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悍王 > 第三十六章 你原来是他!

大唐悍王 第三十六章 你原来是他!

作者:北堂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杰看到白横起色很好,就知道可能会听到好消息。

当卢晏走进门楼时,居然还带着一个二十多岁,身披甲胄的年轻人。

他马上摆手止住二人施礼,直接问道,

“文耀兄辛苦了,不知所托之事如何?”

卢晏没有官身,还是一介白衣,所以他就以表字称呼。

卢晏标志性的大长黑脸泛出一丝红光,

“回殿下,幸不辱命,隶属神策军左厢的西北八镇人马悉数被臣带回,而隶属右神策军的北五镇人马因黄巢来得太快,时间仓促,只有两镇人马回到长安,其他三镇俱已奔向新平等地,只等时机!”

李杰往前一探身,眼光闪烁。

“带回多少人马粮草?”

卢晏看了一眼身边之人,那年轻人躬身施礼,

“回殿下,普润、崇信、定平、归化、定远城、永安城、颌阳、天兴诸镇共一万三千人,这些都隶属右厢,奉天和青州两镇兵卒计四千,加上乾陵义城军康军使的旧部一千,总共合计一万八千众,另有六万百姓随同,其中包括两千团结兵,谷物粮草七万石!”

团结兵相当于后世的民兵,一般作为各个军镇的补充,有时候战斗力比正规军还强。

但李杰没有太多去想这个,而是被那一千本应守乾陵的义城军旧部吸引了注意力。

这些人不是无诏勿动吗?

没有李儇的圣旨,敢擅自离岗,怕是罪责不轻啊!

“你是何人?何人敢擅自调动义城军旧部的?”

他感觉这个年轻人虽然面貌一般,却英气逼人,神采奕奕,绝非寻常之辈。

这人一抱拳,

“末将奉天指挥使宋文通,本属博野军,后入左厢神策军,奉命驻守奉天。”

宋文通?

李杰转着眼珠子想了许久,感觉这名字似乎很熟,却总想不起。

一旁的卢晏马上笑道:“殿下莫急,您可能不知,这义城旧部手中有先皇铁卷,有便宜行事之权,除非当今陛下严令,行动并不太受限制。”

李杰点了点头,这才对劲啊。

这些老兵都是能征善战之辈,也极其地审时度势,黄巢大军一来,这围绕长安的各个军镇如不拧成一股绳,必然会被各个击破。

这些军镇受命在先,又不敢擅自集结在一起,引得朝中猜忌,想必当时定是人心惶惶。

而卢晏持自己的神策军鱼符前去调度,他们自然求之不得,纷纷响应。

这一点上就比那些州府防御使强得多了,那些人只会想着如何躲避兵锋,

盘算了一下目前手头上可用的兵力,怕是已经超过了四万之众,他这个全军总司令总算是勉强有了点儿面子。

“等有时间再收拾你们这帮墙头草!”

他心中暗哼了一声后,就从案几众多文书中找出一张纸来递给卢晏。

“文耀兄,令尊卢相公新丧,作为人子孝为先,还请回府守灵,这是本王与诸位宰丞商议的后的文书,先给吾打打下手,当个京畿观察使,丧期一满你就赴任吧!”

卢晏一下就愣住了,一旁的宋文通则暗暗吸了一口长气。

观察使隶属枢密院,在全国各个州府都设有这个职位,总揽各地军中机要,虽然品阶不高,但权力极大,是所有人眼中的肥缺。

而且卢晏的这个还是整个京畿道关内观察使,但论权力,只怕还在那些南北衙各卫大将军之上!

如今李杰不但兼着神策军的左右中尉,关内诸道招讨使的身份,还有个枢密使的责权,所以很多人对李儇几乎将所有军权全部交给寿王有着很大的异议。

这要是他有了不臣之心,对皇位的威胁可就太大了。

"殿下,这..."

卢晏不敢接,就想要推辞。

李杰摆了摆手,

“你这人看着顺眼,但还要看能力,若是把一切搞得一团糟,丢了官儿可别怪他人,这就退下吧,本王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就不耽误你尽孝了!”

居然把卢晏赶回了家...

宋文通就想跟着一起退出去,却被李杰叫了回来。

“宋指挥使,义城军驻地距奉天不远,想必你与那军中校尉相熟,怎么不见此人来这里?”

宋文通马上一躬身,

“回殿下,当年义城军入关后本隶属羽林军统领,但先皇因为其忠勇,又距奉天镇近,一直是由我神策军指挥使代为统领的。”

哦!

李杰一下就对此人更有兴趣了。

也就是说,那群老兵目前都归在宋文通的麾下。

一个二十多的年轻人居然可以指挥动一千老兵油子,能力必然极为出色。

他指了指一旁的矮榻示意对方坐下,又令跟在身边的一名府中太监上了一杯茶,

“既然如此,本王就给你一个任务,自今日起,本王命你为长安守军督指挥副使,将这一千人打散进各军中,督导其作战技艺,以图尽快让这群连鸡都可能没杀过的家伙们成长起来,你可愿意?”

如今的长安督指挥使是左监门卫的大将军曲浩,军中威望不低,如果突然有人顶替了他的位置,李杰担心坏了什么事,所以只给宋文通一个副使的虚职,权当是作战顾问参谋。

宋文通一点没推辞,欣然领命之后,李杰想放空一下忙碌许久的脑子,就与他攀谈了起来。

宋文通侃侃而谈,又给他普及了一下守城中的各种要害重点,甚至还蹲在案几的关内道地图上将各镇关键之地一一指出,让李杰对守城事态终于有了一个明朗的初步了解。

用宋文通分析出来的结果,只要长安能坚守一个月,一旦各地前来勤王的军队集结到武关和潼关之外,黄巢如果不想遭到陷入内外夹击的死地,必然会退兵自保。

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啊,长安能坚持住吗?

看到李杰紧皱眉头,宋文通劝道:“殿下,行军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末将看来,时值寒冬,您引城中之水备于城墙之下的策略极为出彩,他黄巢倾巢而来,全军无论粮草和御寒衣物必然短缺,这就在天时占了先机。”

“而关内既然号称四关之地,关内无险可守,但反过来看,这关内道更像一个大口袋,只要勤王的各路兵马夺回所失的关隘,他腹背受敌,无疑是取死之道,此乃地利。”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说。

人和这方面长安本就占据天然的制高点,无论是李儇大唐天子的身份,还是整个关内道一直以来都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等方面,对比其他各州各道,还真算得上是人心所向。

只不过这位寿王居然要封锁所有城门,还要施行“军管”策略,将城中百姓都绑在这场战争中,怎么看也不是仁德之举...

虽然他也认为这个法子不错,但败人品啊!

背后估计不知多少人在骂呢?

还是不说为妙,您自己明白就行。

天色已然大黑,李杰让宋文通回去之后就坐在那幅地图前,结合宋文通还有其他人对守城之战的各种意见,想要彻底整理一条明确的思路来。

他将手指顺着长安兴平、武功、扶风等军镇一路向西北划过,移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停了下来。

岐山!

李杰突然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门楼外天上升起的一轮弯月,有些玩味地自语道:“宋文通...

原来你居然是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