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血大明1625 > 第二百一十七章 行,朕等你!

铁血大明1625 第二百一十七章 行,朕等你!

作者:倾城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闻声,朱由校挑起了眉,看向了黄得功。

这黄得功自从那一场遭遇战之后,整个人就宛如换了一个性子一般,变得沉稳了起来。

再也不复之前那样什么事都想着要出头去表现。

可是同样的,黄得功的沉稳,多少也让朱由校有点担心,是不是有点过犹不及,毕竟当初朱由校说的话,对黄得功而言,的确很重要。

而且这一次出关,朱由校只带上了一千京营兵,更是让黄得功觉得,这是天启帝对京营将士的疏远。

所以心里压着一大堆事情的黄得功,自然更加欢欣不起来,跳脱不起来。

听到黄得功主动提问,朱由校还是觉得有点意外的,可是既然能够为自己日后的左右手解答心头疑惑,朱由校当然不会介意。

“黄得功,你有什么问题,说吧。”

“正好现下里,还能有一点空余时间可以给你答疑解惑。”

朱由校话音刚落,黄得功立马向前一步,双目中燃起了一丝期盼,看着朱由校说道:“陛下,既然方才您说,想让曹将军学习吕蒙,成为关公那样的名将,难道在陛下眼中,关公算得上是名将么?”

“要知道,关公可是在宋朝就被移除了武庙之列!”

黄得功话音刚落,曹文诏眼中闪过了一抹错愕,旋即,满脸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往后退了几步,倚靠在了房门之上。

自幼阅读三国,从小将关羽岳飞视作偶像,更是在万历皇帝这个皇帝推行下,认为关羽是大明忠义楷模的曹文诏,在黄得功话语落地的时候,就如同信仰被击碎一般。

关羽居然在宋朝,就被移出了武庙?那么本朝,武庙不复存在的当下,关公,难道就失去了正统的敕封么?

朱由校看着黄得功,又看了看曹文诏,突然哑然失笑道:“黄得功,你这问的,可真是有意思。”

“先不说关公战绩如何,朕只说宋朝移出武庙,或者降级的那些武将中最出名的几个,你自个品品。”

“秦武安君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彻底扫平秦军东出之路,攻入郢都,让坐拥千里肥沃土地的大国楚,从此一蹶不振。”

“将歼灭战,打成了艺术,升华到了一个极高层面的武安君,居然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句话,就被从武庙中移出。”

“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若是换做朕是白起,那三十万赵军降卒,朕也杀!”

“那可是国战!朕留三十万降卒作甚?说到底若不是赵买通了范雎,让白起灭赵之计落了空,赵国,早在长平之战后,就被灭了!”

“在有着灭国的自信情况下,那三十万降卒如果留下,那就会成为后勤的巨大压力,如果放了,那可是三十万赵国战卒精锐,放他们回去,继续和自己搏命吗?”

“留不可留,放不可放,加之两国已是不死不休局面,杀之,是最好的选择!”

听天启帝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黄得功和曹文诏,只觉得扑头盖脸的,都是血腥味,天启帝居然说如果当初的长平战场上,天启帝是白起,那也会杀了那三十万降卒!

杀降不详啊!

看了看黄得功和曹文诏二人的表情,朱由校两眼一扫,挑眉道:“在生死大战之时,留下大规模降卒的人,要么是猪脑子,要么就是被所谓仁德牵绊住了手脚。”

“就比如黄得功你这一问的主角,关公。”

“华阳国志中说,关公水淹七军后,擒获了于禁及其麾下三万人,因为俘获了这三万人,关公被仁德拖累,只得好吃好喝伺候他们,结果原本就脆弱的后勤,直接崩盘。”

“主管后勤的麋芳傅士仁供应不上,被关公训斥,心中已怀不满,而孙权强词夺理说关公要夺湘关米,暗通曹操,选择直接出兵。”

“这个理由有多可笑?湘关距离襄樊之战的前线战场,一来一回至少一月有余!”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毕竟孙权,要的只是一个出兵的借口!”

“于是孙权一到,麋芳二人选择投降,关公亲自监督修建,宛若铁桶一般的江陵被麋芳直接送给了吕蒙。”

“要知道,麋芳可是在刘备最苦最难的时间里,一直跟随刘备的人,更是刘备的小舅子!”

“这样一个人的背叛,谁能想到?”

“大后方失守,军心不稳,久攻樊城不下,加上粮草断绝,关公连日征战的数万人马,又如何抵挡徐晃养精蓄锐带来的四万以上大军?”

“盟友背弃,两面夹击,大势已去,谁又能从这种局面中找出一条生路?”

黄得功面色一梗,梗着脖子看着天启帝道:“然而陛下,这关公贪慕女色,向曹孟德强索女子,求而不得后背叛曹孟德,而且战功平平,为何陛下会觉得关公是一代名将?”

听着黄得功这番话,朱由校都要以为,这黄得功莫不是后世毒鸡汤营销号看多了导致被带跑偏了的那波人穿越过来了。

但是就连方才,自己说到十六字方针的时候黄得功也没什么异样,这黄得功是穿越者的可能,就极小了。

反倒是羽黑羽吹之争,没准大明的这个时代,也还挺激烈。

毕竟这会的言论自由度比起满清时代还是强不少,而且也没有瓜尔佳氏那一帮子满清权贵去认老祖宗。

所以抨击关羽,倒也正常,毕竟此刻虽然三国演义已经开始流行,却也还是嘉靖本,毛宗岗这时候甚至都还没出生。

关公正经史书上流传的那一场万军之中刺颜良于马下的戏码,之所以被说成是偷袭,可不就是因为这一版本开始的恰欲问时么?

在此之前,可没有什么关公靠着偷袭才能够斩颜良的说法。

所以像是黄得功这般,觉得关羽不配身为一方名将的,军中有也正常。

然而偏偏关羽这人的事情,朱由校还真就能用来当成偶像,让军中将领去学习,所以既然当场有一羽黑一羽粉作为听众,这两人还都是朱由校打算日后重用的人,那么当然朱由校就乐意,给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毕竟,自己是皇帝,说出来的话,还能有点分量。

双目一抬,朱由校看着黄得功一字一句道:“关云长,河东解良人,一个北方人,带得了马军,带得了步兵,到了南方带的了水军。”

“练兵内政,都有一手。”

“甚至不论哪一方面,都能够做到当世第一梯队,这一点,如果黄得功你,或者曹文诏,你们能做到这样,朕做梦都会笑醒,你们明白么?”

“至于战功平平?何谓威震华夏?”

朱由校话音刚落,黄得功连声道:“可是陛下,关公败逃之时,身边溃兵都寥寥无几,身为名将,不是该有无数将士,愿意陪他赴死么?”

“这是不是证明,关公不会治理地方?导致荆州百姓军民不服?”

黄得功话一说完,朱由校双眼一眯,看着黄得功的双眼道:“至少荆州在关羽治下,没有怨声载道,如果不是糜芳投降,导致荆州军家眷全部落入东吴手中,关羽麾下的士卒,也不会崩的那么快。”

“强如项王,不也在四面楚歌之下折戟?”

“谁人又敢说项王不会带兵,不会打仗,不配称为名将?”

“而关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孙吴,在曹魏,都受到极高评价,在三国之后数百年,提到勇武,必定提及关张。”

“甚至于岳飞,亦以关羽为榜样学习!”

黄得功脸色一暗,看着天启帝低声道:“那关公为了女色降而复叛,这也是我等将领,该学习的么?”

朱由校往身后椅子上一坐,双手摊开道:“黄得功,你这就属于偷换概念了,关羽索秦宜禄之妻,这事儿发生在建安三年,而关羽降而复叛则是在建安五年,刘备妻儿家小全部被曹操擒获,关羽不得已而投降,随后在白马围一战中立功后挂印封金而走。”

“就连曹操也说,各为其主,勿追也。”

“金银财宝,美人骏马,高官厚禄,莫非黄得功你觉得在曹操擒获关羽的那段时间里,曹操会没给关羽么?”

“同时代的人,给予关羽的评价,是极高的,所以这些东西,没什么好否认,关羽这样足可以坐镇一方的将领,哪个英武之君会不喜欢?”

就在朱由校说完这句话,拿起手边酒囊之时,曹文诏战战兢兢说道:“那么陛下,为何本朝的历代帝王庙陪祀诸臣中,没有关公呢?”

一口烈酒下肚,朱由校嘴角一挑道:“因为老祖宗太祖皇帝,给关羽独立建庙了呗。”

“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这不比陪祀要强得多?”

“至于太祖皇帝对关羽庙有多看重,从陪祀关羽的这些人里居然有本朝最受太祖皇帝信重的中山王,你们就可以想到了。”

看着面前逐渐迷惘的黄得功和逐渐脸上出现了喜意的曹文诏,朱由校手指敲了敲桌面,朗声道:“朕之所以愿意与你们辩关羽,不是因为朕有多喜欢关羽,而是朕希望,你们可以向着关羽去学习。”

“彼时关羽坐镇荆州,曹魏和孙吴竞相拉拢,孙权身为吴主,竟然意图联姻,已然是给关羽视作了一方诸侯,关羽只能拒绝,还只能严厉拒绝,将姿态做足,这是关羽对刘备的忠。”

“万军之中刺颜良,一己之力打的曹魏最强防守将领曹仁不敢冒头,观天时趁河水暴涨水淹七军大破于禁,这是有史可查关羽的军略勇武。”

“更别论什么挂印封金等事情。”

“所以朕,希望你们学习的,不仅仅只有关羽的忠诚,还有他在他同时代表现出的惊才绝艳,在战争天赋上,所有属性几乎拉满的那一份惊才绝艳!被同时代人所认可!”

“如果说你黄得功,可以做到不论水军,还是步卒骑兵全兵种训练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能独立带一支军队为朕镇守一方四战之地,打的朕的敌人对你心服口服,需要自降身份拉拢你。”

“朕,也愿让你配享太庙!让你留下千古名将名!你觉得如何?”

朱由校话音一落,黄得功喘着粗气,双目中闪过一抹电光,看着天启帝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和陛下,赌上一赌!”

“前人能者,今人依旧能也!”

“陛下,还请拭目以待,末将,定然要博得一个配享太庙,光宗耀祖!”

朱由校将手中酒囊一抛,丢给黄得功朗声笑道:“行!朕等你!你的第一场大战,即将到来,可要表现得好一点,不要让朕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