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风雅宋 > 第十五章 无字联

风雅宋 第十五章 无字联

作者:硬核的熊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是记忆中的世界,大清王朝不到三百年后,就让人的腰杆子是弯的,膝盖是软的,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另一小部分人高高在上。眼前就是军政要员、社科院院士莅临了,对于酒楼而言是无上光荣、百年修来福气,氛围上需要随从陪同、清场欢迎、官威加持。

在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是三位老者匿名而来。士大夫本应该是靠自己的脊梁骨,靠自己的道德品质,靠自己的知识才华,在这世界立足,不仅仅是功名利禄,还有身前身后名。对于夜访秦淮河畔,才子风流,佳人韵事,好友欢聚时常可见,从此处衍生的才子佳人故事正是一桩美事。当然,这种风流韵事靠自觉,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三位老者已经暂时没有兴趣“过河”去风流地,他们急着看看屋里的“缺一联”。徐锴已经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甄风连忙拿上墨条和砚台跟着。

先看到的是楼梯口的楹联:上八桥,中八桥,下八桥,三八二十四桥。这正是展堂仅认识的数字的那一联。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把二十四桥的声名和意境推向了文人内心的巅峰,以此入联,以楼体为桥,有方位,有数字,有算学,有美景,有意境。

徐锴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把上联抄写了下来。甄风就领着上了二楼。夕阳西下,斜倚栏干,在楹联处,也是只有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陈乔皱着眉头思索,徐游指着点头道:“有意思,有意思。”

徐锴连忙记了下来,而后又去看了四个雅间门口的楹联,分别是:

三光日月星;

烟锁池塘柳;

烟沿艳檐烟燕眼;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

再看三楼楼梯口,上联是: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从北朝南打东西。

徐锴飞快地抄完这些楹联,一共八个上联,自己竟然毫无头绪。有些勉强对得上却有所偏颇,或意境差了些,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他和其他两人对望了一眼,不禁开怀大笑。

“小子,还不准备酒席,老夫还等着痛饮一番!”

甄风听这称呼变化,知道经过烈酒和绝对的作用,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笑道:“老先生,已经备好了,就等你们赏脸。”他没说“你”,而是说“你们”,徐游和陈乔相视一笑。

甄风带着他们上了三楼,偌大的一层楼,只在中间留了一张方桌。桌上已经摆放好了酒菜,餐盘的盖子刚拿来,只是温热,并不甚丰盛也不甚可口的样子。在这三位宴会老江湖的眼里,按照这个水准,酒楼估计要关门大吉了。连旁边跟随服侍的展堂,也觉得卖相太一般了。

甄风仍旧兴致盎然,安排三位坐下。徐游面南而坐,陈乔居其左,徐锴居其右,自己则毫不客气地面北而坐。当他们坐定,就发现桌上的菜肴香气异常浓郁,和平时吃的煮、蒸、烤差异甚大。

甄风指着桌上的四道菜,介绍道:“各位先生,请允许学生为诸位介绍下今天的下酒菜,这些都是望江楼过些天才会推出的新菜品。这些菜最主要考量的是如何匹配这‘醉生梦死’之酒,达到入口调和、口味兼容的中庸之道。”

甄风身份乃是商贾,自称学生,算是借着“缺一联”拉近大家的距离。本来看着一般的菜,经过甄风的盖帽,倒是有了几分兴趣。甄风继续介绍:“这道菜名为东坡肉,乃是一隐士所创,隐士囊中羞涩吃不起羊肉,只好用猪肉来调制。本道菜用的乃是猪五花肋肉,调之绍酒及其他调料,做到了肥瘦交替,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韵味无穷。

这是爆炒公鸡,使用了诸多香料、调料,口味最是嫩滑可口,香气回味无穷,关键是用的乃是铁锅爆炒,这个做法目前仅限少数富贵人家使用。这是烤鸭,经过秘制后采用果木挂炉烘烤,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

甄风指着一个土疙瘩道:“这道菜就有意思了,名为叫花鸡,相传乃是叫花子无意间所创。据说叫花子偶然得到一只鸡,可是既无炊具,又没调料,于是他将鸡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枣红明亮的鸡肉,扑鼻的芳香,入口酥烂肥嫩,啧啧啧……”

徐游听完已经忍不住动筷子了,笑了两声,示意其他人:“这小子说起来头头是道的,把老夫的馋虫都勾起来了,就是不知道口味如何,我们就帮他尝尝。”

徐锴本来想继续喝一杯酒,刚才在台上用的杯子太小,十杯也就二三两,实在不过瘾。只是耐不住劝,也被那香气勾起了兴趣,于是跟着先下了筷子。

一筷子下去,三个老头子的脸色和眼神就变了,什么细嚼慢咽的吃饭规矩全忘了,筷子下得跟冰雹似的,噼里啪啦,再喝上那一口一杯的烈酒,实在是刺激无比,肉的油腻缓解了酒的辛辣,堪称绝配。

甄风、展堂看着他们,有些惊讶,三个人的年纪加起来也得近两百岁了,怎么还不沉稳?那个叫花鸡都还没剥开呢。

甄风下手,剥开叫花鸡,香气猛然四散,三个老头子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过来。

徐游不客气地说道:“小子,把鸡屁股带腿给我。”竟然还有此嗜好,真不愧是老当益壮。

一炷香功夫,四道菜被一扫而空,看得展堂怀疑人生。要不是酒被限量了,又有美食堵住了嘴,这三个老头估计就喝趴下了。此时满脸红润、神采奕奕的状态,正是最佳。

刚才没落得着说话,徐锴憋着的疑问终于抛出来了:“小子,你这望江楼八副楹联可谓个个是绝对,除了薛涛,其他的都是谁写的?”

另外两人也投来同样疑惑的目光。甄风拿出准备好的说辞:“几位先生,之前学生遇到一位前辈,他走南闯北多年,身上许多趣事,学生在和他相处的时候知道了这些有趣的东西,只是究竟是谁写的,已经不可考证了。”

“哈哈,你有此‘醉生梦死’,有此佳肴手艺,有此千古绝对,何愁这酒楼不兴隆?”陈乔说着此话,听着是在祝贺,实际上没有一丝兴奋之意。

甄风严肃地说:“陈先生说的是,有了这些,这望江楼确实可以一骑绝尘,不过我希望望江楼并不是一个吃饭喝酒的地方,也不仅仅是挣点钱,学生以为这望江楼可以是除了青楼之外,一个主流人群不掺杂**、不拿女性当衬托的社会交流平台,所吃、所喝、所品、所谈,无一不是最精致最高品味,最有意境的。比如这些千古绝对,初时大家会觉得好玩,或许就会激发人们去读书、讨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等一段时间后急躁了,会让人看到自身的差距,而不是一直自以为是,最后大家会发现,大家都一样,也就平静下来,继续读书讨论了。总而言之就是,读书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读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读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或许学生想得偏颇,请先生们海涵。”

三个人用一种看猴子的眼光打量着甄风,没想到一个商贾,一个少年郎随口一说,就是这样的话,已经上升到了人生哲理之境。对于甄风来说,一座酒楼只有格局足够高,在各种酒食细节里赋予文化的力量,才能赢得高阶层人士的共鸣和青睐,才有可能挣钱、挣大钱。酒楼只是一个平台,烈酒佳肴和千古绝对,都是传递共同价值观念的载体。

徐锴琢磨着,走到了河边栏杆的柱子处,拍了拍,慢慢地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老夫会细细琢磨。按你自己所说,难道这里是效仿武则天无字碑的无字联?”

徐锴指的柱子上也有红漆,而且很长,但是并未再见缺一联,上面空无一字。甄风瞬间打破高深哲理氛围,拉回了接地气模式:“哦,不是,那是还没往上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