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悍王 > 第六十四章 诸葛不死,义城不散(两章合一)

大唐悍王 第六十四章 诸葛不死,义城不散(两章合一)

作者:北堂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杰本想着登城看一看传说中的八牛浮桥。

但上来才发现,此时的同州城位置与后世稍微不同,中间还隔着一座军镇,根本就看不到。

然后,他就看到一支约有万人的兵马急匆匆地杀到城下。

也直到这时,他才见到这位亲手将大唐埋葬的后梁开国皇帝。

一箭之地大概有二百米,也是普通攻击所能射到的极限。

朱温正好踩着这条警戒线停了下来,说明此人极为谨慎。

李杰的眼神儿很好,估计视力都到了5.5以上,于是,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把这人看了好几遍。

不同于史书人绘像,也不同于影视剧中那个猥琐的矮胖子形象。

朱温大概与宋文通年纪相仿,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岁,虽然留着络腮胡子,但也是精心打理,有点像一个叫杨烁的男演员,属于硬朗型帅哥。

“这货长得还特么挺帅!”

看到他,李杰就不由得联想到曹阿瞒。

这两人有个共同的爱好—极其迷恋人妻。

只不过曹操与之相比已经算是守礼君子了,只是对属下和敌人的老婆下手。

朱温就厉害了,他只喜欢自己的儿媳妇!

李杰咧了咧嘴,自语道:“难怪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宰了,被自己老子戴绿帽,那滋味,啧啧~”

他正在揶揄朱温人品败坏,行事完全没有礼义廉耻,一旁的宋文通却一拍城垛子,大叫了一声,

“老贼诸葛爽!”

这一嗓子吓了他一跳,就看到宋文通对着朱温身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白脸大将直呲牙,一副仇人相见的样子。

“宋大哥,你这是...”

诸葛爽这个名字在前几天的军文中他还见过。

这人本是河北道汝州防御使,黄巢占了洛阳后就直接奔潼关,田令孜本来对他抱有极大期待,命他率代北行营的人马入京勤王,以缓解京畿道兵力不足的问题。

诸葛爽没敢与潼关的邓天王对峙,也从潼关一旁的那条密境绕进关内,正打算如何进长安之时,正好与朱温的部队来个面对面。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贼军,他极其干脆地选择了投降,并同朱温一起去攻打同州。

李杰自然是瞧不起的。

但宋文通这么大反应就有些奇怪了。

只见宋文通又看了一眼城下的诸葛爽后,就从怀中拿出一块绘着人像的绢布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鲜红的血手印。

“这是?”

“殿下知道某麾下有一千义城军的老兵,他们都三四十岁了,身上的军功早已可以带着朝廷颁下来的赏赐回家务农,不必再履兵役。可为什么却不肯散去,依然保持一个折冲府的规制?您知道他们目前姓什么吗?”

李杰不语,接过那绢布看了看,发现在这些血红指印的下面有着一段文字。

义父左千牛卫大将军康公承训,汝之亲仇,吾等义子千二人承之,诸葛不死,义城不散!

“康承训与诸葛爽有仇?”

“灭门之仇!”

宋文通看着那副绢布,突然跪了下来。

“如今这一千二百义城老兵在长安城上已经大半折损,而此时在这同州,也只有末将还算是义城军人,某愿请一支将令,出城斩杀此獠,以慰藉康老令公与诸位义城同袍的在天之灵!”

李杰看着面前的宋文通就一阵为难,

祁王李茂贞之所以在唐末五代赫赫有名,可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在擅长洞察全局,机变睿智上。

这要是放他出城和人家单挑,让诸葛爽给“咔嚓”了,他还真舍不得。

一旁的高思纶躬身施礼,

“殿下,末将愿出城为宋大哥压阵!”

高思纶的武艺他还是极其信任的,有了他在一旁看着,也能大大降低宋文通的危险。

“好吧,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莫要暂时被仇恨蒙蔽,这一次万一杀不了他,咱就第二次,第三次,总有机会的!”

“谢殿下!”

当二人一同去点兵时,李杰就用疑问的目光看向孟昭图。

老头苦笑着将前义城军节度使康承训与诸葛爽之间的事情说了出来。

诸葛爽出身山东道,当个小吏受贿被逐,在徐州当了要饭的。

结果正好赶上庞勋起义,占领了徐州。

于是,他就投奔了叛军。

康承训的义城军正好是围剿寇勋诸多节度使中的一路,并且也是最能打的一路。

柳子寨一役,围杀了庞勋三万精锐大军,令其不得不逃回徐州。

当年庞勋与王仙芝,黄巢基本一个套路,一边打仗,一边向唐庭求官儿。

而就在这一战彻底将他求官的心思浇灭,同时对康承训痛恨不已。

诸葛爽这时在叛军中已经爬到了小校的位置,等同于一个队长的兵权。

此人极善钻营奉承,就想着讨好庞勋进阶。

他偶然知道康承训全家都住在郑州,便带着几十人长途潜入城中,将其全家五十多口人全部杀死,连康承训不满两岁的孙子都扔进了水井。

可惜,就在要赶回去邀功之时,庞勋已经战败逃到宿州并最终被杀,诸葛爽这一记马屁拍得连马都死了。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选择投降。

因为他当时是个极不起眼的小校,康承训虽然知道全家是被庞勋派人杀的,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只能带着满腔悔恨入京升官,郁郁寡欢。

当他得知仇人是诸葛爽时,后者已经凭借钻营的本事当上了汝州防御使,官阶只比他低一阶,又同朝为官,虽然心中恨不得乱刀将其砍死,但朝中同殿操戈乃是大罪。

加之此人极为机警,根本就不踏入关内一步,康承训只能干瞪眼,最后郁郁而终。

这一千二百人本就是他的亲卫近军,极其忠于康承训,康承训一死,便被田令孜派到了乾陵守墓,这一守就是七年。

而他们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代其主报仇,甚至在康承训死后全都将他认作义父,全都姓了康。

李杰听得直吧嗒嘴儿,

古代虽然也有不少首鼠两端极没义气的人,但忠义之人还是占了很多的。

只要你对他们好,人家是真掏心窝子来回报你。

此时战鼓响起,宋文通和高思纶已经带着两千多国联军出了同州北门,与朱温诸葛爽遥遥相对。

诸葛爽如今叛唐,这时杀他倒是真的名正言顺了。

“卫王弩准备,随时接应两位将军!”

“卫王弩”其实就是神臂弩。

都说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已经失传,但李杰作为学考古的,曾在一些南宋孤本残篇上见过关于其制作的图样。

而唐末时,对弩的研究已经非常发达了,军器监中一个扫地的都可能是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只缺那么一点儿灵感。

他将记忆中的样子和功能一阐述,马上就有工匠对其不对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天就做出了样品。

虽然威力上还是不能与史书中记载的一样,却也极大提高了弩箭的发展进程。

若不是长安所存精铁数量有限,只能做出一千多具来,只怕不用李杰亲自跑出来攻打同州,仅凭此物就能将唐军一方的劣势扭转过来。

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一是为了忽悠李儇,二就是在他看来,这弩还不配被称之为“神臂弩”!

三十张大弩与数百长弓一同架在了城头上,万一宋文通真的干不过人家,他还可以打打掩护。

朱温带兵来到城下一直没吱声,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目前正处于两军夹击的地步。

过来就是看看是哪位夺了他的城池,然后伺机再抢回来。

不过,当他看到城头上站着的黑甲唐将和数千兵将时时,马上就改变了攻城的想法。

他并没有认出李杰来,甚至连黄巢的粮草大营被烧的消息都是刚刚知道。

但手头没现成的攻城器械,总不能用马蹄子踩着城墙飞上去吧?

而且,当他一想到黄邺必然已经战死,黄巢那边不知道如何交代时,对方居然城门打开,主动出击了!

“朱将军,大事不妙啊,如今吾等腹背受敌,黄邺死,中军大营的粮草烧毁大半,唐军又抢了同州,这秦晋两地一通,郑从谠与王重荣必然领军攻入关内,只怕黄王优势尽失啊!”

这货是个坚定的机会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

一见局势不妙,想的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跑路或者投降。

而正好,朱温同样也是这种人。

在历史上,他不断在叛唐和降唐之间横跳,最后居然把自己跳成了开国之君,这个结果估计是所有人在当时都不曾想到的。

朱温眼珠儿乱转,正琢磨自己退路的时候,宋文通已经拎着一柄三尖两刃刀冲了出来。

一甩手,就将黄邺的人头抛到二人眼前,

“诸葛老贼,可敢出阵与某一战?”

朱温看着地上这颗人头太阳穴直跳。

当初黄巢将这位啥也不是的亲兄弟塞给他,纯粹就是为了沾点功劳好看,没想到居然被杀了。

“饭桶!”

而诸葛爽则一缩脖子,看了看宋文通,

不认识!

怎么会指名道姓地邀他出战?

他虽然也穿着一身盔甲,那是用来保命的,论武艺,可能连自己手下的一个兵卒都不如。

所以,他低头看着黄邺的人头装傻,就当没听到。

宋文通喊了半天,见对方当了缩头乌龟,抽出弓来就是一箭。

朱温挥动长枪替诸葛爽把这一箭磕飞,虽然不明白二人之间有何冤仇,还是一勒战马,

“朱某来和你较量较量!”

宋文通毫无惧意,挥动兵器就迎了上去,二人战到一处。

这一交手,连李杰都看出来了,宋文通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能入选贼军“十六猛”之中,本身就说明朱温很能打,而且还高出其他十五猛不少。

高思纶就是给宋文通压阵的,一看这情况,挥动手中丈二红枪,二人双战朱温!

朱温手中长枪上下纷飞,面对二人夹击没有一点被压制的迹象,反而打成了平手。

李杰在上面总算见识到什么是大战三百合了。

三匹战马左突右冲,三柄武器磕碰在一起发出的声响在战场上空回荡,一直打了将近一个小时。

孟昭图看不下去了,

“殿下,已经半个时辰了,二位将军就算是骁勇,但战马却支撑不住,如今吾等占尽优势,不可做意气之争!”

李杰看了看怂在对面的诸葛爽,又看看似乎越打越精神的朱温,反问道:“若是此时我去把这头猪挑了,会不会有损本王的正面形象?”

孟昭图双手往袖子里一塞,面无表情,

“两军捉对斗将需公平,如今二位将军双战此人已是有违公道,殿下如是乘人之危,只怕这名声,孟子曰...”

李杰赶紧摆手叫停,这老头没事儿就在他面前念一些孔孟之道,还夹杂着一些关于为为君之道,君王品行的囫囵话儿,难道还真把他那个太子宾客的官儿当回事儿了?

问题自己不是太子,总被这东西教育自己,也不怕李儇知道后把他的脑袋砍了。

“鸣金,收兵!”

李杰选择妥协,对孙悟空的紧箍咒已经感同身受。

宋文通和高思纶一进城门就从马背上溜了下来,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朱温的武艺大出二人意料之外。

尤其是高思纶,原本的那么一点傲气算是彻底没了。

“打不过,打不过,难怪蒲津关如此重要的隘口是此人来守,怕是只有殿下或者舍弟才能降服于他!”

不过,喘匀气儿之后,又拿出探讨的语气自语道:

“不过,这朱温用得似乎是蜀汉大将赵云的“夹竹梅花枪”,可这门枪法不是失传了吗?”

随后,居然也不起来,坐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就和宋文通讨论起各家枪法所长,开起了技术研讨会。

对此,李杰头大无比。

看看目前自己身边地位最高的三个家伙,孟昭图吊书袋子,这俩儿聊武艺,三人凑一起,李杰感觉自己的眼睛已经一大一小,变成了一个“斌”字。

好在几道身影从城墙的侧面闪入,那几名前往蒲州的“忍者”终于带回了郑从谠和王重荣的回信。

信中内容极其简单:

午时之后,双方一同发兵,夹击朱温驻扎在蒲津桥外的军镇大营。

“很好,汝等奔波一夜,速去休息一番,随后本王还有命令给你们。”

“哈依!”

宋文通这时也不陪高思纶讨论朱温的枪法了,反而眼睛一霎一霎地看着这几名“忍者”的背影。

“中间那个叫三上雅的小娘子条子是真顺,就是一直蒙着脸,也不知道长成啥样?”

高思纶“嘿嘿”跟着笑,

“宋兄如今这般年纪却没有婚配,要不请殿下将这异国女子许给你当娘子?”

宋文通不接这话,起身拍了拍屁股,

“等回到京城再说吧,其实咱已经有了中意之人。”

高思继好奇心大起,可惜如论他怎么问,宋文通就是不说,反而转移话题,大骂诸葛爽不是男儿,不敢与他一战。

而此时的李杰早已跑回曾经同州防御使的府邸中呼呼大睡补觉去了。

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大战,他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面对,这对长安解长安之围至关重要!

但午时三刻一过,也就是正午十二点的时候,他起来正在吃着黄米饭,宋文通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殿下,朱温和诸葛爽跑了!”

“啊?”

李杰一下就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