详细,甚至有的问题会间隔着问好几遍。

贺三川回答的非常小心,生怕出现一词一字的漏洞。

案件的审理由刑部的一名参议协同密参院靖安司主事共同进行,贺三川注意到两人虽然都在同审案件,但是问题的防线却略有不同。

刑部的参议侧重于贺谨回国以后到赴任佳梦关期间的行为和人事关系,比如和谁见过面、说过什么、对赴任海昌郡的任命有什么谈论……

而靖安司隶属密参院,作为专门负责肃敌反间的部司。它既不属于文臣派系,也不归属武将集团,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存在。

这位负责审问的主事官员的提问,则更加侧重贺谨赴任西昌的一些信件,甚至会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比如“贺大人有没有寄回来什么西昌的特产。”

贺三川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这个的确没有,因为父亲曾经明言,赴任西昌是国事,家人不准私下谈论,也不准打听问询。”

他又补充了一句:“中间受我王召见,回家三次都由官员随同,均未留夜。”

“这封信——你见过吗?”

靖安司的主事看起来非常精明强干,他翻出一封书信放在桌上。贺三川瞥了一眼,发现并非原件,是经过誊抄拓写的。

他知道是防止嫌犯销毁证据,但是他心里并不以为意,认真读了一遍就大大方方的回复道:“见过,这是父亲在出使西昌时候和我来往的家信。”

对方并没有直接问问题,而是让贺三川按上手印,表示认可了信件的真实性。

“大概什么时候写的呢?前后还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贺三川现在已经知道了案件深处埋藏着的种种恩怨,回答的更加谨慎小心。

刑部的官员一边听一边记录着,随即补充着问了一句:“如这封信上所说,你希望进京当差。”

他停笔望着贺三川,示意他围绕这个问题给与一个解释。

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堪,但是毕竟自己是阶下囚,只能如实回答。

贺三川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说道:“因为当时我担任辎重营校尉,驻地偏僻,只能作为筑城屯粮的后勤部队,所以……”

“所以什么呢?”官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光。

“所以我希望进京任职,”在双方目光的逼视下,他说出了当时真实的想法:“希望能进兵部,日后能成为一线作战的将领。”

“哦,仕途方面的考量。”对方下了断语,和靖安司的主事对视了一眼,随即刷刷书写起来。

这个评语让贺三川心里有些不快,人的志气被人评判的如此粗俗,但是却难以辩驳。

“那这封信呢?”刑部的参议又递过来一封誊抄后的信件。

贺三川低头认真辨认了一遍,确认没有更改捏造的言辞,便也照着要求按了手印。

“这封信是我写给父亲的,”贺三川整理了一下思绪,不想给对方抓到什么值得钻营的缝隙:“我被任命为守备参将,去风池县带兵。”

“风池县,”提问的参议抿着嘴思索了一下,这个地名他没有听过,刚要记录,一旁的靖安司主事轻轻抚着他的胳膊:“这个就不要记载了,还没有登记在地舆图册中。”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对方一样,对方一愣,立马醒悟过来,这个地方必定是个涉密地点。随即当着对方的面将“风池县”三个字涂抹了。

“那这封信的意图是——”他转脸询问贺三川,一旁的靖安司主事也动了动身子,显然这个问题引起了他的关注。

贺三川平淡的说道:“毕竟升官了,告知父亲一声,仅此而已。”

两人听后再一次对望了一眼,贺三川觉得这些问题问的无聊至极,也没有任何关于父亲叛逃的端倪显现。

“上一封信,你父亲在西昌出使,你是个粮库管带,所以你想入京做官。”

刑部的官员看着手中的记录,慢慢的说道,贺三川默认了。

“通过信件的时间来看,四个月,你升了两级,成为守备参将。而且——”

他瞥了瞥身边闭口旁观的靖安司官员,继续说道:“位置机要,是涉密军县。”

贺三川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些觉察到不对劲了,可到这里也的确无法反驳。

“你父亲看来帮你出了力了吧。”对方探问道,随即又微笑着解释:“这也没什么,老子给儿子安排个前程,这个不至于入罪的。”

贺三川只得点了点头,毕竟这个任命是应该太子帮忙运作的,希望他能早些熟悉军务,有一种栽培的意思在里面。

“人言可畏,你千万不能攀上太子。”三叔的言语在他脑中浮现,他看着对方,说了个“不太清楚。”

对方一愣,“不太清楚”有时候代表着“不方便说”。

刑部和靖安司的官员毕竟不是军人,就贺三川军务方面也做了一些相关问题的询问,贺三川简要的一一作答。

“好了,大概就是这些了,你父亲的事情我们还在查,究竟是‘失踪’还是‘叛逃’,眼下尚未定性,你不用太过担心。”

刑部的参议小心的吹干笔录上的墨,随即将一摞纸在桌上磕整齐后收好,便宣告了今天的审问终于结束。

……

接下来的三天,没有任何问询,贺三川期待和焦急混在一起,既希望三叔能帮忙联系上太子;又焦急于父亲贺谨的案件是否有新的进展。

算日子,两国和谈已经进行了,可自己父亲的下落却一点风声都没有。

每次有脚步声,都让他期待的站起来,可又过了两天,仍然没人搭理他,贺三川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

当天傍晚,贺三川刚吃完送来的牢饭,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嘴里还嚼着饭,就看见一群官差涌了进来。

“贺三川,今天三司会审。”带头的官差说完这句话,就派人将贺三川架了起来,然后补充了一句:“烦劳不要让小的们为难。”

贺三川听到“三司会审”,心里反而宽泛了些,房一行就算再强的手段,总不能只手遮天吧,三司会审意味着太子一定知道了。

他点了点头,就跟着他们走了。

审问的公堂设立在监牢的官署大堂,这种地方的案件不方便传播太广,所以都是小范围公开。

他一走入堂中,便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房一行作为钦点主办官员坐在正中,密参院的那名主事官员也在。

贺三川注意到,今天还来了一名监察院的御史,三司官员都列席旁听。

大家都静默无言的看着眼前的一摞卷宗。

房一行面容严肃端坐堂中,将手朝半空一拱:“此案本官由我王钦点本官主审,嫌犯乃朝廷要员,案系我大雍安危。”

他顿了顿,左右分别看了眼正在默然旁听的两位陪审,继续朗声说道:“嫌犯贺谨由西昌使臣升任海昌郡守,设衙佳梦关。一乃守牧一方,二来协守关隘。可经人报案,贺谨连夜出逃,去向不明。”

贺三川认真的听着对方的案件描述,这时才明白,父亲“失踪”了。但是听对方的语气,好像是主动去了某个地方,而且很显然,没有对外透露行踪。

房一行三角眼陡然一闪,电光火石一般随即又暗淡下去,举起手中的一摞文书:“这是贺三川的口供,本官和诸位大人审议多日,目前问题有三。”

贺三川心中一提,知道入了正题了,立刻整顿精神细听。

“其一,贺三川在贺谨出使期间,先任辎重营校尉,和贺谨通信想要入京任职。贺三川供辞描述,乃出于仕途考量。”

贺三川眼睛眨了眨,一时想不明白这个信和案子能有什么粘连,怎么偏偏要单拎出来?

房一行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语气平缓显得庄重肃穆:“一个校尉,如此容易便升了机密要地的驻地参将,每三个月还能特例入京述职。”

他放下手中文稿,闪了贺三川一眼问道:“想必你父亲贺谨背后出了大力了,敢问通的谁的门路?还是说——另有高人帮助?”

贺三川这才听懂其中三味,这个问题问的极其刁钻!

因为这件事是太子安排的,根本没有通过父亲。而且父亲一介使臣,根本做不到把手伸到兵部去给自己安排职务!

他忐忑的深吸了口气,有些不安的动了动身子,嘴里想要说话却又犹豫的憋住了。

“贺三川?”

房一行挑了一下眉毛,冷冷的看着他,一旁的两位官员也目光所至,等待这贺三川的说辞。

贺三川想了一下,最后不知可否的说了句:“不太清楚,我只是遵令行事。”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了。

周围沉默了一会儿,只听来自三个衙门的师爷都在认真的记录着每一个字。

而房一行却没有深究下去,继续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进驻风池县,独自领兵,立即回信给贺谨,是吗?”

贺三川点头默认,随即醒悟到什么,赶紧开口说道:“信中我只写了我升任守备参将,并未泄露任何驻军地点以及公务细则。这个任命是兵部下达,言明不予外传的。”

风池县是军治县,尚未公开。除了密参院机事房的案档库和军方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军参司,任何部司的图舆档案都没有标明方位和名称。

如果真的在信里写了,往严了办便是“漏泄机密”,是大罪;而且父亲当时可是驻外使臣,万一再挂上通敌之嫌……

他想到这里顿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心里暗道侥幸,差点没让这个房一行三言两语给绕进去!

房一行继续问话,越加显得从容,一旁的两位官员都各怀心思的坐着,两人不动声色的互相闪了一眼,又立刻避开。

都两人都是常年经手办案的老手,此时均萌生了同一个想法:

这个主审房大人一步一套,这是要将贺三川往死了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