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127章 有事于南郊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27章 有事于南郊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皇帝陛下的圣谕,对万年县常平仓失火一案及通王府虚报家产一传,由户部巡官、度支郎中、判盐铁事、考功郎中、司储司金户部三名主事对口督办,此后监察御史及相关官员的风闻奏陈,只要对象涉及京兆府及下辖各县与皇族宗室世家,都由这七位官员负责。

一查到底,按律严办。

京兆府的大巡察大统计始见成效的同时,年初分派到蜀中两省下辖各州县巡视的一百多位御史终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中秋,一共有八十六个御史工作组向朝廷发回了报告。

天宝十四年,全国各道州县的总户数是8914709,总口数是52919309,登记在册的永业田、口分田、公廨田、职分田等属权性质的田亩总数是1430386213,归属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朝廷中央、各地方官府、皇族宗室、高门世家、勋贵、全国寺院、自耕农、小地主等。

安史之乱后,人口锐减,广德二年,朝廷在册总户数2933125,口数16920386,由于河朔三镇割据,大量中原防遏型藩镇的相继成立,田亩数无法统计,所以没有明确记载。

会昌五年,宰相李德裕展开人口普查,汇总关内、京畿、剑南东、剑南西、山南东、山南西及关东中原诸道,算上黔中、宣歙、鄂岳、湖南、浙东、浙西、福建、桂管、安南等朝廷直隶上报的数据,总户数是4955151,田数是1168835400,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僧道、商贾、士兵、租户等隐形人群难以得到精确数目,所以会昌大统计并未确认全国总口数。

虽然会昌统计没有得到人口数,但如果以元和年间的数据为本数,根据肃代德顺时期增长率作计算,还是能计算出粗略的人口数目,可以大概知道人口数在哪一个大致区间,及至咸通、广明、光启、文德、定初以来,李晔粗略估计全国人口应该在一千三百万左右。

李晔现在没有实力开启面向全国的统计,所以年初出京的御史只巡视蜀中两省及下辖州县,杜让能领导的大统计面向凤翔、泾原、镇国等关中十一镇与京兆府及下辖二十三县。

最先报回数据的是出派山南西道的十六位御史,根据742年的统计数据,山南西道下辖81县,有户275483,有口984624,历次大乱后,山南人口锐减,这回的奏数是,汉中、勉县、洋县、城固、南郑、达州、渠县、通江等八十一州县,有户94682,有口495637。

接着是京兆府和京畿道部分地区,元和年间,京兆府241202户,华州1437户,同州4861户,凤翔节度使8364户,现在京兆府有97632户,华州3127户,华州2951户。

至于凤翔,三次兵祸后,现在只剩了两千多户。

蜀中两省的数据也有了,根据韦昭度和崔安潜的上报,对照御史巡视结果,成都有户42017,口数超过十万,彭州7887户,蜀州12508户,德阳3115户,邛州22176户,简阳2522户,资阳1499户,乐山2275户,宜宾1493户,雅安1453户,眉山5804户,阿坝507,北川、汶川、茂县890户,翼维当静悉柘恭真黎姚等十三州,总户两万三千七百多。

东川方面,战争结束后,梓州损失最为惨重,如今只剩了3985户,而且寡妇还特别多,面对成千上万的寡妇,崔安潜在奏章中询问,陛下要不要想个安置这些寡妇的法子?

这老家伙,纯粹是老糊涂了!

除去梓州,东川其他州县还好。

剑州有户2103,绵阳6148,遂宁3346,普州1652,荣州880,陵州1985,泸州1969,龙州329,昌州1109,霸州1792,保州2132,思州1479,合川江津大足等地总户3872。

当然,这时候还不叫重庆,叫合州。

总体来看,西川行省的总户数是十二万七千八百六十四,总人口八十多万,东川行省总户数三万二千七百八十一,总人口超过十五万,算上僧道、商贾、士兵、罪犯、客户、奴婢等不统计的隐形人群,再算上难以走访的偏远散户,总人口肯定是超过一百万的。

有些偏野小户,小吏一看路不好走,也不知道山上有没有人,索性干脆就不去了,前世李晔也参过人口普查,有些偏远山村不通路,车上不去,就算通了路,往往也险要崎岖,司机不敢往上开,工作人员只能走路,走在深山老林里,一边走一边观察打听。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唐朝就更别说了。

汇总两川,阖关内、京畿、京兆、山南、陇右、凤翔,奉天、泾原、镇国、天雄等十数藩镇,再算上左右神策行营辖区、南北禁军、紫微七营、御马监四营、客商、僧道、租户等隐人,李晔粗略估计治下人口应该接近三百万人,具体数目还得等大统计结束才能知道。

除了人口,蜀中两省还上报了本省财产。

田数就不说了,韦昭度奏称,西川二十四州及辖县,登记在册耕牛十一多万头,马驴骡六万余匹,绢八十七万余匹,钱四百万余贯,金银六十多万两,刀剑槊矛两万多件,官盐井一百八十七座,官仓存盐七十八万斤,各州县常平、公廨、职分等官仓存粮,粗略合计二百九十余万石,陶瓷丝绢纸锦等官坊合计三百八十七家,铁铜煤等矿窑合计两千四百九十三座。

西川存钱高达四百万贯,这的确把李晔乐昏了头,这四百万贯钱除了各州县的正常财政收入,还包括王建等一干战犯的家产,也包括陈敬瑄和田令孜多年的积蓄,真是一笔巨款啊。

再算上东川省的财产,这足以满足定初三年的朝廷预算!

看完近百封奏章,李晔做出如下批复。

一,责令西川转运府把官库中的丝绢、陶瓷、盐、纸、锦全部转送到京师,李晔要降低稳定这些东西在关中地区的物价,降低老百姓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开支,作为隐形减负。

二,蜀中两省的兵器甲胄战马等管制品,一律转运京师。

三,调支东川存粮六十万石,调支西川存粮一百五十万石,通通押送到长安,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关中大旱,长安已有一个月没下雨,京兆府各县官员都已经开始组织打井自救工作,泾原、陇右、凤翔、感义、彰义、武定等地观察使也都发来了告急文书,请求朝廷做好赈灾准备。

天赤如血,河溪干涸,稻田开裂,蝗虫蜂起。

如果再不下雨,一场岁大旱人相食的惨祸在所难免,为了体现与民同苦的心情,皇帝陛下再次降低个人生活标准,改成两菜一汤,甚是寒酸,看得中外群臣都心酸不已。

昨天延英殿会议结束后,李晔留宰相们吃饭,由于时间来不及交代,高克礼端来的还是两菜一汤,看着桌上的两餐一汤,身为臣子的宰相们哪还有心情吃饭,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第二天六位宰相就一起上表,请求把各官署中午工作餐的标准降为一菜一汤,李晔不许。

虽然皇帝不同意,但宰相们还是身体力行了,对下面的人也严格要求起来,不久户部郎中孔纬就因大吃大喝,又因在工作期间大搞排场,惨遭杜让能训斥,杜让能原话是,天子都在受苦,你怎么吃得下去啊?孔纬哪里知道皇帝把自己搞得那么寒酸,当下连连作揖告罪。

杜让能对他的处罚是,不思君忧,罚俸一月,不察民苦,反省千字,孔纬被顶头上司扣除当月工资及绩效,还被赶回家反省了三天,之后李晔收到了孔纬的千字检讨小作文。

天灾在即,**也来了。

九月戊寅,太上淑妃郭敏病危,抢救无果,是夜崩於交泰殿,寿终五十一岁,至此,懿宗最后一位妃嫔离世,追尊为恭贞皇后,上诏诸王公主后妃戴孝参灵,与懿宗合葬简陵。

杜让能为摄冢宰,兼山陵使。

有司听职,不令阙失。

十五,葬队出通化门,纸钱漫天飞舞。

九月戊子,起居舍人、校检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紫金光禄大夫、兵部郎中、给事中、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判院士、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南阳郡侯刘崇龟病危。

李晔出宫探望,刘崇龟口不能言,无神双目直视天花板,右手拉着皇帝,他想说话,却做不到,泪水涌出,过太阳穴,打湿了枕头,未几,溘然长逝,抱憾而终,双眼睁得老大,怎么也不肯闭眼,干瘦的右手仍死死握着皇帝的手,李晔知道他要说什么,依旧认真点头。

“朕记得相公的教诲,不敢忘怀。”

说来奇怪,李晔说完这句话,刘崇龟的手松了,嘴角浮现淡淡笑意,下一瞬,房内悲声大作,刘疑、刘过、刘齐、刘定、刘通等后辈伏地痛哭,所有人,包括李晔,无不为之一叹。

定初二年九月二十四,三朝老臣刘崇龟病危,太医抢救无效,是日未时薨於家中,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傅,谥曰文简,废朝三日,命群臣吊唁,画像凌烟阁,隆葬长安北郊。

二十七,葬队出安福门。

文武百官送行,皇帝临安福门目别。

十月己未,宣武进奏院进朱全忠奏章,李朱战争一触即发。

上柱国、沛郡王、检校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宣武淮南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州刺史、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再次上表,历数李克用十大罪状,上一次的讨伐申请被朝廷拒绝后,朱全忠知道皇帝不会对李克用动手,所以这回没有再提出让朝廷出人出钱,只是请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兼太原东南面招讨,陛下娶了李克用的女儿,的确不方便出面,那就给臣一个机会,臣一定为陛下除掉李克用。

对于盟友们,朱全忠也没有忘。

三镇请伐后,李晔下诏驳斥,对李匡威和赫连铎的言辞尤其严厉,二人心有畏惧,不敢再上表,所以这回是朱全忠代为陈情,请以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为太原北面招讨,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副之,至于出兵响应的成德节度使王镕,朱全忠则请准其为太原东面招讨使。

这道进奏章的意思很明显,臣决定动手了,这些使职臣也准备自封了,特此通知陛下,话到了这个份上,李晔也没有拒绝的权力,为了不得罪李克用,李晔选择装死,不答复朱全忠的进奏章,同时密旨河东,向李克用阐明心意:“朕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太原西。”

你放心,朕始终跟你站在一起。

但朕不敢得罪朱全忠,所以不能出兵帮你。

就目前形势而言,还不能跟朱全忠翻脸,一是他进献给朝廷的钱真的很多,失去可惜,二是湖南、鄂岳、荆南、荆襄没有打通,李晔暂不能出关作战,三是关中大旱,各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京师,连王行瑜都上表求救了,情况非常严重,李晔要准备抗旱救灾了。

天赤如血,地无颗粒,各地官府早已打井自救,但渴死的牲畜还是不计其数, 长安也一连七八天都是黄沙蔽日,天地山川都泛黄,人一站到风中就想流泪,情绪也会莫名难过起来。

初九,上率百官,朝献太清宫。

十一,太庙祀祖。

十二,选官持旨龙虎山、武当山、茅山、阁皂山,诏天师做法求雨,再选秘书省司天台神官,持旨分使泰山、洞庭湖、太湖、东海、南海等名山大川,敬封地神,拜苍天神灵,求雨佑社稷。

甲子,有事于南郊,告神灵,大赦天下,减刑蜀中人犯,改王建凌迟为车裂,王宗懿车裂为斩首,其余人犯,斩改绞,绞为赐死,自尽改流,流三千里降为两千里,两千里为一千里。

十五,罪己诏出,将有事于京畿。

这个时代的救灾前置步骤走完了,正事也该干了。

出巡的第一站是渭南,此时已是十月中,关中已有近两月没下雨,到渭南这天,又是一个黄沙弥漫的日子,天地泛黄,朔风吹着,人即使戴了斗笠流苏,眼睛还是会发涩流泪。

群臣带着丝质口罩,都有些不习惯,但想到是御赐圣物,不敢摘,只能忍着,大臣们陪同皇帝视察,李晔慢慢走着,入目所见,龟裂的土地,寥寥的行人,半死不活的庄稼。

风起千里,黄沙蔽日。

原野无垠,夐不见人,河溪萦枯,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鸟飞不下,牛羊亡群。

触目惊心,这是李晔对关中大旱最直接的感受。

第127章 有事于南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