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的收获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的收获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河东以后,童远初步做好规划,就让徐荣暂领无畏军休整,其余各军纷纷论功行赏。

只有骑兵第三旅士气不高,具装骑兵的折损,恐怕短期之内不好立刻补充。胡琅儿、徐俭找到童远,询问是否从无畏军内抽调,或者从军屯或者匈奴那边发展一些。

童远想了一下,表示可以补充,不过这支骑兵还是从汉人中挑选,而且要按照之前,甚至更高要求,反复训练。避免因为有现成的次优骑兵可以补充,而忽视培养最顶级的骑兵。

徐俭听了十分感动,他与这支具装骑兵共同成长,当然希望他继续发扬下去。

历史上,不乏优秀的骑兵,但很多都干脆用胡人骑兵填补,久而久之,就成为胡骑。换言之,这些优秀骑兵,慢慢就从自己培养汉人,变成拿来胡人,再变成胡骑了。

幸好,主公十分看重这支骑兵,而且注重质量和培养,而不是拿来别的骑兵掺水。

安排好这些事之后,童远赶紧联络裴徵、裴缉和黄河另一边的张既。因为五月份,屯田耕种的冬小麦应该已经收割完毕。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呢?

他派人联系的时候,又回忆各县的情况。

黄河西边,一共是夏阳、郃阳和衙县三地。前者保持士族豪强小农经济,初夏收获可以忽略不计。

后两县由于之前被严重破坏,所以安排了军屯、民屯近五万人,实行屯田。并且从长安、天水等地购买了足够的宿麦种,都在去年九月完成了耕种。

“报,张既县令来了。”

“快请进来。”童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张既,看看两人合作搞起来的屯田种麦,效果怎么样。

样貌微微殷实的张既,面带着灿烂笑容更显得憨厚友善。他进来也没顾得礼数,直接握住童远的手臂道“丰收!丰收啊。”

童远心中如释重负,笑道“太好啦,太好啦!德容果然厉害,不知两县产量一共多少啊?”

张既回道“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收割和统计,两县一共收获麦子,六十三万石。平均计算下来,产量可是破了大汉关中的记录啊。”

童远仔细询问,又经过换算。亩产略微超过四百汉斤。按照后世的标准,达到了亩产麦子两百斤的水平。

亩产麦子两百斤,要是童远初来乍到,肯定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一年来他了解到,大汉能够亩产一百八十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了,此时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六十三万石,按照他那个屯田军每月一石半屯,壮劳力每月超过一石,老幼一百至二百汉斤的分发。这些麦子,也才刚够这两县屯田农户一年多吃食。

张既和童远心有灵犀,直接补充道“丰收后,大伙都很高兴。但各县乡,以及下面的屯、队都为了日子过得更好,立刻组织起来种粟。相信十月份又能有不少收成。”

童远问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年两熟了?”

张既说道“这批宿麦是去年九月种下的,不过今年种完粟,估计来不及种宿麦,所以能搞得起来两年三熟。”

原来这童远是后世南方人,他对一年两熟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北方很难做到。这个时代,有屯田和张既等循吏,能搞好两年三熟,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两人又做了些讨论,如果今年十月底,粟的种植也一切顺利。估计能够亩产一百七八十斤,也就是大约五十多万石的粟。

这两个县,就不仅可以让屯户继续现在的好日子,还可以再吸纳一万人口,扩大屯田。

当然,这些产量都是脱壳以前,军屯、民屯在各队有石磨,支持无畏军的军屯后勤部,也是有足够的工具使用。

但这种情况要不要搞水力或者风力石磨呢?夏阳这片土地刚好河流众多,风也比较大。可惜他不会搞,张既也并不精于这方面。两人只好记下此事,看看后面有无机会。

童远突然想起一事,那就是粮食供给的这般充足,会不会有些人偷懒,或者一些屯、队除了客观原因,在主观上并不尽力。

张既做事情细致入微,这一个月来他不仅抓紧丰收和统计的事情,还对半数以上的乡、屯完成了巡查。

张既说道“此事也颇为有。我巡查了三十多个屯,原以为青壮较多的产量就高,老弱多的就比较低。可是没想到,亩产最多的十个屯,有一半是老弱更多的。反倒是青壮较多的,有那么三屯,在两县都是垫底的存在。”

童远问道“德容有没有探查,老弱产量高的屯,与同样老弱多,但产量低的屯有没有区别?同样,青壮多的,产量高低悬殊的屯,有何区别?”

张既一开始还真没这么对比过,他仔细想了想,把其中各位代表的几个屯拿出来讨论了一下。

突然,他拍了一下大腿,兴奋道“确实有点迹象可循。老弱为主的屯,有近十屯非常珍惜将军所提供的安全和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年龄尚小的孩童们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他们耕种非常努力,而且因为人少地多,平均一人要耕种四十亩以上。他们进行互帮互助,以工换工。”

“有的并没有把地分到每户,至少是一队二十户一起合作,也有两队合作的。这样先把能种的地一起种起来,避免劳力太少,过于粗糙地料理太广的地。”

童远提问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把地集中在一起,工具和牛也一起使用,这样互相合作,可是会不会出现不是自家的,就不努力?”

张既说道“当然有出现,一些屯因此产量不高。不过,产量能到前一半的,基本上是做得比较好的。感觉什么情况下,都会有做得好的,和搞得差的。”

童远继续话题,问道“说完了老弱搞得好的,那青壮那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