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138章 女学士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38章 女学士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截止目前,荆楚形势如下。

本月十九,史朝先部奉北面行营都统杨守亮军令,率三千人进入淮南,并在云梦集一带与应城的鄂军遭遇,双方爆发战斗,两日激战后, 史朝先大破之,鄂将陈敬忠败逃安陆。

云梦大捷后,安陆、孝感、麻城、黄陂、黄冈等地鄂军相继出兵救援,二十二日,史朝先部陷入重围,神策军战损千人,左神策军曜日都马步都司指挥使王守之身中十七箭殉国。

二十三日,驻扎在孝感小黄庄的杨晟率本部一万五蜀军北上解救史朝先,与此同时,刘过率四千人攻打黄陂,策应杨晟与史朝先,重创黄州援军,击毙杜洪爱将黄州刺史梁毫。

截止最新情况,北面行营安黄派遣军正在安黄二州与叛军对峙。

武汉方面,翻越天门山后,杨守亮亲率三万主力进逼汉川,土工作业打通地道,以雷管爆破城墙,一举炸毁东城门,火烧栅寨十七座,杀一千二百人,叛军兵马使楚丰败逃汉阳。

二十三日,杨守亮进抵汉阳。

复州方面,杨守信奉杨守亮军令, 率兵七千出沔阳,抵达长江后,杨守信纵兵强征民船,因为一支斥候一去不归,查证得知在嘉鱼县的箱子坪村一带全部被杀,杨守信怒而屠村。

事后,北面行营掌书记王赞奏报行台,请求撤去杨守信复州刺史一职,按律严惩,行台宰相柳璨不敢做主,急报长安求圣裁,不想李晔已经离京,于是只好火速奏报襄阳行宫。

真是应了那句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考虑到临阵罚将不利军事,李晔决定装作不知道。

等战事结束,好好调查一下再作决断。

所以给王赞的答复只有一句话:“谁主张,谁举证。”

说回杨守信,扫荡长江西岸后,征调到足够民船后,杨守信部于本月十五在虎口渡登船,十七日,其部在洪湖芦苇荡遭遇鄂岳水师伏击,杨守信临阵不乱,淡定指挥部下反击。

十八日,杨守信率先渡过长江,第一个突入鄂岳腹地,嘉鱼守军猝不及防,守将许甫呈摸不准官军兵力,望了望旗号就狼狈弃城逃走,杨守信兵不血刃接管嘉鱼这座江北要塞。

之后,赵君议、李佑、王有石、李武、王茂权、赵章等部相继发起渡江。

与此同时,杜洪也持续向斧头湖一带增兵。

截止李晔驾幸襄阳,这就是鄂岳北面行营的大体进展。

至于由兵部侍郎齐晋担任都统的西面行营,情况并不乐观,柳璨前往石首山督战后,西路军一度取得重大战果,先后攻克了安乡和南县,初步完成了对洞庭湖北面的封锁,按照齐晋本人的打算,接下来就该东进岳阳跟岳州刺史许通交手,但形势恶化速度之快远超预料。

周岳僭越自称楚王造反后,立即命部将张文榜等人率两万人北上协防岳州,长沙都知兵马使张文榜是一员悍将,传说少年时候曾徒手击毙猛虎,连素来残暴的雷满都很是忌惮他。

出长沙,过桥口镇,经湘阴,顺汨罗江北上,张文榜部于本月十九日进入岳阳,岳州刺史许通亲自出城相迎,下令大发钱粮酒肉犒劳友军,湖南援军抵达后,岳州鄂军士气大振。

齐晋五次发起强攻,均被顽强挫败,哪怕是用雷管炸了西城门,官军一度杀进外城,仍然被杀退,凶残的张文榜一天之内就完成了百人斩,十天不到西路军就战损近六千人,官军悍将李忠国虽然担任了西路军副都统,但却不愿像讨伐西川那样亲自带天威军冲锋陷阵。

原因很简单,他不愿听命齐晋。

讨伐王建的时候,刘崇望担任总指挥,派李忠国去救盐泉,李忠国二话不说就去了,之后历次大战也是刘崇望让他去哪他就去哪,如今没有一位强力统帅,没人镇得住他,鄂岳四面行营都统韩正虽然能使得动他,但人却不在西路军,他在沔阳坐镇,重心是长江和鄂州。

总的来看,西路军陷入了泥潭。

至于郑延昌负责的南路军,大军经过澧阳后,沿途扫荡了洞庭湖西岸的草寇,目前驻扎在武陵县,这是朗州治所,朗州古称武陵郡,即后世的湖南省常德市,现在的主人是雷满。

扫平南方,从来都不是一句话。

湖南民风彪悍,当地人也是武德充沛,性格刀刚火辣,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在这个年代更是极度排外,雷满更是个不好惹的哥哥,文身断发,凶残酷烈非常,高骈镇守荆南的时候,召雷满前往江陵效力,雷满部下的士兵被高骈部下的关中子弟称为蛮军。

至于雷满本人,他和周岳本来是好兄弟,周岳少年的时候,曾跟雷满一起打猎,一次打猎后,二人为了分配战利品而大打出手,雷满力大,周岳以为他要杀自己,于是动了杀心。

虽然谁也没杀得了谁,但这对塑料兄弟却就此反目了。

中和元年,听说中原大乱,雷满跟着造反,聚集人马攻陷朗州,周岳听说这个消息,也如法炮制夺取衡州,驱逐刺史徐颢,当时朝廷正被黄巢骑脸输出,哪里还顾得上湖南。

就这样,两兄弟都当上了刺史。

光启二年,周岳野心滋长,率兵攻打长沙,湖南节度使闵勖抵挡不住,于是请来了一个强力外援,这个外援是秦宗权的部下黄皓,蔡州集团大多不是好东西,黄皓也是一个恶魔。

骗开城门后,黄皓直接做掉闵勖,接管了潭州,当然,也接管了闵勖的人妻美妾,周岳顿时心生一计,打着为闵勖报仇的旗号,获得了当地军心民意,最终打败并击杀了黄皓。

周岳入主长沙后,僖宗任命其武安军节度使。

虽然雷满痛恨周岳至于切齿,跟朝廷有着一致的利益,也被朝廷授予了长沙南面招讨使之职,但他看不起郑延昌这个从外地调来的文官,郑延昌召他去行营议兵,他也从来不去。

除此以外,雷满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是傻子,通过朝廷一系列的大动作,他也看出了皇帝的心思,皇帝一旦平定荆楚,肯定会效仿蜀中把湖南彻底收归中央,然后召他入朝。

到那候,他就不能逍遥自在了。

考虑到这一点,雷满一直都很犹豫。

不知道是跟朝廷一起讨伐周岳,还是先放下旧怨,跟周岳一起抵抗官军。

事实上,周岳也多次遣使武陵和邵阳,分别向雷满和邓处讷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亲爱的满弟,曾经,我们的感情是那么的好,一起钓鱼,一起打猎炖肉,一起抢劫偷东西,有女人一起睡,最后却因为几只野鸡大打出手,如今回想起来,我当初真是太幼稚了。

我一个当哥哥的,本就该让着你,可幼稚的我不但没让着你,还骂你打你,对你说了那么多重话,我知道,良言使人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我也不奢求你能原谅哥哥。

如今皇帝要杀我,我不怪谁,这是我罪有应得。

如果我的死能换得天下太平,我情愿一死,但是满弟你好好想一下,你当年造反的时候,杀的人和抢的女人少吗,你觉得以皇帝的德行,他杀了我之后,就一定会放过你吗?

生命只有一次,满弟你不能赌,如今朝廷大举兴兵,我觉得我们应该放下旧怨,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等打跑官军,我任你处置,你要杀要剐,我但凡皱一下眉头,就是驴草的!

对了,如果我先死了,你就逃罢,好好活下去,代哥哥我活在这个世上。

兄周岳,泣涕以闻。

对于邓处讷,周岳是这么说的。

好兄弟,闵勖真不是我杀的,那是黄皓干的,这是我亲眼所见,如果你不信,来长沙,我让当时的目击者描述给你听,我还可以对着天发誓,要是我杀的,我就不得好死。

还有,我当初是想占长沙,但我从来没想杀闵勖,顶多赶走他,你为什么一直让我负责?黄皓是他请来的,打开城门让黄皓进来的是他,杀他的人也是黄皓,跟我有什么关系?

如今官军进犯,来势汹汹,大有灭蜀之势。

如果你想保住自己的邵州刺史,如果你不想去长安当笼中鸟,如果你想过得逍遥自在,请放下无端猜忌,我们联手对外,等打跑官军,我随你处置,我把自己过继给闵勖当儿子。

如果我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你。

你干的那些事,我想你心里有数,你好好想想罢。

鉴于此,邓处讷和雷满的态度都很消极,南路军也毫无进展。

不算江西的钟传,这就是荆楚目前的总体情况。

“情况复杂,无从下手啊。”

归黯一边整理文件,一边忧心忡忡道。

熟悉这些情况后,李晔闭上了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推演战略,反复推演几遍后,李晔决定先拿湖南开刀,原因很简单,目前荆楚主战场在武汉、岳阳、斧子湖三地,北路军在积极推进,西路军虽然陷入了僵持,但杨守信和赵君议等部已经渡江,战火很快就会烧到鄂州。

杜洪受到的长江防线压力越大,武汉方面军就越有利,打破武昌是时间问题,而不是兵力问题,即使李晔带着十万援军过去,不见得会加快破局速度,反而会掣肘两面行营发挥。

况且李晔没有临阵指挥这类大型战争的经验,水平仅限纸上谈兵,如果他去接过指挥权,一旦出现大败仗,不但朝廷威严扫地,李晔这个皇帝也就沦为车神一类的千古笑柄了。

所以,不如把视线转向规模小得多的南面战区,相较于杜洪和周岳,雷满这个文盲也要好对付得多,如果拿下武陵,李晔就能出兵长沙,直捣周岳老巢,以此减轻西路军压力,如果能顺利收复长沙,李晔就能直接东进江西,威胁萍乡、宜春、庐陵,捅钟传的后庭。

再一个就是,相较于走长江水路,从湘南陆路入赣要安全得多,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李晔从萍乡进入江西,钟传就得在赣西南囤积重兵,那么南昌遭受的防御压力就会更大,所以无论是讨伐周岳,还是为将来讨伐钟传作打算,李晔从武陵进兵都是最好的选择。

计划一定,火速实施。

冬月二十七日,天气已经很冷了,襄阳连下了几场大雪,李晔是被顾弘文叫醒的,天还没亮,冷的厉害,李晔也是困乏不堪,昨晚开会一直到午夜,但他知道必须起床,麻利传上衣裳,在顾弘文的帮助下穿戴好甲胄,囫囵抹了把脸,便拿起天子剑往外走。

行台文武百官早已打点行装完毕,正在府门外等候,每个人都提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这是李晔发给他们拿来装重要文件资料的工具,以前他们都是用套子袱,这样很不方便。

虽然天气寒冷,但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很坚毅,清点人数完毕,李晔翻身上马,文武百官也跟着上马,三千近卫扈从早已在街道两边集结完毕,李晔一走,他们便也跟着出发。

大雪纷纷扬扬,一行人默默走在雪中。

听到归黯咳嗽,李晔不禁一阵头疼,拍拍肩膀道:“归黯,这是去打仗,你不要操风度,多穿些衣裳,昨天朕给你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件御寒大衣,他们都穿了,怎么不见你穿?”

归黯一笑,嘟囔道:“好看是好看,但穿上不方便。”

“别废话,赶紧拿出来穿上,不然朕治你一个抗旨不尊!”

历史上,这小子明年就会病死。

之前李晔让太医院对新科士子组织体检,太医又说他身体好,一切正常,如此看来,历史上归黯多半是自己作死的,熬夜,酗酒,操风度,高强度备考,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听见李晔严厉的语气,归黯这才找出风衣穿上。

出了内城,前方又见一群人,为首者是赵德諲,赵匡凝和赵匡明站在他身后,赵匡凝和赵匡明还站了两个女子,是赵德諲的两个女儿,赵立秋和赵一真,李晔前几天见过一面。

真漂亮,特别是赵一真。

收起心思,李晔驻马,对赵德諲说道:“赵爱卿,不用送了。”

天还没亮,又这么冷,这一家子还冒雪等候,说实话,李晔心里暖暖的,听见皇帝的话,赵德諲拱手道:“回陛下,此乃人臣应有之义,请陛下恕臣之罪,犬子有一个冒昧奏请……”

“什么奏请?但说无妨。”

赵匡凝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跪下,大声道:“臣请随征!”

“随征?”

李晔有些惊讶,双眼直视赵匡凝。

赵匡凝重重点头,义正严词道:“臣本蔡逆,蒙朝廷隆恩,得清白之身,受恩甚重,值此五贼窥伺神器之际,国难当头,臣理应为朝廷分忧,匡凝卑鄙不才,愿为陛下死战!”

李晔很心动,但还是拒绝道:“免了,回去吧。”

战场莫测,赵匡凝要是有个好歹,李晔怎么跟赵德諲交代?

如果传出去,外界会觉得是李晔强迫荆襄出兵。

“去年在长安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大雪,陛下说臣是陛下的李卫公,如果陛下真把臣视作李卫公,就恩准罢,能为一中军执戟郎将,当陛下的一名牵马牙兵,臣就心满意足了。”

赵匡凝表明心意,赵匡明、赵立秋、赵一真也跟着跪下,态度很清楚,我们也愿意出征,李晔不知道赵德諲这几天对他的儿女们说了什么,李晔只知道这四姊妹在雪中跪地请命。

可是,女生去能干嘛?

或许是知道李晔的疑惑,赵匡凝抬头说道:“一真熟悉荆楚风土人情,会通南国语言,遍历经书,精通算学,有过目不忘之能,可为随军书记官,她经常帮父亲处理公务……”

如果赵德諲能再活十年,可入凌烟阁。

这一刻,李晔觉得他很陌生,颠覆了李晔对蔡人的印象。

“如此,入列。”

轻叹一声,李晔勉为其难答应了。

李晔很清楚,赵德諲这是在投资押宝。

他在赌,赌李晔是最终赢家。

在这个关头多付出一些,一旦皇帝战胜,赵家的权势富贵就都有了保障,他的四个儿女也就能真正跻身上流,在赵德諲看来,割据称雄终归不是出路,以秦宗权之强尚且覆灭。

如今的局面,让赵德諲想到了李唐开国的时候。

那个时候,朝廷也只有关中之地,天下反王割据,唐军剑指四方,东征西讨,马踏中原,灭薛举、窦建德、王世充、萧铣、沈法兴、朱粲、刘武周、李轨、王薄,一统天下。

如今的朝廷,让赵德諲看到了秦灭六国的气势。

这一次,或许就是这位少年皇帝扫灭中原的第一站。

他知道自己老了,该为儿女们找出路了,赵匡凝得到了皇帝赏识,其他三个儿女可没有,等他死了,赵匡明、赵立秋、赵一真靠谁?一辈姑二辈表,三辈四辈忘记了。

与其把希望都放在赵匡凝身上,不如这回一起押上。

趁着这个机会去挣功勋,将来自成一家高门,好过以后靠赵匡凝接济。

经李晔同意,赵匡凝率部下亲信一千蔡州牙兵加入近卫扈从军,赵匡凝获封扈驾都将,担任皇帝的贴身警卫,其弟赵匡明率六千蔡军作为先锋部队,妹妹赵一真获职行台书记官。

女学士,很好。

姐姐赵立秋也安排了职务,跟参军们一起为士兵代写家信。

出襄阳,过钟祥,转潜江,走华容道,腊月初三,李晔在洞庭湖北岸的南县接见了鄂岳行台的文武百官,行台本来设在秭归,柳璨为了办事方便快捷,便下令搬迁到洞庭湖前线。

柳璨这个行台,职责很明确,负责充当后勤中心,一面对接长安朝廷,负责把粮草辎重运输到各路行营,同时规划调度民夫船只战具,一面对接各行营,接受处理他们的要求。

李晔视察了各项工作情况,都干得很不错,于是大大夸奖了柳璨和行台官员,见柳璨一双手满是冰口,脸色也不太好,李晔便又叮嘱他保重身体,柳璨笑着说自己不累,就怕干不好。

离开南县,李晔进入朗州地界。

大队斥候开出,将士高度警惕,李晔也收敛了笑容。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