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祖母武则天 > 第七十章: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我的祖母武则天 第七十章: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作者:五月黄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就李重润敢把话说的这么绝,谁输谁滚。

张九龄原本还要上去和李重润拉扯一番,却听着李重润自信满满的赌约,退了下来,站在黄砖佳身后。

这件事,他做不了住。

黄砖佳等人刚刚被李重润狗血淋头的骂了一顿,一句找补的话还没有说。

如今听见李重润的赌约,心中不爽,“殿下是不是觉得我等文人好欺负,在此讨价还价。”

李重润听完他的话,笑出声来,围绕着黄砖佳走了一圈,看了看他身后的众人,继续毫不客气的说道:“自始至终,我就没把你当人,你哪来的优越感?”

“你……”黄砖佳这么多年,哪受过这样的侮辱。

竟然伸出手指着李重润的脸。

“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

蹲在地上的黄承业太熟悉这个场面,大声的喊了出来。

就在黄砖佳伸出手的瞬间,葛福顺的大刀在黄砖佳的面前劈了下去。

呼啸而来。

距离他的手指,只有两寸。

黄砖佳哪见过这样的场面,看着大刀直接将砍进地下的瓷砖里,惊恐的看着葛福顺,后者怒声而言:“敢对殿下不敬,别怪我等不客气。”

李重润摆了摆手,葛福顺提着大刀站在一旁,他看着黄砖佳继续说道:“别看你穿的人模狗眼,孤一眼也看不得你,你们说的这些话,我完全可以不理会,你们能把我这么样?”

“殿下就不怕天下文人寒心吗?”黄砖佳浑身颤抖,怒声而斥。

“天下文人寒心?就凭你们几个人也能代表天下文人?”李重润怒声呵斥,“连我都不如的文人也敢自诩文坛泰斗?还要代表文坛?”

李重润话语掷地有声,犹如晴天霹雳。

比还没比,李重润就下了定论,黄砖佳身后的众人都冲了上来。

“邵王殿下如此自信,就不怕输了被人耻笑?”

“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在场的女客们担心的看着李重润,虽然他会的东西很多,但学问之事,不是靠投机取巧能够完成的,需要时间沉淀,阅历累积,这些文坛泰斗们已经混迹江湖这么多年。赢的希望非常大。

黄砖佳抖了抖衣袖,捋了捋胡子,走到李重润的面前,“既然邵王殿下如此自信,我们就比上一番”

“子寿擅诗,怀恩善赐,翁松精通作画。不知殿下想要比什么?”黄砖佳看着李重润介绍着。

“那你呢?”李重润反问。

“我?”黄砖佳哈哈哈的笑了笑,“老夫若是上场,赢了世人也会说老夫胜之不武。”说话间,他摇了摇头。

李重润心里大骂,还真是个老狐狸,不是还有下句怎么不说,“若是输了,还有什么脸面做人。”

李重润没有揭穿,看着黄砖佳说的:“既然是赌,不如加点赌注,输的人拜入对方门下如何?”

说话间,李重润的目光落在张九龄的脸上。

这些人只不过是平民百姓,就算拜入李重润门下也不会引起特别注意。只不过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黄砖佳听着李重润的话眼神炙热,话语中带着激动的深色问道:“若是邵王殿下输了,也会拜入我等门下?”

“定是自然。”李重润确定以及肯定的说道。

说话间,黄砖佳心里盘算着,若是能赢李重润,他就是徒孙的辈分,狄仁杰是李重润老师,那自己的辈分岂不是比狄仁杰还要高上一层。

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作响。

脸上漏出满意的笑容,将子寿、怀恩、翁松三人叫到身前,问道:“你三人谁有必胜的把握。”

翁松看了看国色天香的画卷与画风摇了摇头,“若是按照邵王殿下画作的热度来看,弟子没有稳赢胜券的把握。”

黄砖佳点了点头,李重润画出来的东西又新奇,又好看,知名度又高,不知道他还能画出什么来。

而怀恩也摇了摇头,看着张九龄说道:“或许只有子寿的诗词有稳赢的把握。”

张九龄点了点头,没有过多谦让,在人群里站了出来。

李重润看着站出来的张九龄心中暗笑,这么多人,我还就想要你。

闹鬼的院子已经解决,若是让你去做个教书先生,可能大材小用,但没有人比你更合适的了。

“岭南第一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宰相”去给学堂当教书先生,再好不过。

思索间,李重润看着站出来张九龄说道:“你可想好?落子无悔。”

张九龄上前作揖,目光坚定的看着李重润说道:“还望殿下到时可以向恩师道歉,摘掉国色天香的画卷。”

李重润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正盘算要如何赢,像范闲那样成诗百首,自己也不会那么多啊。

怎么办?

有了,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脸上漏出笑容。

左卫将军站在不远的位置,看着李重润脸上的笑容,就知道,这小子心里,准没好事。

思索间,自己也跟着害怕起来,等会邵王殿下要是耍赖的话,肯定会把自己拉出来当垫背的。

找机会溜!

黄砖佳间二人准备完毕,上前说道:“既然是比试,我们就每人写两首诗,谁的时间短,诗又好,便是获胜。”

“一人写诗完毕后,另一人再写。可好!”

李重润和张九龄都点了点头。

黄砖佳见二人无异议,走到李重润面前,“邵王殿下身份尊贵,殿下先来。”

李重润心里骂道:“你个老滑头,邵王殿下身份尊贵,怎么不让邵王殿下占占便宜。”

“来就来!”李重润站在国色天香的门口,看着店内的小厮喊道:“笔来,墨来!”

如何,范闲的气势上身了吧!

李重润看了看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左三层又三层,突然想到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近代诗人卞之琳所作的《断章》,所言不是卖鲍的断章手法。

它阐述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你”可以“看”世间万物,同时“你”也是世间万物,可能正在被他人“看”。

但所用文字是白话文,也无相思所寄,并不符合此时对于诗的要求。

可这并不不是什么问题,只要稍加改动,这不就出来了吗?

李重润提起笔,小厮研好墨,笔尖微润,随手书下第一句。

“立桥看红袖招展”

所有老先生围了过来,微眯起双眼面色沉稳,一言不发。黄砖见心中暗喜,“就这?什么嘛,不过老生常谈。”

张九龄皱起眉头,“就这水平勇敢出来比试,难道是在侮辱我?”

李重润没有被身边人的打扰,继续写下第二句。

“佳人望江边柳岸。”此时李重润竟在人群的最外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茗怜。

她怎么从画舫里跑了出来?但,此时不是分心的时候。

身边的人看着写下这首诗,开始细细品味,黄砖佳身后的老者也略微点了点头。

随后两句李重润没有停顿,一气呵成。

“明月缀三千清梦,怎敢入北斗阑干。”

在场的学者看到这几个字的出现在纸上的时候,惊呆的看着李重润的脸。

单靠这两句,就能看出李重润的才华。他们的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场当属张九龄最为兴奋,这样的对手,过瘾。

李重润一首写完,没有顾及周围人的表情,提着笔,刷刷刷的写下第二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看到第一句的时候,眉头紧皱,陷入深深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

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张九龄在这首诗中感受到无限情怀直击胸膛,整个人,呆呆的愣在原地。

黄砖佳等人看着李重润写下的第二首诗,嘴里呢喃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们已经忘了李重润第一首诗写了什么东西。

这诗,这情,这景,这意,这怎么能是养尊处优的邵王殿下写出来的东西?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

《望月怀远》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

是的,这是张九龄自己的诗。

写完第一首诗的时候,张九龄满俩激动,这个对手,有两下子。

但是看到第二首诗的时候,张九龄完完全全陷入到沉思之中,这种情感竟然令他有感同身受,无法自拔的感觉。

李重润将这首诗写完,笑眯眯的站在原地,看着面前的张九龄心中大喜,“以你四十年后的矛,击你如今的盾,何如?”

此时愣在原地的张九龄万万没有想到,李重润竟然拿他四十年以后的诗和现在的他比试。

“何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