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二卷北上与东征 第四十七章河内司马氏

听到杨奉这推卸的语气,徐晃的心,彻底地凉了。

虽然,在‘白波军’中,徐晃因为个人能力出众,得到了杨奉的亲睐。但是,他并不是杨奉的亲信。很多事情,杨奉还是不会相信他的。

原因无他,出身。

徐晃和杨奉的出身不同。徐晃出生于河东郡杨县,曾经做过河东郡的郡吏。是杨奉率领一部分‘白波军’向李傕投降了,被封为车骑将军之后,徐晃才划归杨奉麾下的。

而杨奉呢,自始至终,都是‘白波军’的人。‘白波军’势大时,杨奉和董卓等人作战;‘白波军’势小时,杨奉便投降。

由此来看,这杨奉,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谁厉害,我就跟谁混。

他的这句‘以后再说’,暗中之意就是...徐晃,你自生自灭吧,我不管你了。

是而,便见徐晃垂头丧气的走出了营帐。

看着徐晃这高大威猛的背影,杨奉的心中,也有一丝不舍之情。但很快,便被理智压了下去。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话,对也不对。

若麾下有‘千军’,‘一将’确实很重要。但是,若麾下没有‘千军’呢?

那一将,真的很重要吗?

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此时的杨奉,就感觉自己在‘千军’和‘一将’之间做选择。

最后,选择了前者。

吾虽失去‘一将’,但有‘千军’。纵横天下,何惧之?

营帐内,不远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徐晃。待其归帐之后,才匆匆离开。并朝着李儒所在的小庄园而去。

......

那匹突然发疯的战马,自然是李儒的手笔;怂恿李利去‘白波军’中‘找场子’,也是他的手段。

这,只是两道‘开胃小菜’罢了。

最后,导致杨奉对徐晃的不管不顾,才是真正的‘大菜’。

略施小计便能达到如此效果,李儒对人心的洞察力,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长安城外,那座小庄院里。

当李儒听到属下亲信之人的禀告后,那张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万事俱备,只欠最后一哆嗦了。

于是乎,李儒安排了下去。

大约半天之后,长安城的市井之内,出现了几条关于‘白波军’的流言。

“‘白波军’中的小将徐晃,伤了李傕的公子李式,弗了骑都尉李利的面子。好厉害的人物啊!”

“徐晃平日里,从不听‘白波军’主将杨奉的命令。”

“李傕在府中大怒,说要给‘白波军’上上规矩。”

“徐晃见势不好,打算跑路了。”

......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河东郡杨县的家信,‘好巧不巧’的送到了徐晃的手中。

“公明兄,家中老母病危,速归!亲弟公文敬上。”

从军三四年,家书抵万金。

熟悉的称谓,特有的信纸,瞬间便把徐晃的心,揪了起来。

徐晃离家的时候,他母亲的身体就不是太好。本来,徐晃想凭借自己的能力,闯荡出一番事业,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可是现在,事业未成,母亲‘病危’的家信却先传来了。

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

再加上昨日,杨奉对他的不待见,徐晃的心中,生出了告辞回家的想法。

想了就去做,徐晃起身,拿着家信,朝着杨奉的营帐走去。

刚到,却被杨奉的亲兵拦了下来。

“徐将军,主公正在和诸位将军商量要事。请你在此,稍等片刻!我进去汇报一下。”

徐晃听后,并未多想,在营帐之外,规规矩矩的站着。

......

营帐之内,杨奉和‘白波军’的高层们李乐、韩暹、胡才等人,正在商讨着关于长安城内的这几条流言。

杨奉扫视了众人一眼,道:“长安城内的流言,我想诸位应该也都听到了吧。这对我们‘白波军’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在外人看来,现在的我们,都是一样的。身上都是‘白波军’的影子。

不知诸位对此,可有良策?”

能活到现在的‘白波军’将军,哪个不是人精?

杨奉那‘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的言外之意,谁听不出来?

片刻之后,和杨奉关系颇好的李乐说道:“杨兄,我以为,无风不起浪。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徐晃控制住。万一真如流言传的那样,我们也好有个交代啊。”

李乐刚说完,韩暹和胡才便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们也同意李乐兄的观点。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能草草了之。最后,若大司马大人需要人的时候,我们拿不出来...”

杨奉:“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大家所言办吧。先将徐晃控制起来,以备后患。”

就在此时,杨奉的亲兵来报。

“主公,徐晃在帐外求见。”

杨奉道:“你让兄弟们先准备一下。一会儿,听我号令。若徐晃不从,你们立即进来,将其拿下。”

亲兵:“遵命!”

片刻之后,亲兵准备就绪。

杨奉道:“让徐晃进来吧。”

徐晃听到喊声,大步而入。见‘白波军’众将领皆在此处,便一一行礼道:“末将徐晃,参见杨将军,李将军、韩将军、胡将军...”

杨奉:“你来见我,有何事?”

徐晃:“家中来信,老母病重。故而,我想回家看看,以尽孝道。”

杨奉听后,眉头扭成一团。

这时间,未免也太巧了吧!早不来,晚不来。长安城的流言刚出,徐晃就要离开了...

杨奉:“家信何在?拿给我来看看。”

徐晃双手递上家信。

杨奉看罢,道:“这笔迹,你能确定?”

徐晃:“准备无误,正是小弟的笔迹。”

杨奉:“真的这么巧吗?”

徐晃一阵无语。

这...什么意思?

怎么巧了?

一旁的李乐出言解释道:“徐晃啊,长安城那边,有消息传出。你得罪了李氏一族,要‘跑路’。就在这时,你告诉我们要离开。你这让我们,该怎么办啊?”

徐晃大体听明白了。回道:“长安城的消息,末将不知。末将真的是因为家信,才要回去的。若大人们不信,可派人和我一起啊。”

胡才:“你的武艺,我们还是略有耳闻的。派的人少了,没啥用处;派的人多了,又很浪费。不如...为了你的清白,这些日子,你就先待在军营里吧。”

“你能力卓越,前途无限。可我们这些人,不行啊!你也要为兄弟们想一想不是?”

徐晃:“胡将军的意思是,要软禁我?”

胡才:“不是不是。只是这些日子里,为了大家之间不产生误会,让你待在军中。”

泥人也有三分火!

徐晃听后,彻底怒了。

对着杨奉问道:“杨将军,这也是你的意思吗?”

杨奉点了点头,道:“公明啊!你是知道的,我也是为了你好。先这样办吧。待长安城的风头过去了,我和你一起回去探亲。”

徐晃不甘但又十分无奈的回道:“末将...遵命!”

当徐晃被人架出了杨奉的营帐,那双紧盯着徐晃的眼睛,匆匆离开,朝着李儒所在的小庄园跑去。

......

出了京兆的黄御等人,向东过了弘农郡,没有往南走,反而朝着北方而去。

三日之后,众人便到达了河内郡。这里,才是黄御这一行,最后的终点。

因为这里有一个家族——河内司马氏。

作为一名‘穿越者’,对司马懿的重视,那绝对是首当其冲的。

三国时代的终结者,不惧他,惧谁?

要么,为自己所用;要么,早点击杀。

这也是黄御此番前来,只带着周泰和魏延的原因。

前者,土匪出身,忠心可嘉。干这样的‘脏事’,即顺手,还有保证。后者,据说‘脑后生反骨’。干了这样的‘脏事’,若听话,就先留着,若不听话,正好将此事拿出来,斩了他。

再加上那天晚上,和李儒见完面之后,周泰对黄御说的那一番话。更加地坚定了黄御的信念。

有些人,必须要收服,或者是,必须要弄死!

乘风急行,不到一日的时间,黄御等人便到达了河内郡温县。

休息了一日之后,黄御下令道:“掩面。”

众将士纷纷拿出面罩,将自己的面目遮挡了起来。

黄御再道:“出发!”

“遵命!”众将士齐声喊道。

一个时辰后,黄御等人赶到了司马家的府邸门前。二话不说,直接破开大门,将司马家府邸中的家丁,尽数制服在地。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几名少年,大步走了出来。

中年男子朗声道:“在下司马防,现任京兆尹。不知何处得罪了贵人,惹的贵人如此恼怒?在下先赔罪了,请进屋说话!”

黄御:“不必,待我们取了你们的项上人头即可。”

司马防:“将军且慢!在下为官一方,从无做过违背本心之事。我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误会?再说了,就算我做的不对,祸不及家人。你们这样屠我司马家百十余口,内心可安?”

黄御:“嘿嘿,不屠了你们。我的内心,才不安呢。”

司马防心中暗想:“哪里来的‘土匪’?油盐不进啊!”

就在此时,从司马防的身后,闪出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朗声道:“江夏黄御!你还是太小瞧我司马家在河内郡的能力了。”

“虽然这一路上,你们已经很小心了。但是,还是暴露了一些。”

“今日之事,无论你怎么圆,以后,都不会善了。我司马家全族殆尽事小,你黄御的名声损坏,事大。”

“要怎么选择,你自己想想吧。”

黄御:“哈哈哈。司马八达,仲达最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