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二卷北上与东征 第五十八章各方涌动

攻城战中,在城下之时,猛将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哪怕强如吕布,拥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城上,仅需一支百人小队,或射,或捅,或砍,或推,便能将他挡的死死的。

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分地方的。在攻城云梯之上,猛将和普通的士兵,差不许多。

但是,一旦让他们上了城墙,猛将的作用,便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一人破百,也可能成为现实。

六安县的城墙之上,黄忠等人,手持利器,率先挡住城墙上的庐江军。让后面的江夏大军,可以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待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时,便对城中的庐江军,进行反击。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六安县的城门,缓缓打开了。

黄御见时机成熟,立即高呼道:“全军进攻!”

城外,早已准备就绪的‘破虏营’人马和江夏军人马,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冲进了六安县城。

待他们进城之后,这一战的结果,基本上也就注定了——六安县城,被攻破了。

城中的庐江军的很多防御手段,还未展开,便已结束。

如此高明的作战方案,绝对不是碰巧。而是计谋,来自于司马懿的计谋——瞒天过海!

大军从临湖县赶到六安县的路上,期间,司马懿找到黄御,献出此计。

“主公,经过这些日子的大战,我想,我们‘破虏营’的威名,应该已经传遍庐江郡了吧。

依我估计,六安县城中的守军,定然会准备一支精锐人马,专门对抗我们。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

毕竟,无论多精锐的人马,连番作战之后,肯定会有劳累的时候。只有在恰如其分的时候,把他们派出来,才能取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是而,大战刚开始之时,城中的庐江军,绝对不会将精锐力量派出来。

他们会等待,等待‘破虏营’的出现。

若在此时,我们让黄忠将军等精锐人马,换上江夏军的军服。混入江夏军中。

我想,攻上城池,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因为对方绝对想不到,一上来,我们就敢派出自己的精锐。”

“等他们反应过来之时,黄忠将军的人马,早已经打开了城门。

那时候,我们的大军便可进城。

他们准备的精锐人马,还有用吗?”

黄御听后,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仲达此计甚妙,恰合我意。到时候,我定会如此安排。若拿下城池,仲达可为首功。”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多谢主公!”

士为知己者死!

对一名谋士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主公采纳自己的意见,更让自己欣慰的事情了。

......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大局已定。

黄御在众亲兵的护卫之下,走进了六安县城。不仅是黄御,他身后的司马懿,李儒等人,皆是一脸的笑容。

六安县,这座庐江郡的重要城池。拿下它的意义,非比寻常。

这意味着,从此刻起,黄御等人有了自己的根基之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黄御等人的理想抱负,从此刻起,便可以正式的施展了。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黄御等人走进了原庐江军的军营之中。

偌大的军营,空旷无比。

军营一角,只有数千庐江军,手无利器,身无铠甲,老老实实的待在一起。

黄御对着身旁的徐晃说道:“安排一支人马,将他们送到临湖县,交给邓豹将军看管。虽然他们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们也是听令行事的。我们的将士的伤亡,怨不得他们。”

众庐江军俘虏听到黄御的话,那是一脸的激动之色。

身为俘虏,最希望的,便是遇到一个心胸宽广的主公。

黄御的心胸,何止是宽广?

不知在谁的带领之下,众庐江军俘虏朝着黄御跪拜了下来。齐声喊道:“吾等愿为主公效死!”

黄御在心中,满意地笑了。

效果已达到。

李儒这小计策,在关键的时候,真的很管用啊。

......

黄御将守卫六安县的重任,交给了徐晃。

他自己则带着剩余的大军,朝着郡治舒县而去。

舒县之内,当刘勋得到了六安县失守的消息,立即变成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刘晔闻讯而来。

刘勋一见到刘晔,立即嚎啕大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说道:“子扬,都怪我,没有听你的话,才弄成了现在的这幅局面。

你可一定要帮我啊!

现在,我谁的话都不信了,就信你的!”

刘晔在心中,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刘晔问道:“主公,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

吾只想问你,你打算如何解决此事?

是立即弃城逃亡,还是聚兵守城?”

刘勋思索了片刻之后,道:“袁公路对我不薄。他将庐江郡交给我,我却没有替他守住。

我对不起他,没脸见他。

身为一八尺男儿,我不能逃走!

我决定了,我要聚兵守城,战至最后一刻。”

刘晔微微一笑,道:“既然主公能如此想,那此事,就好办多了。我有一计,或许,能退敌。”

刘勋一脸着急的说道:“你快讲,我定遵从。”

刘晔:“请主公立即下令,将安丰县的军队撤回来。同时,在舒县城中,趁江夏军未到达之时,大量的囤积粮草。做完这些之后,请主公立即给袁术和孙策去信两封,向他们求援。”

刘勋面带诧异之色,说道:“给袁术去信求援,我能理解。毕竟,他是扬州刺史。虽然我对不起他,丢了庐江郡。但是,他不能坐视不管。只是,给孙策去信求援,这又是为何?”

刘晔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孙策此子,虽然年幼,但志在天下。

现在的他,回到了江东。那就是龙回大海,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

庐江郡之地,虽不富庶,但称之为‘江东门户’,也不为过。

这种时候,孙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黄御拿下庐江郡。

毕竟,凭着江夏军的强悍,若长期驻扎在庐江郡,那和将孙策封在江东,有何区别?

对一个胸怀天下之人来说,这是不允许的。

现在,江夏军和我们庐江军争夺庐江郡,正是最适合击败江夏军的时候。也是最适合军队出动的时候。

我想,那孙策不会不心动的。”

刘勋不解的问道:“子扬,若孙策击败了江夏军。那岂不是相当于我们‘引狼入室’,将庐江郡拱手相让了?”

刘晔微微一笑,道:“孙策心怀天下,那黄御,也不是个善茬。两虎相斗,不管那一只取得了胜利,剩下的那一只,定然是伤痕累累的。这个时候,若我们出兵了,谁能抵挡?

‘老虎’怎么了?

受伤的老虎,有何惧怕?”

刘勋:“妙计,妙计。子扬,你真乃我的恩人。我这就按照你说的,写信求援。”

......

另一边,六安县到舒县的路上。

李儒找到黄御,对其说道:“主公,现在的刘勋,如瓮中之鳖。我们要防备他的‘狗急跳墙’啊。”

黄御面色凝重的问道:“文优,你的意思是...安丰县?他要放孙策进来,和我们争夺一番?”

李儒:“正是!”

“刘勋兵强马壮之时,要时刻防备孙策的反扑。

在安丰县屯兵,正是此意。

可是现在,孙策已经不重要了。

他来,对刘勋来说,可能是最好的。

毕竟,现在的庐江郡,已经很乱了。

再来一支军队,更乱一些,又能如何?

更何况,此时的刘勋,可能还打着趁乱取利的算盘呢。”

黄御:“文优,这些,我也想到了。只是,你认为,派谁去合适呢?”

李儒目光坚定的说道:“文聘将军。”

“取安丰县,易如反掌。但守安丰县,非文聘将军莫属!孙策那家伙,非善类啊。”

黄御点了点头,道:“正合我意。我这就安排文聘,让其率领他的本部人马及三千江夏军,前往安丰县。守住我们的‘东大门’。”

......

扬州,九江郡,历阳县,军营之中,孙策,周瑜,张昭等江东军的一干重要人物,皆聚集在此。

身边的庐江郡,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要商谈一番,该如何应对。

孙策率先说道:“诸位,庐江郡的刘勋,败势已显。你们觉得,我们趁机出兵收复庐江郡,可好?”

话音刚落,孙策身边的一名中年文士起身。

他是张昭,字子布。官拜孙策军的长史和抚军中郎将。他容貌严正,敢于直言谏诤。是孙策的‘左膀’。

张昭说道:“属下以为,出兵之举不妥。

现在的我们,隶属袁术麾下。没有袁术的命令,私自调动兵马,于理不合。

同时,那江夏军,战斗力极为强悍。那黄御的‘破虏营’,声名远播。

两者都不是好相与的存在。

与他们为敌,对现在的我们,很不利。

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将重心,放到江东比较好。

那里,才是主公的根基之地。

待我们拿下江东之地,精心发展几年。这天下,何人能敌?”

孙策听后,虽心有不愿,但仍面不改色。

张昭刚说完,一名‘美男子’站了起来。

他是周瑜,字公瑾。他身材高大,容貌俊美,文武兼备,雄才大略,且精通音律。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是孙策的‘右臂’。

周瑜缓缓说道:“主公,我以为子布之言,虽有道理,但是,不够全面。

我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凡事皆需汇报之后才能定夺,那还打什么仗?什么军机不会延误?

我们是否出兵庐江郡,和袁术无关。

只和我们自己相关即可。

第二,我们出兵收复庐江郡,和与黄御的‘破虏营’,江夏军为敌,是两回事。

自襄阳一战起,我们和江夏军的仇,便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就算他们没有攻打庐江郡,日后,我们遇到了,那也必将是血战到底。

第三,我赞同子布的意思,将重心放到江东。

但是,庐江郡这边,也不能不管不顾了。

至少,我们应先拿下安丰县,打开我们的西征之门。

刘勋和江夏军开战,对安丰县,应无暇顾及了。

这正是我们收取它的良好时机!

换句话说,现在的我们,有比庐江郡更重要的目标,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想要庐江郡了。”

孙策听后,面带喜色。

虽然周瑜的话,不是那么的贴合心意。但是,很符合现实情况。

可以说是现在,对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了。

庐江郡可以不要,但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受制于人的情况,孙策不想再发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