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二卷北上与东征 第四十一章一道诏书

侯汶府中,当其听到胖子的禀告之语后,怒火中烧。

刘表手下一个不入流的小牙将而已,也想在我的面前,替天行道?

当即大笔一挥,行使自己的权利,弹劾牙将黄御纵兵欺压百姓。

黄御为军官。对他的处置,应该交由廷尉处理。奈何,自从李傕、郭汜等人领兵攻入长安,把持朝政之后,三公九卿,皆为虚设。哪里还有廷尉?

又因侯汶奉汉献帝刘协之命令,负责赈灾的相关事宜。

是而,半天之后,他的上表,便放到了汉献帝刘协的御桌之上。

刘协读罢,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大汉朝廷,内忧外患。

司州之外,各地州牧野心勃勃,募兵自立。除了要官封赏之外,对朝廷是不管不顾。司州之内,贪官权贵当道,更有李傕、郭汜两人,无视王法,任性而为。

就这样,自己最相信的大臣,侍御史侯汶,竟然还从中克扣灾民的粮食,凭着手中的权利,随意污蔑忠臣。

是时候,拿下他了。

这么做,虽然会断了自己的一只‘臂膀’,但是和百姓心中的大汉朝廷相比,孰轻孰重,刘协分得清。

刘协思索片刻后,对着门外喊道:“来人,传侍中刘艾。”

半个时辰后,侍中刘艾到来。一番行礼见驾之后,刘协将御桌上的一摞‘上表’,推了过来。轻声道:“刘艾,朕现在能相信的人,只有你了。侯汶之事,你看,该怎么办啊?”

刘艾将‘上表’打开,依次阅览后,道:“陛下,臣以为,这侯汶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刘协:“理由呢?

总不能将他的丑事,都公布于众吧。

那样,我在这天下间,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刘艾思索片刻后,道:“陛下,我们可以借新丰县之事...”

“双方都是朝廷重臣,各执一词。我们不能只听信侯汶的一面之词...然后,派人密切调查。待结果出来之后,将侯汶拿下正法。这样,既能保全陛下颜面,同时,还间接的向刘表示好。”

话罢,刘艾看了看刘协的脸色,补充道:“荆州刘州牧,可是现在这天下间,为数不多的,肯主动上表供奉的州牧了。我们可不能让其寒心啊!”

刘协面色尴尬的说道:“准!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务必办的漂亮一点。”

刘艾:“遵命!”

待刘艾走后,刘协的眼角处,不自觉的流出了一丝泪水。

“父皇,这样的大汉朝。儿臣撑不住了!”

......

半日之后,刘艾的调查结果出来了——侯汶克扣赈灾粮款,罪大恶极,证据确凿。

刘协知道后,当即下了一道诏书。

半个时辰后,刘艾手持诏书,走进了侯汶的府中。

“侍御史侯汶,有负朕望。克扣赈灾粮款,导致朕的百姓,死伤过半。其罪孽深重,万死不能抵其罪。故,朕令刘艾接过赈灾大事。安抚百姓,为朕分忧。侯汶,资产充公,斩首示众!”

侯汶听后,面无血色。

本来是自己上表禀告黄御纵兵欺压百姓之事,怎么一转身,成自己克扣赈灾粮款之事了。

莫非,这黄御...能上达天听?

若早知他有如此手段,自己的那个下人,和他争辩什么,乖乖地照做就是。

不就是点粮食和钱吗?

自己缺这个?

下人误我啊!

......

无论何时何地,皇宫中的消息,必须是‘头条’。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消息而已。

在侯汶府中出现的诏书,不算是个小消息。当然,也不算什么大消息。

此消息一出来,瞬间便传遍了长安城。

不知不觉间,黄御这个名字,又让许多人,再次想了起来。

一天之内,一个名字,在长安城里,让人提起了两次。

谁敢说他‘蛮’?

这孩子,可比他爹黄祖,厉害多了。

而此事的‘当事人’黄御,毫不知情。正率领着麾下人马,朝着长安城的方向,缓步前进。

侍御史侯汶,黄御完全没有放在眼中。

现在这世界,变了。

位高权重的朝廷文官,不具备什么威胁。手握重兵的武官,才是大威胁。

现在这长安城里,李傕、郭汜等人说的算。

别说侯汶的弹劾了,就算此事惹怒了陛下,只要李傕、郭汜不点头。想在长安城里杀黄御,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于让李傕、郭汜点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两个家伙,凉州马贼出身。

治理地方,狗屁不是。但说起‘江湖情谊’,那绝对是要翘起大拇指来的。

棒!非常棒!

刘表是他们的盟友,这在全天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对待刘表的人,他俩只有一个词语形容——护犊子。

爱谁谁,爱对对,只要我在,就不能动。

挨打要立正,骂你要忍着。

不服?

提头来见!

这一次‘奉命上表’,黄祖的意思是,给这两人送点礼,让黄御的职位再上一层,封个校尉啥的。

在这时代,江夏黄氏中,一名中郎将,一名校尉,一名太守,想不发达,都难啊!

可是黄御,对此有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的官职,很虚的。手下的势力,才是主道。

观那曹操,至今为止,连个兖州牧都不是。不一样的可以纵横八方,征战各地?

他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和麾下的人才。

这两点,才是最主要的。

此时的长安城中,人才济济。若能把其中的一个、两个,弄回江夏郡去,才是最大的收获。

可比个虚名强多了。

......

就在此时,队伍突然停了下来。

候五来报:“公子,队伍前方来了许多下人。他们将队伍拦住,纷纷递上拜帖。你看,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杀出去?”

黄御:“杀你个头!”

“把拜帖给我拿来。我看看,都有谁家的。”

不一会儿,厚厚的一摞拜帖送来了。

司州的许多世家,在朝的许多重要官员,皆在其中。

“这是为何?”黄御的心中,十分诧异。

黄御对着候五说道:“你去长安城里,打听一下关于我的所有信息。怎么突然之间,我好像,就出名了呢?”

候五:“小的明白!”

候五走后,黄御让将士们找一地方驻扎起来,静静地等候着。

突如其来的‘扬名’,让黄御措手不及。

大概半天的时间过后,候五回来了。对着黄御说道:“公子,你厉害了啊!听说,今天下午,陛下特意为你在新丰县之事,下了一道诏书。

将和你作对的那个侯汶杀了。

你的名字,在长安城里,家喻户晓了。我就知道,我跟对人了。公子是全天下间,最厉害的公子,年纪轻轻...”

黄御:“收起你的‘马屁’。传令下去,全军在此安营扎寨,明天一早,进城。”

候五:“小的明白!”

黄御的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出名,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

长安城中,一处破旧的民宅之内,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阅读着手中的情报。

片刻之后,便听其自言自语道:“黄御?

他有这么大的能力?

刘协认识他吗?

肯为他下诏书?”

“依我之见,这定是刘协想借新丰县之事,除掉侯汶,收拢民心罢了。

这个小家伙,会动脑子了。

是谁教他的呢?”

“刘艾!肯定是他。这样处置之后,他获利最大。不是他,又是谁呢?”

就在此时,该男子的身后,响起了一阵轻缓的脚步声。同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李郎,我们已经离开那里很久了。那里的事情,我们就不要再去掺和了。对我们来说,能活着,捡回一条性命,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这天下,何人敢收留我们?谁见了我们,不是除之而后快?”

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李儒。

作为东汉末年第一大诸侯董卓的首席谋士,他才能卓越,当属世间一流谋士之内。

董卓从中郎将到权倾朝野的相国;平定凉州叛乱;带兵进京诛杀宦官;杀汉少帝,何太后;虎牢关前退诸侯,也皆出自他的手笔。

董卓死了,李儒除了逃亡之外,别无他路。

可谁曾想,李儒反其道而行。遵循‘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的原则。

在长安城中,隐藏了下来。

出于安全考虑,李儒不断地打听长安城中的消息。

今天的‘头条’,黄御。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李儒的眼中。是而,才有了刚才的一番评价。

至于那名女子,则是李儒的夫人,董卓的四女儿——董晓娟。

听到董晓娟的话,李儒温柔的回道:“夫人,你无需担心。我是绝不会再出现在大汉的朝堂之上的。”

“你说的很对。这天下虽大,但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有这精力,我还是想想该如何生活吧。”

董晓娟听后,莞尔一笑,道:“此事,李郎无需担忧。我的身边,还有点积蓄。虽不能让我们大富大贵,但度过余生,足够了。”

李儒会意一笑,道:“多谢夫人!”

但在心中,却暗暗发誓:“我李儒,不该如此!凭着我的才华,择一雄主,必能名留千古,传颂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