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血大明1625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统帅的自我修养

铁血大明1625 第三百五十二章 统帅的自我修养

作者:倾城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得功不出声则矣,一出声简直就是一鸣惊人!

条条框框,方方面面的算计,都已经做好了。

甚至于黄得功还列举了三种可能性,列举出了大明这近万人,拿到此时的锦州城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陈柳秋两眼放光,曹文诏更是一把抓住了黄得功的肩膀,兴高采烈道:“黄得功!老子就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把你派到老子这边来!”

“陛下是觉得,陛下他的光芒太甚,如果你们都在他的身边,没准都会发挥不出本该有的能力。”

“这是陛下在锻炼你们的能力啊!”

“哈哈哈哈!”

锻炼?听着曹文诏的话,凤一和黄得功等人一阵疑惑。

天启帝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锻炼自己?

特别是黄得功,他压根不明白,天启帝既然把自己从京营中带了出来,那么按理来说,应该是要将自己带在身边的才对吧。

毕竟之前的京营兵,已经犯过错了。

天启帝为什么会给自己这个败军之将一个再度领军的机会?

可是曹文诏等人却不这么看,反而是目光炯炯的齐齐看向黄得功,想看看,黄得功是否对这些计划还能有所补充。

“老黄!没想到啊!你居然还能有这一手!快说说,你有没有后招?”

眼见着自己叔叔他们几个人不做声响,曹变蛟大大咧咧的看着黄得功问道。

而听到曹变蛟的话,陈柳秋也鼓励道:“没错,黄得功,我父亲尚在的时候曾经说过,军中无小事,一点旁枝错节的微末之处,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

“军中有将有帅,一将易得,一帅难求,而如今咱们这些人里,依我看来,现在咱们这些人马当中,纵观大局的统帅,还得是你。”

“曹文诏将军虽然纵横沙场,睥睨无敌,但是毕竟曹文诏将军的观点还没有彻底牛转过来,如今只能作为一员大将,而不能作为全军的统帅。”

“就跟项羽一样,在局部战争的时候,项羽天下无敌,甚至哪怕是彭城之战,哪怕是垓下之围,项羽都能够突围而出。”

“可在大局上,项羽却步履艰难,被韩信打得找不着北,只能坐视原本在秦末诸侯中占有最大势力的西楚分崩离析,一步步走到末路。”

“凤兄更是慷慨有余而智略不足,在大局观全局观上,甚至还不如大曹将军。”

“而我自家人知自家事,若我有帅才,当初在浑河河畔,我就不会没有察觉到袁应泰他们压根不打算支援了。”

点评完了自家几个人之后,陈柳秋的视线转移到了曹变蛟身上,可没等陈柳秋说话,曹变蛟就悻悻一笑道:“陈将军,你可别看我啊!我是啥性子你们还不知道么?一旦打起来,就容易上头,不分青红皂白的。”

“老黄他既然能够被陛下信重,带在身边,那么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

“我当初在来宁远的路上,还怀疑过陛下是个无能的纨绔子弟,将战场视作了玩乐呢!”

“已经走眼一次了,我可不打算再走眼第二次!”

“老黄咋说,我就咋做!”

凤一满脸嫌弃的瞥了一眼陈柳秋,撇了撇嘴道:“老陈,你这就不地道了,啥叫洒家智略不足啊?”

“洒家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大方面的决策,洒家确实不行,但是获取情报,刺杀要员,制定小规模的破坏这些洒家还是在行的!”

“也就更别提洒家智勇双全了!要不是洒家胆大心细,咱们能组成一支猎户军,护送着百姓回到宁远城?”

“不过吧,你说的话也有道理,军中有帅有将,想要驾驭统帅全军,那就必须要有他的非凡之处。”

“小黄这小伙子,算是洒家看着他从京师里被陛下带出来的,这一路上他表现得不好不坏,可是那都是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

“跟了这么一个光芒万丈的陛下,也确实没小黄啥发挥的余地。”

“不过吧,小黄刚才提出来的几条意见,依洒家看来,确实有统帅之风。”

“未料胜先算败,这一点陛下时常和我们这些护龙卫提及。”

“所以说小黄,这一仗到时候该怎么打,你说,你决定,咱们大家都听你的!”

黄得功眼见着这一趟过来的将校都将鼓励的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头道:“黄某,谢过各位厚爱,此战,定当不辱使命!”

“细细想来,黄某之前的计划,还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黄某没有去算好,山海寨中没有战斗力的普通百姓和老弱妇孺应当如何处理。”

“毕竟在黄某的三条之中,有一条是若是建奴主力尚在锦州,那么大军将在锦州一触即退。”

“若是带上妇孺,那么撤退之时定然不会太快,很容易被建奴追上,从而导致前功尽弃。”

“若不带上妇孺,那么妇孺安置在何处,又是一个问题。”

“陈将军,不知你对于妇孺和寻常百姓的安排,有何想法?”

陈柳秋一把就从胸口掏出了一张画满了图案的羊皮,指着羊皮上的图案,陈柳秋笑道:“小黄将军你这就问对人了!若问辽东地形形势,恐怕在座诸位没一个能比得上我的!”

“来,小黄将军你看!”

“咱们已经知道的,是建奴各部自北而来,而从北而来想入锦州,就只有两条道。”

“其一是出沈阳,到广宁卫,再到义州卫,沿着团山,开州,流水诸多驿堡,进入锦州。”

“其二则是沈阳直下辽中,走广宁右屯卫入锦州。”

“这第二条路不仅仅要面对沿海可能会发生的皮岛水军侵扰,同样的沿途也没有多少能够补给的地方,所以建奴选择的就是第一条路。”

“而这也和咱们之前在流水堡那会遇到的情况可以互相印证。”

“建奴人口不多,所以建奴一般在大战之前,都会集中兵力,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路线,那么咱们就换一个方向即可!”

“锦州背后,可不是只有流水堡那一条线路,更是有着大凌河堡和小凌河驿!”

“山海寨坐落于十三山中,不论是去大凌河堡还是小凌河驿都极为便捷,甚至哪怕是这两地方,都已经被建奴所盘踞,咱们也可以去海边,去东海堡!”

“东海堡,必然是安全的!”

“建奴可不敢去海边扎营!”

“所以当回到山海寨肃清建奴暗探谍子之后,咱们就可以在大家伙收拾行装的时间里,先派几个机灵的兄弟去大凌河堡,小凌河驿看看情况。”

“等大家伙收拾好了,这些兄弟们也该回来了。”

“最终我们再确定,如何行事即可!”

等陈柳秋说完之后,黄得功伸出食指,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地方,疑问道:“陈将军,我看这里被你标记的极为明显,又刚好在大凌河堡周边,为何不考虑一下这个位置?”

看了看黄得功示意的地方,陈柳秋哈哈笑道:“小黄将军,你指出来的这个位置,就是我刚才说的广宁右屯卫,这位置地势险要,而且城防坚固,所以建奴经常会在这里驻军。”

“而且因为辽东平日里多混乱,各族混居,在无战事的时候,广宁右屯卫也会被不少蒙古人,朝鲜人甚至渡海而来的倭寇占据。”

“一旦我们想要带着山海寨的人入广宁右屯卫,那么难免会和他们发生冲突。”

“虽然我军不惧战,但是他们一旦泄露了我们的行踪给建奴,没准建奴就会把他们的拳头迅速收回来,先和我军决战。”

听着陈柳秋的解释,黄得功默默的点了点头。

但是广宁右屯卫的地理位置,却被黄得功记在了心头。

看黄得功这幅样子,陈柳秋起了兴趣,挑眉看向黄得功道:“怎么?小黄将军你觉得这广宁右屯卫,咱们有必要搞一搞?”

这话一落,黄得功立马斩钉截铁道:“不仅是有必要搞一搞,甚至在我看来,广宁右屯卫的这个位置,咱们必须要搞!”

“广宁右屯卫往南就是松山堡,往西就是锦州城,算得上是一个战略要地。”

“如果光是把百姓迁移到大凌河堡等这些平日里修建的堡垒的话,是不够的,根本拦不住建奴。”

“这一点在出关之后,在我看到的沿途废弃堡垒中那些尸骸,就足够说明这个问题。”

“光靠着百姓,是无法守住堡垒,保住性命的!”

“稍稍数千人甚至数百人的建奴,就能够给百姓造成巨大的伤亡。”

“只有依托坚固的城防,百姓才能有机会撑到我们回援。”

“同样的,也只有在有着城防依托的情况下,我军才能够坚持抵抗到援军到来。”

“毕竟在敌人的腹地作战,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更加全面才是!”

这话一出,陈柳秋当即瞳孔一缩,恍若发现了宝物一般的看着黄得功,惊叹道:“小黄将军,你当真当得上统帅的称呼!”

“没错,虽然说山海寨的百姓,多少都有着勇武之心,但是光靠薄弱的寻常堡垒作为防御,的确是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建奴。”

“一旦被建奴发现,那么咱们就将前功尽弃。”

“可是占据广宁右屯卫的那些杂鱼,小黄将军你打算如何处理?”

黄得功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一字一句道:“陛下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在攻城之初,咱们就要将整个广宁右屯卫围的密不透风!”

“城内的建奴也好,蒙古人也罢,还是什么朝鲜人,倭寇,愿意投降的,全部羁押让他们修缮城防,不愿意投降的,全部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