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六十二章 京报

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六十二章 京报

作者:言成言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一早,张世泽早早的在宫门口等待,见到朱由检的马车出来,连忙迎了上去。

一行人直接去了城西,英国公府的印刷坊正在这里。

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社会文化发展迅速,使得大众对于书籍的需求量大增,从而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管事早早地就在巷口等待,见到马车停了下来,连忙堆着笑脸上前迎接。

见张世泽下了马车,管事连忙躬身道:“小的唐河清拜见小公爷。”

张世泽含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走到朱由检身边。

唐河清见小公爷这般和煦,原本挂起的心顿时落进肚子里。

但见自家小公爷站在一个少年身边,心中十分疑惑。

张世泽也不解释,让他带路,一行人进了作坊。

“这作坊里的人呢?”朱由检指着空空的作坊问道。

唐清河看了旁边的张世泽一眼,连忙道:“小人害怕有不长眼的冲撞了小公爷,所以让他们先到外面等候。”

这种情况也不并没有什么,张世泽一脸见怪不怪。

“把人叫进来干活。”朱由检吩咐道。

这下唐清河迟疑了,小公爷若是在这里出了事,他没法交代。

张世泽见他不动弹,眉头一皱,“没听到吗?去把人叫进来。”

唐清河这才出去叫人。

不一会十几个伙计进来干活,他们得到叮嘱,也不敢说话。朱由检见旁边列着一沓书籍,拿起来看了一下,大多是在印刷小说、戏曲故事以及各种通俗读物。

这时候已经出现字形方正的宋体字,加上多色套印使得字迹清晰,再配上活灵活现的插图,用明朝的线装技术成册,做出来的书籍质量很好。

朱由检不由的点点头,他今天特意来一趟,就是想看看明朝的印刷技术到底如何,现在看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你们这里有印刷邸报吗?”朱由检问道。

唐河清看出来这个少年地位怕是十分尊贵,他恭恭敬敬的道:“上个月的还有几本,小的这就取出来。”

没一会取出来邸报,也就是一个小册子。翻开之后第一页背面写着年号日期,右面则是时事新闻。

上面记载着天启三年六月,黄河泛滥,下邳等府县受灾,直隶府县拒不收纳灾民,指使灾民北上京师,使得京郊外聚集了十多万灾民。

要知道这个事情,可是当地父母官违抗命令,只不过朝中有人袒护,这才大事化小,天启皇帝只是下旨申斥一顿。

但是邸报却将这件事披露出来,指名道姓的提到了一个知府,两个知县的名字,虽然没有刻意的赞美谁指责谁,仅仅叙述事情的相关信息,但是背后的含义大家都能够猜测出来。

就是这些官员为了政绩官位,放任灾民不管的事实。

怪不得当初审问朱英龙的时候,百姓们对于官府冷漠敌视,原来官府发行的邸报不仅记录时事,还大胆指责官府失责。京中百姓都有看邸报的习惯,成天看这些黑官府的东西,哪里会信任官府。

“如果我要印刷一万份邸报,你们作坊多久能够做出来?”

唐河清想了想道:“若是按照雕版印刷,费时费力,怕是要不少时日。”

“雕版印刷?不应当使用活字印刷吗?”朱由检问道。

他记得现在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技术。

唐河清苦笑道:“公子有所不知。活字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染,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

“这些都没关系。”朱由检摆摆手道。

他所要求的就是让百姓读懂,偶尔一些错字和不清晰,并不影响阅读。

说完,他又向唐河清说明自己要的报纸样式,并非这种小册子,而是可以分区折叠的一张大纸。

唐河清想了想道:“做到这个倒是不难,不过对于纸张的要求可就有些高了。”

“银子不是问题。”朱由检拿出来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了管事。

这标志着这单生意算是谈成了,唐河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公子想印刷什么,可以交给小人。”唐河清问道。

朱由检早就有所准备,拿出几张纸递了过去。

唐河清低头一看,当即被第一个标题吸引住了目光。

绝不容忍!成国公府小公爷凌辱民女,说其是自愿!

百姓群情激奋,成国公府小公爷锒铛入狱!

惊天秘密,成国公为救爱子,竟然刺杀苦主!

“翰林院编修陈演夜会成国公,两人共处一室,居然做了这种事!”

……

一个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让唐河清心头一跳。

“这,这……”虽然只是几页轻飘飘的纸,但唐河清感觉重若千钧。

“公子,我等是小本生意,如何招惹的起成国公府啊。”

张世泽接过纸张一看,也被上面的标题惊得张大嘴巴。

这种东西若是印了发出去,不说得罪成国公和陈演,也一定会被文官问责。

张世泽也害怕起来,看向了朱由检。

朱由检自然知道他们担心什么,笑着道:“我之所以询问我们中谁家开书局印刷坊,为的就是便于隐藏消息。你们只要封住伙计们的嘴,再印刷好送去如意楼,剩下的事就用不着你们了。”

张世泽闻言放下心,对着唐河清厉声道:“让下面的人闭上嘴巴,不要声张。这次的活干完,每人赏银一两。”

一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封住下面伙计的嘴巴。

唐河清也放下心道:“如此倒是可行。”

朱由检又交代了几句,就要离开。

没想到一行人走出作坊,唐河清满头大汗的追出来,问道:“公子,敢问这份邸报的名字是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道:“就叫京报吧。”

说完带着人离开。

因为担心事发,唐河清连忙召集其余管事看住伙计,让他们加班加点印刷这份京报。

三天之后,一万份京报送往了如意楼。

侯国兴带着锦衣卫到各个坊门分发,主要的就是东城区,很快因为标题的亮眼,吸引了无数百姓阅览传递,没有一天,京报上面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