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臣等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 > 第二十九章陛下别这样,叔叔我怕!

“你....你说什么?”

朱乐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震惊似的重复问了一遍。

宣旨太监面色严肃的道:“回燕王殿下,奴婢奉陛下口谕,传召庆寿寺主持,道衍僧人进京!”

朱乐:“.......”

姚广孝:“.......”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晌,朱乐眼中闪过一抹寒光,转瞬即逝,沉沉的道;“陛下何故下此旨意?”

“这个奴婢不知,奴婢只是遵从陛下的旨意行事。”

“哼!”

朱乐冷哼一声,整个厅堂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宣旨太监顿时愕然,不禁有些瑟瑟发抖。

他不知道的是,姚广孝是朱棣的心腹智囊,很多重要决策,都是姚广孝与朱棣密谋的。

虽然朱乐刚穿越朱棣不久,但姚广孝对他来说,同样重要。

若朱允炆将姚广孝带走,那他往后在北平,将会寸步难行,日后想找个商议大事的人,都找不到合适的。

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

太特么狠毒了!

关键是,历史上根本就没这一幕!

历史上的姚广孝,一直待在朱棣身边,帮他靖难起兵,帮他出谋划策,从未离开过朱棣。

朱乐现在都有些怀疑,眼前这个宣旨太监在假传圣旨。

可看他样子,又似乎不像。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朱乐在心中咆哮不停,面上却冷如寒霜。

或许是再也承受不了厅堂的气氛,宣旨太监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道:“燕王殿下,可是觉得这旨意不妥?”

“本王当然.....”

“王爷!”

朱乐刚想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旁始终沉默的姚广孝,突然开口打断了他:“贫僧接旨!”

“师傅你.....”

朱乐瞪大眼睛,一脸疑惑的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面带微笑,气定神闲的道:“太后为国祈福,弘扬佛法,贫僧既是僧录司管辖的僧人,自然要尽一份心力。”

他这话,直接点出了僧录司。

意思很明显,僧录司是朝廷管辖所有僧人的府衙,朱允炆是大明的皇帝,只需一句话,便可调用任何僧人。

除非你抗旨不尊,否则就乖乖听话。

可是.....

你能抗旨吗?明显不能!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你只能让我去京师。

似乎听懂了姚广孝话里的意思,朱乐缓了缓情绪,反问道:“陛下既有旨意,臣当然遵从,怎会觉得不妥?”

宣旨太监闻言,嘴角微微一抽,但很快露出笑脸,朝朱乐躬身道:“燕王殿下没有意见,奴婢就带道衍僧人回京复命了,还望燕王殿下保重身体,陛下对您甚是挂念!”

“.......”

朱乐和姚广孝对视一眼,心说怎么这么快?

这也太快了吧!

但此时,容不得他们半点迟疑,宣旨太监又将圣旨递了上去,意思很明显,既然接旨了,那就快走吧,别磨蹭了。

姚广孝无奈的看了看朱乐,然后施了一个佛礼,便跟着宣旨太监离开了燕王府。

朱乐目送他们离去,心都在滴血。

没了姚广孝,便犹如自断一臂。

以后若是举事,恐怕也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苍天啊!

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怎么跟历史上的不一样,不一样啊!

轰隆隆——!

一阵雷雨从天空倾落而下。

这是北平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雨,雨势很大。

整个燕王府,瞬间被大雨笼罩,变得雾蒙蒙的一片。

.......

与此同时,南京皇宫,武英殿。

朱冠文站在大殿外,看着绵绵细雨,眼神逐渐迷离。

隔了半晌,他才畅然一笑,道了句:“江南的雨,真是令人又喜又愁啊!”

说完,又转头望向身后的青年,笑吟吟道:“宁王叔,你说是吧?”

“陛下文韬武略,无所不通,臣早有耳闻,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朱权见朱冠文言语平和,没有针对之意,顺势拍了个马屁。

朱冠文听完,呵呵一笑,摇头道:“宁王叔博学多才,颇有儒雅之风,何必戏弄侄儿。”

“没有没有,臣不敢。”

朱权现在还麻不准朱冠文叫自己进宫的目的,所以表现得极为谦逊。

特别是那次‘家宴’后,他愈发觉得这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皇帝,深不可测。

以前在宫中,他跟众藩王一样,都特别瞧不起朱允炆。

觉得朱允炆就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生子,根本无法领导大明走向辉煌。

可如今,他忽然发现,自己小瞧了这个侄儿。

就在朱权略作感慨的时候,朱冠文又不动声色的道:“宁王叔,不知你如何看待燕王?”

“嗯?”

朱权猛地一惊,心说怎么怕什么来什么。

谁不知道燕地,宁地,辽地相连,如今辽地被暗中削藩,莫非现在轮到自己了?

不会吧,陛下不是说了不削藩吗?

“燕王乃大明北方柱石,既有谋略,又有武功,胆识远超常人,在漠北鲜有敌手。”朱权看着朱冠文面无表情的脸,有些警惕的答道。

“这评价还算中肯....”

朱冠文点了点头,忽又话锋一转,叹息道:“可越是如此,朕就越寝食难安啊!”

好家伙!

这是要直接摊牌了吗?

陛下,你别这样啊,叔叔我怕!

朱权心神俱惊,连带身体都有些颤抖,但还是强自镇定的问:“陛下此话何意?”

“宁王叔,朕能信你吗?”

朱冠文没有直接回答朱权的话,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语气郑重地问道。

“这....”

朱权迟疑了一下,连忙拱手道;“臣忠于陛下,忠于大明,日月可鉴!”

“好!”

朱冠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从袖中拿出一张带着血迹的口供交给朱权,沉声道:“这是曹国公从淮安带回来的,你看看吧!”

“是。”

朱权恭敬地接过那张口供,展开一看,不由脸色突变。

这口供上白纸黑字的交代了燕王朱棣在淮安的一切行动,包括以瘟疫之名,拒绝入京,抗旨返回燕地等一切罪行。

其中还有与宁王秘密通信之事。

“陛下,臣对您绝无二心,此乃李景隆伪造的证据.....”

朱权连忙跪下,心里将李景隆全家都问候了一遍。

朱冠文俯视着他的头顶,暗暗好笑,因为这确实是李景隆伪造的。

当初李景隆办事不力,朱冠文大发雷霆,李景隆吓得马不停蹄的返回淮安,把淮安县令一干人等,全部抓起来刑讯,最终弄出了这份证据。

不过,熟知历史的朱冠文,并没觉得李景隆冤枉了眼前这个宁王叔。

毕竟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确实走得很近。

而且不是一般的近。

所以,朱冠文现在要做的,自然是改变历史。

“宁王叔这是作甚,快快起来,地上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