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1013章 东吴日趋向下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1013章 东吴日趋向下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晋朝的文武百官都投入到了建设之中。

但有几位比较重要的人物,既没有担任文武要职,也没有封侯赏的,主要有张录、那楼、杜长、刘磐这四人。

最主要的当属张录。

他是四海商帮长期以来的负责人,曾经是黄於、申隆的上级,还精通道术与卸岭的技能。

如李通、廖化、刘辟、龚都等人,都是最早通过他的人脉挖掘联络到的。

在童远击败混沌之前,张录一直担任显要职位,辅佐童远对抗暗中的敌人。

如果说王异是四海商帮中,那个站在明处而光鲜亮丽者,那张录则是默默做了许多灰色的事情,当然也包括除掉一些内部敌人。

如果说左延年是潜伏伪装,最后洞悉了刘协的行为,团结了诸葛亮,最终担任锦衣卫中郎将实至名归。那么锦衣卫和四海商帮,按照管理的序列,都应该归张录,左延年只是张录的下线而已。

但是,童远击败混沌之后,鸿钧告知他:“洪荒归洪荒,凡世归凡世”,那些神话时代的内容自此永远是传说。

张录也在这之后,主动卸去一切职务,将商业、情报的责任全部移交给王异、左延年、罗伟、鲍出、李颖等人。

他本心追随其本来师门的阐教,自此不问凡世。

江湖中有作为的修仙问道者,多与张录保持着有好的关系。童远心有感悟,知道这方面的事情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张录知晓。以后按照鸿钧法旨,这些事情都与自己不再有关了。

所以,张录不用封国公,也没担任本来留给他的太尉,而是彻底羽化登仙去了。

然后是乌桓一支的首领那楼,他是屯田军前几名的大将之一,待遇理应不在申隆之下。

可是,那楼作为最忠心于童远的乌桓人,坚决解甲归屯民,不担任任何职务。

他这么做是做出一个表率,带头让乌桓人汉化,不再单独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而是彻底融入汉人。

童远给了他私下里侯爵的待遇,但他把这些财产用于推动乌桓融入汉民。此事那楼有大功,日后长命百岁颐养天年。

曾经黑山军的二把手杜长,也没有担任官职。

他主要是因为年岁已高,早年与汉军大战,被追得九死一生,身体积劳成疾已有许多病痛。就此致仕在家,安心养病,待遇上也有荣誉性的侯爵,大体与李通等人相当,略低于实封的二十位侯爵。

刘磐则是在童远北征幽州,抵抗胡虏的时候,采取私自行动,试图截杀从河东溃败退回江东的孙权。

此事童远严格命令,荆州方向不得轻举妄动,尤其是对面有鲁肃、陆逊守着柴桑、吴郡,绝不是从荆州可以直接偷家的。

结果为了给义父刘表报仇,身居无畏军要职的刘磐,私自动员数千兵马、部曲家丁和刘表旧部,去截杀溃退回来的孙权。

结果被鲁肃早就盯上了,与陆逊合力设下埋伏。

又有留守将领孙恒、贺奇、朱恒、全综等人非常能打,地方官员骆统、周鲂等很懂些军事,一同伏击将冒进的刘磐击杀。

可怜多次给东吴造成压力,唯独太史慈才能挡住的一代勇将,就这样不听号令而阵亡。

老黄忠与刘磐交情深厚,发誓日后一定要参与南征东吴,为刘磐报仇。

童远经过此事,整顿了无畏军、屯田军思想情况,将领对换职位,避免脱产精锐变为将领私兵,所以才有后面无畏军十二卫,将领与之前职位大不相同。

至于之前曾经也有突出表现的成公英、裴儁、傅巽、马谡、阎行、杨秋、吴班、韩德、朱盖、雷同、杨怀、裴元绍以及一大批文武,大多在各个道任职,或在无畏军、屯田军担任副将、参将等职务。

因人才太多,就不一一列举。

......

随着北疆安稳,晋朝对于东吴的经济、政治、军事、体量乃至文化、科技优势越来越大。

定下的十年时间不南征,让遭遇大洪水的兖州、豫州逐步恢复,如今也逐步稳固起来。

东吴那边却发生不少人员变动。

首先是积劳成疾东吴的大都督鲁肃,于215年病逝。

鲁肃是孙权的得力助手,大局观很强,当时孙权鬼迷心窍认为夺取天下的机会来了,不顾鲁肃的强烈反对,穷兵黩武把东吴的主力全部带走,最后只带回不足2000残兵。

当时孙权沿大河进军龙门时,还下令让鲁肃率军从柴桑突袭荆州,想以此分散当时新西凉军的注意力。

幸亏鲁肃没有听孙权的安排乘机夺取荆州,否侧必然是撞在严防当地的刘磐、文聘面前,尤其是文聘非常擅于防守,挡住吴军大半年绝不是问题。

等到孙权和刘协2天时间,就在龙门大败亏输的时候,按兵不动的鲁肃,就是守护住东吴的最关键人物。

鲁肃死了,孙权等于失去了主心骨,但他还有心腹吕蒙。

孙权提拔过来的得力干将吕蒙接替鲁肃职位,进驻柴桑严加防守荆州方向的晋军,可是自从被关羽击败以后,吕蒙就失去了之前的锐气,现在诸事繁忙,竟然也一病不起。

结果两年后,竟然也因病去世。

再加上之前龙门之战时,江表十二虎臣一次性全部阵亡,自此江东的文武骨干发生断层,出现巨大的缺口。

一时间出现动荡的趋势,一些人直接北逃到晋朝。

鲁肃、吕蒙死后,非常被孙权信赖的诸葛瑾站了出来。

他力挽狂澜,一系列惠民政策出台,才保证了江东没有大动乱。

仅论行政才能,诸葛瑾不在诸葛亮之下,但是要说军事才能,那就差太多了。

他也算是具备一些军事能力,但距鲁肃、吕蒙相差太远,所以只能稳住经济,却不能补上军事。

失去周瑜、鲁肃、吕蒙,以及十二虎臣的孙权,为了巩固政权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全力拉拢东吴本地的大士族。

军事上放权给他们,让东南大族掌控主力兵马,政治上全力提拔,半数以上要职归他们。

这才没暴露出巨大漏洞,维持住与晋朝对峙10年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