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844章 不能乱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844章 不能乱说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兵级都是银行的vip客户,可以优先办理,吴总兵也是来换币?”柳州银行行长何泽平亲自接待了他们。

何泽平是旅顺大学崇祯十六年的毕业生,当时在学校学的就是金融专业,当然,那时不叫金融,叫商业,现在皇家大学成立后,才改称为金融专业。

“本镇要进京面圣,太多的银子不好带,换成银币好点。”吴三桂道。

何泽平一听,马上笑道:“吴总兵可以存我们银行啊,然后凭存折到京城银行直接拿。”

“。。可以这样?如何操作?”吴三桂听的一愣,感觉比较新奇。

何泽平先收了吴三桂运来的白银,这些都是吴三桂在柳州练兵时的工资,大乾按总兵正二品来算工资,吴三桂每月为一百二十石。

因为都是军营包吃,他又没带家属在这边,吴三桂每月拿银。

按此时柳州粮价,每石米约为二两银,他每月是两百四十两,一年多工资加起来有三千多两。

去年过年时,丁毅还给各地官员发了次奖金,总兵级有五百两。

所以他现在差不多有四千两银。

何泽平很快给他一张精美的蓝白色存折,大小比现在的手机还略大,吴三桂拿在手上看了看,感觉这纸张很特别,捏在手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不是纸,但又是软软的。

上面的图案很有立体感,左边写着大乾仁德元年三月,还有一串长长的编号。

右边写着柳州银行,凭票支付。

中间为四千两银币,或等额金币。

吴三桂试着折叠下,不能像纸一样完全折叠:“好像不是纸造的?”

“这是用橡胶加其他东西制造,可以防水,而且民间没有这几种材料,不可能伪造。”何泽平笑道:“每张下面都有编号,在京城的总行都记着这些编号,用过之后,这编号就没有用了。”

丁毅这银行做的存折,相当于后世的塑料钞票,后世有很多国家都发行过塑料钞票。

现在全世界估计只有丁毅有橡胶,所以他用橡胶加入其他材料,制成银行里的存折(银票)。

“还能防水,妙,妙啊。”吴三桂大笑。

“但是不能防火,如果不小心点燃,一定要保住编号和数额。”

何泽平又问:“吴总兵是自己去拿,还是给别人去拿?”

吴三桂问有什么区别?

如果自己去拿,咱们就不给你印名字,如果你亲自去拿,印上名字后,万一存折丢失,别人拿到,也无法兑换。

吴三桂便道,给本镇印个名字在上面。

他想看看何泽平怎么印的。

何泽平带到他到后台,一进去就看到一座机器。

工人把机器的上半部拉起来,然后寻找什么。

很快从一个箱子里,取出吴,三,桂,三个金属字。

放到机器的上半部。

接着把存折放在机器的下半部固定好。

随着工人的操作。

轰隆,上半部机器重重的砸下,再抬起来后,存折上面就有了三个很有立体感的字:“吴三桂”。

这样的话,这张存折就是不小心遗漏,如果不是吴三桂亲自去取,别人都无法拿到。

“有趣有趣。”吴三桂又笑问:“万一京城银行的人不认识我呢?”

别人假冒我怎么办?天下间叫吴三桂的也不止我一个啊。

“那就再加,柳州总兵四个字。”何泽平笑道:“吴总兵带总兵印拿。”

“果然周到,哈哈哈,不用麻烦了。”吴三桂接过存折,感觉很有意思,丁毅想的也很周到。

几千两银子,就变这么一小张存折了。

“本镇到别处银行可取否?不是京城的。”

“都可以。”

吴三桂更高兴了,这样就很方便,以后到哪都可以取钱。

而且何泽平又说,你到了京城,也可不全取出来,只取一千两备用,其余还是存银行,有利息。

吴三桂瞪着眼,还有利息?

大乾银行利息只有固定利率,一月起存,每十两银每月为一个铜币,算下来每月存一万两有一两银。

吴三桂四千两银存一个月,会有四百文铜钱。

吴三桂算算,自己到京城差不多也要一个月以上,到时还能拿点利息,不错,不错。

他想到京城家里还有好多银,现在恨不能立马回去,马上存起来才好。

以前大伙都把银子藏家里,挖个地洞深埋起来,但现在,存银行有利息,当然宁愿存银行。

开始可能大伙不适应,不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受了银行,开始往银行里存钱。

像一些中等的富户,只要往银行里存一万两银子,每年的利息十二两,足以应付家里的部分开支,这比存家里地窑要好太多了。

吴三桂存完后,跟着吴三桂来的军将们纷纷跟着存起了钱,最后每个人拿了张存折,高高兴兴的走了。

两天后,吴三桂带五十名亲兵回京。

柳州有官方水驿道,他们乘船先到桂林,原桂林总兵宋飞早就进京,新的桂林总兵还没过来,估计要等这次封赏们一起来。

然后从桂林进湖南永州,衡州,到长沙,从长沙进入洞庭湖再到岳州、武昌,九江,一路全是水路,还是各种风景区,等于游山玩水。

吴三桂也不急,反而让船慢慢开,路上还接了好几个进京总兵,大伙每天还能喝喝酒,吹吹牛。

接着从九江到安庆,应天、镇江,淮安,再从淮安进入山东,济宁,东昌、临清、德州,从德州进入北直隶,沧州、天津,最后到通州。

一路全是坐船,中间都没有需要走陆道。

可见明朝这时水路是非常发达的,但在以前的大明手上,并没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到了通州距离京城就近了,吴三桂等总兵进京时,差不多已经是十月初,正好走了一个多月。

进京后,他们就纷纷前往银行,一问之下,果然可以兑付,但吴三桂也没急着兑付,他又不缺钱用,决定继续存着,先把一个月利息给拿了。

过了几天后,吴三桂发现京城很多有钱人都把钱存银行,专门吃利息,特别是原东江镇的人,最喜欢干这事。

他想了想后,终于决定把家里的黄金白银全拿出来,换成大乾的钱也存银行里。

----

九、十月份,天下总兵和巡抚纷纷进京,准备参加大乾立国后的第一次重大会议。

而京城中有人已经来了两个多月,并到处碰钉子。

正是钱谦益和冒襄两人的夫人,柳如是,董小宛。

六月底应天府读书人杀官造反,朝廷雷霆镇压,抓了一批,杀了一批。

但据说冒襄和钱谦益不承认知道赵之龙杀官造反的事,所以当时虽然被抓,并没有立刻处斩。

朝廷派锦衣卫和司法部一起核实这件事情。

柳如是,董小宛当时很着急,连忙跑到京城,想找人帮忙救人。

钱谦益好歹也曾是朝廷重臣,她们希望有人能给点面子,结果朝廷原六部尚书都没人敢见她们。

连南直隶的老相识,马士英也拒不相见。

两女带着人在京城到处碰壁,在走投无望之下,决定去找陈园园。

陈园园当年和她们都是秦淮八艳的好姐妹,吴三桂又是朝廷总兵,肯定能在圣上面前说上话。

于是吴三桂回到家没几天,陈园园带着两姐妹找到他头上。

吴三桂第一眼看到柳如是和董小宛时,还眼睛一亮。

特别柳如是,号称秦淮八艳排第一,无论才情、容貌都是上上之选,比起陈园园可强多了。

陈园园也就长的漂亮,论气质肯定不如柳如是。

但吴三桂一听要去求皇帝放钱谦益和冒襄,顿时一脸黑线。

老子和丁毅还没好到这个地步,这次能保住总兵之位就阿弥陀佛了,还敢去求情?

吴三桂有自知之明,自己在大乾没立下多少功劳,也就是当初守住山海关没投降满清,广西练兵纯属是刷功绩。

又不是丁毅铁杆心腹出身,哪敢做这种事。

但他很疼爱陈园园,当初为陈园园直接和李自成对着干,回来后,也不计较陈园园被老刘非礼过,他对园园的爱,可是真爱啊。

“这件事,你们找本镇恐怕没有用,本镇在圣上面前说的话,可没这么管用。”吴三桂直接道。

柳如是和董小宛脸色大变。

“不过本镇虽然刚回来,但也知道有个人说话可能管用。”吴三桂笑道。

“谁?”两女赶紧问。

“本镇前两天去兵总报备,见到兵部兵科都给事中龚鼎孳。”

吴三桂说到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有些事情,他也是听来的,也知道不能乱说。

万一传出去,将来说是他吴三桂说的,可能被丁毅忌恨上。

“龚鼎孳管用?”柳如是和董小宛皆喜道。

吴三桂不出声,脸上挂着奇怪的表情。

董小宛还想再细问,柳如是却是很聪明的,一把拉住她:“多谢吴总兵。”

“咱们去找眉兄即可。”脸上露出喜色。

‘眉兄’是指顾横波,当年秦淮河畔的姐妹们,都叫顾横波为眉兄。(顾原名叫顾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