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二卷北上与东征 第七十二章惩恶扬善

李儒未说的话,刘晔自然明白:很多事情,一旦做出了选择,便没有机会反悔了。

刘晔只是想让事情的发展,尽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惜,事与愿违。而且,还差一点破坏了主公的大事。

片刻之后,刘晔上车。

黄御和刘晔仔细地交谈了几句之后,黄御便发现了刘晔的心中,已经有了悔意。是而,黄御对此事,自然不能抓着不放了。

两人又稍微述说了几句之后,此事便顺利的揭过去了。

刘晔陪着黄御,高高兴兴的,朝着临湖县而去。

......

三日之后,黄御率领大队人马进城了。

进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让魏延率领军队,将顾大富的府邸先围困起来。

围而不剿,等待时机!

与此同时,黄御等人来到了县衙之内。

土地持有人的变更,必须要经过官府的同意。没有官府的印章,就算顾大富得到了土地,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据李二所说,他的土地,已经到了顾大富的手中。那么,官府在其中的作用,便是‘功’不可没的啊。

这是让黄御最痛心的地方!

若顾大富为‘恶’,那么,临湖县的官员们,则为‘大恶’。

官员们的行为,助纣为虐,会让临湖县的百姓对官府,彻底地失去希望。

‘恶’该死,‘大恶’则该剐。

千刀万剐,都不解恨!

收到黄御即将到来的消息,临湖县县令张清立即带领着临湖县的官员们,快步相迎,满脸热情的走了出来。

到底是何事,让黄御这样的‘大人物’,都亲自来到了临湖县中?

看着跪在地上的临湖县众官吏,黄御的眼中,没有一丝柔情。从他们的身边,快步而过。

快走到县衙门口之时,才传来一道冰冷的声音。

“都给我死进来!”

县衙大堂,黄御直接开口问道:“临湖县主薄何在?”

一名身材矮小、面容丑陋的男子,快速出列。回道:“临湖县主薄,魏民生参见太守黄大人。”

黄御听后,毫不客气的说道:“魏民生?名字不错,可惜,不干人事啊!”

“我问你,现在,城中大户顾大富的名下,到底有多少亩土地?”

魏民生眼睛一转,回道:“这个...最近小人分的土地有点多,记不太清楚了。”

黄御严厉的说道:“脑子记不清楚了,那账本呢?”

魏民生:“大人教训的是。小人的账本之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小人请命,现在就回去查一查。最多一盏茶的工夫,便能回复于大人。”

黄御:“不用回去了。让你的手下,将账本送来。就在这,当着我的面查。”

听到黄御的话,在场的临湖县官吏,大都明白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顾大富的事啊。

顾大富做事,即高调,还嚣张,他的事,不算什么秘密。

是而,没参与者,暗自庆幸:“幸亏不是我!”

参与者,暗自担心:“自己是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要参与此事?”

魏民生看了县令张清一眼,后者立即给他回了一个‘速去办’的眼神。

魏民生见后,立即说道:“小人这就安排人去办。”

这一眼,黄御也看到了。

立即出言道:“怎么?我这个太守大人,还命令不动你了?

还要看你们张县令的意思?

既然这样...”

黄御对着一旁的周泰下令道:“幼平,你带领十名亲兵,和魏主薄一起,去看看。”

周泰领命而去。

堂下的张清的此时的心中,则是万马奔腾之态。

魏民生,你个傻缺,你看我干什么?

黄御都亲自来了,是我能抵挡的了?

都怪你,向我引荐了顾大富,摊上了这样的祸事!

待魏民生走后,张清立即跪了下来。对着黄御苦苦哀求道:“太守大人,我知道错了。此事,是我财迷心窍。我保证以后不会了,请大人饶命啊!”

黄御见后,不屑的说道:“现在才说这些,晚了!”

“我饶了你,怎么和那些被人欺负过的百姓交代?”

“一边等着去吧!”

大约一刻钟之后,周泰和魏民生,以及十几名抱着账本的亲兵,快步回来了。

黄御见后,平静地说道:“查查吧!”

魏民生不知情况,装模作样的翻了几下账本,说道:“临湖县大户顾大富,家有二十三人,应分土地,五十七亩。有世袭家奴二十七人,应分土地,八十一亩。名下土地,共计一百三十八亩。”

黄御:“完了?”

魏民生看了张清一眼,继续说道:“太守大人有所不知,在临湖县城中,有刁民借顾大富的钱财未还。

以土地抵债。

因人数较多,官府人员不足,现在,正在统计中...”

黄御:“好一个人数较多,官府人员不足。

不错的借口啊!

魏民生,你这家伙,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黄御对着堂外喊道:“来人,将李二带上来。”

片刻之后,李二出现在大堂之上。

魏民生一见他的模样,瞬间瘫坐在地上。

此人,此事,正是他亲自接手处理的。

黄御对着魏民生问道:“你可认识此人?”

魏民生勉强的摇了摇头,做最后的挣扎之态。道:“不认识!”

黄御:“还敢狡辩?”

“李二,将你的过户文书拿出来,给魏大人看看。我倒要看看他,认不认识自己的笔迹。”

白纸黑字!

一时之间,魏民生不知该如何回答。

黄御:“证据确凿!魏民生,你还有何话说?”

魏民生:“太守大人,我是被逼的。都是县令张清大人逼我这样干的。”

黄御未说话。张清却立即吼道:“魏民生,你放屁!那顾大富,明明是你引荐给我的,这事,我完全不知情。请太守大人明鉴。”

魏民生:“太守大人,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黄御摆了摆手,道:“都别说了。狗咬狗,没一个好东西!”

“事已至此,你俩皆伏罪吧。看在临湖县暂时稳定的面子上,我可以饶恕了你们的家人。”

张清和魏民生听后,面如死灰。

黄御说的,大概就是最后的宽容了吧。

......

一日,一日,又一日...大概五日之后,黄御接到了顾氏之人的拜帖。

黄御微微一笑,对着门房说道:“让此人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名风度翩翩的青年,举步而入。

一见面,态度极其恭敬却又不失分寸的说道:“小人顾徽,见过太守大人。”

黄御放下手中的事务,问道:“顾雍是你的什么人啊?”

顾徽:“正是家兄!”

黄御:“顾氏的态度,我知道了。你此番前来,打算如何处理此事啊?”

顾徽:“庐江郡有庐江郡的规矩,我族顾大富之事,我们清楚,错在他。太守大人想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吧。只是,请太守大人莫要因为顾大富一人,而对我顾氏,产生不好的印象。”

黄御:“你们顾氏这是要打算放弃顾大富了吗?”

顾徽:“算不上放弃,只是,要让他知道一个道理。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族,不可能护他一辈子的。他的财富,是家族给的。是为了让他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嚣张跋扈,惹事生非。”

黄御:“这话说的,很真诚啊!说说你们愿意付出的代价,我考虑一下。”

顾徽:“传闻,黄太守曾经说过,要大力发展临湖县。我顾氏在扬州的产业,皆愿向临湖县的商人,大开方便之门。”

黄御:“这条件很诱人啊!但是,程度还不够。顾大富违背了我上任以来的第一条政令。此事,对我麾下的百姓,必须要有个交代。”

顾徽:“刚刚我就说过了,我此番前来,不是救人的。”

黄御:“我明白了。怪不得顾氏能稳坐扬州这么多年。都是精英的人才啊!若有朝一日,我的大军兵临吴郡吴县城下,不知可否能得到顾氏的支持。若能,我现在就放了顾大富,也不是不可以的。”

顾徽:“看来,黄太守是误会了。

我顾氏,不会因为一个纨绔子弟,而与黄太守这样的‘人中豪杰’结仇。

无论黄太守放不放顾大富,我顾氏和黄太守的关系,皆不变。”

“不参与军事斗争,是我顾氏的家训。谁能拿下吴县,我顾氏便可奉谁为主。此事,全凭各自手段。我顾氏,只看结果。”

黄御:“好,就凭你这句话。今天,我把顾大富交给你。但是,他的那些手下,一个不留!我要给临湖县的百姓,一个交代。”

顾徽:“多谢黄太守。”

待其走后,李儒,司马懿,刘晔三人,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年少的司马懿,一脸不解的问道:“主公,这顾徽,明明什么都没答应你,你为何却放了顾大富呢?”

黄御听后,微微一笑。道:“表面上,他好像什么都没答应我。但实际上,他已经答应了。”

司马懿更加不解了。

李儒道:“仲达,我们若占领扬州,唯一的对手,便是那江东孙氏了。和他相比,我们在扬州,根基略浅,关系单薄。这个时候,顾氏的两不相帮,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司马懿听后,呈若有所思之态。

......

临湖县令张清被拿下,一时之间,黄御没有合适的人选。

只好让司马懿先顶上。

黄御相信,才能卓越的他,定能不负自己所望。

而黄御,一边在临湖县等着,一边安排人马,将苏婵儿接来。

赚钱计划,要开始了...

与此同时,荆州南郡襄阳县内的州牧府之中,刘表一病不起,且已持续多日了。

这是心病,无药可医。

至于病根,在黄御的身上。

这小子,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击败了刘勋不说,连袁术的四万大军,也尽数败于他手。而且,还俘虏了大量的将士,壮大了安陆黄氏的力量。

自己的这一次允许,好像是放虎归山了。

这残局,可如何处理啊?

就在此时,门房来报:“蔡军师求见!”

刘表:“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蔡瑁进屋。

刘表有气无力的说道:“何事?”

蔡瑁:“给州牧大人送药!”

刘表:“我这病,是心病!药石难医。”

蔡瑁悄悄的拿出了一张纸,道:“我这有个方子,州牧大人,您不妨看一看。”

刘表读罢之后,突然来了精神。问道:“此事当真?”

蔡瑁轻轻地点了点头。

刘表:“此事非同小可,万一弄巧成拙...我思索几日,再答复于你。”

蔡瑁:“属下告退,请州牧大人,安心养病。”

......

大约一个月之后,苏婵儿到了庐江郡。

小别胜新婚。当天夜里,黄御大发神威,让苏婵儿多次拍床求饶。

第二日,苏婵儿容光焕发,陪着黄御一起,朝着舒县赶去。路上,黄御将‘暗行者’收集的各县资料,交到苏婵儿的手中,让其分析各县所需,以便开店。

苏婵儿如获至宝,废寝忘食的看了起来。

刚到舒县,苏婵儿的心中,便有了一个初步计划——买衣收粮。

随着黄御的政策实施,庐江郡百姓的手中,定然会有大量的粮食剩余。

将这些粮食收集起来,买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定能大赚一笔。

在此过程中,百姓们的手中,有了钱财,便开始注重自己的穿着了。来自江夏郡的中低端衣服,便会成为热买的产品。

两下一赚,黄御的腰包,瞬间便会鼓起来的。

可是,黄御听后,却立即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不行!买衣可以,收粮贩卖之事,绝不允许。”

苏婵儿听后,便向李儒询问缘由。

李儒:“主母不知,现在这天下,兵荒马乱的。

粮食乃绝对的战略性物资。

这东西,怎能随意出售?

可以收购,但不能卖给别人。

因为,您卖出去的每一颗粮食,将来,可能都是我们将士的性命。

主公爱兵如子,怎会允许?”

苏婵儿恍然大悟,赶紧来到黄御的房间,向其郑重其事的道歉。

黄御叹了口气之后,原谅了她。

商人逐利!在这过程中,忘记一些‘原则’,很正常的。自己要做的,便是让他们,想起这些‘原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