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222章 朱温面圣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222章 朱温面圣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诏狱高处,朱温凭空而立,俯视着整座城市。

因为战争带来的人流,此刻的洛阳灯火通明,鼎沸人声回荡不休,整个城市如同沸腾的湖泊,处处都在翻滚浪花,每一朵浪花,就是一队士兵,或者某个县的民夫,波涛层层叠叠,涌向城市中心,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喧闹且安宁,如果当年留在长安当官,或许……

然而一切都已过去,覆水难收,多想无异。

回到自己的小院,段凝让皇甫麟去烧水,朱温则把敬翔抱进了卧室。

“一会可能会很痛,子振忍着些。”

敬翔伏在床上,看起来很澹定的样子,道:“不要紧,大帅尽管下手就是。”

朱温轻抚铁钉,问道:“这根钉子有什么用?”

“就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琵琶骨两根,脚踝两根,手心两根,短时间里也要不了命。”敬翔慢慢说着,分心思索之际,左边琵琶骨里面的铁钉已经被朱温闪电般拔了出来。

朱温看了看钉子,小心放在一旁。

敬翔的伤口焦黑一片,血肉早已被溃烂,长钉拔出后也没有流很多血,朱温心中一痛,表面上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敬翔又是一声惨叫,另一侧肩头的长钉也被朱温飞快拔出。

相比之下,脚踝上的钉子要难处理得多,朱温抬起他的腿,段凝在旁边掌灯,朱温一边仔细观察脚踝状况,一边问道:“除了这几根钉子之外,你还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敬翔想了想,道:“除了被钉在十字架上,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听到十字架这几个字,朱温的心微微一紧,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那是什么感觉?”

“痛,很痛,非常痛,有好几次我都坚持不住了,想杀了自己,奈何一直有人看守,我每次咬舌自尽都会被发现,所以也死不了,至于其它的,让我想想,我好像忘记了很多事情。”

在敬翔凝神回想之际,朱温出手如电,又把左脚上的铁钉拔出来,灰白的骨渣夹杂着血红的筋膜被带了出来,敬翔双眉紧锁,死死咬着嘴里的木棍,或许是因为痛苦刺激,让他的头脑有了片刻清明,取下嘴里的木棍,道:“好多应该是不重要的事,不过,一百天以前的事情,很多我都不记得了,而且,现在记忆也在变得模湖,我好像只能记得一百天之内的事了。”

“只有一百天?”

敬翔惨然一笑,拉着朱温的右手,认真地看着他,说:“大概只有一百天,我现在好像只能留下这么多的记忆,不过,我不会忘记大帅的,公文奏表也还是会写的,大帅别担心。”

朱温点头,笑盈盈道:“我也不会让你忘记我的。”

敬翔忽然一笑,问:“那大帅打算怎么样让我不忘记呢?”

“很简单啊,每天跟你聊天呗,这样你就算只有一天的记忆,也不会忘记我的。”

朱温咧嘴笑着,信誓旦旦道。

房间里一片寂静,敬翔又问:“那,大帅接下来是怎么打算的呢?”

“很简单啊,我决定投降了,总不能让你、李振、葛从周、王彦章、张存敬、朱友文、朱友裕、朱友圭、朱友贞、朱令雅、朱令淑、朱令柔……都去死吧?我累了,也不想打了。”

朱温拉着敬翔的手,慢慢说道:“曾经我们心比天高,以为整个天下都会是我们的,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我们豪情万丈,却藏不住一路失败和遍体鳞伤。我们回头想念,庞师古他们却已经各自走远,我以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殊途同归,谁知道它的名字叫后会无期。”

“存节无期还,此正别离之义。”

“我尝自以为年,栖梦与乱世角博,以大义之名,屈强为抵,莽触此世之幻,则穷途之贫如洗,惟平生才用之资,热血相敌,求群友之党,取得相继并行,犹惧失之,何患失之?”

“今自逆天得斩,时耶?命耶!”

敬翔叹道:“别之如何?苍凉无情,徒增悼尔,所谓夜深忽梦少年事,与绝境并则数处,与年华执政亦陆续相去,有日募然回首,鉴之往昔竟皆不得,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而已。”

“大帅还记得归去来兮辞吗?”

朱温点头,道:“记得,你教过,我一直背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区……”

敬翔点头道:“大帅既然到了洛阳,以后就要抱着这样的想法,现在朝廷想借刀杀人,三年五载之内不会苛责大帅,但将来就难说了,大帅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平安啊。”

朱温哈哈大笑,道:“我尝呼风拉雨,亦曾无所有,我尝为黄巢大将,亦当复光之囚,我尝为先帝亲爱,亦当为今日南冠,我何受之不得?起兵之日,有南就坐,当不复怨恨。”

敬翔如释重负,再问道:“大帅觉得今上是个怎样的皇帝?”

听到这话,朱温顿时默然,好久之后才道:“寡人之疾甚重,其他的不知道。”

“三日之内,圣人必召大帅奏对,大帅要想好怎么答话。”

说着说着,敬翔昏昏睡去了,朱温在油灯下熬夜。

次日己时将堪,宰相王抟、十军容高克礼、太中车府令兼上林大学教务学士钟灵雪引数十名武士入内,女官钟灵雪持旨道:“上有命,诏对椒兰院,敕令汴帅朱温立时就行。”

段凝欲随朱温相行,钟灵雪摆手道:“不许随从,只教朱温入宫。”

见朱温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宰相王抟道:“汴帅勿惧,上有大命将用。”

虽然知道皇帝暂时不会杀自己,朱温还是很害怕,抹了一把冷汗,道:“容我化妆!”

高克礼拦住朱温,道:“不化妆,素颜就走!”

朱温无奈,只得立刻随王抟一行上紫微宫面圣奏对。

入端门,过天街,经过层层检查,朱温顺利抵达贞观殿。

在贞观殿,朱温第一次见到了皇帝。

这个心心念念口口声声,曾经对天发誓要杀了他朱温的皇帝。

现在,就站在他面前。

玄衣纁裳,背对众人,站在龙椅之下。

在汴州,朱温不止一次破口大骂狗皇帝,但当真正见到狗皇帝的时候,朱温却很自然的弯下了腰板,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和朱友文一样年轻,一样意气风发的翩翩君子,丝毫没有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的气象,完全不是外界传言的傀儡之君,没有受制于任何人的感觉。

高克礼喝道:“跪下!”

朱温跪下,三叩九拜,口呼万岁,喊得震天响。

时隔五年,跨越千年,李晔这是第一次见到朱全忠。

此时的朱温,抛开敌我立场,李晔更愿意用梁太祖来称呼他。

选贤举能,依法治镇,除魔卫道,善待百姓,团结部属,内政修明,节俭爱人,从谏如流,善用人才,气度恢宏,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战无不胜,明君的优点你都能在此时的朱温身上找到,如果要形容得确切些,此时的朱温算是李世民、曹操、刘秀、朱元章的集合。

庞师古为他散尽功力,牛存节为他失去魔力,宣武数百万军民赖他而活,陈许百姓为他立生祠,滑濮百姓视他为救世主,曹宋百姓视他为圣人,数十万军民情愿为他付出性命。

朱梁亡国之际,赵敬自尽殉国,敬翔**殉国,皇甫麟自杀殉节,泽潞一战,王彦章明知必败无疑,仍是康慨赴死,汴州城破之际,数千旧部牙兵死战到底,最后全部被杀。

这个朱温,有着他的领袖魅力。

在这个乱世,要问哪家老百姓的日子最好过,牧童遥指汴州府。

就朱温这个人,李晔更愿意相信,在天复元年十月进京赶考之后,真正的一代枭雄朱温就已经彻底死掉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被皇位迷失一切的一具尸体,一个行尸走肉的朱晃。

曾经没有见面的时候,李晔做梦都想杀了朱温。

但当朱温站在面前的时候,李晔竟然发现,自己会对他感到佩服。

就单枪匹马上洛阳这件事,试问当世群雄,谁有这个胆量和气魄?

失神间,李晔缓缓坐下,抬手道:“赐座。”

朱温面如土色,谢恩之后,道:“逆贼朱温罪该万死,哪里还敢君前就座。”

李晔道:“让你坐你就坐,哪儿那么多理由?”

朱温再叩首谢恩,然后惴惴坐下。

李晔笑道:“朕问你,这半年大战,你服不服气?”

“服气。”

朱温的声音很颤抖,不敢多说话。

李晔道:“洛阳秋菊开得正好,今见此菊,不可不赏,王相公随朕来!”

说罢起身离开贞观殿,往上阳宫方向走去。

朱温心神方定,随王抟一行来到五凤楼附近的一座凭栏亭台,台上已设樽俎,盘置果脯熟肉若干,另有一炉火,一樽酒,炉火正旺,葡酒正煮,三人相对就座,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李晔与王抟凭栏观之。

李晔道:“相公学贯三教,可知神龙乾坤变化之理?”

王抟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万物,五行阴阳万数神鬼,俱在道之内,所谓龙者,神象无形,彷佛大音希声,有龙战在野,其血玄黄,为人主,有潜龙在渊,窥伺瑶山,为人雄,有龙行于天,能大能小,能显能隐,能苍能默,此则人枭。”

“陛下所问,是为何龙?”

李晔想了想,道:“何谓人枭,且为朕言之。”

王抟道:“所谓人枭,能大能小,能显能隐,能苍能默,庶民则发于微末草莽,镇帅则起于阵列行伍,宰相则发于州部幕府,忍辱而不躁,含怒而不发,受罪而不冤,凡此修炼。”

“练气数十,大则吞云吐雾,搅动海内风云,小则隐介藏形,变作淮阴故事,升则腾翱宇宙,成就寄奴之功,隐则伏于江河,悲呼天苍地茫,所以人枭龙者,最是难防,当时不察。”

李晔哈哈大笑,道:“如此看来,朱温该是当世人枭!”

话音落地,朱温砰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心脏砰砰直跳,李晔道:“你起于草莽行伍,是为当世人枭,纵横中原多年,行万里路,遇人无数,必知当世其他人枭,请试为朕之。”

朱温颤声道:“朱温肉眼凡胎,不能识得人枭!”

李晔道:“休得过谦,从速道来!”

说罢坐下,斟酒一樽。

朱温抹了一把汗,犹自推辞道:“贼受恩庇,得朝于此,当世人枭,实有未知。”

李晔笑道:“虽不识其面,亦能听其名,何以不能分辨一二?”

朱温不敢再辞,想想道:“淄青朱瑄,兵粮足备,有霸布之勇,是为人枭?”

李晔笑道:“待宰猪羊,朕早晚必杀之。”

朱温道:“河北罗弘信,执掌魏府,有雄兵十万,是为人枭?“

李晔脸上始终一脸笑意,道:“魏博节帅,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素来不服王化,盖邺城蛮族也,其帅自非人枭。”

朱温道:“淮南杨行密,事继高骈,文有成而武备德,门多相公故吏,部下能事者极众,又兵精粮足,虎踞江左之地,有坚、策、权、寄奴、道成、衍、霸先之风,可为人枭?”

李晔摇头道:“自古以来,南人偏安求全,皆非人枭,行密有志,是人雄。”

朱温想了想,又道:“有一胡儿,威镇幽云,部下十万卢龙虎狼,李匡筹是人枭?”

李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匹夫竖子,冢中枯骨耳,朕早晚必擒之。”

朱温道:“成德王镕,少年受权,五世四王,坐断镇州战未休,可为人枭?”

李晔还是摇头,道:“王镕目光短浅,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有一人,有勇有谋,江东领袖钱镠,乃人枭也?”

李晔摇头,道:“南人都不是人枭,人枭必在江北中原。”

“河中王重盈,勇武善战,是人枭?”

李晔道:“藉兄重荣之名,守户之犬耳,不足为道。”

“江西钟传,是人枭?”

李晔摇头道:“为武求文,东施效颦,朕之手下败将,洪州匹夫罢了。”

这一次,朱温想了很久,最后搬出了宿敌:“河东李克用,有战将千员,十万蕃汉虎狼之众,坐拥龙兴之地,威震代燕魏赵,临黄河虎视中原,与圣上成秦晋之好,乃是人枭?”

李晔道:“李克用性情急躁,向来感情用事,作为虽然颇有江湖游侠之风,却不通内政人情世故,大行顾细谨大礼辞小让,部众矛盾,上下好猜忌,朋党比列,非人枭也。”

朱温没想到,在皇帝眼里,连李克用都算不上人枭。

想了想道:“马殷、朱瑾、王潮、王师范、李思恭、卢彦威等辈如何?”

李晔看向朱温,大笑道:“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你怕吗?”

朱温惶恐道:“舍此之外, 臣实不知人枭何在。”

李晔端起酒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再把酒樽轻轻放下,望着天边乌云道:“如王相公所说,忍辱而不躁,含怒而不发,受罪而不冤,胸有神剑,眼观海内,如此方为人枭。”

这么高的评价,朱温不禁问道:“今天下群雄,谁能当之?”

李晔手指朱温,哈哈大笑,道:“今海内人枭,惟汴帅朱温一人而已!”

朱温惊恐,慌忙叩首,李晔笑道:“汴帅放心,朕还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你离开紫微宫之后,尽管回汴州,朕决不阻拦。”

“今天朕把你叫到这里也只是想见识一番汴帅风采,你回到汴州之后,如果还是想跟朕继续打下去,朕奉陪到底,如果愿意为朕效力,那就把命交给朕,把你的命卖给朕一个人。”

“朕指哪里,你就打哪里。”

“回去客馆好好想一下,你有三天时间考虑。”

“三天之后,如果你不肯归顺朕,朕会派人把你送出虎牢关。”

“那时候,朕会亲赴汴州与你交手。”

“你也不要担心这是陷阱,你有胆子赴洛面圣,朕还没度量放你回去吗?就算你不降,朕一样会让你活着回到汴州,在洛阳翻脸把你杀掉,这种事情太下作,朕不屑为之。”

“好了,王相公,送汴帅出宫!”

朱温心里五味杂陈,这确实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他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也没那么恨狗皇帝,而且此时居然还感到莫名的高兴。

那是一种被认可的荣誉,即使自己还是他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