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240章 裴小白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240章 裴小白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晔细细地看着女生,依稀发现她跟裴贞一有几分相像,但肯定不是裴裴。

「你是……?」

女生呵呵一笑:「睡傻了吧你?连我都不认识了?」

李晔有点懵,扶着额头说道:「你等下,朕捋一捋……」

「朕?搁那做皇帝梦呢!我说你咋神志不清的,原来真是写写傻了。别捋了,我还要上班,快吃了早饭送我吧。」说着拉开窗帘,让阳光照了进来,然后在衣柜里给李晔找衣裳。

「上班?」

「对啊,你不会又要跟我辞职了吧?我可不想成天闲着。」

……

李晔弄明白了。

这个女菩萨叫裴小白,是他的妻子。

那么可见,这个世界也不是他原先所在的世界,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真正的前世没了。

吃完早饭,开车送裴小白去上班。

裴小白是个大学讲师,是河东大学毕业的世家子弟,跟李晔结婚后就定居在了长安,在附近的上林大学上班。汽车启动后,电台自动响起,播放早间新闻,看来李晔有这个习惯。

「今天上午,朝廷在神龙殿正式宣布了今年的万岁祥符功臣奖得主三司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再,以表彰他在三十年首相任上的杰出贡献。据悉,今年的孝宗万岁祥符功臣奖,赏金已提升至三百万。本台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刘相国……」

李晔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不可思议的表情。

孝宗万岁祥符功臣奖?

谁创立的?

万岁祥符不是自己最后一个年号么?孝宗又是哪个混账子孙,敢偷朕的年号……

有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里,现在的自己是谁?

李晔不敢问裴小白,摸了摸钱包,里面果然有张身份证,抽出来看了看。碑陵亭侯李宝?难道是李晔的后代?怎么混到亭长了,管他的!且看看自己拼了命逆转的历史,在千年后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吧。

新闻继续播放。

「今天上午,在光武殿举行的国务会议中,北司再次就年度政府开支提出质询,左神策军中尉胡建措辞严厉地指出,自去年以来,政府开支一再增加,对北司的军费预算却一再削减,其根本原因是官僚空前庞大,各级行政单位冗员过多,因此改革迫在眉睫。」

「对此,宰相王沣答记者问。」

「王相国表示,北司的指责完全是空穴来风。」

「仅去年,内阁连续提出《国民保障例行条例第三版》、《社会综合救济法案》、《削减驻美日英法德俄各国部队》、《撤军波斯湾》、《修订两税法》、《开日本省港口》五部涉及民生的草案,但都被北司以各种理由拖延表决,中官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在阻碍民生?」

「据悉,北司拖延五部法案出台的原因,在于这五部法案在实施过程中变数太多,可能存在大量的权力寻租空间,因此要补充七项条款,而南衙认为,如果按照北司提出的方案,那么前两部法案就是养懒汉,会打击老百姓的工作积极性。关于削减驻欧唐军数量及撤军波斯湾一案,本台记者采访了兵部发言人裴侍郎。」….

「据悉,近年来,中东形势不断升级,驻中东各地唐军基地,频频遭遇恐怖袭击,士卒厌战思归,自杀率居高不下。在欧洲各国主要城市,罗马、柏林、慕尼黑、曼彻斯特、芝加哥、新奥尔良等地,掀起新一轮反唐***。」

「北军诸中尉、大校、内使多次下令打击。」

「上个月,驻柏林唐军向市民开枪,打死打伤数百人,并投放催泪瓦斯,随后以陌刀阵游街,处决数十名财阀……」

「关于削减海外驻军,兵部发言人表示无可奉告,据相关领域专家分析,应该是南衙北司尚未达成一致。」

……

听到这里,李晔不禁苦笑一声。

都几百上千年了,朝廷还是这个风气。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唐军居然开进了欧洲……

行吧,吵吵闹闹的也挺好,总之听上去都各有各的理,别动手就行。把裴小白送到学校后,李晔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是个闲人。左右没地方可去,他就在教室外看裴小白上课。裴小白毕业于河东大学历史院,获授长留殿学士学位,入职上林大学后,教的是帝国政治实录。

「同学们,这次礼部抽考全国高校,我们学校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有些送分题还是有不少同学答错,很可惜。」

「比如,标志着帝国奠定中兴的是哪个事件?我记得我之前讲过,没想到还是有人答错。」

「我们先看答案,A是说讨李茂贞,这明显不对,消灭岐藩的意义是提振了朝廷士气,保住了山南和凤翔的腹心之地,为日后入蜀讨灭王建打下了基础。B说凤河园爆炸案,这次和谈是朝廷击败朱温之后才召开的,以当时的情况,长安谈不谈都无所谓,裁判权在朝廷手里。」

「再看C,诏琅琊王氏等九柱国家重修氏族志,除名兰陵萧氏等二十三个世家。」

「我早就跟你们讲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孝宗君臣推行新政后,世家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冲击。何太后主政后,继续坚持孝宗的各项国策。垄断思想逐渐瓦解,知识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上升渠道增加,世家存在的土壤日益减少。这个选项的迷惑性很大,为什么?因为它看起来很对,但孝宗重订氏族志和祥符中兴局面的奠定没有因果关系。」

「最后一个选项D——长安与太原和解。」

「这个才是正确答案。」

「因为时任首相孔文忠公在凤河园设下的阳谋杀局,导致关东各镇继续割据的野心完全破产,而且高级官员损失惨重。李克用等人死后,慑于孝宗威严,各地不敢抱怨,但仇恨还是在。这一点,在孝宗驾崩的第二年就体现了出来。万岁祥符三年春,沙陀人杀云中反叛,朱邪氏族余众纠集突厥、沙陀、高句丽、契丹、处月等势力,拥孝宗第五子晋王李师为皇帝。」….

「幸赖何太后英明果决,大胆起用时任上林大学外国语讲师的耶律阿保机,总五省之兵讨之。是年夏,河朔三镇复叛,何太后不顾南衙宰臣反对,坚决起用北司十军容顾弘文。杀十万户,尽移河朔之民于蛮荒,河朔就此平定,永不复叛。同年秋,怛罗斯节度使李嗣源举兵反叛,太后一面遣飞龙使张承业劝说,迷惑李嗣源,一面起复年近七十的朱温老将张存敬,张穆公以兵击之,果破李嗣源。但今日讨东,明天征西,什么时候是个头?值此危急之秋,何太后再一次展现了她的雄才大略!万岁祥符五年,太后与康天子亲率三十万禁军北狩云中。」

「会盟朱邪各氏族,懿旨缮李克用墓,追封骠骑大将军,免晋王李师死罪,赦免薛志勤之辈家族,解除圈禁。又以兵部尚书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为雁门太守,河东遂平。」

「长安与晋阳实现和解后,各地反叛势力偃旗息鼓。」

「这个事件保卫了孝宗中兴的胜利果实,所以我们说它是……」

李晔在门外听着裴小白讲何太后执政的故事,眼前又浮现起当初纵横捭阖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分,不禁有些得意。这些伟烈丰功都是我老婆做的,自己教出来的妻子终究是留名青史了。不过也有些遗憾,当初自己怎么不想着写点诗词什么的,也好让后世的学生分析分析意义什么的,哈哈。

听了一会儿他就觉

得无趣了,便打算出去走走,好好看看这个万岁祥符之治后一千多年的世界。走在在宽阔干净的街道上,只见这个城市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但又不缺一座座分衍斗拱的和风建筑。这里的空气干净清新,恰好又是晴天,蓝天白云分外清晰。

街上行人不乏匆匆者,但更多的是悠然从容,想必生活的压力也不是很大。让李晔最是眼前一亮的,却是他们的着装。这些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穿着是传统的唐式大放空衣裳,只是稍微做了些改动,比如现在天热,长袖就大多被改成了半袖,但还是能看出这是唐风。材料也比以前丰富的多,丝的、麻的、棉的、以及人工合成的涤纶等材质应有尽有,而且颜色也是丰富多彩,不少年轻人的唐衣是碎花格子的,李晔有点欣赏不来,但估计是很潮的。

街上还有不少老外,很多也穿着唐装,手里提着个公文包,这让李晔怀疑,唐家衣裳现在是不是正式着装,正式场合都得穿这个?李晔一边走,一边出神地欣赏着每个角落。就在这时,一个金吾卫向他走了过来。看来这个世界的礼节也是国产的,李晔越发觉得亲切了,熟练地还了个礼。

「阁下,我是金吾卫监察司第三大队交通吏张超,方才你乱扔烟头,现对你罚款五十。」

李晔呵呵笑道:「罚朕的款?啧啧……」

那金吾卫皱了皱眉头,大热天的上街执法本来就累,还碰上个意Yin自己是皇帝的精神小伙,这心情能好么?不过还是礼貌而例行公事地说道:「如果你有任何异议,可以要求我出示相关条例,也可以拷贝执法录像作为呈堂证供向宪兵府提起上诉。不过,现在请你立即缴罚款,否则我就要带你到将军府了。」

金吾卫成警察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金吾卫比以前要客气多了。不知道东厂是取消了还是也改了?

「阁下,你到底有没有异议?赶紧吧,你不热我还热呢!」那个交通警察终于不耐烦了。李晔呵呵地笑了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朕违法了,朕接受罚款。」

说着,从钱包里掏出50块钱递过去。递过去的瞬间,他看到了纸币上的半身人像,那人大约四十岁的样子,正襟危坐,身着标准冕服,头戴珠帘金步摇,竟然是一个女人。李晔不由顿了顿,仔细看了下,发现人像下面印着一行小字:「敬天法诚积善文皇后(868—942)」

哎哟嘿,初恋竟然活了70多岁。

高野舞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w w w.,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