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8,有一个冯叔叔

我的爱情在奔跑 8,有一个冯叔叔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7:1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8,有一个冯叔叔

上个世纪90年代的贵州大山里,一个夜色朦胧的晚上,在乡卫生院简陋的病房里,一对年轻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足6斤的小男孩,他就是清风。那对年轻的夫妇,就是轻松的父母。

贵州,一个高原的省市,位于我国西北,与云南合成云贵高原。山和贵州是联合在一起的,提到贵州,你就会想到山峦叠嶂,雾气缭绕,瀑布成群,河水纵横。贵州和云南一样,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许多都是我们的革命老区,想当年长征途中,**英明出兵, 4渡赤水,两战遵义就在这里,这重峦叠嶂的大山,让我们的伟大领袖,挥斥方遒,英明决断,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但是贵州,因为大山,它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一些深山里,老百姓生活还是很艰苦的。清风的家乡就是在这深山里,一个村也没有几十户人家,分散在各个山坳里,土地很少,都是梯田,工作起来十分的不容易,各种自然灾害也频繁的发生,让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在贫困线上挣扎,守着金山银山,却是他们贫穷的根源。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好政策可以让他们走出大山,到城里去打工,挣一些救命钱。

清风的爸爸,在清风满月以后,就和村子里许多的青年一起结伴,到遥远的南方,广州去打工了。清风的妈妈,在他断奶以后,也乘火车去广州了,和他的爸爸一起在广州打工。山里的农民很朴实,又没有什么文化,只能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做一些打工仔的艰苦生活。工资实在是不多,但是他们省吃俭用,每年向家里寄一些钱,维护着父母和儿子的生活。

清风从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从他牙牙学语开始,和别的人就不一样,别人开口学的第1个词儿就是妈妈,而他叫出的第1个声音,就是奶奶。年老多病的奶奶,对他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身上穿的所有的衣服,都是奶奶一针一线,帮他缝制的。虽然家里有爸爸妈妈寄回来的一些钱,但是爷爷奶奶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自个的孙子清风,每年都想方设法给他做两身新衣服。清风也和别的孩子一样,玩在村子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捉迷藏,一起过家家。

儿童时代的记忆,就是村子里的老房,梯田里的公牛,鸡窝里的母鸡,还有村子里,到处奔跑的土狗。他自己每天也是欢乐的玩儿的,从来不给大人添麻烦,虽然淘气但是很少惹祸,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已经岁数很大了,不能够像别人一样淘气惹祸,因为他们的岁数已经操不起那个心了。

爸爸妈妈从遥远的广州,给他寄来了几本儿童画报,爷爷就拿着这些画报,一遍一遍的给他讲画报上的故事,最让他记忆深刻的就是三只小猪的故事。两个闹分裂而最后被大灰狼吃掉的两只小猪,成了他嘲笑的对象,那第3只既聪明又善良的小猪,成了他心目中的偶像,怎么样变得更聪明,也成了他心里最大的希望。

三岁半那一年,这是他儿童记忆的开始,在西山坡玩耍的路上,有一座古老的道观,住着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中年人,看到他以后,从此就喜欢上他了。他就成了这个中年人的常客,他默默的陪伴着这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也倾其心血,开始对他进行启蒙,采用的都是最古老的教材。

这个中年人姓冯,村子里的人都把他叫冯道士,清风把他叫冯叔叔。

冯叔叔和别人的打扮不一样,穿了一身道袍,头发被卷在头上,头发上插了一支发簪,永远是一个白袜子,裤脚上打着裹腿,黑色的圆口布鞋。完完全全是一个道士的打扮,但是他从来不向大家说道教的事儿,而是在道观的小院里,在那架丝瓜架下,拿着一本线装书,认真的读着。

清风来到这里,冯叔叔会给他点好吃的,然后就会给他拿一本小书,冯叔叔就带着贪念,念完了以后,就要求清风把这些背下来。最开始是《三字经》,因为一边认字一边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清风才把《三字经》熟练的背下来,接下来就是《千字文》,《百家姓》和《增广贤文》。因为这些书都很押韵,背起来就像儿歌一样,所以清风特别愿意背,也很快的,就把这些背熟了。接下来背的两本书,就有点难度了,因为这两本书太长了,一本是《幼学琼林》,一本是《声律启蒙》,这两本书,大约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背熟。

好奇心让清风,好几次问冯叔叔,什么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什么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又为什么“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每当清风问这些为什么的时候,冯叔叔都和蔼的跟他笑一下,摸一摸他的小脑袋,轻轻的说,“李宇峰,你现在还小吗?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是为什么了,现在你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你就把这些书都背熟了,把这些字都认识,慢慢的背多了你就懂了,以后你长大一点儿,我会把里边很多的故事讲给你听,那个时候你就全知道。”

在清风幼小的心灵里,冯叔叔是最有学问的人,所以他说的话只能听,不能去质疑,像冯叔叔这样的好人,听他的话是不会有问题的,所以清风,就放弃了那些为什么,一心一意的按照冯叔叔的要求,接着背书。冯叔叔偶尔的也会停下来,带着他念几遍,纠正他的方言,发音,冯叔叔读这些书的时候,抑扬顿挫,闭着双眼,摇头晃脑的,让他很着迷。

过了半年,清风把这些书都背熟了,冯叔叔又准备了笔墨纸砚,一笔一画的交给清风写毛笔字,将近一年的时间,冯叔叔每天都教清风学毛笔字,清风灵巧的小手,每天写的毛笔字不下几百个,然后就是反复的背诵已经背过的那几本书,在背的过程中,那几本书中好多道理他就明白了。冯叔叔来了两个朋友,两个朋友走了以后,彭叔叔又给清风拿出来两本书,一本是《弟子规》,一本是《孔子家训》,因为有前边的背书经验,清风用10天就把这两本书背熟了。背书背了一年,毛笔字练了半年,冯叔叔要求清风,不在学新的东西了,而是要求他,把过去背过的书,一笔一画的默写出来,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清风才把那几本书默写完,冯叔叔看了,特别的高兴。

为了奖励清风,冯叔叔找来了两个算盘,交给清风怎么打算盘,并且把加法口诀,乘法口诀,都交给了他,在算盘上进行加减乘除。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从三岁半清风,已经是5岁半。冯叔叔又给了他三本书,一本是《唐诗三百首》,一本是《宋词300首》,还有一本是《诗经》,冯叔叔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清风每背一首诗或一首词,冯叔叔都会详细的接讲解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特别要讲怎么押韵,怎么用词?冯叔叔的话就跟诗一样,清风特别爱听,他说的话,清风也记在脑子里了。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清风把这三本书背下来了,冯叔叔也把这三本书讲解完了,然后冯叔叔又找了两本书,一本是孔子的 “论语”,一本是老子的 “道德经”,冯叔叔又用了半年的时间,清风背书的同时,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解给清风。有的时候,就和清风开始一块儿作诗,填词,写文章,都是文言文。

清风做的诗很好听,每一次冯叔叔都夸赞他

清风填的词都很幼稚,冯叔叔照样是夸赞有加。

清风写的文言文文章,知乎者也用的都很准确,但是在字的意义上,有时会出现错冯叔叔从来都不姑息,详细的再讲解一遍这个字的用意,然后推敲好,用上最准确的字或者词。

当清风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都是用现代的,和冯叔叔讲的有很多差别,虽然没有冯叔叔讲的好,但是清风都会静静的听着,因为冯叔叔让他,博采众长。

冯叔叔专门买了一个复读机,买了几本英语书,开始教清风学习外语,清风学习的很认真,冯叔叔的标准化特别好,所以英语的读音也很正,就像收音机里的播音员一样,读起英语来特别的标准好听。学习英语还是那种办法,主要是背诵,冯叔叔用《新概念》英语第1册,和常用日常英语900句,实实在在的交了清风两年,然后就是冯叔叔从自己的书架上,找出来的原版的英语小说,清风基本上能看懂,看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冯叔叔。

冯叔叔的书架上,藏书特别丰富,清风最喜欢的,除了四大名著以外,就是100部经典古典小说,因为有背诵文言文的基础,清风看起这些小说来都很轻松,四大名著反复的看了好几遍,有些重点的段落,重点的章节,他都可以背诵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10年过去了,4岁的小清风,已经变成了14岁的英俊少男,清风除了上学以外,每天都在徐叔叔这里,从家里拿了点粮食和蔬菜,有时候奶奶会过来帮冯叔叔做饭,吃住都和徐叔叔在一起。冯叔叔很耐心,不管清风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冯叔叔都会把它解答的记清楚又明白。很快就要上初三了,冯叔叔专门抽出来时间,把初中各科的所有知识点都给清风讲了一遍。在讲的过程中,他发现清风对政治课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中也很马虎,冯叔叔专门拿出来时间,对初中课本的政治课,看了三天,然后就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给清风讲解了10天,清风从政治课学习上,在对政治课的重新学习上,清风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他对政治课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出所料,清风用以最好的成绩考上了省里重点的高中,要离开家里去省城上学了,学费十分的昂贵,冯叔叔不声不响的,来到了省城,给清风所有的高中学费都交齐了,当清风拿着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钱,去学校交费的时候,学校告诉他,他所有的费用已经让一位好心人交齐了,你只管过来上学就可以了,而且好心人每个月赞助了自己300元的生活费,300元呢,而且是一个月,清风高兴的不知所措了,赶紧写信告诉了广州的爸爸妈妈,他们回去说不知道这个好心人是谁。爷爷很清楚,带着清风找到了冯叔叔,爷爷让清风跪在地上,给冯叔叔磕了三个响头,爷爷说,这是一辈子的恩人哪,永远不要忘记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