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臣等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 > 第三十六章组建内阁和军机处

翌日清晨,奉天殿,朝会。

这是朱冠文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正式朝会。

此刻,再看那些文武官员的目光,比登基那会儿恭敬了不少。

或许是皇位已成定局,又或许那些藩王不在,官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好不舒畅。

可惜坐在龙椅上的朱冠文,大多数都不认识。

好在有几个熟悉的面孔站出来奏事,才没有让第一次朝会那么尴尬。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方孝孺最终还是向朱冠文妥协了,不仅站在了朝堂上,还率先走出来奏事。

朱冠文笑了笑,抬手道:“方爱卿讲来!”

“陛下,臣奉陛下之命主持恩科,然,北方士子路途遥远,加上恩科开得突然,臣恐他们来不及准备,因此建议朝廷对北方士子稍作补贴,让他们早些来京城!”方孝孺拱手道。

“有理。”朱冠文点了点头,又问:“那以方爱卿之见,这些早来的士子,该补贴多少合适呢?”

“臣的建议是两贯大钱,让他们每日有个烧饼吃就行!”

“两贯大钱?”

朱冠文皱眉,心说两贯大钱是多少?每日吃个烧饼,能吃饱吗?

算了不管了,对待国之栋梁,得多开恩惠。

“两贯大钱太少了,朕觉得五贯合适,让大家吃得饱饱的,好好考试!”

“陛下圣明!”

方孝孺面色一喜,连忙拱手唱礼。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太早,黄子澄又站了出来:“陛下,臣也有事要奏!”

“黄爱卿有何事要奏?讲来!”

朱冠文心中有些好笑,知道他要搞事情了。

果然,黄子澄当即站出来朝方孝孺开炮道;“陛下,臣觉得方翰林有失公允!”

“陛下,臣也觉得方翰林厚此薄彼!”齐泰随声站出来拱手道。

“两位爱卿稍安勿躁,一个个说,黄爱卿,你先说!”

“是,陛下。”黄子澄拱了拱手,横眉冷对方孝孺,道:“北方学子虽然路途遥远,但南方学子也同样重要,当初南北学子之事,方翰林莫非忘了?”

“今时不同往日,何来的不公之说?”方孝孺肃然道:“南北学子之事,太祖早有定论,黄修撰提出来,莫不是质疑太祖?”

“你!”

黄子澄被气得够呛,齐泰顿时站了出来,怒道:“你方孝孺好歹也是南方人,竟然不为南方学子着想,居心何在?”

“我方孝孺虽是南方人,但一心为国,心里只有朝廷。”

“既然你心里有朝廷,那就应该知道,倘若南方学子得知北方学子有补贴,该如何作想?”

方孝孺皱眉:“陛下开恩科,乃施恩于天下学子,这本就是最大的恩德,倘若因为这点补贴就怨恨朝廷,那朝廷还能用吗?”

“这……”

齐泰被方孝孺驳得哑口无言。

其余众臣也对方孝孺刮目相看。

他们不知道方孝孺身上发生了什么,但如此伶牙俐齿的方孝孺,还真让人意外。

眼见黄齐二人被方孝孺驳得说不出话来,朱冠文笑呵呵的打圆场道:“好了,三位爱卿都有理!”

“不过。”说着,他话锋一转:“朕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陛下若是也补贴南方学子,那朝廷的支出将会增加一大笔,这样不妥。”

户部尚书郁新站出来拱手道。

“臣等附议!”其余户部官员也站出来附和道。

朱冠文打量了他们一眼,旋即摆手说道:“朕的意思是南北分卷考试,按南北不同的录取比例来选拔进士,再进行统一殿试,南方学子若先来,就先让他们考试。”

“这……”

众臣闻言,微微一愣,下意识望向吏部官员。

吏部尚书张紞站出来拱手道:“敢问陛下,采用何种录取比例?”

朱冠文想了想,笑道:“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这其实是当初杨士奇向明仁宗朱高炽提的“南北卷”设想,后来被朱高炽采纳了。

意思就是,南卷录取十分之六,北卷录取十分之四。

明面上给了北方学子恩惠,但同时也给了南方学子好处。

这是一种政治平衡。

当初南北榜案,其实反映了明朝南北文化的差异,而南北学子之争,最后也演变成了南北官员之争。

所以才会闹得那么大。

朱冠文把“南北卷”的设想提前,也是想平衡南北官员的心态,否则又来一个南北学子事件,那就有得头疼了。

张紞听到朱冠文的录取比例,略作沉思,当即上前一步,拜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吏部乃六部之首,吏部尚书都带头夸赞陛下了,其余众臣也连忙上前附和。

朱冠文这才发现,大佬才是真的大佬。

无论方孝孺与黄子澄二人如何争执,朝中那些官员,只当是看好戏,根本不会站出来附和他们。

而张紞就不同,他在朝中的地位,显然不是方孝孺三人能比的。

稍微沉吟,朱冠文又摆手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面,朕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

众臣闻言,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王忠!”

“奴婢在!”

王忠听到呼喊,立刻站了出来,手中还捧着一卷圣旨。

却听他尖声念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承运以来,驭批国事,颇感万事复杂,恐有半点差池,贻误国民生计,无颜于太祖,幸得众卿家辅佐,整肃朝纲,天下太平。”

“今朕及冠之年,政务经验浅薄,当以贤臣为师,齐心共治家国,朕素闻吏部尚书张紞,户部尚书郁新,翰林学士方孝孺,翰林学士黄子澄,皆为大才,有治国之能,特敕郁、张、方、黄四人为大学生,内阁阁臣,参政议政!“

“另,该文华殿为内阁院。中书六部,十三省一应奏事,皆由通政司传递内阁院,由内阁院预批审注,再送御前批红。朕批示完毕,加印之后,送达通政司,传至六部,十三省。”

朱元璋在的时候,已经有了内阁雏形,所以朱冠文如今的安排,倒也不算大刀阔斧的改革。

不过,内阁阁臣正式确立,还是给了文武官员不小的震惊。

毕竟这些阁臣,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

听到圣旨念完的刹那,张、郁、方、黄四人,连忙站出来,高呼万岁,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而其余众臣,也是满脸羡慕。

特别是那些武将,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心说陛下果然重文轻武。

然而,还没等他们开始悲愤,朱冠文又再次开口道:“除了内阁,朕还准备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

众臣再次震惊,心说陛下这是要文武分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