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一百五十章 等一场雨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第一百五十章 等一场雨

作者:哭泣的脚底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蒙古士卒撤离,孙传庭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大兴堡。

在留下一部分驻守之后,孙传庭没有丝毫停留,直奔锦州城而去。

作为关宁锦防线的起点,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你在地图上看的话,那你就能发现,整个关宁锦防线,在地图上就好像是一根狭长的手指一样。

建奴若想入关进入大明,除非是绕道走蒙古,不然的话,只能走锦州,过宁远,然后再通过山海关。

而锦州,正是这个关宁锦防线的起点,只要能守住锦州,那就相当于在建奴的面前设立了一道钢铁般的屏障。

若不是因为蒙古投向建奴,导致建奴可以从蒙古绕道进入大明,建奴的士卒,根本就进不去大明半步。

现在,建州已经在眼前,眼看着收复锦州在望,就连孙传庭这么沉稳的性子,也忍不住有些许激动。

面对着孙传庭的大军进逼,济尔哈朗也没有闲着,他在沿途派出骑兵,并设下伏兵,想要利用地形优势,消灭一些明军的士卒。

结果孙传庭丝毫不为所动,整个行军风格就一个字,那就是稳!

不贪功,不冒进,谁敢不听号令贪功冒进,哪怕是立功了也是军法从事。

孙传庭就这样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打定主意要直接平推建奴了。

毕竟,真正的名将,都知道善用自己的优势。

明明可以用优势平推,还非得用什么奇谋险计,那不是名将,那是脑瘫。

征战了半生的孙传庭自然不会做那种蠢事,一路之上稳扎稳打的推进到了锦宁城下,丝毫没给济尔哈朗一点机会。

眼看着孙传庭大军兵临城下,知道没有什么机会的索性直接死守锦州城。

吸取了塔山堡经验的济尔哈朗,索性直接封死了城门,而且在城墙上布置了重兵,严防死守。

济尔哈朗相信,就算明军的火力再强,只要他们进不来锦州城,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明军的火炮,大不了等明军开炮的时候,把士卒撤下去,等明军攻城的时候,再把人调上来。

锦州城的八旗士卒都知道,此战守不住,大清就完了,所以就算明军的大炮威力再大,八旗士卒都不会畏惧的,只要能把明军挡在城外,锦州城就不会有失。

只是很可惜,济尔哈朗还是太过于火药的威力了。

孙传庭在让人炸开城门之后,发现城门里已经被各种障碍给堵死了之后,索性也不管城门了,直接开始让人用大量的火药开始挑选一段城墙的薄弱处,开始炸城墙。

等把城墙炸开之后,孙传庭也不着急强攻,直接让士卒就堵着被炸开的城墙缺口,谁敢守这个口子,就直接射杀谁。

大明的火器,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和射速,如今建奴的士卒,跟之前洪承畴手下毫无战意的汉八旗士卒不同,他们明显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在守城。

此刻就算杀进去了,他们也不会像洪承畴一样投降,到时候跟他们打巷战,无疑是抛弃自己的长处,去跟建奴硬碰硬,孙传庭才不做这种亏本的生意。

所以他就盯着这个被炸出来的缺口,建奴要是守,他就用这缺口来击杀建奴的士卒。

而若是建奴敢不守,那他就直接占据这段缺口,从而攻占城墙,到时候建奴的损失无疑更大。

所以在打开这个缺口之后,原本攻城方的孙传庭就彻底掌握了主动,让守城的济尔哈朗和皇太两人变得有些进退两难,只能一边找东西把城墙缺口给堵,一边用人命来挡住明军攻占这个缺口。

但缺口这个东西,孙传庭能炸开一次,就能炸开第二次。

所以,在建奴几乎是用血肉把那个缺口给堵上之后,孙传庭便又重新炸了个缺口,而且还是连炸两个。

这套操作搞下来,济尔哈朗心态都崩了。

但问题是,孙传庭之所以不想入城打巷战,那是因为不想伤亡太大,所以才不着急进攻。

可他要是把孙传庭放进来打巷战,那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伤亡的事了,而是整个锦州城到时候都得丢。

用明军的伤亡,来换整个锦州城,济尔哈朗肯定是不会干的,所以即使明知道孙传庭是在一点一点的放他的血,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让人继续用命堵上去。

毕竟,被放血,他还能默默等待转机,期待有翻盘的可能。

但若是放人进来,那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因此济尔哈朗一边在用士卒的性命死守孙传庭炸出来的缺口,一边派人给皇太极送信。

只是虽然支撑的很艰难,但他却并没有在心中跟皇太极求援,反而是在信中用无比郑重的语气,再三的警告皇太极,千万千万不要派援兵过来。

如今他们仗着城池之利守城还勉强能支撑一段时间,可若是野战的话,跟大明军队遭遇之后,那根本就是被碾压。

所以孙传庭此时肯定已经布好了伏兵,就等着皇太极派援兵呢。

若是皇太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派援兵前来,那恐怕是有多少死多少。

所以济尔哈朗写的这封信,除了告诉大明如今的火力情况之外,就是要让皇太极不要派援兵过来,让他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在开战之前,皇太极就做过最坏的打算,所以在锦州城内,并不缺粮草。

因此,济尔哈朗现在的打算那就是用城内充足的粮草,跟孙传庭耗下去。

他们大清再加上蒙古的士卒组成的先锋军,在锦州城足有二十多万,他并不怕死人。

再加上他这几天,已经观察清楚了,可能是因为这种火铳威力太强了,明军居然给绝大多数的士卒都配备上了那种火铳。

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射程极远的火铳,都可以碾压别的兵种。

可问题的关键是,火铳是用火药的,而火药这个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它怕水!

所以,济尔哈朗咬紧牙关,任由孙传庭一点一点蚕食他的军队,就在等一个机会。

或者,确切的说,他在等一场大雨!

如今已经是快到五月份了,而六七月份,正是关外的雨季。

所以,济尔哈朗只需要再坚持一两个月,等到一场大暴雨的降临,他就可以发起反攻了。

而孙传庭不知道是没有察觉到济尔哈朗的意图,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在攻城。

只是因为济尔哈朗在锦州城内只是固守不出,所以孙传庭并没有让所有的大军都干耗在锦州城内,而是让一部分大军绕过了锦州城,在锦州城之后的几处险要之地驻扎,似乎在埋伏什么人一样。

就在这种僵持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个月,来到了七月份。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锦州城足足阵亡了近八万人,建奴派来的先锋军,可以说是几乎被打残了。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依旧没有着急下令强攻锦州城,似乎在等待什么似的。

除此之外,因为后方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建奴根本就影响不到大明的补给线,所以大明的后勤物资,在这两个月之内,源源不断的被运过来。

在这些物资里面,除了粮草之外,最多的就是一个个用油纸包好的小箱子。

这些小箱子,数量极多,在被运送到孙传庭的军营中之后,就被直接秘密给下面的将士们发了下去。

至于箱子里装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孙传庭下了严令,未得命令私自开箱者,杀无赦。

以军中连坐法的严酷,根本就没有人敢罔顾孙传庭的军令,就算有些奸细不顾性命,强行打开箱子,也只看到了一些黄橙橙好似步枪子弹一样的东西,具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并没有人能猜出来。

……

似乎是因为天灾的影响,今年的雨季来的要稍微晚一些。

苦等了两个多月的济尔哈朗,终于看到了一点下雨的迹象。

看着天上好似要压下来一般的黑云,济尔哈朗蠕动了几下干裂的不成样子的嘴唇,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发出了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好似疯了一般。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大概是济尔哈朗这辈子最难熬的时光。

孙传庭围而不攻,每天就等着他派人去送死,而他若不派,那孙传庭就会抢占那些缺口,给他造成更大的伤亡,逼得他只能不惜伤亡,再把本就没有打算占领这缺口的孙传庭,给重新赶下去。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一点,凭借着他的威望,那些士卒就算明知是九死一生,也会冲上缺口,用血肉之躯挡住孙传统的攻势。

可随着时间流逝,等到人死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威望和督战队很明显就有些不好使了。

那些士卒开始厌战,开始恐惧死亡,甚至开始了哗变和溃逃。

单单是七月这半个月的时间,督战队就弹压了近二十次小规模哗变,平均下来几乎是每天都要发生一次了。

济尔哈朗这段时间愁的几乎是一天都没怎么睡过,若是再等几天不下雨的话,就算是军队不造反,他的身体也扛不住了。

不过还好,现在终于下雨了,他的煎熬算是彻底到头了。

“多尔衮,清理城门,整军备战,若是入夜之前这场雨可以下下来,那我们就出城夜袭明军。”

因为孙传庭只顾着炸毁城墙,根本就不管城门,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济尔哈朗已经悄悄的将城门处障碍清理的差不多了,为的就是能在下雨之后,可以即使出城袭击。

等到多尔衮领命下去之后,济尔哈朗并没有休息,反而是神情严肃的来到了城墙之上。

《控卫在此》

他知道火铳不能见水,孙传庭肯定也知道。

此刻眼看着要下大雨了,在他看来孙传庭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发起最后一次攻势的。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把孙传庭这波攻势给拦下来。

只要能把孙传庭这波攻势给拦下来,那此战他大清就胜了一半,至于另一半嘛……

济尔哈朗抬头看向了东方,看到这场雨,想来皇太极应该也已经要出兵了吧。

只要等皇太极的主力大军到了,那这场仗,就没有悬念了。

“孙传庭,大明最后的中流砥柱,也不过如此。”

“此战,将你留下来,我倒要看看你大明还能有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