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巡河诡事 > 第八十二章 当年的考古队

巡河诡事 第八十二章 当年的考古队

作者:园中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30 07:36: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陕西话听着有些土,但最近这几年某几部说陕西话的电视剧播出后,这种方言也算得到了普及,我大体能听懂老头说的什么。

“那真是巧了,老哥就坐我们的车吧!顺便给我们带个路。”

一听到有免费车坐,老头嘴咧得更大了。

“中!中!俄这就带恁们去哈。”

上了车刚走几步,刘立伟又问老头:“老哥再打问个人啊!你们村是不是有姓洪的?”

老头点了点头:“有捏,有三家,俄都熟。”

一听有门,我也凑过去听着。

“那有没有叫洪景奎的?应该六十一岁。”

“木有捏。”

“那……那洪景柱呢?”

老汉摇了摇头。

刘立伟深吸了口气,我也有种不好的预感,是不是之前张立海得到的信息有误。

“那洪景生呢?”

这次老汉愣了一下:“你说的是大生吧!俺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不过……不过他后来当兵去捏,再也没回来。”

刘立伟再次深吸了口气,才开口继续问:“你说的这个大生,他家就兄弟自己?”

“他家就一个男娃,上头有俩姐姐,下面一个妹妹。”

我们几个互望了一眼,车上的气氛一下变了。

难道真和古教授猜测的一样,老洪他们三兄弟原本只有一个,另外两个是复制出来的?这它娘的不仅仅是匪夷所思,还十分恐怖。

不过,光听老汉说,还只是一面之词,要确定的话,还得去村里落实一下。

朱家坬镇河沟村紧挨着黄河边上,三面环山,进村主要是水路,只有一条土路,虽说如今已经修上公路,但这条路还又窄又弯曲,像我这样的二把手司机直接开不了车。

刘立伟问老头能不能在村里给他们找个住的地方,老汉一口答应了。

“恁们不嫌弃的话,住俺家吧!闲着大土炕呢!就是……就是恁们几个得和女娃子一起……”

老头又是咧嘴一笑。

到了老汉家,惊得韩建立大呼小叫:“这是啥房子啊!怎么是山洞……”

一旁的吴敬涵赶紧解释道:“这是陕西特有的窑洞,没看过介绍陕西的影片啊!”

老汉家里布置的很简单,但很干净。

“老哥,您家人呢?”

刘立伟环视一圈,发现屋子里没人,随口问道。

“都不在咧,虽说是靠河吃河,但俺们这一家子除了我都死在咧黄河哩。”

这话让我颇感意外,随口安慰他:“大叔,要看开啊!”

老汉咧咧嘴,很淡然地回道:“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有啥看不开的,人的命天注定,那年死哩好多人呐!”

这话引起了吴敬涵的好奇:“大叔,你……你不会指的是九八年全国闹洪灾那次吧!”

老汉想了一下,摇了摇头:“不是九八年,比这要早得多……好像是九零年——对啦!大生那年差点淹死——不对,是明明淹死了,后来又活了过来。”

老汉说完,也挠起后脑勺,一脸挂着问号的表情。

一听他提到洪景生,我们几个都来了精神。

“老哥,啥情况,咋死了活的。你是想说晕了过去,又被抢救了来的吧!”韩建立嘿嘿笑道。

老汉想了一下,竟然摇了摇头。

“不是!当时俺就在场,医生说的很清楚,人……人已经死透咧,后来还被装进了棺材里,可后来……后来他自己从棺材里爬咧出来。”

一听这话,韩建立更来了劲。

“我靠,大叔!你讲得是张震鬼故事啊!”

老汉朝他点了点头:“就是哩!到现在村里的小孩一听到让棺材里的大生来抓你,小孩们就吓得听话咧”

刘立伟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递给老汉:“老哥,能给我们讲讲这事嘛?”

老汉接过烟,使劲点了点头:“咋不中啊!不过……不过都过咧中午,该吃饭哩!”

这么玄乎的事……不对啊!一九九零年时,洪景生已经三十一岁,哪有这个年龄当兵的,老头不会在忽悠我们吧?

不行!找机会得和刘立伟沟通一下。

老汉给我们做了陕西特有的哨子面,手工擀的粗面条,再撒上葱花和辣椒粉,吃一口又香又带劲儿。我迫不及待吃完面条,准备着听他继续往下讲洪景生的往事。

“恁们既然住下,俺这里也没电视看,晚上有的是时间,晚上再拉吧!”说着就往外走。

韩建立似乎比我还着急,他看到老汉要出门,赶紧伸手拦了一下:“大叔,你有啥急事嘛?”

老汉转身回了句“俺得去河里看看网咧,去完咧上网的鱼会死,那就不值钱哩。”

一听他说急着去看渔网,韩建立很兴奋,吴敬涵和吴宇辉似乎也很感兴趣,几个人对了一下眼,干脆跟着他一起去吧!

陕西境内的黄河和我们那一带的瞅着有很大区别,河口区属于平原地区,黄河河面较宽,陕西多山多丘陵,河道相对窄,河水湍急。

“我姓于,名字嘛……村里人都叫我于老汉,你们就随便叫吧!”

一听到我们要帮着他看网,老汉很高兴,一出门先来了个自我介绍。

“于老哥,我们……我们几个是山东的……”

于老汉摆了摆手:“甭说咧,你们是谁,俄也不想知道。”

这话让我们几个全都愣了一下,倒是很默契。

于老汉用的是那种竹篓样式的渔网,很均匀地分散在“鱼道”上。所谓的“鱼道”简单说,就是鱼习惯经过的地方,这个连一般的渔民都不知道,可见于老汉是个老渔民。

在路上,韩建立就忍不住再次问起洪景生死而复活的事,可于老汉似乎没心思搭理他,直顾盘算着自己能抓多少鱼,去哪里卖。

刘立伟一边帮着收网,一边和他闲聊,其实我听得出来,咋一听是闲聊,实际他在拐弯抹角了解洪景生的事。

“于老哥,大生怎么会去当兵呐!”

“奥!这个俺也不是太清楚……那年来过一批考古队,后来……后来就把大生带走了,你们也知道,那个时代俺们这里更穷,能离开,这也算是一条出路。”

考古队?怎么又冒出个考古队,我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什么考古队?这里……这里发现什么古建筑古遗迹啦?”

刘立伟问。

“是古墓!一座藏于山中的大古墓,听说还是古代一个皇帝的。”

当时我十分好奇,朱家坬镇河沟村现在都算穷山僻壤,什么皇帝会把坟墓选在这里,可后来听吴敬涵解释了一番才恍然大悟。

陕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在陕西,西安、临潼、渭南、宝鸡等地多有发现。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为典型。

一直到后来的炎黄文明,西周文明,秦汉文明,陕西省都在我国历史上涂抹了十分重要的一笔,尤其是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这样一旁土地上,古墓几乎遍地都是,王侯墓葬也不罕见,历朝历代在山西境内定都的古国就有十三个之多,包括西周,秦和西汉以及璀璨的大唐王朝。

古代帝王选择古墓十分讲究,多为依山傍水,所以很多帝王墓都建在深山里。

于老汉只知道当年考古队来过,离开时带走了洪景生,别的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们帮着于老汉把所有鱼网检查了一遍,一共抓了十几斤鱼,陕西属于黄河上游,鱼种和下游的差别很大,有两条一斤多鲶鱼惹得两位女士欢叫不已。

于老汉也很高兴说,晚上把这两条鱼做给我们吃哈。

“于大叔,你说淹死很多人的那次,是山洪爆发嘛?”回来的路上,吴敬涵问。

我知道她这又是犯了职业病。

“差不多吧!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雨,俺们整个村子都淹了。”

韩建立一声惊呼,吓了我一跳。

“这么多人都是这么淹死的啊!”

刘立伟踢了他一脚:“你小子说话能不能注意点?一惊一乍的……没礼貌。”

韩建立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于老汉倒是不介意,摇了摇头:“和这场大雨有直接关系,但不也不是直接被淹死的。”

他这话说的不明不白,我们几个都没听明白。

“啥意思,大叔?”

韩建立瞅了一眼刘立伟,才继续问于老汉。

“大雨后,河里突然蹦出一些白色鲤鱼,俺记得很清楚,那些鱼个头特别大,而且行动能力很迟缓,村里人都去抢着抓鱼。”说到这里他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我媳妇和两个孩子也去了……”

白色鲤鱼?我身上冷汗都下来了。

世上的事情不会这么巧吧!三周前,河王村出现白色鲤鱼的一幕闪电般划过我脑海,陕西省佳县朱家坬镇河沟村和山东省河口区**镇河王村相距万里,怎么两个地方会出现同样的怪鱼呢!

这不会是巧合吧!

两个地方出现白色鲤鱼后,又都发生了惨烈的命案,这更不应该是巧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