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血大明1625 > 第九十四章 随朕来!

铁血大明1625 第九十四章 随朕来!

作者:倾城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非,英国公也要阻碍朕变法?

听到这句话,张维贤两眼一阵朦胧,依稀间,仿佛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初遇张文忠时的模样。

那时,自己尚且年少,却在张居正的一番演说下,热血沸腾,恨不得为张居正的伟大事业,去添砖加瓦,燃尽自己。

可是很快,张居正身死,大明朝万历中兴戛然而止。

让当初的张维贤,如同一桶冰水当头浇下一般。

随着张居正的身败名裂,张维贤苦于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利,能够说动万历皇帝,这才努力的在英国公一脉中,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终于,等张维贤坐上了英国公的位置时,早已是万历二十六年了。

自己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雄心壮志,也同样伴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被磨去。

可是此时天启帝的疑问,让张维贤如同心中的信仰受到了侮辱一般。

老头儿脸一冷,恭敬行礼,以头抢地道:“陛下,若真要行革命,行变法之事。”

“老臣,愿为先锋!”

“虽万死,而无悔也!”

虽然说当初的张维贤尚不知道为什么万历皇帝那么急着推翻张居正,推翻已经卓有成效的变法。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张维贤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功高盖主,更知道,张居正变法的主要失败原因,是失败在了万历帝这个支持者的身上。

如果不是作为张居正变法支持者的万历帝选择了妥协,选择了背弃张居正变法。

那么张居正的变法,又怎么可能失败的那么快?

哪怕万历帝咬死了将变法进行下去,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改变政策。

以万历帝的待机的四十八年时间,大明朝会变成一幅怎么样的光景,尚未可知!

但是在张维贤看来,再差,也不会比现在的大明朝,更差了。

内忧外患不绝,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四处怨声载道!

听着张维贤的话,朱由校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咋还有一个一听到变法,就眼珠子发红的家伙存在?

大明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还得是五十多年前的张居正变法了吧。

这张维贤,莫非当初还是张居正变法的排头兵?!

想到这里,朱由校打量了两眼张维贤,心里一盘算。

嘿,还真是。

张维贤现在看起来七十来岁,虽然古人看起来,都比现代人要更显老态,那么就往前掰扯十年,张维贤如今六十多岁!

五十三年前张居正上任大明首辅时开启的张居正变法,那个时候的张维贤,也就是十几岁的年龄,还真就是最容易被传染的年纪,被新的思想所感染,然后成为新思想的承载者,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英国公这么支持变法?就不担心朕的变法,会导致大明,朝着一个不可预测的方向去了么?”

“要知道,如果大明朝按部就班,甚至朕这个天子,如那些暗中苟且的蛀虫们所愿,战死沙场,他们换个新天,也许朝中如今权贵的好日子,还能过上几十年也未曾可知。”

“变法也好,革命也罢,都是天大的事情,不是什么闹着玩的。”

“即便以张居正之智,神宗皇帝之能,尚且无法将他们的革命果实保存下来,难道英国公觉得,朕的革命,就必然能够成功?!”

朱由校眼带玩味之色,扫过了张维贤老迈的身体,虽然口头上朱由校一直在说自己的变法可能会失败,但是实际上,偌大的大明朝,知道朱由校计划的几人里,朱由校是唯一一个,认为自己百分之一百能够成功的。

就连魏忠贤,都觉得朱由校应当徐徐图之,而不是直接一波莽过去。

更别提其他的人。

朱纯臣的脑子里,想的更是尽人事听天命,而不是什么,这一战必然可以光复成国公一脉荣光。

张维贤看着朱由校的两眼,颤声说道:“大明朝,自正德以来,江河日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论是国内,还是边关海寇,都越发猖獗。”

“红毛夷更是霸占了我大明的台湾,迟迟不肯归还。”

“这一切,在万历朝时,神宗陛下在位初期,和张文忠公一同,开创了那万历中兴之时,都出现了一丝变好的苗头。”

“随着张文忠公一死,变法宣告失败。”

“大明,再一次恢复到了要死不活的样子。”

“虽然万历三大征,都取得了胜利,然而这一切,都是以透支大明之国力作为代价达成的。”

“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彻底恶化,成为了大明朝的一块国力磨盘,大明无数的财力物力,都拿出去填了辽东的口子,却迟迟没有全部填好。”

“所以老臣认为,大明顽疾沉疴已深,如果还不能以大毅力,大手段去强力推行变法,改革,那么大明朝,迟早要完!”

“老臣世受皇恩,至今已有二百余年,老臣当然不希望大明朝出事。”

“既然陛下愿意拯救大明朝,老臣,自当为陛下,贡献出老臣的全部!”

“陛下,请容老臣冒犯的说一句,如若大明要亡,英国公一脉,皆会与大明同去!”

果然,张维贤和朱纯臣的思路,并不一致,朱纯臣眼中的成国公一脉的宗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有着一定能力的朱纯臣,在大明亡国前夕投了李自成。

而张维贤的眼中,大明朝的存续意义,大于他们英国公一脉的存续意义,所以原本的历史上,最后的英国公张世泽,与李自成军死战而亡。

看了看张维贤,朱由校乐呵呵的扶着张维贤的双臂,将他搀扶了起来,眼中同样的饱含热泪,低声道:“英国公,果然不愧为大明第一武勋之家。”

“句句肺腑,何谈冒犯!”

“朕和英国公所思所想,其实大致无差,大明顽疾沉疴,已经到了不得不下猛药,以图破而后立了。”

“比起被内忧外患导致大明改朝换代,朕宁愿是朕,造了咱大明朝的反!亲手将那些旧的阶层打破!”

“既然英国公愿为变法之先锋,英国公,随朕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