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一卷江夏风云 第三十一章后悔莫及

黄祖书房的门口处。

黄御轻轻地敲了敲门,郑重其事的禀告道:“父亲大人,孩儿黄御,有要事,想求见您。”

“进来吧!”黄祖那厚重的声音,从书房中响起。

看到黄御进来,黄祖放下了手中的事务,对其说道:“我很忙的。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重点,别拐弯抹角的!”

黄御:“......”

心中暗道:“我什么时候拐弯抹角的了?”

嘴上说道:“袁术要出兵攻打庐江郡了。庐江郡和我江夏郡,相隔不到一百里。我想,父亲是否可以出兵援助一下。‘唇亡齿寒’的道理,父亲应该知道吧。”

黄祖没空理会黄御话中的隐藏之意。

虎目一瞪,问道:“庐江郡?

御儿,如此机密之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就是,此消息,可靠吗?”

黄御:“绝对可靠。我手下的斥候屯将候五,亲自送来的消息。若不准确,等他回来之后,扒了他的皮就是。”

远在扬州的候五,突然之间,喷嚏连连。

最近这天气,太多变了。不经意间,竟然有了感冒的痕迹。

先拿几副药吃。

可别因为这些事,耽误了自己的升迁大计。

黄御继续说道:“至于候五,也是我特意安排到扬州去的。得到这样的消息,他应该花费了不少。”

黄祖:“御儿,你和我说实话。你为什么这么关注扬州的事情啊?”

对此问题,黄御的心中,早就有了一番说辞。

只听黄御缓缓道来。

“我在长沙郡的时候,曾率破虏营讨伐过扬州境内豫章郡的水贼。从俘虏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扬州的情况。

除了各郡太守之外,扬州境内,最出名的人物,莫过于孙策了。

是而,我便派候五潜入扬州,专门打探孙策的消息。

这一打探不要紧,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黄祖一脸诧异的说道:“孙策?我怎么没听说过?”

黄御:“你应该见过,他就是孙坚之子。”

黄祖:“孙坚之子!”

说话的同时,黄祖的脑海之中,浮现出昔日,那个在襄阳县城下,骁勇善战的身影。

思索片刻后,黄祖喃喃自语道:“竟然是他!当年,我也觉得,此子不凡。

不过呢,他爹都被我打死了。料想,他也翻不起什么波浪来。

你无需如此上心,好好的训练你的人马就行。”

黄御听后,心中暗道:“果然,父亲不太在乎他啊。”

黄御继续说道:“兵法有云:即使敌人很弱小,依然要重视。可狮子搏兔,不可掉以轻心。”

黄祖:“嗯?我怎么没看到过这句?”

黄御:“这...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黄家和他们孙家,有杀父之仇。此仇太大了,我不得不重视啊。”

黄祖:“重视个屁!老子就在江夏郡安陆县,有种他来啊。”

黄御:“......”

威武霸气,黄祖老爹。

片刻之后,黄祖说道:“出兵之事,我可以答应你。但我需要两点。第一,州牧的首肯,第二,陆康的‘求救’。我江夏军的将士,不能干忙活。”

黄御:“这...等时机合适,后一条,我可以让候五问问。至于第一条吧...”

黄祖:“事不宜迟。明日,你就和我一起,去襄阳县城拜见刘表吧。庐江郡离我们太近了,不得不防啊。”

黄御:“遵命。”

出了书房的门,黄御长叹一口气。

不是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知道后面的事情的发展。

现在的江东孙氏,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一颗小草。谁会知道,日后的他们,将是江东最粗壮的大树。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提前有所准备,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

......

三日之后,襄阳县城。黄祖和黄御,一前一后,快速而来。

即使襄阳县城比安陆县繁华了数十倍,但此时的两人,完全没有停步欣赏的意思。

心中有大事,何处是风景?

半个时辰之后,刘表的州牧府内,会客厅中,刘表郑重其事地接见了两人。

一个是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一个是自己选定的后继之人。不隆重一点,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下首的黄御定眼一看,只见上首端坐之人,身长六尺有余,头戴青平巾,身穿白色锦袍,腰系紫色腰带,面白美髯,目光深邃,且在不时之间,露出一丝严厉之色,举手之间流露出久居上位的气息。

此人是刘表,此时的荆州之主。

就在此时,刘表客气地说道:“黄祖,咱俩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今天晚上,你不许走了,咱俩定要不醉不归。”

黄祖一脸严肃的说道:“州牧大人之令,按道理来说,属下应当却之不恭。只是,属下此番前来,有一件急事禀告。故而,请州牧大人...收回成命。”

刘表面不改色道:“急事?有多紧急?”

黄祖:“扬州的袁术,出兵了!”

刘表意味深长的看了黄祖一眼,道:“你把具体的情况,详细的说来听听。”

黄祖:“袁术那贼人,被曹操击败了之后,逃回了扬州。击走了原来的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李傕等西凉人马攻入长安之后,想结交袁术,于是授其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并派遣太傅马日磾到扬州给袁术举行拜授仪式。袁术抢了马日磾所携的军中符节,然后把他关押起来,不再放他回去。

现在,我得到可靠消息,袁术打算出兵,占领扬州的庐江郡,从而进一步,图谋我荆州之地。

末将以为,当未雨绸缪、提前准备,防止他做出不利于荆州的事情。”

刘表听后,面色凝重的问道:“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黄祖:“我有书信为证。”

话罢,快速地递上了一封书信。

黄御见后,面不改色,却在心中暗道:“果然,父亲在庐江郡,也有打探消息的斥候。”

刘表看罢,将书信扔到一旁,道:“袁公路,你欺我太甚!

当初,你攻打我荆州之事,我还没与你计较呢。

现在,又想再来?

看来,老虎不发威,他真以为我是病猫啊!

黄祖,我令你率领一万江夏军将士,黄御,我令你率领两千破虏营将士,再加上一万八千襄阳军,随时待命。一旦袁术的军队攻入庐江郡,别给我客气,立即出兵,将他们击退,驱逐出去。”

黄御和黄祖听后,心中大喜。

道:“遵命。”

同时,相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得意之色。

到此时,出兵之事,才可称得上名正言顺。

现在,就等孙策率人来了。料想这一日,也不远了。

......

与此同时,襄阳县城的蔡氏府邸中,蔡瑁也接见了一位‘客人’——袁术军长史,杨弘。

蔡瑁和杨弘无故交,见到杨弘的拜帖,毫不犹豫的将其扔到一边。对着门房说道:“不见!就说我有事。”

门房听后,说道:“那位来者说,若老爷不想见他,不妨打开拜帖看看。”

蔡瑁听后,对着门房问道:“他给了你多少钱,让你如此的替他说话?”

门房倒也实在。回道:“十两黄金。”

蔡瑁:“妈的,有钱人啊!你拿着吧。顺便把拜帖给我捡过来。”

门房听后,兴高采烈地朝着拜帖跑去。

蔡瑁打开拜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个乖乖,袁术这小子,有钱啊!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一座占地十亩的庄园和三千两黄金。

蔡瑁定了定心神,清了清嗓子,说道:“让那个杨...杨弘进来吧。”

片刻之后,在门房的带领之下,杨弘大步而入。

“左将军帐下长史杨弘,见过蔡军师。”

前年初,董卓被杀,其余部李傕、郭汜等西凉人马占领长安。十月,刘表派使者入朝奉贡,李傕派黄门侍郎钟繇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允许刘表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拥有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礼仪如同三公。就在此时,蔡瑁担任了刘表的军师。

是而,杨弘这声军师,叫的情真意切。

蔡瑁双眼一眯,说道:“杨长史此番前来,所为何事?不妨明说!”

杨弘嘿嘿一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我家主公想,让蔡军师在荆州牧大人的面前,说几句公道话。当然,不会让蔡军师白忙活的。拜帖里的,只是一半。事成之后,另一半全数奉上。”

蔡瑁听后,面色通红。又倒吸一口凉气,道:“此话当真?”

杨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蔡瑁:“让我说什么?我可是荆州人,伤害荆州的事情,我绝不会做。”

杨弘:“请蔡军师放心,此事,绝对伤害不了荆州的利益。相反,可能还会送给荆州一份大机缘。”

蔡瑁:“你说来我听听。”

杨弘:“......”

蔡瑁:“好,此事,交给我了。”

......

襄阳军备战,自然逃不过蔡瑁的眼睛。

翌日,蔡瑁便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风驰电掣的赶往州牧府,求见刘表。

他的动力,自然是那六千两黄金。

刚一见面,蔡瑁便对着刘表说道:“州牧,你不可听信黄祖之言。他在误导你啊。”

刘表眉头一皱,说道:“德珪,我知道你私下里与黄祖不合。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你的同僚啊。你在我面前,这么说话,不太好吧。”

蔡瑁:“请州牧赎罪,属下是因为...太着急了。”

刘表:“你有何着急的事,说说吧。”

蔡瑁:“此时的袁术,乃朝廷册封的,正儿八经的扬州牧。他出兵攻打境内的庐江郡,名正言顺。若在此时,我们出兵援助庐江郡,岂不先失了大义?”

刘表:“庐江郡距我荆州的江夏郡,只有百里之遥。快马三日便可到达。一旦袁术想对我荆州图谋不轨,派兵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啊?难道,只因为一句‘大义’,就将治下的领土,拱手相让?”

蔡瑁:“州牧大人也是朝廷册封的,名正言顺的荆州牧。袁术只要不傻,就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攻打我荆州之地。只要他的兵马进入我荆州的地盘,我们便可光明正大的出击。到时候,有理有据,就算我们占据了寿春县,天下人,谁敢说个‘不’字?”

刘表:“德珪啊,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上,很不现实啊。我身为一方之州牧,要学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岂能等敌人攻进了我的地盘之后,再出兵?你可知,兵灾之下,受苦的,还是我治下的百姓。这一点,你就不如黄祖。在他心中,百姓很重。”

听到刘表的话,蔡瑁知道,对于扬州之事,刘表心意已决。这样劝谏,已经没用了。

幸亏,昨天的杨弘,给自己出了一条计策——祸水西引。

于是乎,蔡瑁眼睛一转,说道:“州牧大人说的对。属下回去之后,定放下身段,深入百姓之中,体验他们的生活,享受他们的疾苦。”

刘表:“孺子可教也。”

蔡瑁:“州牧大人,其实,属下也有一个建议。但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表:“但说无妨。”

蔡瑁:“吾听说,益州牧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若我们出兵扬州,这机会,可能就错过了。益州之地,易守难攻。这样的机会,相对于扬州来说,吾以为,益州为重。是而,属下才觉得,扬州这面,应以守态为主,主谋益州。”

刘表听后,思索片刻,道:“你的建议,很不错。我先考虑考虑吧。”

蔡瑁知趣的回道:“属下先行告退。”

......

三日之后,就在黄御和黄祖刚刚到达江夏郡之时,刘表的最新任命来了。

“江夏郡太守黄祖,率领一万江夏军,驻兵蕲春县。时刻注意庐江郡内,袁术军的动向,一旦有攻打江夏郡的迹象,立即禀告于我。”

黄祖和黄御:“???”

不是说,攻打庐江郡吗?

这怎么,突然之间,变成防守了?

黄祖赶紧安排得力手下,去襄阳县城打探消息。

十日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对着黄祖禀告道:“主公,州牧大人他,改变主意了。主谋益州。扬州这边,以防守为主。”

黄祖听后,咬着牙问道:“这是谁的主意?”

打探消息的人回道:“蔡瑁,蔡军师。”

“呸!他算个屁军师,这个傻缺。没有老子镇守的江夏郡,哪有他的安宁?”黄祖破口大骂道。

......

与此同时,刘表的别驾刘阖接受了刘表的命令,前去益州,策反刘璋的部将沈弥、娄发和甘宁。

数月后,因计划不周,大败而归。

益州方面,刘璋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驻军巴东郡的朐忍县,防备刘表的西进之举动。

此时,孙策也占领了庐江郡的郡治,舒县。

刘表可谓是‘羊肉一点没吃到,还惹了一身骚’。和益州刘璋的关系,冰冷到了极点。

日后,每当说起此事,刘表都是后悔莫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