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之军火大明 > 第130章 定调厘金(今日上架,求订阅)

孔梦昌听了,立马懂了。

每一百两的货物,只收一两银子。如果跨越千里,也不过十两银子。

每天从驿道上经过的商队何止千万,走的越远,商人必然定越高的价格,利润自然越高,翻几番的都有。

如今厘金税一百税一,对商人来说,几乎无感。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如百川入海,积少成多,源源不断。

朱友健这一招是学的清朝。厘金税是咸丰帝时期,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而开的税种。

当时,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赋税之地,清廷财路断了一半,是厘金税贡献了足够的军饷应对乱局。

明朝后期的经济形势很是可观,相信厘金税一定会成为朝廷的一大税源。

如今,正好先在北方四省实行,明年拿下江南,在全国铺开也有足够的经验!

只不过,厘金税可能导致军阀割据,朱友健自然要避免,他沉声道:

“所有税金必须由朝廷统一调度。地方官府收缴后,留下二成自用,其余八成全部上缴朝廷。”

“皇上圣明!”孔梦昌心悦诚服。

每隔百里一个路卡,一百税一的税率,商人完全能承受,他们只要在商品定价中加上这点比率,货物不难卖出去。

虽然最终还是百姓纳税,但是税金都分散在每日的生活中了,根本难以察觉,绝对不会造成如辽饷一般天怒人怨的后果。

李邦华不反对厘金税,但是担心收效甚微,开口问道:“皇上,厘金税这点微末税率,一年能征多少钱上来,能解决朝廷开支?”

“我大明现在有八大钞关,朕查了,每处钞关,每年征收的商税,平均十万两。如果在京杭运河上设置二三十处路卡,你算算,一年有多少税金?”崇祯缓声道。

李邦华听了,默默推算,他自然不是只算京杭运河的税金,他早已经放眼整个大明。

大明富有四海,道路四通八达,如果每条路上都有路卡,那么厘金税的数额,简直难以想象!

“妙啊!厘金税一出,不说别处,单说京杭运河一地,也得有二三百万两税金!”

施邦曜大声道。

他被惊到了。几百年已来,大明文官仅仅盯着田赋和人丁,根本没有看到商业税的巨大潜力。

故而每次朝廷缺钱,都是不断加派人头税和田税,弄得天怒人怨,最终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如此已来。”孔梦昌道,“朝廷再也不用为了一分一厘的田税增减而吵翻天了!”

李邦华摇摇头,道:“商人重利,他们肯定看得出自己的损失,尤其是大商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理、甘心纳税的。

万历二十九年,苏州就曾爆发抗税事件,甚至打死了税官!”

听到此言,众人皆是一窒。

崇祯笑笑:“李卿多虑了。商人抗税,那是违抗国法,说重了,甚至是抗旨。

此等商人,留知何用。

朕相信,当抗旨、违法的商人关一波、抄家一波、流放一波、杀一波后,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

李邦华听了顿感悚目惊心。

“皇上。商人也是我大明百姓,何以如此针对他们?我大明富有四海,如果朝廷节省……”

“笑话!”崇祯大喝,“朕不够节省?宫中用度奢靡乎?官员俸禄很多么?底层士卒兵饷才多少?最终还不是内忧外患?”

李邦国也不怕,继续道:“那也不能如此劫掠商人,甚至以死罪治之。”

“既然是我大明的子民,就该付出作为大明子民的义务。农民已经穷困潦倒,朝廷还要加派三饷十几年。

商人多财,收点税不应该么?农户抗税都论罪当斩,商户就不行吗?”

孔梦昌道:“臣以为,农户每年一钱银子,就已经到了生活窘困的地步,商人出个十两八两,还不止于断了活路。商人一户就能解决近百农户的税金,这是良策!

况且,一旦天下太平,商人的财路自然而然就来了,别说八两十两,就是百两也不多。

就算是损害了他们利益,总比逼得百姓造反好吧!

朝廷紧盯着田赋和人丁,极力压榨百姓。一旦遇到灾年,别说缴税,就是饭都没得吃了。

百姓没钱没粮食,官府追税又急又严,最终只能逼得百姓背井离乡。

这就是流民!

流离失所的百姓衣食无靠,为了活下去,自然就会跟着闯贼、献贼起事!

流寇为何始终无法剿灭,还不是朝廷逼出来无穷无尽的流民为其壮大声势!

而商人有田有房有产业,纵使有些损失,哪会轻易造反!”

孔梦昌说的很重,换个意思,几乎就是抨击崇祯即位以来的财税政策了。但是朱友健完全不生气,相反,他还很欣赏孔梦昌的思维方式和敢言!

“臣附议!”施邦曜道。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施邦曜可不敢说,但是可以附议。

施邦曜也清楚,闯贼刚刚起事时,他们手下哪有什么兵,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遇到官兵围剿,很快就败了。但是因为三饷,流民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汇聚到匪首身边。

总有些人强健、有些人机敏,他们逐渐构成了流寇主力,打家劫舍,抢占官府,将国库钱粮拿出散发给流民,然后继续壮大势力。

而朝廷要缴匪,就得用钱,只好再加征税钱,再逼得更多百姓成为流民,恶性循环便开始了。

如今皇上另辟蹊径,总比榨民之财强!

崇祯点头,道:“正是如此。李卿可明白了?”

“即便如此, 全国路卡无数,定然有中饱私囊,朝廷该如何应对?”

崇祯笑了,就等你这句话呢!

“李卿问的好啊!那朕问你,朝廷应该如何应对?”

李邦华没想到这个皮球被皇上踢回自己脚下,看着崇祯的眼神,他突然愣了。

对啊,如何应对?

怎能问皇上,得问官员啊!

朝廷养了这么多官员是干什么的?

朝廷中,从内阁,到刑部、督察院,再到新成立的税部,地方上,从巡抚,到县令,再到税官,朝廷养了他们,不就是为了治理天下。

怎么到头来,自己居然问皇上怎么应对官员中饱私囊!

“皇上!贪腐之事,应该由臣等应对!”李邦华回过神来,惭愧至极。

“好,那此事定了。

朕再说说第三点财源,官营!”崇祯道。

“请皇上明示!”李邦华三人躬身。

崇祯之军火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