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乱世潜龙 > 第一卷江夏风云 第二十六章一个傻子

在黄御回营的半个月之后,候五带着打探的消息,赶了回来。

果然不出黄御所料,这苏家的突然归顺,其中确实有不少的猫腻。

苏家,原长沙郡太守苏代的本家。

这苏代,虽然名声不显,但他确实是个人物。先是自领长沙郡太守,后来又光明正大的派人阻拦荆州刺史刘表上任。

这行为,完全没把朝廷放在眼中。

恶劣至极!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他,也就没有刘表单骑入荆州的‘佳话’。

只是,在这里要提前声明一点。

刘表本人,并不想‘单骑入荆州’。他也想前拥后簇,带领着众多的手下护卫,威风凛凛的上任。

但现实情况,不允许他这样做。

苏代,确实有弄死他的信心和能力。

是而,刘表对苏代的恨,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苏家衰败、张家迅速崛起的原因。刘表当了荆州牧,岂能放过苏代?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即使骆驼的骨架大于马,但它已经快瘦死了。不能干活了,没有力气了,还能有啥用?

只能慢慢的等死罢了。

苏家,就是这只‘瘦死的骆驼’。

刘表的全力打压,是毁灭苏家的致命力量;而张家的步步蚕食,是毁灭苏家的手段。

苏家人都知道,和刘表为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双方从根本上,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这行为,无亦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苏家人要做的,或者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减缓张家的蚕食速度。

时间长了,刘表的恨意淡了,才会慢慢发现:一个民心所向的长沙郡,绝对没有一个‘双雄逐力’的长沙郡好统治。便会放松对苏家的打压。

这,才是苏家的生机。

而此时的长沙郡,在张家势力的笼罩之下,敢奋力反抗者,寥寥无几。

黄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别说黄御有求于苏家,就算黄御趁机提出了数百条要求,苏家也会攒足力量,一一满足之。

这是破局,也是求生!

黄御听完候五的叙述后,心中暗笑一声。

不得不说,苏家人的情报力量,很强大啊。

自己进城,随便一打听,他们便来了。

至于再追加些条件,黄御不会这么做的。

落井下石,非君子所为!

既然说好了,那就这么办吧。

......

看着自己面前,一脸风尘的候五,黄御的心中,生出一丝不忍。

算算时间,候五跟着黄御的日子,也不短了。黄御都当牙将了,而候五,才只是一名都伯。

黄御对其说道:“候五啊,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一直都是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现在的你,还是一名都伯吧?”

破虏营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都伯;二队为一屯,共一百人,设屯将;五屯为一曲,共五百人,设军候;二曲为一部,共一千人,设别部司马,三部为一营,共三千人,设牙将。

候五的麾下,现在大约有一百多名斥候了。而候五,依然是初建立时的官职,都伯。

听到黄御的问话,候五的眼中,立即闪过一丝火热。

这是要给我升职加薪吗?

候五:“多谢公子的大恩大德!自此之后,小人定为公子竭尽全力而为之。打仗的时候,冲在公子的前面,逃跑...撤军的时候,为公子断后。”

黄御摆了摆手,道:“停!你的马屁,拍的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我不爱听。你说点有趣的事情,我就给你升职,要不然...哼哼...你还是继续干你的都伯吧。”

候五一听,心花怒发。

公子,你这是逼着我‘走弯路’啊?

我的升职,应该是名正言顺,顺水推舟的。说点有趣的事情,这算什么啊?

我的内心,是鄙视且拒绝这种行为的。

但我的嘴...

候五一脸献媚的说道:“就在刚刚,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营门口处,遇到了一个傻子。”

黄御:“傻子?他怎么傻了?”

候五:“据他说,他乃武陵郡的郡中属官。看到公子在这一年中的所作所为,心中大受感动。便放弃了原来的官职,打算从军。与公子一起剿匪,守护一方百姓。

你说说,一个文弱书生,放着好好的文章不写,大好前途不要,非要投军。他不是傻子,是什么呢?”

黄御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候五呵斥道:“我看,你才像个傻子。后来,怎么样了?”

候五:“屯将赵天带着他去测试武艺了。新兵,都是这个规矩。测试不过关的话,从哪来的,回那去。我们破虏营,虽然赏罚分明,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黄御:“带我去看看!”

候五:“现在?”

黄御:“立即,马上。”

候五:“那我的升职之事...”

黄御:“先放着吧。若因为你而让我错失良才,你的都伯职位能不能在,还不一定呢。”

候五:“我只是路过...而已。”

说话间,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赵天所在的校场。

校场中,刚来的几名新兵正在测技。其中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身穿灰衣,正在张弓搭箭。他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一圈将士。

喝彩之声,连绵不断的响起。

而其他几处,寥寥无几人。

黄御对着候五使了一个眼色。

候五会意。

不一会儿,新兵记录册便被拿来了。最下方,‘李严’两个大字,工工整整的写在册上。

黄御看后,心中一阵窃喜。

竟然是他?

难怪黄御高兴。这李严,字正方,南阳郡人士。刘备手下的重臣,与诸葛亮一起,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这是一名既能领军打仗,还能治理地方的能才。

就在此时,场中的测技结束了。

一名脑袋颇大的壮汉对着身穿灰衣的青年说道:“你叫李严是吧?只要你来我这一屯,我直接去面见将军,让你当都伯。统领一队人马,可好?”

李严还未回话,一旁的赵天不干了。

“葛大头,你要脸不要?

这李严,是我召进来的,也是我带来测技的。

怎么?

看到他能力高,就来‘挖人’了?

将军说的,对待新兵,要一视同仁,你都忘记了?”

葛大头:“将军的话,我自然不会忘。

可是,将军也说了,遇到良才,可以破格录取。

这李严,如此优秀,你要他跟着你干什么?

招募新兵吗?

不是我看不起你的工作,只是,他跟着我,征战沙场,方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所在。”

赵天:“一起来的,还有四个人呢,都通过了测试,你一起带走吧。”

葛大头:“你这是抬杠!”

赵天:“你这是瞧不起人。”

“咳...”一旁的黄御发声了。缓步而来,道:“你们求贤若渴的心态,我能理解。但是,都是一名屯将了,在新兵面前,能不能注意点形象?你们这是干什么?泼妇骂街吗?”

葛大头和赵天听后,羞愧的低下了头。

黄御看向李严,对其说道:“我在南阳郡的时候,听说过你的名字,以有才干而知名。现在,我这破虏营中,缺一名参军。不知你,可否有兴趣?”

参军,非将军信任之人,不能担任。

平日里,替将军处理军务事;打仗时,替将军出谋划策。

李严听后,大喜之。这是黄御的‘橄榄枝’。

立即行礼,拜道:“属下参加将军。”

黄御快步上前,扶起李严,欣慰的笑道:“正方,快快请起。我有了你,犹如鱼有了水啊!”

......

盛名之下无虚士!李严的能力,名副其实。

仅用了一日的时间,他便熟悉了军中的事务;三日之后,便能替黄御处理一些繁琐的小事了;半个月后,军中的大小事务,他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一点,可真把黄御高兴坏了。

终于不用埋藏在堆积如山的事务中了,当一名将军的感觉,终于找到了。

怪不得《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等人,都喜欢人才呢。有了他们,自己真的会轻松不少啊。

与此同时,黄御在破虏营中,让人建了一处集贤馆,由他亲自担任馆长,候五任执事。专门招待这些慕名来投的名人、猛将。从而防止李严被当成傻子的事情,再次发生。

对此,候五举双手赞成。

原因无他,执事之职,相当于屯将。

黄御没有失言,依旧升了他的职位。

......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黄御从繁忙的军务中解脱出来,练练武,读读书,想想未来,心情是说不出的顺畅。

与此同时,繁忙工作的李严,也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黄御将军中的许多事务交给了他,这是黄御对他的看重与信任。

全部完成,是李严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报效主公,忠心不二,是李严的表现。

这日,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苏承业的堂妹,要来安城县了。

黄御的身边,有女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