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次子 > 第四百四三章 解决内忧 无限扩张

大明次子 第四百四三章 解决内忧 无限扩张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3: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山之旅结束之后,朱榔首先送马皇后回到了应天,跟着张晨就前往了登州,等朱榔到达登州之后,朱榔就开始了对黄火药的研究。

朱榔首先成立了一个技术部,开始招揽同时期大明的科研人员。

不过,这个招揽十分的困难,因为洪武年间研究这些的人很少,但是好在还是招揽到了十二人,其中还有一位女性,有人一定会诧异,大明还有女性的科学家?

这个是真的有,她的名字叫王贞仪,是一位很伟大的女性科学家,要之地在洪武大明可以被称为女性科学家,那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朱榔的技术部除了研究黄火药,还在研究蒸汽机,铁路,锻铁冶铁等技术...这个技术部以后会成为大明的心脏部门。

当然了,此时的技术部门连名字都没有,还没有引起大明朝廷的重视。

现在大明朝廷重视的还是倭岛,洪武十四年冬,琉球的朱棣迎接到了他的三哥,本来是二哥的朱樉,一座豪华的宫殿前,朱棣已经站在寒风中等了有一刻钟了。

这个时候,朱樉姗姗来迟,看到朱棣之后,朱樉连忙抱歉的拱手笑道:“老五...久等了,三哥对不起你,不过,遇到了一点小风浪,还希望你理解呀。”

“参见燕王殿下。”朱樉身边的二狗微微的一个躬身。

“嘿...二狗,都是自家兄弟,没有必要这样,还有三哥,没事的,就是稍微等了一会而已,好了...人都到了,那就回府吧。”

朱棣微微一笑。

“呀...老五,你这个可不能用府来形容了,那是宫殿呀。”朱樉看着朱棣的府邸一个羡慕。

朱棣哈哈一笑:“我这个可是被二哥监察过的,说我没有超规哦...!”

“哈哈...二哥说你没有超规,那就没有超规,二哥说的话谁还会有异议?”朱樉笑着跟朱棣一起走进了朱棣的宫殿。

二狗跟着后面,三人一起微笑着进了宫门。

这朱棣的王府,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清致素雅的风韵。这座燕王府东面靠海,背靠大山,风水极佳,里面极其奢华。

府邸的布局完全是按照大明宫“宁寿宫”的格局打造,整个屋子,全部用金丝楠木装修,无论是体量还是珍贵程度都令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在古代,楠,樟、梓、椆被誉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首位,可见当时朱棣是多么的有钱。

进入府中,朱棣就问起了此时大明的情,朱樉和二狗也是将此时大明的情况给一一的说明,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灭北元的战争了。

就在去年洪武十三年的时候,秦王朱榔突然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灭掉北元,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有两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洪武三年,明军消灭了北元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大胜。

可是第二次的北伐却出了问题,那就是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志在一举消灭北元势力,结果计划被元将王保保打乱,岭北之战损失惨重。

按照历史,朱元璋还会有六次的北伐,第三次,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军进攻陕甘蒙元势力,大胜。

第四次,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分两路进攻内蒙北元势力,大胜

第五次,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军进攻盘踞在东北的北元太尉哈纳出,大胜。

第六次,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军在捕鱼儿海围歼北元朝廷,大胜。从此北元又回到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状态。

第七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太尉乃儿不花向朱棣投降,数万部众归顺。

第八次,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燕王朱棣战北元将领哈剌兀,大胜。

八次北伐,七胜一负,可谓战绩辉煌!

最惨的是第二次,洪武五年这场败仗。当时朱元璋的作战策略是派出十五万人马,分三路北伐,以中路为正,东、西两路为奇,奇正并用,三路合击,目标是一举击溃北元政权。结果,徐达率领的中路军,受王保保引诱,轻敌冒进,孤军深入,被王保保击败,导致整体作战计划破产。

按说这次失败,主要是战术层面出了问题,三路大军也不算全线溃败,至少还有冯胜的西路军接连胜利。但是朱元璋却因此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都回来吧,先不打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相隔了八年,停战八年,主动认怂?

当然不是,洪武五年这场失败,让朱元璋彻底意识到,在草原沙漠地区作战,明军就算派出最强阵容,也并没有多少优势。

分析这次战败时,朱元璋坦言:“我朝自辽东至于甘肃,东西六千余里,可战之马仅得十万,京师、河南、山东三处马虽有之,若欲赴战,猝难收集。苟事势警急,北平口外,马悉数不过二万。若逢十万之骑,虽古名将,亦难于野战。”“噫,吾用兵一世,指挥诸将,未尝败北,致伤军士,正欲养锐以观胡变,夫何诸将日请深入沙漠,不免疲兵于和林,此盖轻信无谋,以致伤生数万。”

所以此战之后,朱元璋表现出了一种“认怂”的模样。他放低姿态,跟元幼主取得沟通,希望能保持和平。并且从此将军事重心转移到了防御和招抚上。对外,他利用蒙古各部离心离德、号令不一的形势,对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将校士卒乃至普通百姓展开大规模的招降。对内,则以战略防御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举措。

首先,设险固守。第二次北伐一结束,朱元璋就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副之,备边山西、北平,在边防地带建立了大量卫所等军事据点(一个“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所”,每个“所”辖军人1120名),使得北部边防形成了“数千里声势联络”的犄角相依的之势,卫所和堡寨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其次,实施“移民屯田”。朱元璋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起大明王朝,他深知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对于边防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想要戍好边,吃饱饭才是首要。

于是他采取了移民屯田的方式。当时,一个标准的卫,辖军人5600名,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守军,负责守备城池、听候朝廷调遣,三分之二为屯军,负责耕种,提供军粮军需。用他的话说就是:“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而民力不劳”。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总说他不花一分钱就养了百万兵。

再者,实行诸王守边。朱元璋在总结宋元两朝灭亡教训时,认为他们灭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边防地区缺少宗室的拱卫,在敌军来犯之时,孤立无援,所以最终走向灭亡。

在朱元璋看来,“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所以他沿着长城内外,选择其中险要之地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授予他们亲王的头衔和相应的藩地。

现在是洪武十三年,朱榔认为时机已经到了,而朱榔亲自指挥这第三次的北伐,就是为了以后不用再北伐,因为每一次的北伐都是劳民伤财,朱榔需要一个安定的大明,那么北元就必须消灭。

洪武十三年东的时候,朱榔被朱元璋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徐达辅之,傅友德,蓝玉为前锋,第三次征伐北元,朱榔是一个有着穿越历史的人,虽然这里是平行空间,但是大部分的历史都是和以前一样的,所以朱榔复制了当年蓝玉的那套打法。

首先,朱榔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庆州,二月的辽东雪花飞扬,并不是作战的最佳时间。朱榔深深知道这一点,但他更想克服极端天气给敌人致命一击。

所以朱榔派遣蓝玉和傅友德,一起领着将士昼夜奔袭,饿了啃干粮、渴了喝雪水,来到庆州发现城门大开。结果:

率轻骑突袭,大败元军。

朱榔在三天收到了蓝玉和傅友德的捷报,同时此时的朱榔也已经出松亭关,屯兵大宁,打算和蓝玉合围纳哈出部。接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再次发生...纳哈出同意率队投降明朝。

这让朱榔大喜,亲自把纳哈出领到军营,并设宴款待。

要知道曾经的历史,是蓝玉登场,款待了这位纳哈,并且酒过三旬,蓝玉看到这个蒙军首领衣衫破旧,于是脱下身上的战袍示意他穿上

由于习俗不同,蓝玉的举动让纳哈出觉得这是莫大的羞辱。于是双方僵持,你推我搡,火药味极浓。

这时,副将常茂(常遇春之子)突然抽刀朝纳哈出砍去,纳哈出下意识地闪躲,但肩上还是开了个大口子一一常茂差点让这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流产。

最后,冯胜出面协调才平息下来。

但是这次有了朱榔,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一切都十分的和谐,一下20万蒙古军投降,缴获的辎重绵延上百里,降服纳哈之后,朱榔再次乘胜追击,可是这个时候,突然朱榔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北元朝廷不见了。

这本来是决战的,可是现在敌人不见了,所有的将军都有些慌神了,不过,朱榔却微微一笑,因为朱榔知道,这是北元朝廷躲起来了。

根据历史,应该是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尔早就得到消息,再次打包过起了游牧生活。

随后,朱榔下令: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一一凿洞睡觉,不准生火造饭,不留下一丝痕迹。

茫茫荒漠和戈壁,15万人在前行,其中遇到一个又一个致命的难题:高温、缺水、饥饿和疾病,还有那种在荒漠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恐惧。

来到百眼井,还是没发现一个敌人,连牛马粪也被北元军收拾得干干净净。

蓝玉,傅友德...就连徐达都有些踌躇了、彷徨了、胆怯了...因为十几万人在荒漠一个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那要死多少人呀,只是朱榔却胸有成竹,首先朱榔先是提起士气说:吾辈提十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一一我们率着十多万人,深入漠北却一无所获,拿什么回去给皇上复命呢?

这一语算是坚定了所有人之心,随后朱榔就开始规划对北元朝廷的最后一击,因为朱榔早就知道,北元朝廷的所在,就是在捕鱼儿海。

所以朱榔在鼓舞了众将士值周,立即命令全体将士开向捕鱼儿海。

这一天,明军离捕鱼儿海东北还有80里;这一天,北元皇帝帐内歌舞升平;这一天黄沙漫漫伸手不见五指;这一天,长

奔袭的明军向北元军队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

其中蓝玉一马当先,冲入不设防的军中帐。此时,军营还沉浸在酒香里,愤怒的明军挥舞着刀剑,杀太尉蛮子,削皇帝护卫,让慌乱的北元军集体抛下兵器投降。

明军取得了一场彻头彻尾的胜利,没有之一。

结果:脱古思帖木尔和太子天保奴等十多个人逃脱,明军俘虏北元官员及家属3千,军中男女7万7千人,牲畜十五万头。

蓝玉还缴获了一件珍贵的宝物一一玉玺一一这标志着北元已来日无多。不久,脱古思帖木尔被杀,建文初年,蒙古一分为二,即瓦剌和鞑靼,元朝就此画上了句号。

这次蓝玉的功劳还是挺大的,更重要的是,蓝玉在朱榔的管理下,没有做出任何不轨的事情,要知道按照历史,在捕鱼儿海之战的归途,蓝玉为标榜自己,肆无忌惮地强暴了元主的老婆,可他没想到,这个蒙古奇女子性情刚烈,当晚就自杀了(私元主妃,妃惭自尽死)。

蓝玉把朱元璋的话当耳旁风,这件事在当时影响极坏,和朱元璋的民族融合政策格格不入。

并且大军来来喜峰口,等于到了自己地盘,可蓝玉又干了件出格的事。由于官员开关不及时,蓝玉嫌等待时间太长,于是命士兵攻击关卡,拆墙破城而入(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

为这些事,朱元璋早就给蓝玉提出过警告,还特意命人把过失刻在世袭凭证上。

蓝玉呢?也许因为功劳太大,根本不予理睬,还不断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染指军权。

这一切,朱元璋都忍了,随后封他为太子太傅(一品),而蓝玉却再次口出狂言: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做个太师吗?

这一次,蓝玉触碰了朱元璋的底线。

蓝玉案那也是死了几万人的,可是这次有朱榔压住,北元被灭,蓝玉乖巧,一切都在朱榔的计划之中,大明没有了内忧,剩下的就是无限的扩张了!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