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147. 邓春的心结(二)

我的爱情在奔跑 147. 邓春的心结(二)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7:1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147.邓春的心结(二)

从徐鸽子用风清云淡的语言,化解了公司生死存亡的危机,周围的所有人对这个公司里的局外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风雨过后见彩虹,用这句话来形容危机过后的,沈小夫化妆品公司的业绩,是再准确也不过的了。前期因为王珏母女事件的炒作,一时间沈小夫化妆品公司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经过左琳琳亲自出马,不但平息了这个事件的影响,而且为公司树立了正面的形象,公司的业绩在网络平台上的销售也是一飞冲天,这是邓春主持工作以来,取得的最大的成果,也是创造了第四个月的销售记录,公司上下每个人都喜气洋洋。

对这件事儿最高兴的当然还是公司的新当家人邓春。

将近而立之年的邓春,21岁大学毕业以后直接考取了国家西部大学生村官,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年,本来学习电子商务的邓春,来到了西部偏远的农村,和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真是风马牛而不相及。

刚进入村子里的邓春,在考大学生村官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但是农村的现实让他一下子从理想中掉到了最冰冷的现实社会,除了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以外,农村社会观念的成就,思想上的僵化,做事儿的保守,是让他最受不了的。

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学的是最先进的与时代接轨的电子商务,面对着这样一种村俗民约,特别是村子里的干部,在处理村子里的事情的时候,仍然是按照家族的角度去处理,没有原则和是非,只有无原则的活稀泥,特别是4年一次的村两委班子的选举,从海选到正式的投票,都需要家族势力的支持,很少有村干部为了村里脱贫致富,能够豁得出去,也很少有村干部能够想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在这些陈规陋俗的支配下混日子,上之下派的应付差事,就是千方百计的讨好村民,为了下一届的选举而打下基础。

正好村子里刚有一个复转军人回到家乡,经过在外面几年的闯练,对外面的世界很适应,也带着梦想回到家乡,要在家乡这块土地上创造自己的未来,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想做的几件事儿,都因为家长的反对,村里的反对,村民的不理解而夭折了,但是这个年轻人周围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农村青年,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并没有因为挫折而气馁,只是苦于没有出路而懊恼。

新来的大学生村官邓春成了他们一根救命的稻草,年轻人和年轻人交流起来就很方便了,邓春也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对村子里的情况熟悉了以后,邓春和村子里的退伍军人杨志峰成了莫逆之交,并以杨志峰为中心团结了一批农村青年,把他们过去做的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失败的原因,除了农村的落后观念的保守以外,没有很好的收入是他们失败的关键原因。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做起事情来就有目标,而且也有相应的项目和技术了。土豆是当时村里的主要栽培农作物,土豆的品种已经是十几年的老品种了,产量低品质差是当地土豆滞销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要想让村子里打一个翻身仗,更新品种,拓宽销路,已经成了燃眉之急。

好在这个村子网络还是很发达的,村子里的年轻人也很团结,形成了一股新兴的势力,也是农村发展的希望,要想把村子里的土豆生产形成生产力,必须要找到更新的适销对路的品种,并且采取集中的规模化生产的路子,以这些年轻人的新思路新思想来开拓新的市场,开垦农村这块电子商务的处女地,打一个翻身仗应该不成问题。

除了所在的村子种植了大面积土豆以外,周边的几个村子也是以土豆生产为主的,在这一个区域已经形成了土豆生产的规模化基地,每年的产量有相当的规模,现在的农民把销不出去的土豆只能交给附近一个低价收购的加工厂,严重的挫伤了当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但是西北边陲村庄的现状就是这样,除了卖给加工厂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邓春是学习电子商务出身的,而且学习是在大城市,要想解决土豆的销售问题,先要解决新品种的更新问题和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新品种的问题到农科院联系以后就可以解决了,而拓宽销路的问题,规模化生产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邓春和杨志峰对现状进行了梳理以后,分头进行,决这些问题的工作,邓春先陪同杨志峰到省农科院,找到了专门研究土豆生产的课题组,在他们的抽屉里好几种新的品种,特别是适合西北生产的新品种,还没有推广出去,原因就是新品种的销售价格比较高,子种的投入要比传统的土豆大得多。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杨志峰和邓春一起,编写了土豆规模化栽植技术项目书,正赶上扶贫项目款扶持产业,经过从县里到乡里农业部门的支持,项目很快就列入了政府支持的目录,并且拿到了一笔产业发展基金,作为购买土豆籽种的启动资金已经富富有余了,新品种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说话种植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本村和周边的几个村子的种植面积完全可以达到规模化,但是要让农民接受土豆的新品种需要一个过程,杨之峰带着他的小伙伴跑了好几天,也没有签下几份儿订购合同,一筹莫展的杨志峰,和邓春商量对策,正赶上国家支持农业合作组织,邓春鼓励杨志峰和他的小伙伴们,成立一个土豆合作社,和农民签订提供纸种收购土豆的这个办法,因为前期的投入都是由合作社进行的,农民们又有订购合同,可以签订,土豆合作社很快成立以后,周边的群众和本村的农民都纷纷加入了合作社,规模化生产问题很快的就解决了,但是上千亩的新品种土豆,是一个海量的产量,销售已经成了重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邓春要求他们采取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到大城市去与销售商签订订单合同,采取订单生产,一部分土豆在夏总的同时已经销售出去了,减少了销售的压力,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土豆找不到订单,这下子可把杨志峰等农村青年急坏了,如果这部分土豆烂在自己手里,那这个合作社就要夭折了。

邓春正好用上了自己的专业,在农村青年中找了几个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把电子商务的知识向他们普及,用好他们手里的手机,尝试着直播销售,把土豆品种的选择土地的工作,土豆籽种的种植和处理,土豆秧苗的涨势情况都在网上进行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围观,在相互交流中推销土豆产品,经过网上销售,让消费者不但能够买到土豆,而且可以看到土豆生产的全过程,在他们的餐桌上可以多一道安全的食品,经过几个知识点的讨论,和几轮直播活动,这些优质的土豆被网友们订购一空,并且收到了巨额的定金,极大的鼓舞了土豆合作社的村民们。

邓春和杨志峰商量,按照土地入股的份额,合作社和每个社员都签订了销售合同,签订合同的同时就先预付了一部分定金,并且要求社员按照技术员指导的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特别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绿色生产,逐步过渡到有机生产,在网上对这些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又进行了几轮宣传。

虽然这些工作都是大学生村官份内的工作,村长对这件事儿从最开始就不看好,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经提醒过几次邓春,但是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大城市订单的签订,网上销售的开始,每一部的程潇,邓春都会向村长进行汇报,慢慢的村长也转变了态度,看到他们的工作,一步一步的取得进展,对他们的支持也越来越明朗了。

新的事物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春天刚开始种植的的时候,县里的保险公司就曾经在村里宣传过,希望种植土豆的农民加入保险,保险费用全额都是政府负担的,村民只要签订了保险合同,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如果出现了不可抗力或者损失的情况,保险公司会支付保底的费用,减少一些损失的。

在大家都对这件事儿嗤之以鼻的时候,邓春说服杨志峰,以合作社的名义为所有的社员,购买了保险。杨志峰心里实际上有些不高兴,虽然说不用自己掏钱,但是他觉得买保险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城里的销售和网上的销售做的这么好,何必要多此一举买保险呢?

但是6月底7月初的一次冰雹,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把地里的土豆,秧苗全部都给砸坏了,黄豆粒大小的包子,在地里竟然铺了一层,合作社的社员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全都傻眼了,但是邓春心里却有了底,他赶紧联系保险公司,要求自然灾害险,请保险公司尽快的赔付,让村民们进行抗灾夺生产的生产活动,保险公司反映的也很快,给每位社员都进行了赔付,这让杨志峰心里感觉到了邓春的聪明,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大学生村官了,所以做什么事儿都不要一条道走着黑,应该未雨绸缪,享受政策的红利。

村民们拿到了自然灾害保险的赔付,生产的热情更加高涨了,清理土地,扶植羊毛抢险救灾的场面更加红火了,经过村民们一番艰苦的努力,被毁的秧苗很多,又发了新芽,肥水管理也更加用心了,没过一个月,地里土豆的秧苗比以前长得更加壮实了,这让全体社员看到了夺取丰收的信心,也对合作社增加了一份希望,周边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纷纷的找到杨志峰,要求加入合作社,形成了新的一波加入合作社的风潮。

随着土豆生产收获季节的来到,大卡车一车一车的土豆运往了全国各地的交易市场,因为新品种的土豆,品质好,质量优,所有的客商都追加了订单的数量,大丰收带来的增产效应,仍然让生产出来的土豆,成了抢手货。

网上的销售也很火爆,很早下订单的那些消费者,拿到了比别人更大的折扣,生产者直接把土豆供应给消费者,中间减少了很多的商业环节,消费者花的钱更少,生产者直接收入更多,这种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直接销货方式,让两头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益,消费者拿到了安全可靠的食品,自己在饭桌上起来更放心了,生产者把产地的价格卖到了市场上的价格,除了负担一些物流配送的付费用以外,生产者收到的效益远远比卖给中间商要高得多,双方在互动中,网络提供了联系的平台,这个村子的电子商务也从此就开启了新的航程。

在农村第1年的成功,让邓春第2年的工作更有信心了,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成了他在大学生村官生涯中,最有利的武器。

由于土豆新品种的推广,合作社的成立,电子商务的开端,村子里被县乡两级政府多次表扬,村长觉得得了这样一个大学生村官,简直是得到了一个宝贝,对于邓春的所有工作,他就更加支持了,村民们个个靠种植土豆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农村这些东家常西家短的琐事儿也就减少了很多,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宽阔了,邓村也在这村子里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接下来两年的发展,就像预想的一样,所有的新生事物一点一滴的进入到这个边陲小村,随着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移风易俗的事情就更多了,村民之间的纠纷几乎见不到了,因为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去了,特别是有了钱以后,改造民居,娶媳妇儿,聘闺女的喜事儿连连,村子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些都来自于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努力。

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容村貌也随着改善了。杨志峰本来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农村青年,还有在部队上优良传统,对于改变村容村貌有一系列的想法,在和村委会乡政府进行了报告以后,拿了一大笔钱给村子里修了路,修了水渠,还建立了村医疗室,特别是拿出了一大笔钱,丰富了村子里的文化活动,让冬三月最闲的时间成了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季节,平时在家猫冬的老乡们的一些恶习,比如说打架斗殴,喝酒赌博,比以前大大的减少了。

电子商务扩大了,除了在网上销售土豆新品种以外,还把周围农村比较有特色的一些农产品也放到了网上,扩大了销售的品种和范围,特别是附近乡村最有名的大枣,被网上销售的成了网红产品了,平常作为串门的礼品,现在也成了赚钱的商品了,家家户户,积攒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销售量,销售平台的销售更加火爆了,随着品种的增加,销售额也急剧的上升,依托合作社,扩大电子商务平台,并且建立了一个物流运输小队,专门负责把这些产品送到快递公司,集中委托进行物流配送。

邓春最大的收获就是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刚开始到这里做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村民们谁也没有拿这个城里的小伙子当回事儿,反正是国家出钱,一个城里的孩子在这里混上三年,高高兴兴的回家就可以了,没想到他的到来让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农村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农民的陈旧观念,让村子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彻底改变了这个西北边陲小村的面貌,人人都焕然一新了,这样的人物,村民们谁不看在心里呢?

三年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农村这个新的天地创造出一个奇迹的邓春,经过三年的农村锻炼,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的更多了,对一些政策的环节掌握的也更加准确了,对基层老百姓的想法了解了,对广大的农村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这些都成了他三年奋斗的财富,带着更新更好的梦想去参加了广宇集团的考试。

邓春很顺利的进入了广宇集团,在农村的三年经历,让他练就了很多的本领,最大的本领就是在任何环境下,他都可以找对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方向,在广宇集团刚开始进行基地建设过程中,邓春一下子就到最基层抓基地建设去了,因为他曾经有过三年大学生村官的经历,他抓的基地建设落地最早,见效最快,让他一下子在这批新人当中脱颖而出。

邓春的成绩很快引起了集团高层的注意,刘倩倩在和他的交流过程中,觉得邓春在销售上很有思路,电子商务专业也给他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农村的三年时间,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邓村发展最有底气的地方,刘倩倩毅然决然的把刚刚进入广宇集团不久的年轻的邓春,一下子就放到了新公司的销售总监的位置上。

在广宇集团抓销售的4年里,每年都要为广宇集团基地建设创造一个新的奇迹,在销售上的业绩都会让那些传统的销售人员感到惊奇,除了传统的推销和业务联系以外,建立广宇集团销售网络,打造销售平台,是邓村最大的业绩。

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经验的增加,刘倩倩更加倚重邓春了。专门为邓村成立了一个销售团队,在种植基地公司和广宇集团的整合过程中,邓春毫无争议的做了广宇集团的销售总监,这个相当于广宇集团副职的位置,竟然让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人做了,当时集团那些老牌的销售精英们相当的不服气,但是经过一个阶段,在邓村的领导下进行销售以后,所有那些不服气的人也心平气和了,因为这个年轻人有办法有朝气,为广宇集团在中医药行业的销售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王宇集团生产的中草药和中成药在市场的占有率,都比以前扩大了,市场份额也翻了一番。

当清风向刘倩倩征求意见,想从广宇集团请两个高级管理人才,拓展沈小芙化妆品公司的时候,刘倩倩第1个就想到了邓春。作为化妆品市场,对于广宇集团这个传统的中医药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销售上拿到新的市场份额,为广宇集团扩展新的增长点,必须让邓春走出去,才能够有企业更大的发展。

邓春果然没有辜负刘倩倩对他的希望,邓春更没有辜负沈小夫对他的信任,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很快就为沈小芙化妆品公司打出了一个开门红,拓展了一片新天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让沈小夫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了,当沈小夫决定自己退出公司的管理层之后,毫不犹豫的把这个公司交给他管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有多么的正确,多么的英明了。

现在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危机,新的挑战,邓春以自己丰富的经历,和自己在销售上不俗的业绩,仍然想不通,为什么在这次危机面前,会让一个燕京大学新入学的学生给比下去,这个心结在他的心里一直解不开。

邓春因为这件事对徐鸽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怎样高傲的公主啊?平常很少发言,那美丽的脸庞和背后,永远露出的是和蔼可亲的笑脸,尤其是那银铃般的声音,更让人梦回魂牵,一般的时候没有什么话语,而是默默的注视着一切,对公司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热心,对公司的人也不是很熟悉,只是跟在沈小夫的后面来来回回,但是这一次却把事情看得那么透,分寸把握的那么准,这是怎样一个迷一样的女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