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92章 江南造反

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792章 江南造反

作者:金刀老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毅习惯拥抱家人,因为他觉的经常拥抱家人,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意。

前世的中国人很少会这么干,反而在电视里看到外国人经常拥抱,所以丁毅曾提醒过自己,在小孩子还小的时候,做父亲的更应该经常拥抱,因为当他们长大之后,你想再抱他们,他们也不会乐意了。

“丁烨拜见父亲。”大儿子丁烨已经十三周岁,可能营养不错,长的还有点人高马大的,他还是那么调皮,嘴上说拜见父亲,眼珠转来转去,明显心不在焉,似乎在打量这么巨大的皇宫。

你过来,丁毅本来想叫他过去,想了想后,他还是自己走过去。

丁烨下意识后退一步,脸上露出慌张的表情。

从小到大,他被丁毅打的最多,心中自然产生了恐惧之色。

“都长这么高了。”丁毅哈哈一笑,上前紧紧搂抱住他。

他试图把丁烨和小时候一样抱举起来,但丁烨脸上并不是很高兴。

终究还是长大了,已经不喜欢父亲去抱了,丁毅暗暗长叹。

回想小时候,丁烨才两三岁时,每次看到他,都会举起双手,然后奶声奶气的叫道:“爸爸,抱抱--”

现在爸爸变成了父亲,同样的称呼,在这个时代,却好像有一种隔膜,拉开了父子的距离。

丁毅刚放开丁烨,眼前一花,一股好闻的香味冲进他鼻子里。

扑通,有人一头扑进他怀里:“老爸,好想你。”

大女儿丁蜜比丁烨小一岁,现在也成长为大姑娘了,她继承了阮文燕的容貌和身材,皮肤比阮文燕还要白嫩的多,已经是很明显的美人胚子。

她是丁毅所有儿女中最活泼最粘人的一个,也最得丁毅的欢心。

丁毅哈哈大笑,把她高高抱起,然后发现很吃力,自己的确有点抱不动了。

后面的丁想,沈最,丁诚都很无趣,全都是小大人的模样。

丁想最有规矩,也是一本正经:“孩儿丁想,拜见父亲大人,祝父亲大人万寿无疆。”

丁毅微微愣了下,然后才省起,今天是他这个世界的生日。

他以前很少过生日,最多和家人们一起吃顿饭,去年根本没过,也都忘了。

没想到阮思青有心了,在他生日的时候,把妻儿们都送到京城。

“好好,丁想也长高了。”丁毅呵呵一笑,上前抱了抱丁想。

丁想脸上有点激动,但很快恢复平静,也看不出他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

小小的年纪,丁想已经很像丁毅,心机深沉。

沈最因为姓沈,在丁毅的部下心中,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

不过在沈世魁的教导下,他也很有礼貌。

丁毅刚走过去想抱他,他却直接跪倒在地,恭敬的磕了几个头:“祝父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快起来。”丁毅重重抱了下沈最,孩子姓沈,从小心里可能觉的会和别人不一样,丁毅每次都要重点关照他,表现的自己最喜欢沈最。

“听你外公说你最近考试不错,很好,好好努力。”他和沈最多说了几句话,勉强了一下他。

沈最果然很开心,脸上藏不住的兴奋。

最小的儿子丁诚才11岁,也学着沈最跪下磕头,有模有样。

边上的丁想恭恭敬敬的垂手而立,一动不动。

倒是丁烨和丁蜜两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聊的很开心。

几个儿女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也几乎都受他们的母亲影响。

阮文燕没什么心计,丁烨和丁蜜也是如此,比较随心所欲。

秦楠最有心计,丁想也最像丁毅。

沈初盈放后世就是个傻白甜,沈最和丁诚也是差不多,有点呆板不够活络。

见过妻子和儿女们,丁毅召来阮文龙、李忠义、阮思青、陈有富等旅顺文武到武英殿。

“匠作局最后一批机器,已经进京。”李忠义笑道:“等机器安装到位,王爷必须要去看看,您已经一年多没看咱们的新产品了。”

“好,好。”丁毅大喜,李忠义这么说,肯定有什么好东西:“明天能到位吗?”

他已经迫不急待。

“当然可以。”

“宋应星现在是工部尚书,你的匠作局,暂时在工部下面,但你们是独立的,只需要向本王和宋应星两人汇报。”

“先干着,等将来,本王会重组朝廷,到时再说。”丁毅安慰属下们。

武将们都封了总兵,但文官们现在还不能封。

“多谢王爷,我们明白。”众人皆笑。

接着阮文龙向丁毅汇报了下,丁毅一年多没离京,以前丁毅的地盘,包括山东,蓟镇、旅顺、天津、济州等地,收入已经破六百万两。

当然,按丁毅现在的开支,这点钱完全不够。

好在丁毅这两年在大同,宁夏,南直隶等地到处掠夺,加上李自城,张献忠的大量财富。

现在丁毅手上,已经有一亿三千万两白银,就是粮食用的比较多,有点不够。

丁毅兴奋道:“思青刚刚从大员送来资料。”

“大员去年岁收四百万二十万两,存粮七十万石。”

“这么多?”阮文龙一脸不可思议,小小的大员,突然要超过济州和旅顺了?

“大员本地其实只占到三分之一,吕宋收入七十万,大澳省的黄金白银产量越来越高,占了近一半。”

原来现在大员的收入重头是大澳的黄金和白银。

丁毅在那边已经有三个金矿,两个银矿,目前刚刚进入盛产期,以后产量只会越来越高。

并且许尔显的目标,今年到年底,再新开两个金矿。

吕宋那边也有发展前途,现在丁毅在吕宋的税收,还不如西班牙在吕宋时的税收,主要收入还是自己的营商收入。

原因就是那边的华商被西人杀了太多,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一旦恢复到以前,年收破百万是完全没什么问题。

听起来丁毅现在手上有很多钱,好像用不完似的。

但丁毅脸色严肃道:“大伙也不要太激动,还是要稳住。”

“很多银子,都是以前李自成,张献忠,还有我们自己抢来的,但这种事,只能干一波,现在宗室抢光了,南直隶也抢光了,最多就是江南还能抢一抢,以后就彻底要靠自己的商业行为和税收,你们,得帮本王把税收搞起来,如果全国税收能达到一年一亿两,咱们才算有好日子过。”

众人纷纷点头。

现在别看天下平定,其实丁毅的兵马正在江南、浙江,福州一带平定当地的士绅豪强。

官绅一体纳粮的事,被天下官员和士绅反对,丁毅的人正在到处平定,这也是他现在没有对满清开战的原因之一。

控制平定内部,保证以后有源源不断的粮银税收,坐稳了江山,他可以放心的扫平满清。

至于年收入达一亿,丁毅对这个目标还是很有信心。

毕竟后世满清最巅峰时,一年国库入帐有七八千万两白银。

丁毅还征收商业税,加上接盘郑芝龙的海上业务,仅发旗这项就超过一千万。

未来突破一亿是完全没有问题。

次日御门听政,兵部急报,江南省金坛有人造反,群臣哗然。

但张缙彦一说完,大伙又松了口气,原来造的,不是朝廷的反。

聚集闹事的,叫‘削鼻班’。

原历史上,金坛‘削鼻班’也鼎鼎有名。

顺治元年(1644)五月,江南金坛“削鼻班”参加抗清斗争。明代,江南的地主豪绅称其家内奴仆为“鼻头”,任意驱使,横加挞罚。到明末时,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这些家内奴仆也起而反抗地主豪绅。

他们为了洗刷“鼻头”的侮辱,自称为“削鼻州”。清军南下后,“削鼻班”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洪流中。金坛彭氏奴仆,“削鼻班”首领潘茂、潘珍自称主帅,聚集数万人,于顺治元年五月攻下金坛县城,接着又进攻附近州县,屡败清军,扰得清统治者不得安宁。次年,清昂邦章京哈哈木亲统大军前来围剿,由于原明锦衣指挥、金坛县人史顺震的告密,清军采用突然袭击的战术,捕获了潘茂、潘珍,并将他们解往南京处死,这才平定了‘削鼻班’的运动。

这次满清当然没有下江南,但丁毅的废除奴隶的旨意到了江南。

江南的豪绅们纷纷抵抗,不愿意这么干,更不可能分田给奴隶们。

又是“削鼻班”的代表人物,潘茂、潘珍兄弟,振臂一呼,说,朝廷已经废除奴隶,并要求家主们分田给咱们,士绅们都不愿意,怎么办?咱们自己拿。

顿时江南响者如云,短短几天聚集上千人,他们攻杀豪强,掠夺私分田地,江南大震。

应天总兵肖永秋马上集合兵马,潘茂、潘珍退守金坛县城,也不攻打官军,要求朝廷给个说法,他们愿意投降。

肖永秋也不急着灭他们,先上报朝廷。

丁毅闻言暗喜,他的官军下去做事,还算比较仁慈,一般只查抄家财,但是这些奴隶起来干活,直接是把士绅们全家诛杀的。

经过激烈的廷议,丁毅最后下令。

潘茂、潘珍兄弟杀官造反,是为大罪,但念起为了百姓和奴隶发声,虽法理不容,但情尤可原。

只要他们两人投降认错,判十年牢狱。

部下皆无罪释放,并按规定分发粮田,其中潘茂、潘珍两家,各分一百亩。

圣旨到了金坛,潘茂、潘珍两人痛快的弃兵投降。

判乱逐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