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血大明1625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魏忠贤眼中划过一抹阴鸷,冷然道:“换做是陛下面对刺客,老奴也好,还是秦将军也罢,都不会有出手的机会。”

听着魏忠贤这句话,秦良玉皱眉道:“莫非陛下躲不过这刺客的一击?”

“以老身的记忆,数年前见到的陛下,明明还是有着一副不错体魄的才对。”

魏老太监瞥了瞥四周,看着近在咫尺的秦良玉和朱由检,没好气的低声说道:“咱家和秦将军都没机会出手,陛下就先拍死刺客了!”

“昔日在西苑,陛下召集京中大匠,其中有一人被贼子利用,刺杀陛下。”

“陛下瞬息间,就解决了刺客。”

“先不说陛下了,就说信王殿下,你也身负一身不俗的武艺,为何面对刺客之时,会选择惊慌失措,而不是拔剑直刺?”

被魏忠贤这么一问,朱由检才恍然大悟似的看向了自己腰间的配件,面色一尬,支支吾吾道:“本王……本王初次遇刺,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秦良玉也及时解围的说道:“始皇帝昔日面对荆轲的时候,也有过绕柱走的窘境,魏公公不要太过苛责信王殿下,毕竟信王殿下如今,年岁尚小。”

秦良玉毕竟是女性,还是有着好几个孩子孙儿的女性,自然对于朱由检这个少年王爷的包容度更高。

说到底,秦良玉也没有接到天启皇帝让她考核朱由检的任务,所以她的出声,也只能说是秦良玉的凭心而论。

朱由检立马借坡下驴,连连点头道:“没错,本王只是犯了人都会犯的错误,以后有了提防有了准备,本王定然不会再犯。”

然而朱由检却没有想到,他这个借坡下驴的反应,让魏忠贤和张维贤对他的评价,一低再低。

身为大明的皇子,大明的王爷,朱由检的表现,真的太掉价了。

不仅仅没有担当,而且居然还会推卸责任!

甚至就在朱由检说出那句推卸责任,下次一定的话之后,跟随朱由检一同来到城门外迎接秦良玉川军的王承恩,都忍不住在内心中叹了口气。

自己的这个主子,表现得实在堪称一句难以入目。

身后就是大汉将军,面前就是川军,左侧是英国公张维贤,右侧是东厂都督魏忠贤,在这样的情形下,信王朱由检居然被一个围观百姓中突然蹦出来的刺客,给吓到了!

这种表现若是在私底下也就罢了,偏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仅仅有着川军,更有着无数因为川军入城而围观过来的百姓!

信王朱由校这一波,直接威信全部扫地!

还如何监国?还如何镇压朝野内外?!

一直作壁上观的张维贤也清楚了,在这个时候继续让魏忠贤说话,已经不那么合适了,毕竟谁都知道,魏忠贤可是天启皇帝的亲信,亲近之人。

任由魏忠贤去说,去将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个天启皇帝做对比的话,没准已然信心受挫的朱由校,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当中。

谁让迄今为止的表现来看,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两兄弟之间差距,着实有那么一点大呢?

虽然对朱由检的评价低了,但是没法子,朱由检作为天启皇帝亲自任命的监国王爷,张维贤还是只能咬着牙去好好教导。

看着朱由检,张维贤微笑道:“秦将军舟车劳顿,不妨先带着大军入京营休整一番。”

“陛下离京之前,将京营大营之所在,迁徙到永定门后,就是为了向世人彰显大明之勇武。”

“可这也同样,能够让大明的将士,入京之后立即就能得到修整的机会。”

瞥了一眼被魏忠贤搀扶着,却仍旧脸上发白的朱由检,张维贤心中暗自叹气,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和煦的笑容:“秦将军所说没错,信王殿下年岁尚小,故而遇上这种突发情况,自是不知如何应对。”

“有失方寸,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见到了秦将军,老夫也是大为欢欣,也的确失察在先,光顾着与民同乐,一同迎接大军归城。”

“却没注意排查刺客暗探。”

“细论下去,负责稽查京师的老夫,也有罪在身!”

“好在都没出事,也就让这事儿过去吧!”

“秦将军,请!”

虽然不屑朱由检的怯懦表现,可是张维贤终究还是给罪责揽到了自己的头上。

不过这也是魏、张二人对朱由检的了解不深而导致的。

虽然朱由检看起来勤奋努力好学,而且有威仪,可是原本历史上朱由检干的那些事儿,就足以证明朱由检是个喜欢且容易打退堂鼓的性格。

更遑论朱由检还喜欢推卸责任。

虽说原本历史上的崇祯,哪怕是到了死,都还心念百姓。

可是也别忘了,崇祯在自挂东北枝之前,可是恶狠狠的多次诅咒诸臣误朕这种话的。

说到底如果不是崇祯自己耳根子软,喜欢变调打退堂鼓,而且喜欢听信那些水太凉们的话,自以为执掌天下,实则被当做玩物的话。

他又怎会自挂东北枝?

一十三年围剿李自成,先用杨鹤,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然而这一十三年的围剿中,就因为崇祯自己的问题,不断换帅,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李自成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大军带进了京师。

这样一个人,是没法真正交托重任的。

这也是为何朱由校乐意给朱由检实权的原因,因为朱由校很确定,朱由检这个便宜弟弟,即便是得了实权,却在他的天性之下,注定没什么大作为。

顶天了也就是个明末的中老年袁绍罢了。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

这些话语,用在崇祯的身上,还真就没问题!

秦良玉初来乍到,也不清楚京师中到底是什么局势,听着张维贤的话点了点头,手臂一挥道:“儿郎们,入京!”

看着川军整齐有序的走入京营,张维贤拍了拍魏忠贤肩膀道:“魏公公,今日见川军,老夫才确信,这川军,必然是辽东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昔日岳王爷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这样的时代,你说,我们看得到么?”

魏忠贤耸了耸肩膀道:“咱家哪知道?但是咱家听陛下说过一句话,有能力的文官,在底线内贪,陛下可以接受。”

“会带兵打仗的人,那他怕死,也可以说成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咱家,深以为然,新城侯,您说,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