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112章 光复东川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第112章 光复东川

作者:高野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2: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城楼陷入混乱,双方白刃相战,李简和卫宁的兵马也赶到了,但他们看不到北门的情况,杨晟和史朝先等人的叛军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不知是在跟谁火拼,喊杀声震天响,李简和卫宁的兵马只看到前方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李简前方不远处是杨晟的一万五千军。

望着这空前混乱的景象,李简倒吸一口凉气,随即遣人去问魏弘来和李动在哪,让他们赶紧过来,不过他很快发现了不对劲,魏弘来和李动都没出现,魏弘来的兵马却调头了。

不等多问,李简就听到有人喊道:“魏都头和九将军被杀了!”

九将军是指李动,魏弘来部哗变后,李动自知不能制服史朝先等人,即领数十骑走,逃往使府途中,副将楚文焕突然发难,杀死李动后携其首级调头回到北城投靠了杨晟。

李简之前在西城,接到王建命令后便率军赶来北城,暂时还不知道儿子已经被杀,看魏弘来的兵马不对劲,老成警惕的李简立即拔剑,同时对手下喊道:“全军列阵,准备进攻!”

卫宁一听不对,也赶紧命令兵马结阵。

做好迎敌准备后,卫宁冲对方喝道:“速速止步,不然杀无赦!”

一片混乱中,李简又喊了几声九郎,但无人回应,不祥涌上心头,然而不等查明事实,李简就发现了恐怖的一幕,围过来的兵马除了杨晟和魏弘来的兵,还有他儿子的部下,李简的脑袋登时嗡嗡作响,这才反应过来,魏弘来和儿子李动已经被杀,他俩的兵马都反了!

“九郎!”

一声惨叫,两行泪落,李简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在天幕下,目睹此情此景,他身边那个被王建派来的牙将替他下了令,持矛大喝道:“众将士听令,杨晟、魏弘来、李动三人的兵马都反了,现在要围歼我们,儿郎们准备开战,留后的牙军马上就来参战!”

说着率先张弓,一箭射杀了杨晟部的一个兵。

双方本就剑拔弩张,眼下一见了血,四支兵马立即开启混战。

东川节度使府,一个浑身是血的小校跑了进来,还没看到王建的人就哭喊道:“大帅,不好了,史朝先杀了魏弘来,魏都头的兵马哗变,九将军也被杀了,他的兵马也反了!”

王建大惊,猛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股凉意从他脚底直窜天灵,堂下文武集体呆滞,心中极度不安,他们本以为王建会发怒,但王建并未大动肝火,只是两行清泪滚落,他竟然抱着脑袋嚎啕大哭起来,涕泗横流道:“大势已去,我死期将至,诸君可善自为计!”

一句话说完,王建仰面倒去,众人慌忙抢上前呼道:“留后,留后!”

正叫着的时候,两名牙校跑了进来。

“报,蔡贼登先,杨守亮和张威攻陷了西城!”

“报,王宗本也反了,他捉了侃将军,放李忠国进来了!”

听到这两则消息,所有人都一动不动,王建哭道:“我薄德妄为,上衅天条,下祸父老,犯下了不赦大罪,致王师直逼梓州,愿听凭尔等处置,权作报答你们追随我的恩情。”

众人陪着王建流泪,周庠哽咽道:“主公不听我言,至于今日……”

王建掩面泣道:“不听书记逆耳言,建悔之晚矣!”

张虔俊道:“主公振作,我们还剩三万人,还可以一战!”

王建点头:“传令突围吧……”

张虔裕起身喝道:“各部自行突围,回成都!”

“天威军来了,大家快逃命罢!”

院外一声惊恐大叫,五院牙兵躁动不安,王建眼耳口鼻齐流血,白眼一翻就此昏死,张虔裕随即召集本部牙兵,又亲自背起王建,命牙兵护送周庠等西川高官与他一道突围,在五千牙兵的保护下,张虔裕一行顺利从崔胤负责的南城逃走,出城后转向西,目标直指成都。

攻破北城后,各路官军气势如虹,天威军势如破竹,下午未时末,张威攻破西城,杨守亮即率凤翔军进入梓州城内,一面四处派兵围剿西川叛军,一面派出教化参军安民。

“李司空,这就是那用火油杀我同袍的畜牲,请司空发落!”

裴进和李温玉把捆起来的王宗侃押来了李忠国面前,王宗侃兀自傲然站立,双眼斜着四十五度看天空,结果被李温玉一脚踹到腿弯里跪了下来,刚想挣扎着站起来,又被身后的神策军士兵紧紧按住,虽然身体被按住了,但嘴巴却没有被压住,依然叫嚣道:“若是真刀真枪干,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千万要杀了乃父,不然留得性命,乃父还要反了狗皇帝!”

刘过一拳将其捶倒,厉声咒骂道:“狗娘养的东西,刚才在南楼台怎么不叫?要是一对一真刀真枪斗死,刘爷我一个干你十个,轮得到你这许州逆贼在此狂妄逞凶!”

李忠国看了刘过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似是回忆两人在长安殿的那场比武了,刘过的凶狠暴戾无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敛心情后,李忠国客气道:“刘兄弟的捉生?”

被司空称兄道弟,刘过显然没有料到,但看李忠国这么客气,当下便也拱手道:“回司空,捉住王宗侃的是效死营校尉裴进和神策军队长李温玉,今日就是他俩当先登上北城的。”

李忠国顺着刘过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裴进身高八尺,长发披散在肩,相貌英俊神武,右手抚腰剑大障刀,一身甲胄虽然染血,但人却站得松直,不多言不多语,气度非常人。

李忠国不禁问道:“刘兄弟,裴进何人也?”

刘过回道:“裴度老大人四房嫡长重孙,河东郡公裴谂嫡孙,比部员外郎裴沼嫡长子,今上河东夫人族兄,谂郡公於中和二年战死襄阳,沼员外於同年战死在长安通化门前。”

李忠国点头,没想到裴进居然是出自河东裴氏的皇亲国戚,更没想到他的身世如此悲惨,沉思少许后勉励道:“若是打成都你再立下大功,本司空便向陛下保举你做个都头。”

裴进拱手道谢,语气不恬不淡。

这些世家子弟还真是高傲,李忠国有些不满。

冷哼一声,李忠国看向大胖子,问刘过道:“此何人?”

刘过道:“陇西人士,家世不足道。”

李温玉却不罢休,眉飞色舞道:“李司空,卑职是神通公后人!”

“又来了?”

刘过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冒认皇亲,小心掉脑袋!”

这李温玉哪里都好,就是喜欢做白日梦。

李忠国赞许道:“稍后本司空会上报行营,为你向相国请功。”

李温玉大喜,眉开眼笑道:“谢司空,卑职在此拜谢!”

看完这两人,刘过指着王宗侃等人问道:“这些贼子如何处置?”

李忠国冷声道:“打破梓州,鸡犬不留,都杀了。”

官兵欢呼声如雷,刘过笑道:“我也是此意,点了天灯告慰将士!”

刘过一努嘴,神策军士兵就冲上来把这王宗侃和他的部下揪起来往城中去,听说自己要被点天灯,王宗侃吓得半死,厉声叫嚷道:“李忠国你好大胆子,杀俘不祥啊,朝廷讨贼制书说了不准滥杀俘虏,李忠国你敢杀我,三姓家奴李忠国,你不得好死……”

王宗侃的声音甚是凄厉,李忠国只当听不见,对刘过和说道:“这些贼子只怕是抱定了朝廷不会杀他们的心思,能继续打就多害王师,不能打就投降,甚至被俘还能留下一条命,我就是要蜀贼知道,杀官兵是要偿命的,让这些逆贼不敢再侥幸,早早归降才是上策。”

有道是,软怕硬,硬怕横,横怕不要命。

先前打仗的时候,蜀兵很凶残,但在王宗侃被当众点了天灯,三千七百多名被俘的西川士兵在主街道上一字排开跪下,被天威军齐齐斩首时,残余蜀军的心理彻底崩溃了。

战事尚未结束,不少守军就纵火焚城逃走,梓州破了,梓州附近的几座栅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蜀军纷纷放弃栅垒,向成都方向逃窜,候在城外的御马监骑兵立刻纵马追杀。

且说山行章和杜思江,二人本在西城与山南凤翔军厮杀,听说王建带着牙兵跑了,两人的部队顿时军心大乱,杜思江知道大势已去,杀了欲降官军的山行章后就果断率兵突围。

北城这边,经过约一个时辰的战斗,胜负已分,面对腹背夹攻,李简和卫宁的兵马伤亡过半,战线全面崩溃,降的降逃的逃,五院使卫宁被一个叫王有石的神策军武士射杀。

是日黄昏,李简部向成都突围的路上,遭遇追杀而来的一万禁军,李简所部将士奋勇还击,奈何神策军人多势众,李简残部四千余人伤亡过半,副将张贵林被神策军击毙。

李简重伤败逃,率部突围至内水江边时吐血而亡,所部残兵大怮,将士悲痛嚎哭,十将朱

成淮简葬李简於内水江边,神策军赶来后,见已经追不上了,破李简坟冢带尸还走。

到了这个地步,梓州光复再无悬念。

得知王建失踪后,东城南城的西川残兵纷纷选择投降。

酉时一刻,夜幕完全笼罩梓州,全城战斗基本结束,住在街道两边附近的老百姓听到了响亮的马蹄声和整齐的脚步,听喊杀声已停,百姓大着胆子把窗户推开一条缝,从缝隙中观察外面的情况,却见通往节度使府的街道上,黑衣黑甲的官军正在在街边整齐列队。

凶神恶煞,目不斜视,虎视眈眈,肃然以待。

不一会儿,大队马步军从远处缓缓开来,旌旗蔽空,官牌林立,上面写着剑南行台、持节成都、西川节度使、绵剑绵遂普等州处置观察使、太子少保、诸道行营都统等内容。

借着火光可以看到,有一个威严的老人被众星拱月,他头戴乌纱帽、身着紫衣、右配长剑、左备令牌、乘高头大马、脚蹬黑色官靴,在一群如狼似虎的武士拱卫下缓缓前行。

其后,数百位文臣武将依次随行,看面相都是贵人。

老百姓无不面露惊讶,莫非此人就是王建口中的吃人胡相?

这排场,这气度,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宰相!

有个胆大的男子打开窗户,冲仪仗大喊道:“刘相公威武!”

刘崇望循声看去,和气的朝他点了点头。

老百姓的恐惧顿时一扫而光,纷纷开窗推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刘相公!”

“拜见相公!”

刘崇望和颜悦色,对他们点头致意,张浚、郑延昌、刘崇龟、崔胤、韩正、张文蔚等随行文官们也向梓州百姓招手示意,达官显贵们平易近人的表现让更多百姓放下了戒心,他们开窗出门,大着胆子来到街边,箪食壶浆以迎朝廷王师,死寂的梓州一下热闹了起来。

有老孺拿着两个鸡蛋,往她面前站岗的神策军士兵手里放,那士兵虽然馋的要死,犹豫少许后却推回了老孺手里的鸡蛋,坚决说道:“大娘,我们有纪律,拿了会吃军棍的。”

有些东西,正在无声改变着。

“大姐,我们有纪律,真不能要。”

“小郎君,这馒头我拿一个就行,谢谢咯。”

“老丈,咱弟兄是真不敢拿啊,之前差点被打死……”

行营文武百官到达使府后,守候在此的将士纷纷肃立。

文官武将意气风发,依次进入东川节度使府。

定初元年腊月十八,经过大半天的激战,付出近四万的惨重伤亡后,官军攻陷梓州,杀三万四千余人,俘虏近六千人,杨晟、魏弘来、李动三部两万四千人举义,算上逃到村野的几千溃兵,王建的八万多兵马最终估计只剩两万人左右逃回了成都,朝廷光复东川全境。

东川大会战诸多具体里程碑意义,从政治上来看,一是朝廷借王建之手彻底灭掉了实力不俗的绵州杨守厚势力,二是初步粉碎了王建分裂大唐割据蜀中圈地为王的政治意图,三是全面破坏了东川原本的官僚幕府政治体系,顾彦朗时代的文官武将基本被朝廷踢出政局。

从经济上来看,朝廷控制的疆域扩大,增加了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合、渝十二州,治下人口也增加了上百万,钱、绢、粮、盐、铁、纸、茶、兵器、盔甲、战马等各项物品折合为钱近三百万贯,对于夙夜忧叹的杜让能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从军事上来看,这既体现出了朝廷禁军强大的战斗力,也显示了长安对神策军、凤翔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山东六州防御处置观察等使的绝对掌控力。

从文化影响上来看,此次战争战表明了造成朝廷与西川关系崩坏的原因和真相,责任完全在于狼子野心的王建,其次向天下藩镇传达出朝廷与乱国逆贼誓不两立的信号,朝廷的利益高于一切,朝廷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击贼藩,敢于粉碎任何企图分割大唐的阴谋。

谁敢触碰这个底线,谁就是下一个王建。再说刘崇望,清点查封府库、恢复治安、缉拿西川溃兵、逮捕犯官罪吏、解救受害的淑妃族人、写好发出递交给皇帝的报捷奏表、论功行赏、统计伤亡将士籍贯家庭信息、会见接洽慰问四面行营都统及所都文官武将、召集幕府佐僚与行营高官议定下一步行动等事处理完毕后, 明月悬挂中天,刘崇望再签发帅令,全军休整三天,二十一日启程西进成都。

望着法吏出去的背影,刘崇望松了一口气,沧桑眉宇间尽显疲惫,一个仙人卧躺在榻上开始睡觉,可他怎么也睡不着,时不时还会叹息,担任警卫的裴进和刘过也不敢多问。

次日一早,刘崇望叫来了杨晟、史朝先、王宗本、郑伯谦、韩丰等降将,先问杨晟道:“此次梓州光复你居功至伟,本公说过一定会重赏你,杨兵马使说说看,想要什么赏赐?”

杨晟怎么也没想到刘崇望居然这么快就兑现承诺,当下立即拜道:“杨晟从贼日久,自知罪孽深重,相国收留不杀已经是最大恩典,贼将哪里还有脸与朝廷讨什么功劳。”

刘崇望笑道:“这是圣人的事前允诺,本公代为转达而已。”

杨晟见刘崇望不像作态,心里感激更甚,沉吟了一会,杨晟壮着胆子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启禀相国,如果真的有赏赐,罪将倒真有一个奢望,不知朝廷和相国能否成全?”

刘崇望笑呵呵道:“能不能成全,你总得先说来听听罢。”

杨晟咬咬牙道:“贼精愚钝平庸,也厌倦了疆场厮杀,不想再从军打仗了,愿卸甲归田与妻子白头终老,如果能在长安有一栖身地,再有十亩田桑养家,贼将便心满意足了。”

刘崇望不答复,却问起了史朝先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