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董卓,爱民如子 > 第222章 尬笑挽尊

我,董卓,爱民如子 第222章 尬笑挽尊

作者:隐于深秋8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7: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至盛夏,田间一片绿浪随微风轻轻翻滚,让人心旷神怡。

透过望远镜看去,蔡琰只见大片的田野,被开成一块块放正的黑黄色土地,如同一个参差不齐的巨大棋盘。

放下望远镜,看到的也是农夫在广袤的荒地上埋头苦干。虽身形疲累,不时起身捶背擦汗,脸上却无愁苦之容,尽是充满希望的朴实笑意。

“是太尉的马车!”不知谁家在田间掏鸟窝的孩童,猛然大喊了一声。

瞬间,无数劳作的农夫全都放下手中的农具,向着马车的方向围聚而来。车中老董蓦然一惊,向典韦问道:“老夫手下,最近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吧?”

典韦哪儿知道这些,当即如临大敌。

好在黎庶百姓比起老董,更惦记自己的地头儿,不少跑到田埂处时便不跑,跪拜高呼道:“小人谢太尉活命大恩!”

“谢太尉赏赐我等田地!”

“太尉万岁!”

‘万岁’这词儿在汉末,还不是皇帝专属,属于一种祝福或激动称赞。军队得胜归来,百姓会高呼万岁。

祝酒或喝嗨,也会来一句‘万岁’。

据说,还有人便秘三天,蹲坑蓦然通畅也大呼‘万岁’……

想必那一刻,他是发自真心的。

也有些离得近的百姓,在田间道路上齐刷刷拜倒两排。见此情况,老董令车夫暂停,跳下马车笑呵呵地道:“百姓们好。”

百姓们先是一愣,随便便有人恍然,大声回道:“太尉好!”

“百姓们辛苦了。”

“为汉室服务!”

这流程一走,老董便知荀彧等人在田间地头儿的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到位。

但也忍不住,随机挑选了一名幸运观众,体察下情道:“老乡,对朝廷的扶民工作感觉怎么样啊?”

老乡一脸发懵,他们没贾诩、荀攸那些顶级谋士的素养,听不懂这番怪异的话。

老董随后便道:“荀功曹给汝发田地了没?”

“发了,按照家中丁口足足发了三百亩!”

这种实在话百姓听得懂,兴奋答道:“还给我等提供了种子、耕牛、农具,说种满三年田地便归我等所有。”

“小人算过了,头三年虽然税赋高,却也够我们一家的口粮。种满三年后,日子就会好起来。”

说着猛然又抬头看向老董,道:“荀功曹还跟我们说,期间开垦出的荒地,同样种满三年后,便是小人的了?”

“不错,只要尔等在县府登记,成为编户齐民,这些老夫自然是说话算话的。”老董笑眯眯回道,尽量展现出自己的宽厚仁德。

或许是这副平易近人的态度,给了百姓勇气,另外一人主动开口道:“太尉,能不能不去县府登记为编户齐民,也能从县府得到种子、耕牛、农具?”

换作是别人说这话,老董必然回一句‘你在想屁吃’。

但看着对方胆怯又矛盾的神色,不由耐心问道:“成为编户齐民,难道不好么?……难道老夫定下的赋税,比依附那些豪强望族还重?”

“头三年是挺重的,但太尉若说话算话,往后的日子自然要比当僮奴强。只是……”

“只是什么?”老董还是微笑,鼓励他道:“大胆说,老夫恕你无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老夫还要脸,自不会出尔反尔。”

农夫顿时有了些勇气。

正准备开口,不料说嗨了的老董,又画蛇添足道:“除非,将尔等全杀了。”

瞬间,农夫的脸白了。

反应过来的老董,只能尬笑着挽尊:“哈哈哈……给你说笑呢,老夫岂是那等杀人魔头?”

这话出洛阳,大部分人估计都不会信。

好在这里就是洛阳——将近一年的种种表现,他已成功洗白。

“太尉真心为我等着想,说是人间救苦救难的真神也不为过。只是编户齐民后,原先有田的还好,若是像我等这样之前的僮奴,就怕……赶上徭役。”

“徭役啊……”老董想了想,记得跟二荀谈过这事儿,道:“尔等放心,相应的政策正在研究出台。”

“别的不敢说,但绝不会让尔等一去三年又三年。”

“从二十岁开始服徭役,回来后发现田也荒了,妻也跑了,孩子大冬天穿着单薄麻衣,在外刨野菜吃也没人管……”

百姓们只是担心,没想到老董一下说的如此有画面感。

顿时,他们那小脸儿齐刷刷地由红变白、白里还透青。有些感性的,眼泪都开始在眼眶边儿打转。

一旁的典韦见状,没忍住冲着老董的脚踩了下去。

老董这才反应过来,再度强行尬笑挽尊:“哈哈哈……老夫说了,这种人间惨剧是不会发生尔等身上的。”

“比如徭役里的戍边,尔等便暂时不用考虑,甚至以后也不用担忧。”

戍边,亦称徭戍或屯戍,即到边疆从事‘守徼乘塞’之责。汉律规定男子一生必须戍边一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续留守六个月。

但在王朝末年,一般都是‘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就这,还是好的。

至少,人还活着。

鉴于老董目前的统治范畴,还不用考虑边疆,暂时也没戍边的需求。就算日后打到边疆,他考虑的方案也是先‘以夷制夷’。

比如收服匈奴于夫罗,用以分化收拢驯服匈奴王庭——能用制度将边患根源拔除,也就没了戍边的必要。

“正卒方面,尔等只需遵守县府要求,每年定期在农闲时参与军事训练。不用再跟以前一样,每个男孩子必须奉献人生宝贵的两年。”

正卒役便是汉代常说的‘车骑材官卒’,是成年男子必须要服的,为期两年。

车是轻车兵,骑是骑兵,材官就是步卒。后来轻车这个军种取消,主要是骑兵和步卒两类。

第一年先在本县进行军事训练,获得必要的軍事技能。

然後再根据實际需要,或当一年的戍卒,即刚才说到的戍边。或当一年的卫卒,即在京城警备部队服役。

但逢战事时,朝廷便会再度征调服役,百姓不得抗拒。

针对这项徭役,老董提出的方案是将军队打造成三级制:精锐野战军,职业常备军,以及民间预备役。

以后戍边和卫卒,由职业的常备军负责。

乱世百姓不可能不进行军事训练,但他一般不征调服役。除非敌人打到城門,或者老董要去打别人,就需守城奋战或运输粮草了。

“至于剩下的更役,这个就要看各地的实际情况。但老夫可以保证,以后更卒不会是无偿的,且尽量不跨郡劳作。”

更役是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男丁每年还须在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

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

听到这里,里魁率先反应过来:“太尉,如此算来……我等日后只需农闲时参与操练,战时守备城池或运输粮草,更役时还有报酬?”

“嗯!……”老董一扬头儿,称赞道:“总结很到位。”

然后,百姓们先面面相觑,随后又不约而同地看了看天。最后没一个欣喜若狂,反而唉声叹气。

老董就不明白了,自己如此苦心,他们怎么还这副反应。

尤其那老里魁,嘴里嘟嘟囔囔的。

凑近了一听,才发现老头儿在质疑自己、怀疑人生:“太尉是喝多了,还是脑子被驴踢了?”

“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听说过这等好事儿,连梦里都不敢想……”

“这天也没黑啊……难道太尉是想让我等做白日梦?”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