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之军火大明 > 第152章 恩赐福报

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152章 恩赐福报

作者:一纸凤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0: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城墙倒塌处,已经没有虏兵了,明军源源不断的杀入城中,燧发枪持续响起,手榴弹四处爆炸,如收割麦子般,收割建虏士兵的生命。

大约半个时辰。

最激进的虏兵已经战死了,汉人包衣发现明军占了上风,纷纷剪掉辫子,加入进来,攻城战斗变得顺利起来。

又半个时辰,明军基本控制了全城。

但是后期的搜捕残敌却依旧持续。

城中浓烟滚滚,不时就传出喊杀声。

现在,有了更多汉人包衣的带领,明军可以更快的找到散落虏兵的藏身之处。

金州的城门、粮仓、银仓和军武库也被完全控制起来。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城中的喊杀声和哀嚎声才渐渐停止,一间间房舍也被彻底搜查完毕。

当确定城中再没有抵抗力量,明军将所有汉人包衣聚集在城中空旷的地带。

开始一一识别身份,防止真虏冒充,更要抓出汉八旗的汉奸。

其实这个很简单,油光满面和膀大腰圆的被快速抓出。

然后就是确定身份的汉人出面指认。

这些汉人早就饱受压榨,在得知真虏和汉奸都会被处决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胆小怕事。

每有一个八旗兵被揪出来,明军就会当场斩杀。

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主子成了无头死尸,更多的人站了出来,新仇旧怨一起报,金州城内求饶声不断,惨叫声不绝,欢呼声更是久久回荡。

攻城时,率先投降的真虏被五花大绑着,神色冷冽的明军将他们押往城外,排成一排又一排,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

虏兵顿时发现不对,有人猛烈挣扎。

“这不对啊,你们不是说跪地不杀吗!”有虏兵会说汉语,惊恐的大喊。

“骗你们的,怎么,不满意?”有明军士卒大喝。

林元泰喝止士卒,大声道:“大明怎么能言而无信!”

虏兵听了,顿时跪下求饶。

尤其是汉八旗的兵,一个个哭嚎着诉说自己被迫当差的困难历史。

“我们大明,既然说了跪地不杀,自然不能言而无信。所以你们才能活到现在!”

“大明万岁!”虏兵高呼。

“但是,你们刚才都是走过来的,说明你们没有一直跪着,早就已经站起来了!所以,杀!”

砰砰砰……

林元泰“杀”字一出,士卒立刻扣动扳机。

一片腥风血雨后,前方再无一个活着的虏兵。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其他行刑场地。

行刑过后,主刑官念起崇祯写的饶恕令,恩赐他们来世成为大明臣民!

这些手上沾满汉人血液的刽子手,最终得到了应有的福报。

“林副将,城中鞑子已经全部处决!另外,我军损失也点明了,一共战死412人,受伤345人。目前城中还有4456人可用!”

“嗯,知道了。”

林元泰身在金州城楼前方听取士卒汇报。

他入城后,马上就登临这处制高点,谨慎的掌控全城局势,虽然也知道伤亡在所难免,也知道这是明军多年来,难得的大胜,但是他依旧心痛。

虽然1比4的战损,放在以前是不敢奢望的。

萨尔徐之战,后金以极小的代价,使明军损失近五万余兵力。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率军围杀明军将近三万人,俘虏近两万人。

松锦之战,大明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

大明与女真人的各场战争中,胜少败多。如今攻旅顺、夺金州的大胜,必将载入史册。

林元泰沉吟片刻,缓声道:

“给战死的兄弟立碑!将斩杀的2800多建虏的头颅,一半悬挂在城门和城外道路旁。另一半遣人往北边运去,挂到复州境内。”

“遵命!”士卒郑重行了一个抱拳礼。

“派2000人回旅顺,帮助郑总兵尽快摸清土地,开始分田!”

“遵命。卑职这就点兵回去。”

战斗结束后,金州城外没有选择南下的汉人也进了城,与城内的同胞一起,兴高采烈的帮着明军处理后续事宜。

那些身强力壮的,开始帮助明军修复倒塌的城墙。

那些老弱妇孺,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明军做饭熬粥、修补衣物。

那些能读会写的,早早被征往府衙,当日就开始了田产造册、人口登记、厘清城内物资等事务。

他们发现这些明军跟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他们杀起敌人来凶狠冷酷,对待百姓却异常温和。

不像大明曾经的官兵,杀虏无能,剿匪无力,扰民第一。

……

先一步赶往旅顺的汉人,一路都处在惊叹中。

他们惊奇的发现,辽南已经征战数天了,金州以南的农田竟然完好无损。

他们震惊的看到,去往旅顺的路上,每隔五里,路边就有一棵挂满辫子头的大树。

等他们陆续赶到旅顺,当他们看到队列整齐的大明官兵,看到城头高高飘扬的日月旗,便有种回家的感觉。

他们更看到赤红飞龙旗,湛蓝苍龙旗,苍翠跃龙旗。得知那是崇祯皇帝新成立的大明新军,民族自豪感充斥了内心。

郑芝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城头,向内看熙熙攘攘的百姓,向外看源源不断进城的金州百姓。

“这是我的旅顺!这些人都是我辖区内的子民!哈哈哈……”他时常这样痴笑。

更让他开心的是郑森临走时给他说的话:

“皇上有意将旅顺建成北方最大的商业港口,让大明海上所有的商船来此停泊和做生意!”

郑芝豹当时就兴奋起来,旅顺啊,大明数得着的不冻港。

如果朝廷鼎力支持,自己就能成为半官半商的土皇帝,不仅仅是远洋生意的利润,更有商船过往所交的保护费,这白花花的银子,还不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所以他马上放弃了偷偷收田赋以中饱私囊的念想,严格按崇祯的旨意,留出部分军田后,将大部分土地分给百姓,同时表明, 只要田地主人不离开辽南,朝廷永远不收田赋!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旅顺,百姓争先恐后的帮助明军丈量土地,心潮澎湃的静等分田。

一天后,金州回援的士卒赶到,分田大业如火如荼的在旅顺展开……

与此同时,明军中的教导官按计划走出军营,前往田间地头,对百姓展开思想教育。

他们利用分田说明会的机会,结合田间地头交心谈话的形式,借着百姓分到耕地的契机,潜移默化的传播忠君爱国的思想。

不仅将感恩崇祯、拥护大明朝廷的思想广泛传播,更将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意识深深植入百姓心中。

又过了数天,一艘快艇自天津港驶来,内廷二号人物,司礼监提督太监胡开飞,身穿玄色华服,信步下船。

他环视一眼,看到郑芝豹后,立刻喜笑颜开的走了过来:“郑总兵,咱家这厢有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