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跨时代的战列舰

如今的大明,各方面都发展的如火如荼,老朱买来的那本工业革命详史,更是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科技,最起码在挖掘完这本书里的科技之前,大明的科技都不会有丝毫停滞。

当然了,如此迅速地发展,代价也很大。

为了支撑大明工业的发展,大明的钱早就被老朱花的差不多了。

至于从那些贪官污吏和士绅豪族家中抄出来的钱财和田地,也差不多都补贴给百姓了,就算没有补贴,对于大明如今的发展来说,那点钱也是杯水车薪。

毕竟,已经步入蒸汽文明的大明,所需要的银两不是百万,千万,而是亿万,亿万万。

抄家来的钱,可以让大明暴富,但暴富却不足以支撑大明的工业发展。

就算老朱已经尽量让银钱流通了,也根本就赶不上大明朝廷消耗的速度快。

为了不拖延大明的发展速度,老朱这段时间已经是想尽办法的在从各个方面弄钱了。

比如说郑芝龙那边,原本当海盗还有收保护费攒下来的富可敌国的家业,现在已经差不多被老朱给掏空了。

虽然说老朱知道郑芝龙还有点家底,但即使像老朱这种不要脸的性格,也不太好意思跟郑芝龙继续开口了。

不过郑芝龙对于这事倒没有什么怨念,因为郑芝龙是一个绝对的聪明人,他知道在大明已经安定下来的情况下,钱太多对于他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别说是老朱主动开口给他要了,甚至在老朱没有开口之前他就已经在尽量消耗自己的财富了。

比如说老朱让他造战船,造出来的船基本上是朝廷报销一艘,然后他自费造一艘,而且不管是朝廷报销的,还是他自费造的,到最后战船的归属都是属于朝廷。

后来他还觉得这种花钱的速度不够快,在老朱把铁轨和水泥的科技普及出来之后,郑芝龙更是主动向地方财政捐款,修建铁轨和水泥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福建,闽南等地区,所有的铁轨和水泥路,基本上都是他花钱铺设的。

虽然修路这种事,比较犯当权者的忌讳,容易被误以为是在收买民心,但跟拥有几乎花不完的财富相比,显然还是钱多的情况要更严重一点。

更何况,以大明这种盛况,一些小恩小惠收买民心,根本就丝毫动摇不了大明,所以郑芝龙觉得修路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不过郑芝龙虽然很有钱,但在这种只进不出的情况下,就算是家里有金山也扛不住啊。

所以在郑芝龙这种不断大出血的情况下,他家的财富用了足足一年,总算是消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因为之前的天灾,老朱几乎将整个大明的赋税都免了一遍,然后商业现在刚发展起来,就算是对商业征重税,也基本上收不到太多钱。

因此在郑芝龙这个大金主倒下之后,大明的财政直接就陷入了赤字,虽然有远洋贸易高昂的税收和利润,但那也只能勉强维持大明的基本开支,很难再像之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发展了。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造出的真正意义上第一艘蒸汽船,正式下海了。

这是一艘结合了大明的造船技术和工业时代造船知识结晶的大船,是史上第一艘用钢铁打造的战船。

相比于以往的木船,这艘船的比较修长,船身长度达到了一百多米,而宽度却只有二十多米。

船体内外两层装甲,厚度达到了惊人的十五厘米,这种厚度的装甲,以往那种大炮打上去,估计最多也就只能留下一个凹痕。

因为它几乎是全舰体覆盖钢铁,所以它的排水量几乎达到了万吨级,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而这艘船,因为采取了工业革命详史中记载的最先进的动力系统,所以它的极限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7节,而大型帆船,最快的速度也不过是17节罢了。

这意味着,这艘巨无霸,不但体型庞大,速度在如今也是最顶级的。

至于它的火力嘛,自然也是最好的。

毕懋康将他研发出来的最先进的火炮给装上了二十四门,不但射程远,而且威力也大,估计一轮齐射下去,一艘像郑和宝船那么大的帆船,可以在瞬间化为一团火焰。

在这个时期,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这艘船,那就是无敌。

老朱亲自给这艘船命名,叫镇远舰,至于这个名字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除了这艘镇远舰之外,军器局还打造了几艘稍微小一点的护卫舰,这几艘护卫舰跟镇远舰相比,速度差不了太多,而且灵活性却强了不少。

有这支舰队在,足以平推这个时代所有的海军。

而这艘船,老朱也没有藏着,直接就拨给了郑芝龙,让他带着训练好的海军直接出发,先把大明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出来再说。

这次,老朱给郑芝龙的要求就一个,那就是让在所有在海上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海,究竟是谁说了算!

朝廷在打造镇远舰的时候,郑芝龙也没有浪费时间,用这两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六艘宝船级别的大船和若干小一些的战船。

这些大船虽然比不上镇远舰这种铁船,但在这个时代,也已经是最顶尖的战船了。

再加上这些大船还配备了大明最先进的火炮,所以在这个时代,它们除了大明的镇远舰之外,可以说没有任何敌手。

对于这些大船,老朱也没有浪费,直接用大船往周边的海域运兵。

老朱听说倭寇的本土现在似乎正在内乱,刚好大明官兵闲着没事干,可以去顺便去帮他们平定一下内乱,就当练兵了。

至于说报酬什么的嘛,大家一衣带水,而且华夏据说还是倭寇的老祖宗,都这么熟了,要什么报酬啊。

不过呢,大明这几年正在闹天灾,百姓食不果腹,所以可能需要先借几块地,来暂时安置一下大明的百姓。

还有,据说你们这银矿也比较多,我大明刚好比较缺钱,顺便再给亿点银矿,帮大明缓一下经济压力吧。

什么,你说没有内乱?

瞎说,我们都来了,你怎么可能没有内乱!

什么?不借地?银矿也不给?

我大明好心帮你平定内乱,借几块地,要几个矿你都不给?

那正好,你们骚扰我大明两百多年了,咱现在给你好好算算总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