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舅董承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舅董承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一年前开始,汉献帝在杨彪和皇甫郦的建议下,分化西凉军。

一方面对出镇夏阳、弘农的董白、童远、张济表示结好。此外,还纳董承之女为妃,拉拢西凉军中立又较弱的一派。

最后,故意放纵李傕、郭汜与李儒在朝堂上争执。以分化瓦解西凉军。

按道理董承应该被称作国丈而非国舅。

但因为他是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刘协又对抚养他长大的董太后非常怀念,所以朝廷尊称董承为国舅。

可惜董承对于军事、民政仅是二三流水平,纵使开阔了视野,也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在他女儿不住催促之下,一拍脑袋,说道:“我怎么把他俩给忘了呢?天子不好去问他们,我这不可以去吗?”

李儒和贾诩先找谁好呢?

贾诩地位低一点,虽说他是李傕的人,但也一向独来独往,相对来说比较好接触一点。说实话,李儒总让他感觉阴森森的,有点渗人。所以还是先找贾诩好了。

他挪着胖乎乎的身子,前来拜会贾诩。贾诩在门外看了眼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因何而来。

董承见到贾诩那几乎没有表情的面容,急巴巴地说道:“文和啊,外面形势都那么紧张了,你怎么还是这幅事不关己的表情啊?难道说车骑将军那边已经赢了?”

贾诩皮笑面不笑地回道:“哈哈哈,国舅说得不错,车骑将军他们当然是必胜。”

董承先疑惑道:“哦,这为……”

突然他面色一变,转瞬说道:“这是必然啦!我西凉军怎么可能会输给那几个毛贼。从来都是我们追着他们打,我军当然是必胜!”

贾诩面无表情,心里却是暗自叹气,他这个水平可真是浪费了这个国舅加国丈再加西凉军的多重身份。

这次能够必胜是因为少不了李儒那边破获了那些士族和刘焉的阴谋,以及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在他的劝说下,能够暂时齐心合力一同对敌。而能够促成团结这一关键因素的除了他的能力以外,还有反叛的中郎将杜禀的愚蠢。

这个杜禀一直与贾诩不和,他早就看出来贾诩在西凉军内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杜禀自以为聪明,这次胁迫了右扶风的官吏百姓一同反叛,驻守在槐里。

这两年,李傕再不济也让关中一直处于和平态势,右扶风的百姓、吏员们才不会像这些士族一样思考什么皇权正统、世家边军这些玄而又玄的事情。

士族作乱,就要好好地用他们的部曲、奴仆生事。杜禀为了凑人数,胁迫百姓去达成他们的大义,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贾诩摇了摇头,他们永远不懂边军、边民,乃至天下百姓想要什么,这样的家伙有点小聪明,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

再加上对方阴谋破败内部不合,马腾、韩遂事先也没有商议好,甚至一开始不告诉韩遂。川兵那边人数较少,而且是劳师远征。这等对手当然不是暂时团结在一起的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对手。

可惜面前这个憨态可掬的贵人,对于这一切均不知晓,却一点也不想知道,该怎么说呢,是太笨,还是太聪明呢。

贾诩转瞬之间就完成上述分析,可是谁也看不出来他到底思考了什么。他装作没看出来董承为何而来,暗中引出话题道:“国舅大才,想必胜利之后,这天下肯定会重新归于安定。”

董承一拍脑袋,笑着说道:“你看看我,女儿刚嘱托的事都忘记了。现在起了战乱,三辅出现二十几万难民,他们短期内肯定没法种地,没有吃的可怎么办啊?”

贾诩心中恐怕要扶额叹息,这人也太容易路出马脚了吧,一句话就把天子通过董贵人,董贵人又刚见过他,全都说了出来。

这人以后可不能担当重任,估计一个眼神就会暴露心中有鬼,被捉住之后肯定也不知道掩护家人和上级,估计会统统拖下水。

考虑这一点,还是不要和他多说话吧。

“国舅勿忧,待战时平定,百姓返回家乡,一切自然回归安宁。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给小农一个安全的土壤,他们就会恢复生产。”

董承说道:“文和说的对啊,看来只需要一些时间就好了。”

对什么对啊!春耕都耽误了,壮劳力早被拉去当壮丁、家丁,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就恢复。这段内心独白,当然不是出身颇好、不知民事的董承能想得出来的。

贾诩想完之后,觉得这瞎话说出来太假太丢人了。难道跟董承在一起,真的会被带歪了?

不管真话假话还是少说为妙。

贾诩看着董承挪动他胖乎乎的身子离开了。

“想解决这个问题啊,那可是难得很啊。”

说完他下意识的看向了东北方向,又瞥了一眼东方。

“不行啊,这样交不了差啊,回头还会被女儿说是不关心她和天子。他这个国舅加国丈可真的不好当啊。”

没办法,董承只好喝几口凉水压压惊,然后壮了胆子朝着李儒那边去了。

李儒回到长安已有一年半了,他知道没有兵指挥不动别人,但他不需要去割据一方,更不会去看李傕、郭汜那些人的脸色。换句话说,这朝中没有一个人是他的朋友,更没有可靠的盟友。

别人同意他的意见,或者在某件事上支持他,完全是对他感到恐惧,不得不同意他。要不是领兵在外,颇具实力的董白对他比较尊重,恐怕朝中群臣就要在天子的授意之下,群起而劾之。

那种情况发生的话,李儒就要投靠李傕了,借用他的手,让这些人给他陪葬。很可惜,现在他有更可靠的方案,不需要同归于尽。

“文优救我!文优救我!”

董承即使贵为国舅,可也不敢跟李儒正常的说话,他想到与其低声下气地求,还不如装惨哭穷,这样估计不会那么恐怖。

李儒眯着眼睛,看着在面前年纪不比他小,在那里干挤眼泪的董承。他真是哭笑不得,此人实在是没用,在这个位置活成这个样子,也许是在等着某一天意气风发吧。

考虑他也算得上自己人,李儒冷冷地说道:“国舅有什么难处直接开口便是,可不要辱没了你的一族啊。”

西北的三月份还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可即使如此,董承也是直接冒出一头汗来。难啊,他这个位置看着风光,可是真的很难做啊。

董承还是假装受了巨大的痛苦,说道:“文优军师可一定要救我啊。宫中不知从哪里冒出的流言,说是我董承不吉祥,我女儿年初嫁进宫去,这马腾、韩遂就要跑来造反。”

“很明显这是有人看不惯我女儿的位置,想让我们西凉军丢人,这太恶毒啦!”

“你想怎么做?找我来保护你女儿吗?还是让我帮你扼杀留言?肯定不是这些吧。”

李儒连续三问,让董承差点窒息,他特别怕李儒这种恐怖的气息,没想到他的啰嗦还是让李儒直接追问他要干什么。

他擦了一把汗,说道“天子和我女儿让我想办法解决三辅的难民问题,毕竟百姓要是活不下去,也有可能加入贼军。”

“哈哈哈哈!这个问题还不好解决吗?”李儒的笑声带有一股鄙夷和邪恶的感觉,让董承不知如何接话。

李儒盯着董承道“三代以前,甚至到了秦朝那时候,没有用的人就要被处理掉。六十岁以上的,如果没用就埋了,你觉得如何?”

董承吓得脸上淌汗,回道“那种事情也只是听闻,不可以的吧?而且大汉以孝治天下,如此恐遭天下非议啊。”

李儒的小眼睛眯起来,却是毫无动摇的意思,继续说道“官员、士族、豪强当然可以继续孝敬家人,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这个办法自然也不会往他们身上尝试。”

“但没有这个能力的,不要说六十岁以上,所有的人,该淘汰就淘汰!上古流传,六十以上的人全都埋了,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回溯古风不是正符合一些士族的胃口吗?哈哈哈哈!”

董承说道“难民也是大汉子民,你的这个办法,天子不会同意的。”

李儒胡子微微一翘,说道“这件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李傕郭汜只留下了青壮,各大士族也只收纳对他们有用的人。其他的难民,不就是那些老弱最先死掉吗?承认与不承认差别在哪?”

“我的话就这么多,这是个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不会阻止,因为这就是我眼中的生存法则!”

董承离开的时候神魂颠倒,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清除。这种可怕的事情,只在三代和先秦的传说中听闻过,可现在不正在发生吗?

李儒的话他可不敢对天子和女儿讲,让他想主意他当然想不出。去请教两个聪明的家伙,结果,一个很乐观,说是自然会好另一个说六十岁以上全都干掉,彻底淘汰没用的人。

李傕他们和那些大士族也没有一个好惹的,他最后什么办法都没有,干脆直接装死狗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