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悍王 > 第七十三章 依然富有的大唐

大唐悍王 第七十三章 依然富有的大唐

作者:北堂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常有人说:你见过钱吗?

回答的人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可李杰在蒲州户曹的引领下巡查衙府金库时,看着三座库房中堆积的铜钱,绢布和各种货物时,这才明白“见钱眼开”这句成语不假。

唐中期之后因藩镇割据,财政大不如前,但每年依然有接近三千万缗的国库收入。

三千万缗是什么概念?

在这个还只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那就是每年有接近两千亿的财政税收!

而这还是在晚唐货币贬值情况下的数字。

这要是在开元年间....

难怪大唐的富足繁荣直到千年之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河东河内等几处李家的自留地,基本都是足额上缴的。

三百万缗的铜钱被绳子串成一千枚一串堆积在一座巨大的金库中,他似乎已经被铜板包围了。

开元通宝之所以一直用到唐末,甚至唐后依然有政权仿制,就是因为在铸造过程中,铜在其中的比例达到了七成!

一枚就有四克,这一串一千枚,算上各个时期重量稍有出入,再去掉日常磨损后也有六七斤沉!!

“虽然是铜铅合金,但熔化成铜只怕也有近万吨,弄到后世去卖怕也是几十亿吧?”

这还不算谷物和布帛的数字...

“这些钱帛留在库中也是无用,尔等立刻书写招募乡勇健儿入军的文书,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河中各个州府。”

刘文韬面色发苦,

“殿下,此乃入缴户部的赋税,擅动一文钱都是死罪...”

“死的也不会是你,本王这就休书上奏陛下,我看户部侍郎老崔能把咱怎么样!”

支度判官何国昌马上问道:“不知道每一健儿的军资...还请殿下明示。”

这个李杰还真知道。

因为北衙神策军就是皇帝招募来的私人部队,每人月俸三缗,比南衙十六卫高出三倍!

这也是南北衙矛盾的层面上的一种表现。

至于内在的层面,自然就是宦官擅权了。

李杰当然不能以招募神策军的标准来招募河中健儿匹夫,那就是冤大头。

事实上,看着神策军软脚虾的战斗力,他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削减其军资了。

他在心中计算了一下,这才吩咐,

“此乃救陛下长安于危急之中,给少了自然不好,那就一缗,外加帛半匹吧!如果自带马匹兵器翻倍!”

一缗在唐末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五千块钱,半匹帛也要两千,一月七千块钱的工资,不用说在这时,就算是在后世,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人的平均收入!

何国昌马上记在心中,一躬身就离开了。

李杰夺了宋文通的财权和插手地府政务的权力,自然要有人顶上来。

此时他手头无可用之人,支度使的品阶正好卡在六品,他有便宜任免之权。

所以,何国昌心中极为明白,只要把这事儿办好了,这个支度使的位置就必然是他的。

一旁的转运副使张辨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可河中转运使品阶高出支度使半阶,而且权力重大,想要转正就只能等长安吏部的文书。

至于刘文韬自然已经不是什么“刺史”了,回归本行,还是节度掌书记,秘书长,七品上,地位反而不如何国昌和张辨。

查点库房是极为繁琐的,调账查账,亲自验看,查收,盖上自己的印记封存...

当李杰从蒲州金库走出来时,天色早已大黑,还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他的支度官宗辉将貂皮大氅披到他身上,

“殿下,宋节度已经去了七个时辰,此时依然未归。”

李杰也很奇怪。

那么王重荣的副使是丑时带人逃走的,宋文通不到辰时去追。

其中虽然相差了足足三个时辰,六个小时,但那装着不少钱帛的可是牛车,速度并不快...

他撮了撮冰冷的双手,轻轻“哼”了一声,

“二百装备精良的轻骑还对付不了一百人的逃兵,那他这个河中节帅今天也就当到头了!”

可是直到子时已过,依然不见宋文通回到蒲州。

作为之后的产煤大省,煤炭实际这时就已经用到取暖做饭和冶炼上。

他住得这间州府正房石墙就是中空的,形成三面火墙,虽然因为上面还是木制阁楼的材质不怎么保暖,但外面一名府中奴仆不断往火炉中添加质地极好的煤块,还是留住了大部分热气。

可即便这样,李杰这一夜睡得还是极其不安稳。

右边牙疼得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长安的粮草问题时刻在他脑中缠绕着。

离开时,由于粮草不多,为了优先供应守城将士,百姓们的食物已经做出极大的消减。

以前户部粥棚的米粥要求碗中“立筷不倒”,走时已经是光鉴照人,别说立什么筷子,仔细都能数出碗中粒数来。

最后实在是睡不着,就起身拿出蒲州的州志,嘴里咬着一块生姜打发时间,以期度过这个漫长的夜晚。

而看到州志他才知道,原来鹳雀楼还在,就在城外的黄河边。

但那座爱情圣地普救寺却早在五十年前就因为地震倒塌了。

其中还有很多神神叨叨的神话传说,名人简介以及某某年,某人铺路架桥造福乡邻,某年本州又出了一位进士之类的杂乱短篇。

他看得津津有味,毕竟蒲州州志早已失传,很多史实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时,他就读到了关于李渊入关的记载,同时也看到了关于李世民,李建民和那位传奇女子平阳昭公主的事迹。

当然,写在书中还是避讳的,平阳昭公主李三娘到底叫什么名字还是一个迷。

李渊攻入关内时,蒲津桥是不存在的,都是摆渡过黄河,地位和潼关后的风陵渡差不多。

他放下书琢磨了一下。

朱温和诸葛爽沿着黄河河岸东去,必然会经过风陵渡和潼关,而邓天王几乎将全部的兵力都带出了潼关给同州看大门儿,只留下不足千人防守。

如果是自己来带兵的话,不是不可以很顺利地夺取这座雄关,彻底断了黄巢的粮道和后路?

他感觉这个法子似乎可行。

但身边除了孟昭图和他一样不知道怎么打仗外,其他两位懂得打仗的还都不在,没人商量之下,就在地上不断转圈儿,脑中不断设想着成功的可能,牙疼似乎都轻了不少。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宗辉站在门口轻声喊了一句,

“殿下,您睡了吗,宋节帅回来了!”

李杰马上推开门,向院门口望去。

那个站在黑暗门口的黑影可不就是宋文通!

“进来吧,和咱说说发生了什么状况!”

他招了招手,转身就走进房中。

二百精锐打一百仓皇逃走的牙兵几乎没有悬念,宋文通一定是遇到了不可预料的其他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