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血大明1625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话说。

铁血大明1625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臣有话说。

作者:倾城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着朱由校安排下了黄得功和孙应元的事情之后,张维贤开口说道:“陛下,如果平辽之后,大明要向朝鲜,日本,还有安南等地开战,大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够不让其他藩属国寒心?”

“大明堂堂正正之国,出兵,也需要有着堂堂正正的理由,方才能够不被外番看轻。”

张维贤话音刚落,朱由校嘴角一咧道:“老张,朕的新城侯哎!西方的那些蛮夷,在攻打大明的藩属国之时,可曾有递交过国书战书?”

“食古不化不可取!”

“对待朋友,大明有美酒,对待敌人,大明有刀枪!”

“谁是朋友?顺应大明者,是朋友!”

“谁是敌人?敢对大明亮剑者,即是敌人!”

“平辽之后,朕不会匆匆出兵,经营辽东,整顿大明内部,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理由,新城侯,既然你要理由,那么朕,就给你一个出兵的理由。”

“恢复汉家江山,吾辈义不容辞!祖辈辛辛苦苦拿下的地盘,凭什么就要丢掉?哪怕是不毛之地,朕,亦要收回!”

“平辽东出兵朝鲜之时,可高举恢复汉四郡的旗号。”

“平安南时,可以高举恢复交州亦或者交趾布政司的旗号。”

“平日本时,可高举为先秦讨逆贼徐福的旗号。”

“这等理由,可否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张维贤听着朱由校的回答,双眼微眯,一双狭长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一股杀意,轻轻一捋自己颔下长须,斩钉截铁道:“够了!”

“加上陛下欲要执行的军功爵制,以及征服这几地之后的利益,足够同时堵住世家和军方的嘴。”

“百姓?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在乎大明到底打下了哪些地方!”

“最多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不过陛下,如果真要大肆推行军功爵制,让大明成为一个为战而生的国度,那么人人争相从军,田地怎么办?”

“加上这连年天灾,大明,又该如何赈灾?”

朱由校嘴角一挑道:“新城侯居然会考虑到田地和百姓民生,实在出乎朕的意料,肉食者鄙这句话用在新城侯身上,不合适。”

“赈灾的问题,以及百姓争相从军,导致田地无人耕种,这两个问题,朕已经有了对策。”

“面对天灾,特别是陕北大旱这样的事情,朕决定以工代赈,征发陕北民夫,修驰道,修堡垒,朕为他们提供工钱和粮食!”

“虽然如今占城没有打下来,可是湖广之地的粮食,也足够充沛,以工作让陕北的百姓消磨精力,给他们饭吃,让他们修筑一条能够连通各地的驰道,以备军用或者民用。”

“至于随着军功爵制,是否会导致百姓人人争相投军,这个事情,还不一定。”

“即便是百姓人人争相投军,也不一定会导致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更何况一旦在全国推行军功爵制,那么军士士卒,自然会定时考核,不合格者,除军籍,发回原籍。”

“想参军,可不是说想参军就能参军的!”

“朕意彻底废除下马为农,上马为兵的旧制度,将士,就应该将全部的精力,用在训练,用在进攻,用在为大明保家卫国,拓土开疆之上!”

“摸惯了刀枪剑戟的手,又怎么能够再去习惯握锄头?”

“搞的兵不兵,农不农,像什么样子?”

朱由校这话一出,满座皆惊!曹文诏黄得功几个窃窃私语的大头兵就不说了,毕竟朱由校的这些话,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在他们眼中,兵户上马为兵,下马为农的规则,已经数千年没有变过了,虽然他们都没怎么去干过农活,却也都不觉得这个规则,有什么需要变更的。

特别是辽东如今的局势下,很多坞堡之中,兵甚至比百姓还多,如果这些当兵的不去从事生产,那么一个两个的,都得饿死。

可是听着天启帝的意思,以后就兵是兵,农是农了?那么当兵的到哪吃饭去?

归根结底,在晚明的这个时间段上,参军已经不是为了赚取俸禄了,毕竟就那么一点俸禄,根本不够人吃的。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饿得不行,除了没得选的兵户之外,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参军,去当兵?

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他们一手募兵制,大把砸钱砸粮之下,打造出骁勇善战军队的主要原因。

张维贤惊则恰好是惊骇在这一点上边。

作为新城侯,信息获取的渠道,自然比曹文诏这帮大头兵要多的多,张维贤更清楚,为什么皮岛毛文龙自从袁可立走了之后就越发骄恣,为什么从前的李成梁,敢于在辽东养寇自重。

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住了手下人的饭袋子!不听他们的话,就得饿肚子!

所以这就给了他们去和皇帝争功拿粮饷,狮子大开口的底气。

不然只要他们出工不出力,大明的边关,就要出问题!

而天启帝这一改革,则是要直接将大明寻常卫所中,那些因为兵户,卫所制度下的兵卒,全部变成天启帝手下的私兵。

甚至说的长远些,只要天启帝真的能够做到喂饱天下的兵士,那么全天下的士卒,就都是天启帝的私兵!

恰好,天启帝作为天子,还真就有这个资格,坐拥天下之兵!

想到这里,张维贤微眯的双眼,撇向了东北方,似乎要在这北京城里,眺望辽东大雪覆盖下的大明土地。

天启帝说的没错,辽东也好,还是朝鲜也罢,其实只要汉人王朝想去打,想去拿下,那么就有着名正言顺的理由。

光复汉四郡?不,那太远了,大明可是继承的北元法统!直接说恢复征东行省的疆域,加上皮草和药材能够带来的源源不断利润,就足够让天下人哑口无言。

想到这里,张维贤朝着天启帝一拱手道:“陛下,老臣对平辽之后的灭朝鲜之事,有些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由校斜视张维贤,点头道:“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