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董卓,爱民如子 > 第337章 下雨天和打孩子更配

我,董卓,爱民如子 第337章 下雨天和打孩子更配

作者:隐于深秋8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度踏入永安宫的大门,看着两旁莺莺燕燕美貌婢女,齐齐弯腰向自己行礼,口中称呼‘欢迎靓仔归来’,老董瞬间便感觉浑身毛孔通泰。

这感觉,比入洛阳城门享受万千黎庶簇拥,山呼万岁膜拜还要爽。比刚才后宫设宴,百官庆贺还要飘飘然。

别问为什么。

问就是老董知道自己土、自己俗,就好这一口儿。

于是对安排了这一回归仪式的董璜,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璜儿真是越来越有心了,这样的安排不错,老夫很喜欢。”

董璜则平静含蓄地点头,表示自己日后会继续努力,加大力度……

但没人知道,当老董回到按说最该能让他放松的卧房后,面色却突然阴翳起来,看向身旁的微信吩咐道:“唤文优进来。”

“喏。”

待微信离去,老董又抬眼看了下典韦。典韦会意退出房间后,还又安排了几名手下加强安防。

很快,李儒叩门而入:“相国,不知唤属下前来所为何事?”

老董便托着下巴蹙眉,神色有些不确定地道:“文优,是否人年纪大了,就比较容易多疑?”

“相国何出此言?”

“适才在后宫贺宴,老夫的第六感莫名触发,感觉天子看老夫的眼神儿……”老董也不知该怎么形容,思忖片刻才道:“就是感觉那孩子的叛逆期提前了。”

一听这个,李儒便笑了:“相国神识敏锐,天子对相国有所忌惮,这并非错觉。相反在相国北伐的时候,天子还做了些有趣的事情。”

“哦?……”老董来了兴致,道:“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大事,上月中旬天子突然加封中郎刘和为侍中。”

“刘和?”老董目光了然,点头道:“就是那个幽州牧刘虞之子?”

“正是。”

“嗯……他们毕竟都姓刘,百余年前便是一家,给自家人提提品秩,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属下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

李儒微微点头,随后又道:“不过上月下旬,赵国五官中郎将之子王斌突然入朝拜谒,天子拜为奉车都尉,赐予良田美宅留在了洛阳。”

“五官中郎将之子王斌?”这下老董的眉头便紧锁起来,道:“王斌的胞妹,不正是天子生母王美人的胞兄?”..

“也就是当朝天子的母舅。”李儒补充。

这下老董便听懂了,神色也有些愠恼:“还有没?”

“还有便是这月上旬,陈仓那里的绣衣使截获了一伙商队,从其中一人身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与天子笔迹一模一样,且落款加盖了天子私印……”

说着,李儒已从袖中掏出那封密信,才继续道:“好在这封密信没啥重要内容,但有趣的是收信人。”

“益州牧刘焉?”老董看后,此时神色已不再愠恼,反而开始失笑:“若只是单独一件,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接连发生三件,加上天子今年已十一岁,不能算是小孩子了……”

将手中的信点燃在烛台,老董神色也在火光跳跃中显得晦暗不明:“当初老夫在邙山接到他时,便知这孩子会有出息,有自己的想法儿。”

说着,口风一转又问道:“外朝的反应如何?”

“天子应该还未同外朝接触,大抵上是信不过外朝那些人的。”李儒语气也愈加谨慎,道:“太尉皇甫嵩刚刚归朝,并未发现与陛下有何联系。”

“故司空荀爽逝去后,新任司空张温乃相国故交,且对权势已并不热衷。甚至几次上书表示愿为大鸿胪,并不想过多问朝政。”

“至于司徒杨彪虽录尚书事,然每有决情都先过问相国府,并不敢专断。且前些时日还向在下举荐其子杨修,想来相国府谋一差事,当是有投效之意。”

“嗯……”老董点点头,对自己这将近两年的经营还算满意。

“相国……”李儒却近前一步,欲言又止。

老董明白他的意思,摆手道:“不急,先陪他耍耍……单是这点微弱的动作,还难以撼动我等分毫。”

“聪明的父母都是静悄悄看着孩子作妖,等他把事儿闹大不知该如何收场时,才会现身出去教训一顿,他就老实了。”

“相国之意,是静观其变?”

老董却忽然又一笑,摇头道:“不,老夫只是在等下雨。”

“下雨?”

“嗯,因为下雨天跟打孩子更配。”

老董继续笑着解释,道:“聪明的父母是那样做的,但老夫可不是什么聪明的父母,而是……干爹啊。”

“他都不是老夫亲儿子,老夫为何要惯着他?自然要等什么时候没事儿了、下雨天闲着了,就把他拎出来揍一顿!”

李儒顿时感觉被噎得不轻,但再一想老董如今的权势,发现也的确不必对那个坐在龙位上的小孩子如何客气。

“从始至终,老夫是在为汉室万民、江山社稷效力,可不是给他这个汉室朝廷、皇帝天子当狗。”

说完这句,老董又想起那句经典台词,道:“这江山老夫可以给,但他不能抢。即便老夫要给,也要认可他会是位爱民有能力的天子才行。”

李儒点点头,道:“属下知道了,暂时先静观其变,待相国何时有心情了再说。”

“嗯。”说着,老董又看向地上的灰烬,眼珠一转:“不过,益州牧刘焉那里,老夫听说他最近有些飘啊……”

“不错。”李儒点头,道:“益州绣衣使有信,刘焉造作天子所用的乘舆车具千余辆,私下有称帝的打算。”

“荆州牧刘表也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

老董虽然没啥文化,但这个典故还是懂的:子夏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后世尊称为‘卜子’。

他在西河的时候曾为魏文侯老师,而魏文侯又是后来魏国的开国国君。而刘焉自比圣人子夏,用意就很明显了。

“他想当开国之君,但眼下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刘瑁,其他儿子同意刘瑁为太子么?”

说着,老董忍不住笑了起来:“多子多福一说虽起于周朝,对黎庶百姓也没错。但对于权势之家来说,儿子多了就是来讨债的啊。”

李儒闻言不由蹙眉,道:“相国何出此言?”

“黎庶百姓们的儿子多了,劳动力就多,能开垦的荒地也多,家族财富和势力就会越强大。”

老董解释,道:“可对于刘焉那样的权势之家而言,地盘儿只有益州那么大,却只能有一个儿子来继承。很容易导致兄弟反目,乱成一团……”

说着,门外典韦开口,道:“主公,贾长史求见。”

老狐狸进来后,废话都懒得讲,直接道:“相国,刘焉上书称病,希望朝廷能念他思子深重,派儿子回益州照拂。”

“哦?……”老董笑得便更灿烂了,道:“那你觉得老夫该不该同意呢?”

“自然要同意。”贾诩也笑了,道:“既然刘焉认为跟随他入益州的刘瑁不适合继承大业,那我等……”

“嗯,就给送一个更不适合的。”

老董抢答,道:“明年的时候,再把一个差不多的送回去;最后等他真不行时,把嫡长子再送回去……”

李儒听完不由一惊,看着老董脱口道:“相国,这计简直太缺德冒烟儿……呃,太精妙无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